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横刀十六国 第3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所以诸葛亮、慕容恪才会显得特别亮眼一样。
    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丞相设置容易,想要裁撤,就没那么容易,李跃觉得采取群相制度更符合历史规律。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又分散了相权,避免权臣出现。
    以后但凡加了平尚书事,基本都是宰相,可参决国家大事。
    变化较大的是武将。
    汉魏以来,以大司马、大将军、大都督、骠骑、车骑、卫将军为尊,十六国武夫横行的时代,万把人就敢自称天子的大有人在,兵权同样不能集中。
    曹魏的四征将军、都督,比唐朝节度使的权力还恐怖。
    李跃不敢这么玩。
    分前后左右四将军,其下左右卫将军,左右领军将军,左右抚军将军,左右镇军将军,左右骁骑将军。
    魏山前将军,董闰左将军,贾坚右将军,徐成后将军。
    以高云为左卫将军,梁啸为右卫将军,张蚝为左领军,曹堪为右领军,吕光为左镇军,鹿勃早为右镇军,秦彪为左骁骑,糜进为右骁骑。
    其他刘牢之、诸葛侃、李屹、赵贺、窦封等人录前后功,皆封将军。
    战时,由李跃指认一人为都督,战后收回兵权。
    左右将军以后根据战功可以再增加。
    日后统一天下,会设置左右大将军。
    咽喉要冲之地设督,如壶关督、上谷督、三藏督、合肥督、乐安督等,且屯且守。
    以梁国的国力,没精力铺张浪费,祭拜天地之后,又祭拜了李家的宗庙。
    接着便是大赦天下,减免田赋,也让百姓沾沾光。
    即便是缩减版的仪式,也让李跃累得够呛,感觉就像一个提线木偶。
    不过文武百官却乐此不疲,就连五大三粗的魏山都弄了一身朝服,满脸横肉,看起来特别别扭。
    邺城更是沸反盈天,欢声笑语随处可见,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比元日还要喜庆。
    李跃下令取消宵禁,让宿卫、校事府增加人手,巡视全城即可。
    车驾所过之处,万民拱手:“恭贺陛下!”
    以前觉得王和皇帝差不多,但称帝之后,心境有很大不同,感觉肩头的压力更大了。
    享受多大权力,就有承担多少责任。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天然就有一种使命感,有种天地皆在指掌之间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不是凡人,而是主宰,也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皇帝膨胀过头了。
    不过李跃还能维持原本的心性,皇帝不仅要对华夏文明负责,还要给后世一个交代,尤其是第一代的开国之君。
    一个朝代能达到什么高度,基本取决于前两代。
    第四百六十五章 改制
    登基仪式完成后,李跃下令更改服制、礼制。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人靠衣装,服章是一个人气质的体现,也是一个王朝的气象。
    魏晋士人喜食五石散,宽衣薄带,方便散热。
    整个精英阶层不是堕落,就是寄情山水之间,他们是风流快活了,但给华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不说跟两汉时投笔从戎的儒士相提并论,就是跟三国时代的士人,差距也是巨大的,平日互相题表,互相吹嘘,到了国家危难时,束手无策,直接跪在胡人胯下……
    礼制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汉魏西晋,都推行孝道,家中长辈逝去,动辄丁忧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司马家不好意思以忠义治国,大力推行孝道,弄得兄弟姊妹期功服之丧也要丁忧……
    其他各种礼仪更是繁琐到了极致。
    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
    礼制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统治的基础,但太过繁琐,反而加重了负担。
    礼制的很多核心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全是糟粕,但过于注重仪式,反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
    其实曹爽、夏侯玄的正始改制中便提出更改服制、礼制。
    不过他们的革新被司马懿和士族扑灭了。
    服制上,免去宽袖博带,以直裾曲裾深衣和圆领袍为主,以护臂收拢袖口,以蹀躞带收拢腰身,方便时时刻刻砍人。
    十六国时代,圆领对襟,小袖长袍的圆领袍已经盛行于北方,最早是秦代军服,汉代为内衣,发展到南北朝,融入了不少鲜卑风格,逐渐成为常服,盛行北方。
    反正一个原则,方便劳作、征战。
    礼制则去繁化简,丁忧改为半年,服心丧即可,在心而不在形。
    严禁厚葬、殉葬,铺张浪费,提倡节俭、简洁。
    如果是在江东,李跃的这些举措很难实施,但在如今的北国却阻力甚小,并未掀起多大波澜,也没人敢在李跃刚刚登基时不长眼,前来反对。
    老牌士族大部分都衣冠南渡了,还留在北国的很难形成大气候,在胡人胯下苟活就不容易了。
    北国融入各族习俗风格,反而焕发了新的活力,对新事物习以为常。
    羊肉、酪粥风靡一时,胡饼更是深得百姓喜爱,圆领袍、皮裘大行其道。
    既然已经形成风潮,就不是李跃能轻易改变的。
    诏令下达之后,邺城中很快便有百姓响应,多是一些将士家眷黑云子弟,他们对李跃几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任何命令,他们都是第一个执行。
    就连李跃喜欢羌煮貊炙,也影响到他们。
    一套圆领袍、深衣,配上蹀躞带,兵器并不便宜,也只有他们有这个条件。
    不过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令人头疼,都是军人子弟,好勇斗狠,动辄在邺城决斗,喋血街头……
    这时代不缺尚武之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谁都会比划两下子,河北民风剽悍,互相之间不顺眼,便拔出刀剑对砍。
    邺城周围的几个县,动辄大规模械斗。
    不是为了抢夺灌溉田地的水源,便是几句口角……
    其中竟然有不少黑云军退役的将士,将村民组织起来,跨上牛马、骡驴,提着一根削尖的竹竿便是骑兵。
    步卒、斥候、辎重兵配置齐全,男女老少齐上阵。
    械斗之前,双方摆好阵势,分左右翼,前后军……
    县令缩在一旁,都不敢上前劝止。
    李跃读完校事送来的详细奏表,苦笑不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昔者汉武好兵事,轻锐好斗者充斥于朝,陛下好武,故百姓搏命于乡野,此风万不可长。”常炜这段时日被弄得焦头烂额。
    以前秦国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现在梁国私斗公战两不误,民间尚武之风极盛。
    冉闵一道杀胡令,无日不杀,无月不战,几十万胡人死于刀下。
    民间砍人的气氛已经搞起来了。
    “传朕诏令,再有死斗者,举家发配戍守边地,伤及人命者,斩!”
    乱世用重典,很多人也许不怕死,却极怕流放。
    离开家园乡土,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年代比死都可怕。
    “武略当以文事济之,我朝武风极盛,陛下当兴办庠序,教化万民!”王猛拱手道。
    百姓只知道提刀砍人不是什么好事。
    教化同样重要。
    河北充斥大量鲜卑、匈奴、乌桓,也有不少改名换姓的胡人,想要真正融合他们,只有大力兴办教育。
    连苻坚都在关中大兴儒道,汉化诸族。
    李跃遂令刘应、卢青再起一诏:“古者建国,教化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自永嘉以来,山河崩摧,沦落胡尘,华夏胜地,膻腥大起,皆以争杀残暴为能事,朕受命于天,自当教化万民,乃置乡学、县学、州学,移风易俗,复我华夏之懿德,取文武之士,共创泰平盛世!”
    除了兴学令,还下一道求贤令。
    但凡有文武才干,不问出身,不问门第,殿试之后,凭才干任用。
    这道求贤令不局限于关东,还让校事送达关中、江东。
    大部分人不识字,大部分家庭也没条件将子嗣送入学堂。
    李跃又开了说书馆,派出大量鸿胪吏深入民间,茶余饭后,村头巷尾,随时宣讲华夏先贤的故事。
    辛粲还从故纸堆中替匈奴、鲜卑、乌桓、羌氐等族寻了一个祖宗。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鲜卑,北狄也,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北狄出东胡,东胡出鲜卑、乌桓……
    至于羌氐,与中原的血缘更紧密。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乃神农氏炎帝的后代,从商朝便华夏臣民之一,从武王伐纣到东汉的汉羌之战,都有羌人充当中原王朝的马前卒。
    辛粲总结下来就一句话,都是炎黄子孙。
    这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身份认同,对汉化再无抗拒之心。
    站在李跃的角度,从汉末黄巾起义开始,北方大地厮杀了两百多年,人口凋零,汉魏都内迁诸族填补人口,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融入华夏是大趋势。
    第四百六十六章 取凉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