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29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本来今夜来了,他也是想着寒暄一二。
    人总是这样的。
    真的见着了面儿,又想起许多郑皇后从前的好处。
    虽说她后面干的那些事情叫人恨得牙痒,但还是能关心她一番。
    结果他还没想好怎么说,她倒一副有话快说,说完快走的架势。
    晋和帝差点儿就让气笑了。
    她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变。
    哪怕是他的态度已经大变了,她都从来没想过,是她做错了,她如今态度应该和软一些,哄着他,顺着他,才能重修于好。
    这么多年,他到底是把她给宠坏了。
    明知道从一开始错就不在他,且是从来都不在他,也不愿意低一低头。
    晋和帝冷笑了声:“是有些事。”
    他掀了眼皮去看,也没半点温情:“朕听二郎说,你打算明日传魏氏带魏家小娘子进宫来见一见,你是打算给大郎相看新妇吗?”
    郑皇后坦然说是:“大郎年纪也到了,官家先前不是也动了心思,今年之内就会册立太子吗?东宫名位既定,自然就该给大郎迎太子妃。
    二郎的孩子再有几个月都要落地了,大郎的婚事却还没个着落。
    我的身子骨是越发不中用,如今所惦记的,也就只剩下这件事了。”
    她同晋和帝解释了一通之后,歪着头去看人,紧跟着就又问:“官家觉得不行吗?还是说如今我连大郎的婚事都不配过问了?”
    她总是会这样极端。
    年轻的时候就是如此。
    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是因为没有什么能够真正触怒她,所以她才收敛了,但她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晋和帝面色彻底冷了下来:“朕几时说过你不配?你还是朕的原配发妻,是中宫皇后,没有任何人取代了你的位置!”
    他咬牙切齿:“就算是你最不争气的时候,朕恨铁不成钢,把你软禁在含章殿,也从没有动过要废后的心思。
    抬举孙家,抬举贵妃,朕也是顺着你的心意。
    叫贵妃料理二郎的婚事,是因为你身体不好,那段时日都已经起不了身了,如何操持?
    皇后,你太极端了。”
    他捏了捏眉心:“朕从没有动过的心思,你却总爱胡思乱想,说出来的话,噎人得很。”
    郑皇后呼吸一滞:“官家如今倒——”
    算了。
    都是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口舌之争。
    就是不爱了。
    当感情被消磨的不剩下什么,再相处,也就只有相看两厌。
    郑皇后心里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
    她垂眸,眼皮往下压了压:“官家如今说妾太极端,或许吧。妾从年轻时候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官家原不是今日才知的。”
    她突然笑了。
    就那样眉眼弯弯,抬眼去看晋和帝,与他四目相对的时候,并没有打算挪开:“当年刘贵人出事的时候,官家不就已经说过这样的话吗?”
    这回轮到晋和帝喉咙发紧。
    刘氏……刘氏。
    她还敢提起刘氏!
    从前觉得是自己亏欠了她,做了对不起她的事。
    现而今回想起来,竟全然没有那样的感觉。
    晋和帝心里便很清楚。
    他和皇后,再也回不去了。
    昔年是因他酒后幸了个身边的宫人,那也是母后拨到他身边服侍的,就是皇后口中的那个刘氏。
    刘氏比他要年长几岁,是从小就被母后拨到他身边,照顾他饮食起居的。
    在他身边待了十几年,该出宫的年纪,母后做的主,没叫她出宫嫁人。
    后来他封王,大婚,刘氏就跟着一起去了王府,在上房院管事儿。
    他幸了刘氏,总要给个名分。
    这才收了房的。
    刘氏有了身孕,皇后容不下她,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一尸两命,死在了王府里。
    他那时候满心里都觉得是他做错事,亏欠了皇后,明知道母后心中有数,但为了护着皇后,叫她带着人回了荥阳去省亲,暂且离开盛京,余下的他来处置。
    总之平息了那场风波。
    再加上一去数月,她再回京时候,不过两个月,就怀了三郎。
    而且那个时候父皇已经病重。
    母后也顾不得去追究刘氏的那些事。
    不到半年时间,他登基做了新帝,追封了刘氏为贵人,那个没有出生的孩子追封了亲王,再往后的十几年,没有人再提起过刘氏。
    他不曾,皇后亦然。
    因为三郎落生之后,被批命说与他父子相克,不得不送去荥阳养上十年的时候,皇后抱着他痛苦过一场,说这一切都是报应。
    送走了三郎之后,皇后大病一场。
    这才再也不提刘氏了。
    今日却又是皇后来招惹的。
    晋和帝眸中冰冷一片:“也是,皇后一向极端,且最不容人,倒是朕忘了。”
    “你……”
    郑皇后被倒噎了一声,深吸口气,到底压下去:“官家既然知道,也不必说这些了。
    所以妾方才会那样想,官家不应该感到奇怪,更不应该生气才对的。”
    晋和帝斜去一眼:“朕记得皇后早前看上了汝南陈氏的女郎,这才一年时间吧?如今又看不上陈家女郎了?未免也太善变了些。”
    “人总是善变的,不光是妾,任何人都一样,连官家都不例外。”
    郑皇后阴阳怪气的,却再没去看晋和帝:“妾不是觉得陈家娘子不好,只是听公主说起几次,大郎在宫外同魏娘子见过,似乎对魏娘子的印象也不错,所以才想叫魏娘子进宫来见见。
    有魏夫人珠玉在前,想来会稽魏氏的女郎,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给大郎选太子妃是马虎不得的……”
    “皇后原来还记得马虎不得。”
    晋和帝冷笑着把她打断了。
    郑皇后面色一沉:“官家什么意思?”
    “朕看皇后是病糊涂了。”
    晋和帝冷冷乜去,眼底什么温度都没有:“二十年后的会稽魏氏,与二十年前的会稽魏氏,还是同一个魏吗?
    老郡公去后,魏家日渐式微,家中子侄更是不争气也不中用,不过是靠着祖宗先辈留下的好名声苦苦支撑着偌大一个魏家罢了。
    倘或魏家真的那样有本事,还需要魏晏明把长女送到京中,送进顾家,想凭着魏氏这些年在京城的人脉,给魏大娘子寻得一门好亲事吗?
    你简直是昏了头!”
    他确实是有些生气,连话音都一并咬重了:“皇后就算在含章殿不过问外间事,大抵三郎也与你说过,前会稽郡守,如今还正在刑部受审。
    等案子审问清楚,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皇后觉得,族中出了这样的人,魏大娘子还能做大郎的新妇,能做太子妃吗?
    你口口声声说为大郎好,却怎不想想,大郎将要被册立为储君,最要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他好好一个孩子,二十多年从无大错,满朝文武把他挑在大拇哥上,满口夸赞,那些御史言官更是无本可参他。
    你做娘的,倒要给他找个这样人家的女孩儿做新妇,叫人家戳着他的脊梁骨说,快看呐,这位东宫太子也不过如此,选来的太子妃竟是这样人家的女郎,可见官家圣人也未将他放在心上。”
    “官家,我……”
    “你不必说了。”
    晋和帝一摆手,打断了郑皇后所有的话:“你但凡过过脑子想清楚,看看姜莞是什么出身,看看郑双雪又是什么出身,也不会动这样的心思!”
    郑家再怎么不济,那也是他们私下里知晓,朝臣眼中,那还是皇后母族,既有尊贵又有体面,只要中宫在一日,无人可撼动郑氏一族的地位。
    郑氏嫡女,当然金贵了。
    会稽魏氏拿什么同郑家相提并论?
    郑皇后脸色顿时煞白一片。
    她本就在病中,唇色原就不怎么好看,听完晋和帝的这些话,更是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晋和帝低眉去看,犹豫了一瞬,别开眼:“或许你是为大郎好吧,觉得他心悦魏大娘子,可这话你若拿去与大郎说,只怕连他都一声苦笑,与你无话好说。
    皇后,朕上次就说过,你既然身体不好,不如安心静养,很多事情,都不要再操心更不要插手。
    大郎的婚事,也是一样。
    朕不是不叫你过问,实是你从不了解大郎,更不知他要什么,所以再不必如此行事。
    明日也不要让人去传召魏氏与魏娘子进宫来见了。
    就当从来没有过这件事。
    大郎的婚事,朕会做主。
    若选定了谁家女郎,也不会不叫你知晓。
    你是大郎的亲娘,朕会尊重你的意见。
    但也仅仅是尊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