文学五一

第1328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刘协听甄宓的意思,好像蔡琰看过相关的文献。
    而且甄宓好像猜到了是他提出宣夜说。
    这就有点离谱了。
    刘协自问一向谨慎,极力克制自己装逼的欲望,怎么还露出了破绽?
    看着屋里的莺莺燕燕,刘协决定避避风头。这时候进去,众目睽睽之下,想掩饰都难。
    想了想,他转身去了蔡琰的住处。
    ——
    蔡琰刚安顿下来,正借着晚饭后的空闲时间,与袁衡一起整理书笔籍,权当消食。
    赶了十几天路,今天终于安顿下来,她想早点休息。
    “南阳的牛肉真是不错。”蔡琰说道:“南阳不愧是帝乡,富甲天下,即使是邯郸也要稍逊一筹。怪不得天子说要回冀州,到了南阳就不肯走。”
    晚饭是牛肉汤饼,汤浓饼香,回味无穷。
    蔡琰一连喝了两大碗,现在有些撑,弯腰都有些困难。
    袁衡笑道:“令史慎言。天子滞留南阳,是为开拓江南,可不是为口腹之欲。”
    “开拓江南是真,口腹之欲也不假。礼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没什么好忌讳的。”她顿了顿,突然一声叹息。“阿衡,你可能不知道,当初在西京时,天子受制于李傕,求粮不可得,李傕只给了他几根发臭的牛骨头……”
    袁衡眼尖,看到门外人影,立刻闭上了嘴巴,定睛一看,见是天子,便想提醒蔡琰,却被刘协制止了。
    刘协放轻脚步,进了门,在角落里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悄无声息的听蔡琰讲述当年的遭遇,也有些恍若经年。
    这些本是原主的记忆,却刻在脑海里,根本无法分辨。
    想到那几年的辛酸,虽然不是他本人经历的,却还是有身临其境之感。
    袁衡虽然没敢提醒蔡琰,却也不敢接蔡琰的话题。蔡琰说了几句,没听到袁衡的回应,转头一看,见刘协坐在一旁,若有所思,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里的书,赶过来行礼。
    “陛下,臣……”
    刘协上下打量了蔡琰两眼,摆摆手,示意蔡琰就座。
    “令史瘦了。”
    蔡琰定了定神,看了刘协一眼,说道:“陛下却有些胖了。”
    刘协摸了摸脸,哈哈一笑。“是啊,的确有些胖了。一来形势渐好,心宽。二来南阳的牛肉好,养人。令史若是喜欢,也在南阳多留些时日。”
    “敢不从命。”蔡琰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话出了口,才意识到自己答应得太爽快,不够矜持,顿时有些尴尬。
    “方才令史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饮食的事好办,朝廷虽穷,养几个人还是养得起的。其他的事,就不太好办了。”刘协垂下眼皮,手指无意识地翻着一本书。“别的也就罢了,令尊就你一个女儿,你若不成亲,这可就绝嗣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还是要考虑考虑的好。”
    蔡琰眉梢轻颤,也垂下了眼皮。
    这件事也是她的心病。
    她已经二十七了,过了年就是二十八,实实在在的大龄女子。若是在普通人家,这个年纪还不嫁人,那就要收双倍的口钱了。
    但她现在的确不想嫁人。
    珠玉在前,谁还看得上鱼目呢。
    可是她同样清楚,就算天子喜欢她,也不可能纳她入宫。一来天子对男女之事没有那么热衷,就连袁衡都一拖再拖。二来她的身份特殊,纳她入宫,很容易引起朝野非议。
    天子将袁衡调离兰台,已经表明了这个意思。
    现在又劝她考虑男女之事,而且是以传嗣的名义,更让她无法拒绝。
    天子话说得明白,她虽然是女子,却可以传父亲蔡邕之后,这是朝廷能给的最大恩典。
    其他的,就“不太好办”了。
    即使天子不循常理,能出奇制胜,也不是无所顾忌的。
    “多谢陛下关心,臣会考虑的。”蔡琰强笑道,转换了话题。“陛下此时来,不会是为了赐婚吧?”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鸿蒙初开
    刘协看出了蔡琰的窘迫,不忍再说,顺势转换了话题。
    他问起了宣夜说。
    蔡琰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直说自己只看过与宣夜说有关的文献摘要,没看到具体的内容,对宣夜说究竟说了些什么,并不清楚。
    刘协这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可是为了缓解刚才的尴尬,他还是借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他不想据宣夜说为己有,又不方便直接出面解释,由蔡琰代为转述更合适。
    其实宣夜说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更不是穿越者的产物,而是元气说的推衍。
    宣夜说主张万物皆为元气所化,不仅是天,就连大地也是如此。
    这种说法从理论上讲是通的,但从直觉上来说,却很难让人接受。日月星辰也就罢了,反正摸不到。眼前的事物都是看得着,摸得到的,也说是气,很难令人信服。
    但是出乎刘协的预料,稍微讨论之后,蔡琰、袁衡都表示宣夜说更合理,至少比盖天说、浑天说合理。
    盖天说最大的问题是天圆地方,这一点已经证明有误,地大概率不是平的,也不太可能是方的,是圆的更接近事实。
    这一点,毋须黄猗的牵星术来证明,月食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蔡邕与张衡虽不是一时,却对张衡的才华非常钦佩,深入研究过张衡的学问。后来流落江湖时,在会稽看到王充的《论衡》,对张衡的学问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