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8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一天,艾伦威尔逊决定带着国宝,还有中日两国在这个时代的标志性女星,在纳瓦尔将军的默许下到处转转,为什么要法军总司令默许呢?是因为他要去一趟南越的国家元首府邸,保大帝是从前越南的皇帝,这是必须要法国人首肯的。
    “现在的南越国家元首?原来是皇帝?”费雯丽跟着男人出来,此时打量了一下自身,“不会显得有些失礼吧?”
    “不会,你见女王陛下好像没在乎是否失礼。”艾伦威尔逊回头一看,那两个还不如费雯丽,他以为自己就够封建残余了,三个女人还不如他。
    第772章 转移财产我熟啊
    纳瓦尔将军正在忙着向南越军队移交武器,当然都是一些轻武器,让南越军队在法国走后能够抵挡住北越的军事压力,这也是美国要求这么做的。
    在法国的扶持下,南越政府军由一九五零年的五个营扩充至第二年的二十六个营,并建立了多所军事院校和以总参谋部为核心的军事管理体制,颁布了配套的军队管理制度和兵役法。朝鲜战争之后,保大政权正规军已扩充至十七万人,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军官团和预备役体系。
    艾伦威尔逊对法国的举动没什么好评价的,不过就是另外一个炮党的走势。少部分精锐加上绝大部分吃干饭的治安军,二十万北越军南下,百万南越大军灰飞烟灭。
    要不是后世阿富汗的政府军可能会跪的更快,南越绝对是被瞬杀的标杆一直被提及。
    意外也是一点不意外的,初级买办经济存在的国家,军队拉胯是常态。南越和法国的经济联系也是很初级的依附关系。依附于殖民势力的大地主、大买办致力于向宗主国出口原料,同时承接宗主国的商品倾销。
    英属马来亚要不是他对着伦敦一顿游说,然后亲自过来做专员实践,就算是英国剥削的水平比法国人高,也搞不过哪去,不会比南越强多少。
    现在法国势力即将消退,他这一次又是亲自过来帮忙操作撤退的事情,同样也是为了通过华裔商人和本地的华裔买帮建立和睦关系,然后凭借英属马来亚的地利,从南越的市场分一杯羹。
    殖民地专员做到他这样劳心劳力的份上,从殖民时代开始都是不多见的。
    保大帝的官邸,看一眼就非常的罗马,法国长期殖民越南,这座总统府自然是欧式风格。原来是法属总督府,后来则交给了保大帝作为官邸。
    官邸占地面积达十二万平方米,三层楼高,有两栋侧楼及一个地下室,原来的保大帝,现在的南越国主就住在这里。
    艾伦威尔逊并不否认,自己就喜欢和这些落后势力的代表搞好关系,而且热衷于帮助这些人,比如在马来亚找到了人生意义的阿里汗。
    光是看西贡的话,南越看起来还没这么糟,但就在马来亚没事琢磨法国人的艾伦威尔逊,直到只要出了西贡市区,就能看见真正的南越。
    在农村,法国殖民政府积极免除大地主的人头税和私人土地税,并提供低息贷款等经济优惠,由此培养了一个依附于法国殖民秩序、势力庞大的官僚地主阶层。
    法国号称高利贷帝国主义,自然在殖民地也有所体现,法国高利贷资本还与南越大地主合作向农户发放高利贷,地主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取得的低息贷款以百分之三十的年利转贷给农民,进一步造成自耕农破产。土地高度集中除了带来沉重的赋役压迫,还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失地人口。
    像是买办政权面对同族的社会主义势力,被爆锤是迟早的事,韩国还要感谢朴正熙的军事独裁,说到这个军事独裁,很巧合接待他参观保大帝官邸的人,叫做吴庭艳,曾经是保大帝的吏部尚书,现在已经被任命为首相。
    吴庭艳对艾伦威尔逊的到来很客气,同样艾伦威尔逊也知道,一旦法国人离开,吴庭艳就会把法国入扶持起来的保大帝废掉,自己统治越南。
    “听闻吴先生去过美国?”艾伦威尔逊知道吴庭艳的旅美经历,直接换上英语对话,“天主教徒在越南倒是不多见,不过对于你来说可能是一个助力。”
    “我也是刚刚回来,得到了陛下的信任。上帝和我们同在……”吴庭艳非常客气,一点也不像是军事强人。
    天主教徒的身份,帮助吴庭艳在美国如鱼得水,先后得到了约翰·肯尼迪、麦克·曼斯菲尔、威廉姆斯·道格拉斯等美国政界人士的欣赏与支持。
    可他不知道,眼前这个英国人对上帝什么的不感冒,想到上帝总能想到斯大林几个师的名言,而且南越天主教徒刚过百分之五,肯定不到百分之十,绝对一个少数派。绝对少数派虽然有利于小圈子的政治稳定,对大敌却是一个劣势。
    这么一想吴庭艳的基本盘,也就和大号两江总督常公类似,艾伦威尔逊还想起来,好像吴庭艳后来还见过常公,不知道有没有交流在物流领域的经验。
    没一会,吴庭艳就把一行人带到保大帝的住处,艾伦威尔逊看吴庭艳对这座官邸的熟悉程度,心里明白,一旦法国人离开,保大帝的好日子就屈指可数了。
    吴庭艳首相很忙,忙着的事情和最近艾伦威尔逊的关注点一样,就是北越已经出现的逃亡潮,当然吴庭艳主要关注的是,北越逃往过来的天主教徒,吴家在吴庭艳发迹前一直以务农为业、积蓄不多,吴氏集团的天主教背景使其不受传统权贵集团和儒教文人的欢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