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10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再多,他们也没办法啊!
    这时候的出版社,还是很良心的,完全没有给江柠代笔签名,刺激销量的意思。
    《大宋》的销量已经够高了。
    贺乔生也没抢到《大宋》精装版签名书。
    五千份签名书听着多,可分摊到全国的市场上,每个城市所能分到的签名书数量非常有限,基本刚到,要么被熟人就先买走了,要么刚出现在书架上,就被人抢光了。
    抢到《大宋》签名版的人,基本都是城市里生活的人,以年轻人居多,他们要么家里有电脑,要么去网吧上网,在网络论坛中,炫耀自己抢到的《大宋》精装签名版。
    一个炫耀,另一个也炫耀。
    还有来炫耀自己有两本的,哎?你气不气?
    这时候的人多无聊啊,就这么点小事,居然还在网络论坛里,掀起一股热度来。
    还有之前买到第一册 签名书的读者,也上来说:“我虽然没有精装版,但是我也有柠萌的签名书啊!”
    于是一个个的在论坛里晒自己的签名书,有真正喜爱《大宋》的读者,就在下面问他们愿不愿意转卖。
    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
    有不明所以的人就问《大宋》是什么,怎么这么多人在看。
    于是,网络上一批不知道《大宋》的网友们,又被安利了一波《大宋》实体书,大宋改编的《包青天二》、连载《大宋》的杂志《武侠》。
    这使得线下,《大宋》和《武侠》的销量又迎来了一波热潮。
    这部分新增的读者在看完《大宋》和《武侠》连载的最新一期后,尤其看由《大宋》改编的电视剧。
    于是,原本已经稳定在百分之二十多到百分之四十之间的收视率,突然开始缓慢提高,在某一天突然突破了四十大关,还在往上冲。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去向李台长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台长台长,我们昨天的收视率已经破了去年沪市电视台自制剧的最高收视了,昨天最高收视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五点六九!”
    连李台长都惊讶了,茫然地问:“发生了什么事吗?是别的台重播的《香帅》下映了吗?”
    电视台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但《香帅》下没下映他是知道的:“《香帅》还没下映呢。”
    “去查查什么情况!”
    秦舒敏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剧组拍戏,根本没有时间上网,也就不知道收视率突然的攀升是怎么回事。
    她已经连续好多天都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了,有时候甚至分不清,自己是秦舒敏,还是《包》的女主角。
    《包》的收视率还在缓步上涨。
    最终还是台里上网的新员工不确定的对李台长说:“会不会是跟网络论坛里的这个有关?”
    他打开电脑的网络论坛,将网上关于《大宋》的讨论给李台长看。
    李台长着实没想到还有这样意外的惊喜,目前为止,这部剧的最高收视率已经超过了去年别的台自制的最火的两部剧,虽然还没达到《包》第一部 创下最高的百分之五十一,但也稳定在百分之三四十上下,浮动逐渐小了起来。
    这一波,可以说是稳了,后面只要不出现特别大的差错,或是突然又杀出一部如今年寒假播放的《香帅》那样的超级大爆剧,《包二》后续的收视率,基本就不会有太大波动了。
    寒假那部剧的跌幅,真的是把他给跌怕了。
    百分之三十跌到收映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想想就心有余悸。
    《包二》目前还在z省□□播,现在每天晚上黄金时间段广告费,都快将拍摄这部剧的成本收回来了,这还没算后面几个月的广告费和重播时间段的广告,及后续如果别的台来买这部剧的转播费。
    可以说,八千块从柠萌手中买下这部剧的电视剧版权和改编权实在是太值了!
    用后世网络上一句话来说就是:赢麻了!
    不光是电视台这边赢麻了,出版社和杂志社这边,也同样因为《包二》的上映,赚的盆满钵满。
    《武侠》这个月的总销量,直接破了三百八十万册。
    之前《包青天》第一部 下映后,他们就调整了首印量,月总销量基本维持在两百六十万册左右,已经很久没有破过三百万册了,可《包二》一上映,直接就让他们的总销量多出来一百万册的销量,这如何不让杂志社这边不振奋,不惊喜?
    要知道,月总销量能够达到百万册的杂志,就已经是畅销杂志了。
    《武侠》现在可以说是在所有杂志中,销量都排的上前列了。
    就连出版社那边也没有想到,当初《武侠》杂志社,为了开辟北方市场,主动找上门来合作的一本连载小说,三册书加起来的总销量,已经直逼五百万大关了,成为他们出版社出版过的所有书籍中,销量第一。
    这带给江柠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就连江柠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为了凑学费,才开始投稿,为了有源源不断的稳定的生活费,在大街上听了《开封有个包青天》才萌生出写长篇刑侦的一篇文,居然给她带来了这么多的收入。
    一套别墅,六套大面积公寓房,已经目前第三册 已经上市,第四册也在制作当中,出版社那边的意思是趁着《包二》正在热映,赶紧趁热度上市。
    如果说《包》第一部 的时候,他们还是实实在在的蹭热度,那《包二》已经不叫蹭热度,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宋》本身带来的热度,甚至因为它本身的热度,连带着反哺给了《包二》,直接将《包二》的收视率,冲破四十五,直逼五十大关。
    存折里丰厚的稿费,也使得江柠也再担心后续的房贷问题。
    五千块钱的房贷,对于二十年后来说,不过一套房的房贷,根本不算什么问题,可对于此时的人来说,一个家庭的存款,也不过五千块罢了。
    而如今,已经在深市那边稳定下来的江爸江妈他们的存款,也终于破了五千块。
    他们实在是没想到,在火车站附近卖盒饭,居然比他们在工地上打工还要赚钱。
    他们租的并不是新式房屋,而是本地人建的老房子,是个平房,以前本地人自家住的,现在本地人都住到商品房里去了,这一排屋子全部租给了像他们这样来这边打工的外乡人,江爸江妈租了最边上的一间,他们买了个一次少九个煤球的大煤炉,和三煤球的小煤炉,用来炒菜,白天就放在房屋旁边,下雨就拎到屋檐下。
    门口有个大池塘,可以作洗衣、洗菜之用。
    在经历了最开始的语言不通后,江爸还是将所需的锅碗瓢盆都买了来,还打听附近不远处还有个批发菜市场,菜价比普通菜市场的价格要便宜的多,江爸就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车,每天早上三点就起床,踩着三轮车去这个批发市场买菜,江妈在出租房内洗衣服,打扫卫生。
    江妈做事利索,每天江爸买了菜回来,江妈都要仔细的洗,周围邻居知道他们是卖吃食的,在江妈洗菜的时候,她们就暗暗看着,看江妈洗的干不干净。
    别人卖吃食,食材多了,有些根本就不洗,或是糊弄着在水里蘸一蘸就拎起来,江妈却是仔仔细细,清洗的干干净净。
    江爸刚到这里,就给邻居和房东送了他自制的螺肉酱,都不多,一家一碗,尝个鲜。
    东西不多,却是个心意,语言上虽还磕磕绊绊,但笑容是永远的通行证。
    江爸以前在家时,就喜欢看食谱,只要孩子们在家,他又得空时,就喜欢给家里孩子们整一些好吃的,他这次出来,也把食谱带回来了,在交了房租、买了炉子、锅碗瓢盆、煤球、一次性饭盒等物后,他们身上的钱也所剩不多了,经费有限,他也不可能做什么大菜,就普通的蔬菜、鸡架骨、大排,两荤两素,加一盒盒饭,有大排的一块五一份,没有大排的一块钱一份,每天踩着三轮车去火车站附近卖。
    刚开始他们还想做三餐的,后来发现实在是吃不消,就放弃了早餐,专门做中饭和晚饭的生意。
    周围邻居发现他们夫妻俩食材搞的干净,有时候做工回来累了,不想做饭,就在江爸江妈这里买饭吃。
    火车站附近并不止江爸江妈一户人家卖盒饭,刚开始江爸江妈是买盒饭送一大勺螺肉酱,吸引了不少顾客,等螺肉酱送完了后,江爸怕竞争不过别人,又买了个大钢桶回来,每天去批发市场,买两根大骨和鸡架骨回来,放在大钢桶里熬,从晚上一直熬到第二天中午,骨汤浓郁,香的附近邻居都到他这里讨要汤喝,他也来者不拒,这满满一大钢桶的骨头汤,都是免费给客人喝的,谁要喝自己去舀。
    刚开始江妈反对他浪费钱,两根骨头和鸡架骨虽要不了多少钱,可常年累月的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有煤球费,他们一盒盒饭本来就赚不了几毛钱,还搭出去这么多东西,江妈觉得江爸就是个大傻子。
    可江爸坚持,饭也是他做,菜也是他买,汤也是他熬,炒了几架没用后,江妈也消停下来,很快她就发现了江爸这也做的好处。
    他们刚来广市是冬天,饭菜打到饭盒里,再骑着车过来,卖到后面,饭菜都有些冷了,冷的饭菜,任你手艺再好,那菜也好吃不到哪里去,而火车站附近有铺子的人家,是可以一直在饭菜下面泡上热水,或者干脆就热在炉子上,随时吃都是热的。
    有了江爸的热汤后,刚开始是舍不得买水的人,听说他这里有免费热汤,过来喝汤,一个大勺舀下去,下面是好几个大骨头,还有完整的鸡架骨,鸡架骨熬的碎了,他们一勺还能舀上不少鸡骨头上来嚼一嚼。
    有客人来了,江爸也和客人说蹩脚的普通话说着,江妈将菜洗的有多干净,他们烧菜有多注意卫生:“很多人家菜都不洗,直接烧,那哪里能吃?我们在外面都不敢吃外面人烧的菜,只好自己烧,哪晓得邻居们见我家搞的干净,也来我家吃,这不干脆就出来卖盒饭了吗?”
    江爸相貌堂堂,高大威武,可偏偏笑容自带一种老实劲,让人不自觉的就愿意相信他,加上他手艺着实不错。
    很快,除了火车站每天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旅人外,他还有了一批固定的顾客群,附近的店家、干活的工人,都愿意到他的三轮车摊子上买盒饭吃。
    江爸每天在卖盒饭的时候,眼睛都会盯着火车站进站口看,想找到江松。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过,在老家,江柏的会考就到了。
    在江柏的心中,会考的重要性一直是大于高考的,因为会考之后,就可以拿高中毕业证了。
    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打算就是会考之后,就不读书了,拿到毕业证就出去打工。
    哪怕现在改变了这样的想法,他也还是很重视会考。
    之前沪市高中这边给他寄了不少试卷集,让他看着做,不会的就给他们打电话。
    现在江柏在班里已经不需要刷吴城一中老师给他的试卷了,他主要是刷沪市那边的试卷。
    这个东西,平时不练习时,乍然拿到与这边不一样的试卷,会觉得不习惯,但刷多了有了适应期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一通百通。
    一中的试卷全都是一中的校长从省城重高那边来的,几乎是同步了省城升学率最好的重高。
    江柏觉得,是不是沪市那边老师怕他不适应,给他的试卷,比一中发下的还简单一些。
    会考是他自己一个人去沪市考的,或许是知道这次去了很快就会回来,他并没有觉得紧张,只是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周围全是陌生的同学,他习惯性的面无表情的冷着一张脸,神情冷淡,气质冷峻。
    考试场地是打散的,同一个考场并不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很多人都讶异,自己学校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个大帅哥,她们怎么从没见到过?一个个都回头看江柏。
    实在是江柏如今的穿着,别说在吴城了,就是在沪市,也一点都没有了曾经瑟缩的乡土气息,气质冷然地坐在考场中,就连监考老师都没忍住多看了他几眼。
    江柏在吴城都被人看习惯了,如今也练出来了,被人看的不动如山,试卷发下来后,就只管自己闷头写,写完了,检查一下,没什么情况,就交卷走人。
    一连几场,都是如此。
    第98章 98
    会考结束, 江柏就拿着沪市这边的老师给他的剩下的复习试卷,让他回去继续刷题,适应沪市这边的试题和考试节奏。
    江柏在沪市参加了会考, 会考成绩列入沪市高中这边的成绩档案中, 终于可以来沪市参加高考了。
    只是江柏不愿意来沪市这边读高中,也确实有着语言不通的问题, 他回来就,就继续刷题,有不会的题要么问他们班任教老师,要么打电话问沪市这边的老师。
    整个高三,几乎都是在紧张的考试中渡过的, 会考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模二模三模。
    江柏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忙碌, 可饶是如此,每个周日的半天假, 他都依然来店里卖衣服,哪怕只有半天时间,他都要把店里的每件事都做好。
    对于他来说,他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能在店里工作挣钱。
    春天雨水多, 只要一下雨, 街上就没人, 店里也就没生意。
    所以每次下雨, 江爷爷都忧虑, 忧虑店里衣服卖不出去, 大孙女和大孙子每个人每个月的房贷还不了可怎么办?
    雨天的吴城就像是被泡在了蒙蒙水雾中,似梦似幻, 护城河的水位也一日比一日高。
    江爷爷刚开始还只是忧心店里生意,后来下着下着,担心再这么下下去,今年会不会发洪水。
    他们这里差不多每隔十到十五年左右,就要发一次洪水,现在有河堤、江堤阻隔,加上他们这个地界,就算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船,可大多数人家里都有菱角盆和大木盆的,人不至于有什么事,可地里的水稻就不行了,基本上来一次洪水,一年的收成就全完。
    算算时间,他们这里也确实安稳了十来年了。
    老爷子就怕眼前刚有些起色的好日子,一场洪水来了,就什么都没了。
    他整日忧虑,希望雨快点停。
    到了清明节前夕,雨终于停了,停了还没两天,老爷子又坐不住了。
    “这清明节怎么能不下雨呢?”他每天晚上都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越看越忧虑:“之前天天下雨下个不停,怎么这两天还不下雨了?不行,我得回去一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