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0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棣瞠目结舌,“去海外寻找?”
    说的简单。
    这可不是在大明境内寻找那么简单,去海外的话,三五个人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黄昏道:“如陛下所想,当然不能三五个人,而需要无数人。”
    朱棣来了兴趣,“说说看。”
    黄昏道:“太祖定国之后,积极主动的于邦国发展关系,对周边国家采取‘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而陛下登基后,就在今年,已经派出尹庆出访满剌加、苏门答剌国、古里、柯枝国等西洋邦国,可惜规模太小,仅仅是出访而已。”
    所以说,郑和下西洋早就有迹可循。
    在郑和之前,尹庆真的只是出使这些国家传递友爱信息?
    这只是一个目的。
    一则是告诉这些西洋国家,我大明王朝换了君王,你们赶紧来朝拜,二则是顺便让尹庆去告诉这些西洋国家,你们收留建文帝没有,收留了的话赶紧交出来,没收留的话就给老子留意着。
    朱棣嗯嗯点头,“继续说。”
    黄昏笑道:“如今我大明四境安宁,陛下当有余心余力,而微臣以为,我大明乃天朝上国,蛮夷国家当有畏威怀德、输诚纳贡之臣举,为了宣扬我大明之仁义,通好他国,怀柔远人。同时,为了谨防某些不臣势力勾结倭寇骚扰海境,也为了让这片世界更远的地方,都有我大明君王的天威浩荡,陛下应该办一件古往今来未有之大事,铸就千古君王未有之壮业!”
    朱棣精神一振。
    就连只对造反感兴趣的老和尚道衍,眼睛都亮了起来。
    朱棣问道:“怎么说?”
    黄昏早就对今日之事有过详细思忖,闻言滔滔而言,“这件事,当不输陛下正在编修的全书,其规模、耗资甚至更大,如此,才能达到微臣以上所说的几个目的。”
    朱棣愁苦起来,“多大的规模?”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来了来了,十五世纪世界史上浓墨张彩的一笔即将被自己提前画上一个启端,沉声说道:“以浩荡国力,打造宝船数十艘,挑选壮士数万,组建一支无敌舰队,出使西洋!”
    这话一出,朱棣、郑和、道衍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可不比编修全书。
    这更耸人听闻。
    编修全书一事,是看得见的利在千秋,但这件事的利弊如今很难看出,做得好了,利益自然很大,但做的不好,很可能亏得只能穿裤衩。
    一个不好,就步了始皇帝的后尘,万一这只无敌舰队有去无回……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朱棣犹豫了。
    一只数十艘宝船,数万人队伍的无敌舰队出征西洋,这可不是小事,是绝对要把满朝重臣都喊到乾清宫来仔细商讨的军国大事。
    但黄昏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朱棣下了决心:“若建文帝出海了,这样规模的出征,才有最大的机会找到他,且不提,西洋诸国的稀罕物资、奇珍亦可以补贴费用,再有一点,陛下之心,难道比不得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朱棣是谁?
    千古一帝之中,绝对可以名列一席的人。
    岂非没有壮心?
    若朱棣是守城之王,岂会在永乐期间数次出征,更不会死在出征路上。
    心中有了决议。
    黄昏知道这件事注定是要发生的,自己不过是借着历史知识来捡个落地桃子而已,又说了一句,“陛下,我大明必将要扬帆世界,而我们的征途不仅仅是北方草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朱棣呢喃着重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他很喜欢这一句!
    作为一个钢铁直男,从靖难成功登基的那一天起,他的心中,就有一个征服世界的梦想,如元帝国那样,让大明王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没错。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第167章 大风冈上起大风
    朱棣有了决议,但并不急于表态,缓缓的道:“此事再议。”
    不过了解朱棣的郑和和道衍两人,已经看出了他的态度。
    见状都暗暗凛然。
    两人谁也没想到,黄昏这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让陛下做出这么大的决心,要知道组建一支数万人的无敌舰队去出使西洋,绝不是几句话的事情。
    动用的人力、财力,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做的好。
    青史留名。
    做的不好。
    遗臭万年。
    但两人心中又明白,这件事之所以能被黄昏说成,两个重要原因:建文帝的生死是陛下的心病,此病不除,他一日不安;再有便是朱棣恰好就是这种君王,黄昏恰好勾动了他的壮志雄心而已。
    郑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某一次黄昏似乎说漏嘴了,说过下西洋之事,现在也记不起他当时怎么说的。
    但此刻念想起来,郑和出了一身冷汗。
    黄昏此子着实可怕。
    他竟然早就在筹谋此事了,而且似乎知道此事一定能成一样,这个束发两年左右的青年,其心中到底有着怎样一泼汪洋?
    着实可怕。
    道衍想的更远,他隐然有种感觉,未来的大明,只怕会出现功高震主的困局,只是转念一想,以朱棣的能力,断不会让这种状况出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