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9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现在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张琼与他的双锤在战场上的强悍。
    锤在战场上可以说是无敌的利器之一。
    什么李元霸几百斤的双锤,那是演义夸张了数十倍的说法。
    倒不是没有勇士能举千斤之物,可那玩意举一下可以,你要拿着上战场,才举过头顶就没力气了。要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要不就跟嬴荡一样,自己弄死自己。
    张琼这种二十几斤的金瓜锤,才是真正的无双杀器。
    刀剑在它面前就是弟弟。
    刀的特点是锋利,但只要穿了甲,稍微厚一点的皮甲,就能有效的防御砍伤,中个三五刀,依旧能有一战之力。至于铁甲,钢甲更是连破不了防。
    剑倒是能用自己的尖锐优势破防,可杀伤力又落了下风。
    金瓜锤却不一样,不管你有甲没甲,一锤下去,保管完蛋。
    锤击带来的力量伤的不止是皮肉,还有五脏六腑经络骨头。
    尤其是张琼这样的猛士,一锤下去,巨力透体而入,直接将对方中招的那一片地方打成了烂肉,不消停的力量还会对里边的骨头内脏予以重创。
    即便当即不死,亦无药可救。
    故而有一句名言“锤棍之将不可力敌”。
    张琼就如打苍蝇一样,左一个右一个,他的力量太大,一锤挥出,不止致命,还将对方击飞出去,连带身后的兵卒一并撞倒。
    四方的阵型,生生给他凿出了一个坑洞。
    战场之上,实力代表一切。
    张琼与身后的五百兵士根本就不认识,但只是这短短的冲锋,几盏茶的时间。
    他已经虏获了这五百兵士的心。
    “杀啊!”
    张琼只是自己单纯杀的兴起,高呼了一声。
    跟在他身后的五百兵士同时跟着他呼喝起来!
    “杀啊!”
    一众人的士气达到了顶峰,无所畏惧的跟着他的脚步前突。
    罗幼度惊得的瞠目结舌,这真是捡到宝了。
    他知道张琼彪悍骁勇,可想不到居然勇悍至此。
    李廷圭看着已经给对方杀的岌岌可危的左翼,心底泛起一股无力之感,这种猛将,自己怎么力敌?
    一咬牙,李廷圭调了自己的亲卫兵去巩固左翼。
    面对张琼这样的猛士,李廷圭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用生命去填。
    再凶悍的人,也有杀疲的时候。
    尤其是张琼这种打法,最耗体能。
    见李廷圭通过自己的临阵布置,稳住了局面,罗幼度不住赞叹。
    这位后蜀为数不多的智勇之将,果然非同一般。
    不过现在这个局面,任谁都改变不了他败亡之局。
    罗幼度站在高处,已经看到了一波蜀军正仓惶的向李廷圭的方向逃窜。
    对方阵容还算整齐,正是李廷圭派去支援赵延溥的吴将军吴维。
    吴维还没有抵达陈仓道的入口,发现赵延溥的败军从谷内慌不择路的涌出。
    在视野看不见的山道路背面,传着各种各样的喊杀声。
    张建雄与赵玭已经击破了高彦俦,正与杨源一并追杀堵在陈仓道口的赵延溥部。
    赵延溥抵抗杨源都略显吃力,何况是三者并力?
    若非陈仓道不适合伸展,赵延溥早就为三将吞的一干二净了。
    吴维得知如此情况,哪敢增援,当即掉头回撤。
    在见到吴维的那一刻,李廷圭便知大势已去,下令往马岭寨撤退。
    罗幼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让沈山与张琼继续追击。
    同时也派人去通知张建雄、杨源、赵玭前往马岭寨。
    李廷圭这一回没有犹豫,果断的留下了一千兵士殿后,拖住沈山、张琼,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退往马岭寨。
    当他离马岭寨还有半里地的时候,前方的喊杀声顺着周边山脉的回音在他耳边荡漾。
    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而下,李廷圭脸色一片苍白。
    这马岭寨一旦被堵,他们真的就无路可退了。
    李廷圭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前路以绝,后有追兵,唯一活路就是破围而出。进则生,退则死,想活命的,跟我冲。”
    经过一连串的折腾,纵然李廷圭再如何鼓劲,蜀兵也再难维持士气。
    忽然后面传来阵阵喊杀声,李廷圭扭头一眼,不由目眦尽裂!
    沈山、张琼已经击溃了一千殿后军,正向他后边杀来。
    与此同时,在正北方也有一群杀红了眼的兵士正向他这边逼近。
    再无活路可言。
    李廷圭凄惨一笑:“你们降了吧!”他望向成都方向,高呼道:“高祖,廷圭陪你来了!”
    他毫不迟疑的拔剑自刎,血花迸射,跌落马下。
    这位后蜀为数不多的名将毙命当场。
    随着李廷圭的自尽,蜀军再无战斗意志,纷纷丢弃兵甲,跪伏在地,等候审判。
    这一战罗幼度以九千兵士完成了对李廷圭一万五千蜀兵的围歼,大将李廷圭自尽,副将高彦俦死于乱军之中,吴维战死,赵延溥为杨源生擒,余者皆降。
    此战过后,蜀国举国震恐。
    孟昶彻底慌神,一会儿下令死守阳平关,派遣大军进入兴元府,依托汉中故地,抵御周军入侵;一会儿下令派兵进驻白水关,死守蜀地的祸福之门;一会儿又下令撤军白水关,以剑阁为防御最前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