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5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古往今来,误吃河豚而中毒身亡之人不在少数。只因河豚内脏、血等含有剧毒,若没能处理干净,稍微吃到一些就会丢了性命。
    因此大家虽嘴馋河豚的鲜美,却不怎么敢尝试,吃一口鱼丢了性命也太可怕了。
    苏轼的想法却迥异于他人,他觉得若能吃上一口河豚肉,就是即刻被毒死也很值得,苏老饕果然人如其诗,真乃食中豪杰也!】
    -
    苏轼看着天幕,如河豚般气鼓鼓的:
    “吾何时作了这篇诗?”
    而且,这首诗以他看来,着墨点明明在景色上,更何况,他不是为了吃一口河豚而不管不顾的人啊!
    “河豚若炖汤必定鲜美无比,可红烧又别有一番滋味,吃哪种好呢?”
    压根没发现好友生气的张怀民,被天幕成功种草了,他此刻很想尝一尝鲜美的河豚肉。
    正在看着天幕畅想的张怀民,突然听见了什么蹦跳声,低头一看,吓!怎么有一条活鱼在桌上蹦跶!
    “子瞻兄,这是何意?为何将活鱼捉来。”
    “怀民兄不是好奇,鱼到底是炖汤还是红烧美味么?哝,鱼在这,厨房在那,去吧。”
    随着苏轼指的方向,张怀民抓着鱼被推进了厨房,‘嘭’得一声门关上了,屋中只剩下了张怀民与鱼。
    【这首诗并不是苏轼当时在杭州所作,不过到了杭州,大吃货定是要一品河豚之鲜的。
    河豚只需处理干净,确保无毒后,因其自身鲜美,无需过多烹饪,简简单单的炖煮就能很美味。
    锅中烧热油放入葱姜蒜爆香,将河豚稍微煎制即可,锅中加入水烧沸后转小火慢炖。
    炖好的河豚汤呈奶白色,鱼身每一处的肉质都紧实滑嫩,一口鱼肉配上一口鲜汤,再吃其他菜肴都会失了三分味道。
    河豚炖汤是上佳做法,而红烧却也不逊色。将处理干净的河豚去皮,烧开水将河豚皮烫熟,锅中放入葱姜蒜爆香,之后放入河豚,稍煎制去腥味后就可加入料酒、酱油、水、盐、白糖等调味上色。
    盖上锅盖稍微炖煮一会儿使河豚入味后,将锅中的河豚捞出,留下的汤汁煮浓稠后浇淋至河豚上。
    红烧的河豚与其他鱼类相比,更多了一份天然的鲜美之味,这样爽滑弹牙的口感在鱼肉中可谓是独一份。
    若一次得两条河豚,一条炖汤一条红烧,绝对能馋得苏轼说不出话来。】
    -
    “怀民兄,恕我直言,你这鱼汤不太鲜美啊,鱼肉也不爽滑弹牙,唉……”
    被逼着煮鱼汤的张怀民想拿起大铲子打人,他又不是庖人,能指望他做出什么惊天美味来?
    作者有话要说:
    苏轼(揪着花瓣):吃河豚,不吃河豚,吃河豚,不吃河豚……
    哎哎,怀民兄,未寝的话一起去吃河豚吧?
    张怀民:谢邀,很困,想睡觉!
    ——
    [1]《宋史·苏轼传》记载:“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2]《石林燕语》记载:欧阳修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苏轼
    [4]《示儿编》记载,苏轼感叹:“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第59章 要命的鲜鱼汤
    【苏轼在杭州时,时常在各地寻访,不过,苏轼可不是一直在寻访美食哦。
    作为一名心中有百姓的官员,他不会只坐在官署中每日批文混日子了事,而是喜欢亲自去看看当地百姓到底缺些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是急需改变的。
    到了杭州没多久,苏轼又历任密州、徐州等地,屡次为这些地区解决水患问题,因此苏轼每到一处,都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若苏轼能一直安安静静在地方任职,到点就换地,虽不能高升,却也不至于一直被贬。
    可大文豪苏轼不是旁人,学不来明哲保身之法。他的眼中揉不进一颗沙子,在明知晓新法的弊端,以及对百姓危害的情况下,不可能因外放就避而不谈。
    苏轼时不时举着他的小毛笔,在给皇上上呈的公文中,细数新法哪哪不好,哪哪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改革派都快要被烦死了,导致他们看见苏轼的奏折,手上就会起鸡皮疙瘩,非得好好研读一番才能上呈。
    就在苏轼任职湖州时,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给宋神宗,虽名为感谢皇上,可通篇都在诉说对变法的不赞同。
    苏轼认为变法就是在给百姓增加负担,应予以废除,对变法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批评。
    若王安石还在,苏轼的这封公文顶多被压下不发,王安石也顶多再选个偏远的地方给苏轼提溜过去做官。
    可王安石变法到底是遭到了多方阻挠,地方官员们回禀变法的弊端,却闭口不谈自己当官当得怎样。就连王安石本人都在此期间被废立,很快就彻底被废出朝堂。
    细数历朝历代的革新运动,若没有帝王强有力的支持,是很难执行下去的。
    秦国的商鞅能彻底的实施变法,就是因为有国君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心态不动摇;宋仁宗的庆历新政实施不下去,也是因为赵祯扛不住压力,先向保守派投降了,导致最后想起此事便郁结于心。
    宋神宗却在不得不废除了王安石丞相之位后,还坚定的实施了变法。到了这时,变法的主持者便是宋神宗本人,一切反对变法之人,就等于在反对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