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0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最另人知名之事迹是成功窃取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怀表,最后因英国政府严正抗议法鲁克才将怀表交还丘吉尔。法鲁克也曾于一九四四年伊朗国王送葬队经过埃及时偷了从国王尸体身上的陪葬物,包含宝剑、宝带和勋章。
    “这和是否成为一个统治者无关。”艾伦威尔逊本想要用明朝的木匠皇帝来举例,但一下子想到自己旁边的内阁秘书诺曼·布鲁克,业余爱好就是做木匠,话到嘴边又噎了回来,还是道,“只要我们舍得吹嘘,埃及就是天然的阿拉伯领袖。当前阿拉伯世界,埃及人口最多,从历史也有这个资格。当然,尊敬的巴伦爵士,我们并非片面的扶持埃及,归根究底,是为了苏伊士运河处在安全的状态,为此我准备了一些材料。”
    主动站起来把在埃及的准备材料下发,艾伦威尔逊指着材料当中的第一条道,“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必须将苏丹从埃及手中切掉。苏丹一旦在法律意义上脱离埃及的掌控,埃及就是一个短板十分严重的国家。”
    “埃及百分之九十七的领土都是纯粹的黄沙,只有百分之三的土地能够生产农作物,还有定居,当前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千六百万人生活,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当中。埃及没有石油资源,宜居土地还这么少,可以说整个埃及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苏伊士运河。”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当着众多同事的面,指着自己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一个埃及人了,我的国家只有蔓延无尽的沙漠,能够生产生活的地方只有尼罗河两岸,如同刚刚巴伦爵士所说,国王是英国人的走狗,我要改变这个国家的话,是不是要首先推翻国王这个英国代理人?”
    “听艾伦这么一说,埃及的先天条件这么差,真是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杰拉德·爱德华微皱着眉头苦笑一声,在这个时候表态,说明他已经部分同意艾伦威尔逊的说法。
    诺曼·布鲁克喝了一口红茶,温和的点头道,“继续设想,同事们都愿意听听。”
    “都是阿拉伯国家,我就以伊拉克作为例子,从战前开始,伊拉克王国就接连发生政变,政变的重要源头是军队,如果不是波斯湾的英军看的紧,伊拉克说不定早就革命了。这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了,比起战前,我们更要考虑到苏联和美国明里暗里的渗透,军队是最为致命的地方,如果美苏两国开始朝着埃及渗透,军队肯定是首当其冲的地方。”
    “在伊拉克我为巴迪亚公主提出的建议是,以基督徒成立王室卫队,从巴以战争来看,伊拉克王国看来是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们还可以用来做正面例子,宣扬伊拉克王国是一个世俗的王国,对国内的族群一律平等。这不是很好么?”
    “埃及境内有科普特人人,集中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伊斯梅爵士小声和诺曼·布鲁克沟通道,提及这个信奉上帝的族群。
    “奥斯曼新军么?路易十六的瑞士卫队?”诺曼·布鲁克轻笑一声,示意艾伦威尔逊继续说下去。
    “我们只是指望这一支王室卫队,能够护卫埃及国王的安全,一旦出事了。能够给干涉争取时间。并不是要利用科普特人欺压阿拉伯人,我想宗教平等,是任何一个政治人物都不能公开反对的!”
    “对于当前的英国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维稳是当前海外驻军最主要的工作。我们要想办法把埃及送到阿拉伯领导国家的地位,同时保护好那个小偷的安全,别在任何人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就被控制了。”
    “下一步就是围绕着苏伊士运河的问题了。就算是埃及国王执政,面对只有百分之三的可用土地和不断上涨的人口,最后也难免不把主意打到苏伊士运河上面。归根究底,这是涉及到埃及的生存问题。”
    包括诺曼·布鲁克在内的人纷纷点头,埃及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就算是国王一直保持亲英的态度,最后也难免被民意裹挟。
    “对埃及目前的条件而言,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两点,水源和财源。问题就在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上面,也就是说不管谁执政,面对这两个问题都是早晚的。”巴伦爵士不愧是老牌海外公务员首脑了,“区别无非是,国王可能会晚点动手,一旦出现我们反应不过来的政变,政变者可能取得政权就会动手。”
    “所以就从这两个地方想办法,首先我们要从埃及手中把苏丹剥离出来,这样埃及就是一个有缺陷的国家,对付起来更加的容易。在保障国王的前提下,在上游掐住埃及的命脉尼罗河,能够影响到埃及一千六百万生命安全的,是埃塞尔比亚和苏丹。当前我们对这两个地方还有影响力的。”
    “修建大坝控制水源?扶持科普特人建立苏丹卫队,增加埃及苏丹的威信,帮助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的领导者,但这些举动都是为了维护苏伊士运河对英国的特殊地位。”
    没有了苏丹,就算是纳赛尔上台了,埃及也不会有改观,艾伦威尔逊这个建议引起了英属苏丹专员的赞成,“罗伯特总督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看起来和艾伦想到一块去了。”
    “优化整合嘛,就如同我们让每一个殖民地都有缺陷一样,只有合在一起为大英帝国服务才能发挥出来力量。这也是在英属印度的工作中发现的,相信现在加尔各答老工业区,已经不负从前的繁荣了,谁让印巴分治了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