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高炽和张安世行礼道:“见过父皇(陛下)。”
    ……
    五军都督府。
    自成山卫的快马火速至都督府衙堂之外。
    此人不但背着一个竹筒装的密信,还有便是一个装着梨瓜的包袱。
    “急报,急报,请都督速见。”
    门口的兵丁不敢阻拦,一面往里报信,一面迎此人进去。
    这人已是疲惫不堪,脚下踉跄,可双腿却没有停,很快,便入了大堂。
    五军都督府,四个都督正高坐于此闲聊。
    魏国公徐辉祖乃中军都督,另外又有左右都督,以及前都督丘福、朱能、郑亨三人。
    他们本是聊的欢愉。
    此时听到外头异动,四人都沉眉,一般这样的急报,十有八九是边关出现了紧急的军情。
    当下,立即命人进来。
    这成山卫的百户纳头拜下道:“卑下见过诸位都督。”
    “尔哪一卫的,有何军情?”
    百户道:“成山卫遇袭。”
    此言一出,四都督尽都色变。
    他们彼此相顾,竟还真的有贼子袭击?
    丘福豁然而起:“成山卫……在山东,也有贼子敢袭击?”
    “有大伙的贼子。”这百户道:“这是奏陈,请诸都督过目。”
    说着,他取出了竹筒。
    于是便有数吏将竹筒拆开,将里头一份奏报取出,随即撕了火漆,当面打开。
    丘福的脸色,骤然晦暗不明起来。
    他越看,眉头就皱的越深。
    随即露出了不可思议之色。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大伙的海寇,真是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啊!”
    事实上……在此之前,虽然偶有一些倭寇袭扰的事件。
    但是倭寇往往人数较少,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可这一次,显然是大规模的行动。而这一次若不是张辅在成山卫整军,只怕成山卫可能攻破,而之后的后果……不堪设想……
    那附近除了成山卫之外,承平日久,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几处的州县遭遇如此大伙的倭寇侵袭,必然生灵涂炭。
    “咋啦,咋啦。”
    “不幸被张安世言中了。”丘福瞠目结舌地道。
    “什么意思,言中了什么?”
    丘福便将奏报给朱能看,朱能目瞪口呆:“这他娘的乌鸦嘴,好险,幸好有所防备,如若不然,咱们五军都督府,贻笑大方。”
    魏国公徐辉祖本来是慢吞吞的性子,他很有大将风度,可现在听到了张安世,起心动念,竟也凑了上去。
    这一看……大吃一惊。
    此子……真是乌鸦嘴啊。
    于是他忍不住道:“他是如何言中的?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一千多个贼寇,实在难以想象,海上之敌,竟已到了这样地步了吗?”
    “还愣着做什么,入宫觐见,赶紧去报捷吧。”魏国公徐辉祖道:“这样十万火急的军情,不能久等。”
    众人听罢,觉得有理。
    那百户却道:“都督们入宫……卑下……这儿还有张辅将军的交代。”
    丘福便看向百户:“还有何事?”
    百户取了包袱,边道:“张辅将军说,这是咱们成山卫亲自栽种的梨瓜,都是将士们平日里辛勤耕种出来的,晓得卑下要入京报喜,所以将这瓜带来,想……想给陛下尝一尝。”
    “入他……”丘福本要骂娘,好在他终究没骂张辅的娘,及时收口,转而笑着道:“看看张辅这个小子,他只惦记着陛下,就没想过给咱们送一口瓜吃,这小子机灵得很哪。”
    朱能道:“这小子倒是有手段,俺也要记一记,说不准以后有用。”
    无论如何,这是一场大捷。
    虽然大明朝的边,患始终在北方。
    可海上之敌,确实也不可小看,因为他们侵扰大明海防,而大明海防线延绵数千里,又多是最富庶的州县所在,一旦被攻破,损失甚至比边镇还大。
    此次不知挽救了多少百姓和钱粮。
    几个都督都满脸的眉飞色舞。
    尤其是魏国公徐辉祖,捋着长髯,摆出一副大家向我看齐的模样。
    好在他终究是拘谨的人,没有过于明显。
    ……
    而在另一头,朱高炽和张安世向朱棣行过礼,朱棣道:“给太子赐座。”
    只给太子赐座,而朱高煦和张安世都站着,这分明是给汉王朱高煦看的,教他收收心,现在开始,少一些非分之想。
    朱高炽欠身坐下。
    不等朱棣再说什么,朱高煦已上前去,耷拉着脑袋,朝太子朱高炽和张安世行了个礼,道:“从前俺不晓事,俺给你们赔不是啦。”
    说罢,假装亲昵地摸摸张安世的脑袋:“不错,不错,英雄出少年,若非是张小兄弟,母后的身子只怕要糟了,从前的事,你别记在心上。”
    张安世被他按着脑袋,很是不爽,挣扎开,可朱高煦还是一副很亲昵的样子。
    朱棣随即便怒视着朱高煦开始骂:“你这竖子,朕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你,这一次是你的兄长劝朕息怒,不肯追究你,如若不然,朕非要剐了你不可。”
    朱高煦便老老实实地道:“是,是儿臣知错了。”
    他一脸委屈,再加上人也消瘦了不少,朱棣此时也不好继续发火,随即道:“都是一家人,以后再不可彼此生嫌隙了,你和太子,都是朕的儿子,当初在北平的时候,其乐融融,怎么如今我们父子三人入京,反而成了这个样子?”
    “哎,朕是指着你们两兄弟好啊,幸好太子性情温和,他这长兄,终究还是顾着你这兄弟,你若是再造次,便真不是人了。”
    朱高煦拜下,便哭起来:“父皇,儿臣知错啦,这一次在王府之中,儿臣一直反省……儿臣愚钝,竟轻信于人,实在万死之罪,儿臣宁愿将功赎罪,恳请父皇,让儿臣领一支军马,宁愿戍守宣府,为大明守边。”
    朱棣见他情真意切,倒是脸色缓和。
    张安世一听,却是急了。
    戍守宣府,你特么的难道不是想学你爹吗?
    这汉王本就是皇子,一旦到了边镇,那些边军们还不一个个朝他靠拢?一旦南京有变,以这厮的性子,只怕立即提兵要杀来了。
    没想到自己可能改变历史?
    此时,只见张安世笑嘻嘻地道:“杀鸡焉用牛刀,我一直听说,汉王殿下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汉王是皇子,又有封地,去宣府做什么。”
    反正这坏人,姐夫不做,张安世是定要做的。
    朱高煦:“……”
    朱棣听罢,却有些踟蹰,边疆不宁,确实是他忧心的事。
    朱高煦道:“儿臣只是希望能够为父皇分忧而已。”
    张安世这时又横插一杠:“可现在边镇无事,自然不必劳动汉王,啊……我还是小孩子,我可能说错了什么话,还请汉王殿下,千万不要见怪。”
    朱棣道:“你们不要争吵。”
    汉王朱高煦本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乖乖认怂。
    朱棣背着手,道:“你看看,你们现在又争吵,朕还指望着,你们兄弟能和睦,共御外敌,太子守成之主,而汉王乃是将才,若是兄弟同心,哪里来这么多事。”
    朱高煦一听父皇认定自己是将才,一时不知该喜还是该悲,这皇位十有八九是没了,不过……似乎父皇对自己统兵颇为认可,若是能掌握天下军马,岂不真可以做李世民?
    朱棣随即看向张安世:“张安世。”
    “臣在。”
    “你说成山卫有事,可那张辅已修书来,说那里风平浪静,并没什么事,朕已命他往宣府去了。当然,朕没有责怪的意思,你还小,这些只是戏言,倒无可厚非。五军都督府,你那些叔伯也是这个意思,希望你以后能够谨小慎微,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张安世心里疑惑,难道自己看的那段事儿是骗人的?
    又或者,时间上出了问题。
    这般一想,张安世便怂了。
    朱棣道:“你小小年纪,已有许多本事,已很了不起了,你在国子学也干的不错,这行军打仗的事,终究需要磨砺,你年纪还小。”
    张安世道:“是,是,以后臣再不敢胡说八道了。”
    朱高煦听出了什么,便道:“是啊,安世,这行军打仗,可不是易事,为将者,就和治国差不多,分毫出不得差错,以后你可以跟我学学。”
    张安世没吭声。
    这时亦失哈疾步进来,带着焦急之色道:“陛下,五军都督府诸都督求见。”
    朱棣皱眉:“又发生了什么事?”
    亦失哈道:“说是有紧急的军情。”
    一听有军情,朱高煦顿时来了精神,他发挥的时候到了。
    片刻之后,丘福等人匆匆入殿,行了礼。
    朱棣道:“宣府还是辽东出了问题?”
    丘福抬头,用一种古怪的眼神先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道:“陛下,问题出在成山卫……”
    朱棣一听,大为吃惊。
    他惊呼道:“成山卫,是张安世所言的成山卫?”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