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民国之文豪 第25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10章 天天吃肉
    穆琼办学校, 该走的程序都是走过的。
    不过政府的人要封,总归有理由。
    宋明理拿着扇子, 让黄包车车夫拉着自己, 然后带着一群警察,就往穆琼办的三所学校赶去。
    他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这个给楼玉宇找麻烦的活儿, 就抢着接下来了。
    黄包车不是宋明理包的,而是路上叫的,因着那些警察走不快的缘故,黄包车夫拉车的速度也不快,甚至有空跟宋明理说话:“先生, 你们要去的,是那新建的学校?”
    “你知道那学校?”宋明理有些好奇, 因着不知道穆琼的学校叫什么, 他报的是个大范围的地址。
    “当然知道,我就是那儿的人呢!”那车夫道:“那学校建得可气派,还免费让人读书,楼玉宇先生当真是个好人!”
    这车夫言语间, 对那学校非常推崇,宋明理不免有些不满:“气派又如何,这楼玉宇一个大男人建学校招收女学生,还不知道存了什么龌龊心思!”
    “先生你别乱说, 楼玉宇先生能存着什么心思啊!”那车夫有点不高兴了,帮着解释:“我们乡下的女娃子, 一个个可没什么看头。”
    而且……昨天楼玉宇先生招生后,竟然让所有的女娃娃都剃了光头!
    那些十来岁的女孩子本来就又黑又瘦,又剃了光头……他昨天拉客的时候瞧见了,一个个都不能看。
    人家楼玉宇先生总不能花几万大洋买地建学校,最后就为了这么一群女娃子吧?
    他真要喜欢这样的小姑娘,还不如直接花钱跟人买,那样年纪小长得还丑的女孩子,十块钱一个随随便便就能买一堆。
    “他要是没有歪心思,能这么大方地花钱盖学校?”宋明理嗤笑了一声,盖个学校,少说也要几万大洋,楼玉宇一个写小说的,靠写小说日子过得不错,这他是信的,但靠写小说赚几万块钱就难了,赚了钱还白白扔出去,他怎么都是不相信的。
    这世上,怎么可能有这么蠢的人?
    “人家这是做好事呢,为国家做贡献。”那黄包车车夫道。
    他每天到处拉黄包车,见识到的东西,总比那些土里刨食的人多,还认识不少人,知道不少消息。
    之前楼玉宇先生跟他们学校里的老师说的话,他也知道一点。
    他是打从心底里敬佩楼玉宇先生的。
    “为国家做贡献?这种话,也就你这样的人会信,我看楼玉宇这人阴险的很,煽动了一堆人闹事之后,自己就躲起来!”宋明理道:“他那学校,也不知道是存了什么心思办的,幸好很快就要封了,不至于让百姓受害!”
    “楼玉宇先生的学校要封了?”那黄包车车夫愣了。
    “自然!”宋明理有些得意。
    黄包车车夫默默地加快了速度。
    宋明理并未发现问题,那些跟在后面的警察倒是发现车子“跑了”,只是大夏天的,他们穿着制服热得很,实在不想跑着追,就坠在后面跟着。
    车夫跑出一段之后,宋明理终于发现了问题:“你跑太快了。”
    “是有点快……先生你下车等一等他们?”车夫停下车子。
    “我就不下车了。”宋明理道,结果他刚说完,那车夫竟然拉着他用力一拉,就把他从黄包车上拉了下来,这也就算了,把他拉下来之后,那车夫还拉起车子就跑。
    “你干什么?!”宋明理怒道。
    “老子不伺候了!”那黄包车夫道,眨眼间跑没影了。
    宋明理到底是当官的,他不敢对宋明理做什么,但不想再拉着宋明理了!
    宋明理被那车夫扔在原地,整个人都懵了,怎么都想不到,这么一个黄包车车夫,竟然敢扔下自己跑了。
    后面的警察跟上来,瞧见这一幕也有点懵:“宋先生,这是怎么了?”
    “那车夫竟然扔下我跑了!你们快去追!快去把他抓起来!”宋明理气得吹胡子瞪眼的。
    “宋先生,那人跑太快了,我们追不上。”警察道。就算他们追得上,也不想追啊!
    “那你们想办法把他抓起来!”宋明理道。
    “宋先生,上海那么多黄包车车夫,怎么找人啊!而且你也没怎么着。”那警察又道。
    上海的黄包车是有数的,若是真要抓,那黄包车车夫肯定抓得住,但宋明理人好好的,也没损失钱财,他们干啥费着功夫。
    当然了,宋明理要是愿意给他们千儿八百的,那他们帮宋明理去抓一抓人也是可以的。
    但宋明理肯定不愿意啊!
    宋明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最终只能忍着怒火往前走,走得满头大汗的。
    被一个黄包车车夫针对,这让一直以来自视甚高的宋明理特别生气,不过很快,他就想开了。
    楼玉宇比他更倒霉。
    他那学校,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听说还招了学生,这时候被封,他的损失肯定不小!
    宋明理这么想着,走路都有劲了。
    穆琼办学校的地方位置挺偏的,因而宋明理等人到的时候,已经上午九点多了。
    这时间,按理学校里热闹的很,然而穆琼的这三个学校,竟然安安静静的。
    放着课桌椅的教室都锁着,有些刚建好的教学楼则连门都没装,就那么敞开着。
    “人呢?”宋明理瞧见这情况有点傻眼,这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跟来的警察对这情况倒是不意外:“跑了吧!”他们以前接到命令,去封报社什么的,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早就习惯了!
    “跑了?有人通风报信?”宋明理道:“竟然有人做出这种事情来!我们一定要将那通风报信的人抓起来!”
    “宋先生,我们就是来贴个封条的,你折腾那么多事做什么?”跟来的警察不满。
    这有人通风报信,不是很正常的么?他们没少遇到!而且他们是来封学校的,又不是来抓人的,人不在就不在呗,省事儿!
    “你们把那些锁砸开,搜搜看!”宋明理道。
    “宋先生,弄坏了东西,肯定是要赔偿的,宋先生你要是不在乎,那可以砸。”有警察从旁边拿了块砖头递给宋明理。别人家砸了也就砸了,这学校,听说霍家的小姐还掺和了一脚呢!
    宋明理脸都黑了:“有辱斯文!”
    宋明理这次过来,是为了看好戏的,可惜压根就没看到什么好戏,不仅没看到,还受了一肚子气。
    这也就算了,他和那些警察封了学校来到外面,还有附近的村民对他们指指点点的,一副厌恶的样子。
    宋明理在乎名声,更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会儿少不得黑了一张脸。
    而这个时候,穆琼却带着手底下的学生,在参观霍英的工厂。
    穆琼带到霍英的工厂的学生,都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工厂,一个个激动极了,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那些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工人。
    而那些工人,被一个个小光头专注地看着,干活更卖力了——他们一定要好好表现!
    “你们只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在这样的工厂里工作,每个月拿好几个大洋的工钱!”穆琼道:“如果你们学得好,还能当管事,甚至去开工厂都是可以的!”
    那些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穆琼笑笑,带着他们在工厂里慢慢走着,顺便鼓励他们。
    事实上,都不需要鼓励,这些孩子已经很激动了!
    时间眨眼,就到了中午。
    今天早上,为了方便,穆琼是让人熬了一些粥,又买来肥肉熬猪油,炒了咸菜给所有的孩子一人一勺子这么吃的,到了中午,他让人煮了白米饭,然后除了猪油炒咸菜以外,又给这些孩子煮了一大锅的红烧豆腐,豆腐里还放了油渣。
    这些孩子,一个个吃得格外满意。
    然后等他们吃完,穆琼就带着他们,去了霍英工厂的食堂。
    霍英的工厂里有好几个食堂,新来的工人吃的其实跟穆琼给那些学生吃的差不多,但已经学了一些技术的工人,吃的着实不错,穆琼带这些孩子去的,就是这些人吃饭的食堂。
    每人一块红烧肉,两只放在红烧肉里烧的油豆腐,还有一碗炒青菜,咸菜汤更是想吃多少随便盛……
    以前连吃饱饭都难的学生,一个个眼睛都绿了,不停地咽口水。
    而更让他们激动的,是这些吃饭的人,很多都只有十七八岁!
    他们再过个几年,是不是也能跟这些人一样?
    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忍不住道:“我以前就希望,长大了能天天米饭咸菜汤吃到饱,现在……我以后要是能天天吃肉就好了!”
    穆琼听到了她的话,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些孩子的目标能从吃饱饭变成天天吃肉,也算是有进步了!
    第211章 反击
    穆琼将这些孩子带到霍英的工厂之后, 除了带他们参观霍英的工厂,还借用霍英工厂里教室, 开始给这些孩子上课。
    霍英工厂里的工人, 都是晚上才上课的,白天的时候,教室正好可以借给他们。
    穆琼对自己的这些学生要求比较高, 希望他们能学到比霍英工厂里的工人更多的知识,因而购买了不少学习用具回来。
    捧着崭新的书本,这些学生更感激了——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回报楼玉宇先生!
    而穆琼,他看着这些孩子们感激地样子, 让人在他们吃的米饭里,放了很多黑芝麻。
    这些孩子剃光头以前, 头发里不仅长虱子, 所有人的头发还都是稀疏枯黄的,更剪得乱七八糟——虽然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其实年纪不大的孩子,都是把头发剪短的, 尤其是男孩子,毕竟穷人没空打理头发。
    方天枼和费康榆两个人都很有本事,又招聘了很多老师,再加上还有霍英安排的教导这些孩子技术的工人帮忙……穆琼倒是没什么事情了。
    但他并没有闲下来。
    他一直在写那本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
    这本书, 他是用自传的方式写的,写作者在一路上遇到的一个个故事, 而开篇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失望”。
    书里的“我”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是想参观一下在以前的某些游记里被描写的美丽富饶的国家的,没想到最后却失望了。
    这里的人,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一个个对“我”点头哈腰的,那巴结的样子,甚至让“我”不自觉地自傲起来,开始看不起他们。
    当然,这样的情绪,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并没有直白地写出。
    第二篇则叫做“帮助”,写的则是“我”看到很多人生活贫困,然后开始帮助这些人,同时也认识了不少人……而其中,“我”依旧有点高高在上。
    穆琼并没有刻意美化自己的国家,但也没有一味丑化,他写这个国家的人巴结“我”,他也写在“我”遇到的有见识有文化的文人和美丽的女子。
    第三篇则叫“劳工”。英法两国在中国招聘劳工,是一个骗局,但“我”并没有这么写,“我”写了,这个国家的百姓为了生计,主动去英法两国当工人,甚至在里面加入了一些煽情的场景,让人觉得这些劳工很伟大。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