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苏厨 第1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聪明,善良,有趣,调皮,颖悟……就连稀奇古怪,都是优点。
    可如今这孩子进了学之后,竟然有向子由靠拢的趋势!
    这孩子好像有一种紧迫感,他在不停地研究儒家经典,似乎想从其中找出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虽然不知道他想找的到底是什么,但绝对是义理错不了!
    程夫人觉得苏油要是自己的孩子还罢了,爱研究啥就研究啥去呗,真要变成一个大儒,那也了不起。
    可苏油不同,要是把一个本该风流旷达的苏明润,掰成了一个古板道学的苏明润,那自己简直就是愧对苏家的列祖列宗!
    她更喜欢苏油变成子瞻,再不济变成自家老公也可以,但决不是变成子由。
    苏家的人,从来都不追求成为高官。一个进士头衔,足以在巴蜀之地过得非常滋润。
    而且蜀人本来就有这样的传统,中了进士偏不做官,跑回来逍遥自在的,不是一个两个。
    如果小油有成为名士的可能,那是断不能放过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
    因此现在的苏油,正在和放假回来的苏轼一起玩香。
    至于苏辙,被程夫人抓在一边看账本。
    之前苏轼拉着苏油,要一起给自己心爱的青神小妹崽弄一款特别的香出来。
    眉州近日的香药相当丰富,就连江卿里最穷的苏家,都已经不差香药了。
    不过人家青神小妹崽也是雅人,喜欢的是山林之气,因此沉、檀、脑、麝,这些苏家最近收藏的极品香料,统统靠边站。
    四种香料配出来的香,称为四和香。
    但是除了名贵的大四和,还有小四和,穷四和。
    小四和的配料很普通,香橙皮、荔枝壳、梨滓、甘蔗滓。
    穷四和更廉价,荔枝壳、甘蔗滓、干柏叶、黄连,或者直接加松果,枣核代替。
    第一次知道这配方,苏油差点笑崩了,原来我苏明润一直就是雅人啊——山下可龙里,家家清到骨。年前二十三,尽在熏腌肉!
    这诗一出来,立马让当时正细品明前炒青的苏洵喷了一地的茶水。
    苏轼兴奋地搓着手:“赶紧点燃试试,看看你说那倒流香是什么效果!”
    现在的香,都是线香,饼香。
    线香有直的,有盘成圈的,直接点燃,炉烟袅冉,升腾变化。
    饼香则是掰一点小片,放在精巧的银叶子上,先在小炉里放上一块碳,再把银叶子放上去,盖上香灰熏烤,以出花香为主,讲究一个有香而无烟,一般都是非常名贵的上上品。
    倒流香这东西,大宋却还没人玩。
    香粉的配方苏油不会,不过做法他知道。他还可以提供龙脑樟木粉,以及茶油。
    剩下的配料则是苏轼早就窨制在坛子里,埋入底下好几个月的东西,全部弄成粉末后,用蜂蜜调和,然后用模具压制成小松果形状。
    中心插个孔,小心去掉模子,三日之后香球干燥,便制好了。
    苏油取过一个小香球,将香从顶部点燃,然后放到一个天然奇石的峰顶上。
    奇石有很多奇怪的孔窍和沟壑,高约五寸,像一个天然的山峰状的香炉盖子,平时被放置在香炉之上,就是一个天然的博山炉,炉烟便会通过孔窍和沟壑升起,变化神奇,这是苏轼极爱的藏品之一。
    苏油热爱非遗,荻杆枯荷,都能做成玩意儿陈设。
    苏轼也有些类似,他的玩物同样不求名贵,幼年时从院子里挖出一块砚台形状的石头,也视若珍宝,赏玩至今。
    枯木怪石,也能被他看出美感来。审美情趣的宽泛,对天然造物的美与雅的追求,算是刻进了骨子里边。
    这次的玩法,果然不一样。
    香球含油脂较多,产生的香烟发白而浓郁,被小孔向下吸进奇石中,然后从山峰的孔洞中逸出,渐渐在山谷里流聚成云海。
    倒流香,不是往上走,而是往下走。
    方寸之间,不一会儿便营造出一副云无心而出岫的美景。
    一家人都不自觉围过来观看,感到好神奇。
    苏辙赞到:“漂亮,如同在高天俯瞰山顶一般,青峰白云,令人顿生飘然之意。”
    程夫人伸手轻轻扇了一下,云海翻卷流逸,小小的景致顿时更加灵动起来。
    这下连苏洵都抚掌叫好。
    只有苏轼还有些不太满意:“原来这种制法只是用来看的,根本不是用来品的——香气有,但是不清雅,糙浊了。”
    苏油都气坏了:“枉我为了你辛苦好几天。竟然一句感谢都没有!东西本来就不值钱,玩的就是个新奇。王昌龄诗不记得了?取的是那个意境,端看你会不会表达!”
    苏轼顿时大喜:“‘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哈哈哈,妙极妙极,配上这句诗,事情就有个交代了!”
    说完对苏油躬身一礼:“多谢小幺叔成全!”
    苏油翻着白眼:“晚了!我给薇儿弄新音乐盒子去了,你自己一个人继续玩吧。”
    苏洵看着苏油进入书房的背影,不由得苦笑道:“夫人,哪家的大人,见到孩子刻苦用功不欣喜非常?你倒好,因为明润钻研经义,把我们都叫了回来,我看他现在这样子挺好的啊……”
    程夫人自觉松了口气,说道:“我是害怕他性情大变,那就肯定是在学宫遇到了什么事情。现在看来,怪我多虑了。”
    转眼却又将矛头对准苏轼:“子瞻,你在青神到底是读书还是玩?你要是荒废学业,小心你老师收回成命……”
    苏轼端着奇石就往后院走,嘴里边还直嘀咕:“明润你就鼓励他陶情冶性,我你就逼着读书,大家都姓苏,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可龙里的孩子,如今基本可以脱离繁重的劳动了。
    原因是阿囤弥搞来了几块大磁石。
    磁石就是磁铁矿,有了它,能将铁砂精矿从粗选之后的铁砂层中吸附出来,大大减轻了淘沙时的工作量,而且产量大增,一天能出产二三十斤。
    铁砂组需要的人数大大减少,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去处,几处地方的伙食就够他们折腾的。
    但是,总没有淘铁砂那么辛苦。
    陶煤组的人也减少了很多,石家铁坊的金属加工水平一年来得到了长足的提高,铸铁件越来越精密,蜂窝煤球的制作也用上了小机械。
    有点像一个没有底的注射器,对着调好黏土的煤灰堆怼几下,那脚蹬着活塞推子将外壳提起来,一个完美的蜂窝煤就稳稳地立在了地上。
    不过孩子们这点东西是不可能满足整个眉山的需要的,这东西,主要是为了陵井熬盐使用,那边的厂房才叫一个大。
    天气变得暑热难当,磁铁矿头的发现,让石家人和苏油都坐不住了。
    跟老头和唐老师请了假,苏油的理由是自己长痱子了,准备出去避暑。
    听说二林部气候适宜,怀远大将军又热情,一定要邀请苏油去他幕府住上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长进不小,龙老头对苏油学问的进益非常满意,打听清楚苏油不在的时间里,会有土地庙的孩子来照顾他的起居,龙老头大手一挥,准了!
    石通乖徒儿肯定要随行,此次去除了探查各种矿物,还要帮助二林部提高冶炼水平。
    如今盐井已经开出了四口,信用货币发行量可以大增,吸纳商品的能力也水涨船高。
    二林部的铜器,还有今后的铁器,作为西南重要的货物,在各工坊都开始扩张规模的前提下,作为交换的敌体,产量必须跟上,以保证供需关系的平衡。
    阿囤弥已经很久没有来眉山了,二林部至眉州的商路打通之后,她这半年转到嘉州发展,一度还到达了夔州,在那里接手了三艘大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宋人太奸滑,阿囤弥看到苏油就开骂,蜀州几个商人把她坑惨了,大船到了泸州就上不来,因为——大江涨水了。
    三艘大船,一千贯仙井盐钞,就这样陷在了泸州,变成了,呃,固定资产。得等到九月水退之后,才重新移动得起来。
    苏油当然知道涨水了,土地庙下的河滩地上,开春种下的蔬菜,同样遭遇了这种情况,史大带着庄户们连夜抢收豇豆,茄子,黄瓜,茱萸,冬瓜……可是累了个够呛。
    这些东西,除了冬瓜,全都变成了泡菜和辣酱,树林里酱缸旁边,又多了几十个巨大的泡菜坛子。
    第一百五十三章 马屁炸了
    阿囤弥皮肤白皙了很多,身上穿的是大宋仕女罗衫,发型也如同大宋女子,插着一支打造成小荔枝装饰的步摇,要不是飞扬的剑眉,腰间一柄短匕,和脚下的过大的步伐,那模样还真能吸引不少登徒浪子。
    苏油笑道:“这是哪里来的大家闺秀小姐姐啊?我这礼物充满异国风情,跟姐姐这身有些不搭啊。”
    言罢从兜里摸出来一串手串来,阿囤弥立刻两眼放光:“我的我的!”
    一把将珠串抢到手里,满天的怨气都消散了。
    十四颗珠子,红橙黄绿蓝靛紫,两两一组,中间四颗莲花纹银珠分隔,美丽得如同天上的彩虹。
    质地清透,颜色艳丽,苏油早答应过人家的,这不是临到要出发了,这娃楞没想起来。
    玻璃珠。
    将珠串接过,打开金扣,绕到阿囤弥手腕上重新扣上。
    阿囤弥伸出手,对着日光观看透射的阳光在自己手腕上画出那道彩虹,满脸都是迷醉之色。
    中国玻璃其实很早就有,琉璃和料器,其实都是玻璃的分支,不够所用材料过于昂贵,导致价值不菲。
    战国时已经出现了铅钡玻璃,汉代墓葬里也出现过仿玉石的乳化玻璃玉衣片,其逼真程度曾经骗过了最初见到的考古专家。
    发展到隋唐后,因为战乱,很多工艺丢失了。
    苏油不懂铅钡玻璃,不过钠钙玻璃难不住他。
    因为瓷器的釉料,其实便是一种广义上的乳化玻璃。
    苏油知道普通玻璃配方,还是因为眉山后世发现的那种最丰富的矿藏——芒硝。
    玻璃工业中,这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澄清剂,能减少玻璃中的气泡,同时增加玻璃的透明度。
    作为产地,眉山的这些工业自然相当发达。
    钠钙玻璃由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纳组成。
    二氧化硅就是石英砂、氧化钙就是生石灰,氧化钠没有,但是可以从草木灰水中提取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物。
    碳酸钾不是杂质,相反,它还可以改善玻璃的性能,在后世,钾钙玻璃被称为硬玻璃,钠钙玻璃被称为普通玻璃,价格那是两回事儿。苏油恨不得将碳酸钠全变成碳酸钾才好。
    然而这是现阶段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可龙里试验窑能够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其实玻璃早在窑膛内部石棉隔热层铺设好之后就可以制造了,只是他自己不太上心而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