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章 去江南找12个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侍立在朱由简身后的王世德答应,一挥手,示意旁边的两名锦衣卫去押送钱龙锡。
    那两名锦衣卫对望一眼,犹豫不决。
    王世德瞪眼斥道:“还不去?”
    两人这才慢慢上前,走到离钱龙锡五步,双双弯腰低头抱拳,毕恭毕敬作揖行了个礼。
    这才抬起头来,做了个请的手势,脸上似乎还带着些歉疚之色。
    钱龙锡颓然叹了口气,转身而行。
    两个锦衣卫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朱由简皱眉,心中有些不满,转头看了一眼王世德:
    “世德,你的这两个属下倒是听话。朕说护送,他们就当真对钱龙锡如此恭敬?这情形不似送钱龙锡去刑部投案,而是去视察?”
    王世德无奈苦笑了一下,弯腰道:
    “启禀陛下,这钱龙锡和徐本高是联姻亲家。故此这些校尉都有些顾忌。”
    “徐本高?”朱由简有些疑惑。
    “徐本高现在掌管锦衣卫南镇抚司,他是嘉靖时首辅徐阶的孙子,神庙时便已恩荫锦衣卫千户,是四朝元老了。”王世德以为皇帝贵人多忘事,小心翼翼提醒了一句。
    原来如此!
    朱由简眼中寒光一闪。
    锦衣卫北镇抚司是专门针对外廷官员,有侦查、逮捕、审讯之权。
    而锦衣卫南镇抚司则是专门针对锦衣卫自身的监察审讯机关。
    《大明会典》里规定的南镇抚司职能是“掌理本卫刑名”。
    外廷官员犯事是北镇抚司管。
    而锦衣卫犯事,就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管。
    所以外廷官员更害怕锦衣卫北镇抚司。
    但对锦衣卫来说,却更忌惮南镇抚司。
    看来这文官的势力早就渗透到了锦衣卫中了。
    说起来魏忠贤时期掌卫事的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其实也是前兵部尚书田乐的孙子。
    和徐本高一样是文官名门之后,
    天启时表面是阉党和东林之争,其实不过是文官内部不同派系之争。
    锦衣卫看似皇帝亲军,实则已经被文官势力侵蚀得很深。
    朱由简点点头,淡淡道:“是这样么!”
    他语气很平静,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王世德倒没有多想。
    台阶下的韩爌眯着眼睛,看到这一幕,心里却咯噔了一下,背上起了一阵寒意。
    这时,朱由简已经转向韩爌,冷冷道:
    “韩阁老,你作为内阁首辅,同僚犯错,也有失察之责。你立刻去拟旨,革去钱龙锡内阁辅臣之职,另外你自己也要停俸半年,以作惩戒。”
    韩爌身体抖了一下,随即恭敬道:“臣遵命。”
    剩下的在场官员,都心中打鼓。
    他们没想到这个才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居然如此厉害。
    杀伐决断。
    须臾功夫,就把两个高官拿下。
    又对内阁首辅训斥。
    关键是还把他们的罪行剖析的清清楚楚,所有人当场认罪认错。
    反对的人,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可问题是,这转折幅度也未免太大了。
    你既然知道袁崇焕是草包蠢材,天启年间两次大功也是假的。
    为什么还要听从推荐,提升他做督师,召他回京?
    君无戏言。
    如此戏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外界舆论会怎么说?
    有的人联想到崇祯除掉魏忠贤的手段。
    心中更是对这个少年皇帝增添了不少畏惧。
    场上陷入一片静寂之中。
    终于,次辅刘鸿训上前,奏道:
    “陛下,袁崇焕、钱龙锡之事还当从长计议,论罪该死。只是若当真处死袁崇焕,舆论只怕会有些不好,。”
    李标也附和道:“袁崇焕这厮颇能惑人,就是微臣在内的朝廷官员,都曾以为他功绩不小。民间对他守宁远更有不少吹嘘。若是贸然杀他,陛下名声会受损。”
    朱由简听他们这么一说,眉头又拧紧。
    他倒不是真觉得应该放过袁崇焕。
    而是这两人提到舆论,那确实相当重要。
    晚明民间舆论发达。
    舆论往往能直接影响朝政。
    在舆论的掣肘下,许多事情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根本没有办法做。
    明代可不是像清朝一样,什么事情都是皇帝自己说了算。
    如果不重视舆论的作用,那事情终究会弄到不可收拾。
    看来,自己要想在这个时代有番作为,改变历史命运,对舆论必须下番功夫。
    想到这里,朱由简点点头道:
    “两位先生放心,朕心中有数。”
    他称内阁大臣为先生,这是表示皇帝尊师重道的礼节。
    朱由简顿了一下,说道:
    “王在晋留下,其他人散了吧。”
    众官听了,都有些错愕。
    王在晋神色一动,眼睛发亮。
    皇帝要他留下,显然是对他特别看重,有要事和他单独商量的意思。
    但眸子里的兴奋之色一闪而过之后,脸上随即浮现出一层忧虑之色。
    要知道他现在是兵部尚书,并不是内阁成员,皇帝单独留他一人议事,这大违惯例。
    何况,即便是内阁,皇帝一般也应该把所有辅臣召集在一起讨论,没有单独留一人的道理。
    现在这样,虽然说明他很受皇帝重视,但无异于让他成为群臣攻击的目标,成为众矢之的。
    而落入这样的境地,往往是没有好结局的。
    过去曾经担任内阁首辅的严嵩和张居正,都因为帮着皇帝办事,违背了下面群臣的意愿,而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他想到这里,心中忐忑,抬眼看看周围。
    视线所及,果然与不少带有敌意和鄙视的目光撞上。
    在场许多官员已经把他定位成了迎合皇帝的佞臣的角色了。
    就连内阁首辅韩爌此时看向他的目光,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隐隐含有一层怜悯的意味。
    王在晋心里有些抽紧,正想着是不是应该上前推辞,或者要皇帝多留几个人陪着自己。
    就听到一声断喝:
    “朕叫你们散去,你们没听见么?”
    韩爌干咳一声:“臣告退。”
    便带头转身告退,其他官员见了,这才纷纷行礼退去。
    不多时,在场的外朝官员,只剩下了王在晋一人。
    朱由简却没有先对王在晋说话。而是先从怀中掏出一页纸,扭头交给身边的王世德:
    “你亲自带几个得力的锦衣卫,去江南把这十二个人找来,尽快送到京城,朕要见他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