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19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对对对!比如老大说我,懂水!水里的事儿,老大都是问我!”窜条拍着胸膛。
    “我懂啥?”紧挨着小陆子的大头,捅着小陆子问道。
    “会装傻!”小陆子飞快答道。
    田十一伸头看着一脸自然傻的大头,拍着桌子,哈哈大笑,“他那傻哪是装的!他这傻,他哪用装!”
    “我会杀人,就比我们老大差一丁点儿!”黑马挺着胸膛,“这趟去江宁,我们中了南梁人的埋伏,我就一刀一刀,杀了他们百十个人!”
    “一个人杀了百十个?那们老大杀了多少?他呢?还有他?南梁得过来了多少人?得好几千吧?那是要攻城了?他们怎么过来的?”顾暃隔着桌子惊问道。
    “瞧……喝莲子汤不?”黑马迅速岔开话题。
    小陆子和窜条、蚂蚱拍着桌子大笑,大头呆了呆,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看,揭人不揭短!跟老马较什么真儿!”潘定邦指着顾暃大笑。
    “唉,我以为他说是真的,那到底杀了几个?真杀过人?”顾暃一边笑一边问。
    “瞧说的,杀人算什么,家常便饭!喝莲子汤吗?”黑马面不改色。
    第165章 一粒尘埃
    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的时候,过的最快。
    送走勾肩搭背的潘定邦和田十一,再送走脸色粉红、熏熏然的宁和公主和顾暃,李桑柔坐在河边,慢慢拆看清风送过来的一大包军报。
    最上面一份,是刚刚查清审结的扬州钱氏通敌案。
    钱东升是祖父那一代,才从湖州到扬州,在扬州城发了家。钱家只有钱东升这一支,远在扬州。
    攫欝攫。钱东升众多的叔伯兄弟,都在湖州,有两位庶兄也在湖州。
    早在钱东升父亲的时候,钱家就开始在南梁湖州,以及杭州城附近,置办了不少产业,是早就打着蛇鼠两端的主意了。
    钱东升和南梁的联络,一明一暗,暗线是南梁谍报这边,这是早就有了的,甚至可以早到钱东升父亲那时候。
    钱家给南梁的谍报,提供了极多的方便,安排进曹家的几个暗谍,包括曹家那位老夫人身边那个婆子,都是经从钱家送进去的。
    江宁城的仓库码头等处,也有不少经钱家安插进去的南梁暗谍。
    明线则是江都城的张征。
    这条线是接到桑字旗后,钱东升才让人偷偷进到江宁城,找到张征,以助张征杀了李桑柔为交换,要从张征那里,换来通往杭城的路引。
    钱东升打算逃回南梁这事儿,南梁暗线那边一无所知。
    大约他曾经往南梁谍报上边提过,要奔回南梁,去杭城,谍报那边没同意。
    钱家留在扬州,于南梁谍报益处极大,南梁谍报必定舍不得让他们回到南梁。
    联络张征这事儿,钱东升这头瞒着暗线这边,那头,也没告诉张征他和南梁谍报早有联络的事儿。
    钱东升携家带口,连夜逃到江都城外,连船都没停稳,就被张征杀的鸡犬没留。
    钱东升打算逃走这事儿,扬州的谍报倒是及时发觉了,及时往南梁递了信儿,可没等南梁那边发回指示,这边已经事发。
    李桑柔她们拿到的活口极多,江宁城的守将府,和扬州城帅司府,都是用心的不能再用心了,顺着钱家这条线,将江宁和扬州,甚至运河一线的南梁谍报,一路扯下去,扯出了个七七八八,现在还在清查。
    这是一桩大功劳。
    枢密院那边,将这桩大功劳六成分到了李桑柔这边,照李桑柔报上去的姓名,论了功劳。
    李桑柔从排在最前面的孟彦清的姓名,一个一个看下去。
    枢密院摊论的这份功劳,以及顾瑾的封赏,十分厚道。
    李桑柔看过一遍,只将那份功劳名单折起,吩咐大头给孟彦清送过去。
    再后面一页,寥寥数语,是对曹家的处置。
    曹家数次酿成大错,从曹家家主曹兴起,五服以内,迁往归化戍边。
    李桑柔看着那短短的一行半字,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
    曹家的兴盛,大约就是从和永平侯府攀上了亲,如烈火烹油。现在,被举族迁往北方苦寒之地,最初的起源,也是和永平侯府攀上了亲。
    福和祸同根同源,福是天降,祸是自取。
    李桑柔将这桩案子的几张纸送进炉膛里,接着看军报。
    巘戅戅。武怀国接任南梁主帅,带着个姓苏的小妾随身侍候,已经赶到鄂州驻守。
    李桑柔目光落在苏字上。
    武将军身边,姓苏的姨娘,只有一位。
    将这份军报扔进炉膛,李桑柔远望着角楼,出了好一会儿神,才接着看那些军报。
    顾晞已经攻下平靖关,到了鄂州城外,文彦超的大军,已经逼近随州。
    战事推进的并不快。
    李桑柔看完所有军报,抖了抖空空的袋子,往后靠在椅子上,看着红旺的炉膛里,一张张黑蝴蝶一般的纸灰,飞起落下。
    顾晞和她说过皇上的战略,南梁国力强盛,从君到臣,也并不腐坏,这一战,是长久之战。
    头一步,他们要把战场压在南梁境内。
    如今,黄彦明和乔安,带着大部分轻骑,留守长江沿线,顾晞的主力,要把南梁伸到江北的所有手脚,都打回去。
    守城容易攻城难,要是这城还有一大片大后方,那就更难了。
    李桑柔再叹了口气,站起来往外走。
    还没出院子,迎面,孟彦清黑着张脸,从外面进来。
    “大当家要回去了?”孟彦清拱手见礼。
    “出什么事儿了?”李桑柔看着孟彦清黑如锅底的脸。
    “是出了一点儿小事儿,来找大当家,也是这事儿。”孟彦清答了句,来后看了看,犹豫着是该进,还是该出。
    大当家要回去了。
    “进来说话吧。”李桑柔示意孟彦清。
    两人进去,坐到河边树下。
    “出什么事儿了?”李桑柔再次打量着孟彦清。
    “卫福,大当家记得吗?”孟彦清口齿有几分粘连。
    “记得,这些老人中,比你小的不多,他是其中一个,一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很好看,他怎么了?”李桑柔记得每一个云梦卫。
    “咱们回来前一个月,诸事顺利,我就让他们想回家看看的,就回去看看,没几个回去的,卫福是其中之一。
    卫福挑入云梦卫时,只有十九岁,刚成了亲。
    我们挑入云梦卫后,都往家里送了死信儿,还有份立功彰表,以及养家银。
    卫福年纪轻,之前没立过什么功,就没有彰表,只有份养家银,银子不少,五百两。
    卫福家境不差,家里有七八十亩良田,两个兄长都是壮劳力,原本……”
    孟彦清的话顿住,呆了片刻,才苦笑道:“我说乱了。
    卫福刚进云梦卫时,跟着老董,成天跟老董说想他媳妇。
    说他跟他媳妇隔一个村,自小儿在一起长大,他六七岁的时候,就下定决心,长大了要娶艳娘当媳妇儿,说艳娘也跟他一样,六七岁上,就想着要嫁给他。
    卫福十九岁那年,往家里送了死信儿后,艳娘就立誓要替卫福守一辈子。
    可后来,卫家,和艳娘娘家,都不想让她守着,都想把她再嫁一户人家。”
    攫欝攫。孟彦清的话哽住,好一会儿,才接着道:“卫福找到艳娘的时候,艳娘在镇上一间破庙里,瞎了一只眼,人疯疯颠颠的,卫福就把她带回来了。”
    “嗯?”李桑柔看着孟彦清,“卫福杀人了?”
    “没。”孟彦清被李桑柔这一句话问的莫名其妙。
    “那出什么事儿了?”李桑柔皱眉问道。
    “卫福把艳娘带回来了,实在是没办法,他忍不下这个心,又没有能托付的人……”孟彦清急着想解释。
    “不是正该带回来么,你说的出事儿,就是这个事儿?这怎么能叫出事儿了呢?”李桑柔明悟过来,怜悯之余,心里无数悲怆。
    人,太容易被训化了。
    孟彦清呆住了。
    “卫福已经回到建乐城了?在哪儿呢?”李桑柔问道。
    “邸店,他没敢直接带回去,先安置在邸店了,就挨着新宋门,先找了我,见了我就跪下了,我……”孟彦清是个极聪明的,已经明白了如今不是从前,明白之后,却莫名的仓皇无助起来。
    “去看看。”李桑柔站起来。
    “是。”孟彦清急忙跟上。
    两人沿着南门大街,从顺风铺子,到新宋门并不远。
    孟彦清在前,带着李桑柔,进了一家热闹杂乱的脚店。
    脚店伙计带着两人,到了脚店一间偏僻上房门口,伙计欠身示意就是这间,小跑走了。
    “卫福!”孟彦清站在门口喊了声。
    “孟头儿!”卫福推门出来,看到孟彦清旁边的李桑柔,脸一下子白了。
    “艳娘怎么样了?眼睛还能治得好么?”李桑柔笑容温和。
    “还好,眼睛……”卫福眼泪夺眶而出,侧过身,往屋里让李桑柔和孟彦清。
    李桑柔站在屋门口,看着蜷缩在床角,一脸惊恐,已经老的看不出年纪,甚至分不出男女的艳娘。
    “你先进去,告诉她别怕,以后没人敢欺负她了。”李桑柔后退一步,示意卫福。
    卫福进屋,挨近艳娘,温声细语的说着话儿。
    李桑柔站在门口,看着渐渐松缓下来的艳娘,低低叹了口气,看着孟彦清问道:“怎么安排最好?给他们单独买座小院,还是在你们大院里单圈出一块地方?”
    巘戅综艺文学戅。“有间跨院,三间堂屋,两间厢房,一个小天井,天井里有棵桂花树,现在空着,先住到跨院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