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26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赛哈智大喜,暗暗道黄老弟这真是深受帝宠啊!
    陛下竟然亲自给他安排心腹。
    赛哈智想都不想,“南镇抚司有一名试百户,因为纪纲叛乱,刘明风和周胜然补缺之后,南镇抚司出现了指挥、千户的空缺,此人也水涨船高,从试百户晋升为百户,而这人的才智谋略不输周胜然,微臣以为可将此人调至东缉事厂担任理刑百户。”
    又补充道:“其实这个人和现在的南镇抚司镇抚使薛茂一样,都是我们南镇抚司一直很看重的人才,他对陛下也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朱棣微微点头,嗯的一声,“他叫什么名字?”
    赛哈智急忙道:“尚可。”
    朱棣愣了下,这是哪家父母,给儿子取这么个随意的名字,别说,这名字和黄昏的名字真是不相上下,都是让人无语的名字。
    道:“准了,那么掌刑千户呢?”
    赛哈智微微摇头,“这个微臣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陛下不如问一下黄昏,不过微臣猜想,黄昏一定会推荐于彦良。”
    朱棣若有所思,“这个人朕似乎记得,当年福建一行黄昏能够回到应天,此人功不可没,他不在京畿么,这一次纪纲动乱,没听到关于他的请功。”
    赛哈智笑道:“是的陛下,因为之前袁江在顺天,我们南镇抚司为了尽职,所以让于彦良去顺天掌管南镇抚司监督顺天的北镇抚司,于彦良此人,微臣不推荐,是因为他和微臣的关系确实有点好,还请陛下两节,不过当年纪纲如日中天的时候,于彦良也没有为虎作伥,所以其实是可以重用的,而且陛下大概有所不知,于彦良的侄儿就是太学双壁之一的于谦。”
    朱棣哈哈大笑,“于谦不错!”
    纪纲叛乱的那一夜,整个京畿的文臣都被纪纲的人钉在府中动弹不得,就是于谦和刘宁然两人去领金吾后卫前来支援皇宫。
    当然,就算没有这两人,朱棣也不会输,因为朱棣当时根本没动用林动来藏在羽林后卫的一千神机营,只不过因为金吾后卫的到来,朱棣的这一着棋没派上用场。
    朱棣其实很高兴这样的局面。
    因为这意味着大明就算没有我朱棣的远谋深算,我大明的臣子也能保证社稷的安稳,我大明有无数的人才于危难之间挺身而出!
    于谦和刘宁然这样的读书人,有书生意气,也有沙场气魄。
    我大明王朝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说个题外话,朱棣大概永远也没想到,如果不是因为黄昏的出现,他的这个担心会在几十年后成为现实,而那一天,也是那个叫于谦的人挺身而出。
    于是朱棣笑着说道:“那不用问黄昏了,就这么定了吧,东缉事厂的掌刑千户由语言类担任,理刑百户由尚可担任。”
    顿了一下,“关于你们锦衣卫人手缺口的事情,朕这几日之内会先行定夺下来,尤其是锦衣卫中指挥缺口极大,这样,你去一下薛禄府邸,问薛禄是否愿意让他的嫡子薛勋到锦衣卫中担任一位指挥的职责。”
    在收拾纪纲的这一连串事情中,薛禄功不可没。
    但薛禄已阳武侯,且大伤未愈,朱棣也不打算在短时期内给薛禄加爵,所以就有意提拔他的后人,让薛勋出仕。
    薛勋也差不多到了出仕的年纪。
    当然,还有个原因,如果薛禄伤愈之后确实没办法再上沙场,那么就让薛禄来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让薛勋担任指挥,也是提前给薛禄打一下局面。
    赛哈智么……
    还有他用。
    赛哈智立即领命,正欲告辞,却听得朱棣问道:“你知道黄昏去军器院那边,在做什么事么?”
    赛哈智心里一惊,“陛下,要盯吗?”
    朱棣摇头,“不用,朕就是有些好奇,纪纲动乱之后,黄昏一次都没来求见过朕,他每天不是货币改革司就是医疗改革司,要么就军器院或者他的时代商行,东缉事厂那边的事情太丢给了王振,就连文渊阁,他也基本不去,朕就不明白他一天到晚在忙什么。”
    赛哈智微微一笑,“陛下,容臣放肆一次,微臣以为,不论黄昏在做什么,从他这些年做的事情来看,无论他做什么,都是忠诚于陛下的,所以无论他最近忙什么,陛下您都不用担心。”
    朱棣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去罢,去问问薛禄。”
    待赛哈智离去后,康宁恰好归来,回报道:“陛下,五军都督府的要员们都在殿外候着了,宣召他们了吗?”
    朱棣颔首,“宣。”
    黄昏在忙什么,朱棣现在没心思去管,当下有一件大的战略要事:让狗儿从广西那边出兵,如何进击澜沧,从而把交趾、澜沧、八百大甸联成一片,如此一来,可以加大大明对那片区域的掌控。
    打仗这种事,朱棣虽然喜欢,不过澜沧那边地势多变,朱棣也不想跑那边去,所以让狗儿挂帅,但是咱们打,还是要把大明的将帅之才聚到一起商量个大的战略出来。
    于是永乐十一年开春之后,大明雄师从广西出兵,同时交趾和八百大甸的驻兵从两翼拱卫,大明打着“正大光明”的理由,出征澜沧!
    战事一触即发。
    历史由强者书写,弱者的控诉,会被岁月湮没。
    第872章 无耻的大明,铁血的朱棣!
    永乐十一年,整个世界的目光都先后落在了东方这条巨龙身上,恐惧、崇拜、同情、憎恨、向往……各种情绪交织在海内外诸国的统治者身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