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由式滑雪运动员的主要收入,除了比赛奖金和广告、赞助,还有一项不可忽视,便是参与极限运动电影。大山野雪项目由于高危险性质和对场地的苛刻要求,没有世锦赛、世界杯,更是不参加冬季奥运会,所以电影对运动员的曝光度来说也就更重要。在更多电影里面露面,完成更多惊险的大山滑行的镜头,自然也会提高运动员的身价。近几年来,所有雪板制造商都做自己的大电影。而max的职业生涯腾飞,其实不是从任何冠军开始的。他在fwt成年赛事的最好成绩也只是北美赛区的前三名。而是从参与了一部rossignol大电影开始。
    池羽犹疑了片刻,问他道:“你是一个人来的?” 他说英文的时候语速不快,缓慢而清晰。这次,梁牧也听得很清楚。
    对面那个男人明显是知道他在问什么,笑着回答:“max跟我说他下周会来。你们俩得有多少年没同台竞技过了。他说——”
    池羽一摆手,打断了他:“我不感兴趣。”
    似乎觉得气氛太僵硬,他才补了一句:“谢谢你,但是不用了。”
    棕发男人点了点头,似乎了默认他对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就对他说,那我期待你的表现。
    他走了以后,池羽明显不太自在,都没继续吃饭,而是习惯性地啃他右手的指甲。梁牧也从那天晚上滑夜场回家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是他焦虑时候的小动作。
    他开口,便问:“要换座位吗?” 棕发男人和他的朋友坐的桌子隔了一排,但位置正好能和池羽错开一个斜线直接对视。
    池羽见他注意到了,苦笑道:“算了,那也太明显了。”
    梁牧也见他这态度,就揣测:“你前任?”
    池羽摇摇头:“不是。”
    严格意义上讲,他和max也算不上前任。不过年少冲动,谁也不是谁的谁。而棕色头发的这位叫ryan,是max全家人都熟识的朋友,从小和max哥哥最好的朋友,也算是从小看着他俩一起长大。那几年,池羽跟着沾了max的光,ryan给他拍过不少照片。
    后来,他和max不欢而散,他只身搬到西海岸,也切断了几乎所有特伦勃朗的朋友的联系,包括眼前这位。
    见对方没有换话题的自觉,池羽才又解释:“确实是故人。但……怎么说呢,就是很复杂。”
    梁牧也看他左右斟酌着措辞的样子就觉得挺逗,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从池羽这个简单的人嘴里听到“复杂”这两个字了。
    “哪有那么复杂。前任,不是前任;睡过,没睡过;喜欢,不喜欢。不就这几种选项。”
    他说出来是想刺激一下池羽的,没想到池羽啃着指甲,还挨个回答了:“不是前任,没睡过,不喜欢。”
    “不喜欢就别看了。”梁牧也又一次捕捉住他游离的目光。他发现池羽这个人在不熟的人面前是很不自在的。如果这餐厅有个角落,他肯定走过去窝起来,穿上一层厚厚的壳,再挂上个“生人勿扰”的牌子。
    池羽把目光重新放到眼前这个人的身上,发现梁牧也从始至终都在看着他。
    他艰难地开口,解释说:“是前任的朋友。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就好像……上个世界的人,穿越过来了一样。”
    梁牧也听到了他们的全部对话,也大概猜出来了。
    “所以……”
    池羽抬眼看他一下,以为他要继续盘问关于max的事情。可那个人却说:“他说的那个,是什么比赛?”
    “winterlasts基金会,自由式大山野雪挑战赛。”池羽重复了一遍。
    winterlasts(长久的冬天)是由两位单、双板野雪领军人物兼户外探险家发起的环保基金会。两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冲野雪深粉冲了十多年,亲眼看到全球气候变暖,积雪融化,冰川消失。于是,他们将自己一部分收入拿出来,成立了这个非盈利组织。为了宣传,他们每年一月份都会在北美选一个雪场举办自由式大赛,转播和广告收入全部运用于生态保护项目。
    因为时间上正好安排在ifsa的一系列资格赛前,这个比赛经常是高手汇集,备受关注。而今年,正好轮到自己现在的训练大本营,惠斯勒-黑梳山。
    梁牧也问他:“你想去吗?”
    池羽说:“我应该去。”
    他几乎可以肯定,赛场肯定会是选在黑梳山这侧。
    对于在所以自家后院小山坡用破滑板启蒙开始滑雪的池羽来说,在没有条件直升机空降新西兰,或者去欧洲玩儿天然大山粉雪的时候,雪场便是他最好的练习地点。这两年来,他在惠斯勒从日出滑到日落,无论什么样的雪况他都在滑。什么天气下哪里会积雪,粉雪还是硬壳雪,哪里结冰,池羽对这两座大山的每一寸脉络都像自己手心的掌纹一样熟悉。无论是从时机,位置,场地,哪个角度讲,他都应该去参加。可他竟然是拖到了现在,也没有报名。
    他对自己说,那是因为,报名费还挺贵的。
    “应该去,还是想去?”
    池羽顿了好久才说:“想去。”
    ”想去就去。“梁牧也说。
    池羽看住他的眼睛,点了点头。
    第22章 眼睛
    钟彦云乘两天后的航班抵达。他也没通知人来接应,一个人就租了车就开进山里约定的地点。一手拎着70升徒步背包,一手牵着三岁半的娃,直接出现在营地。郑成岭一看人到齐了,便电话通知梁牧也可以随时过来开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