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23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从小到大,已经有过太多次了。
    “那你……”
    “我是什么用心,阿兄也不必知道,就算追问,我也不会告诉阿兄。”
    郑双雪已经踱回官帽椅那边,施施然又落座下去:“这件事情就算给外头的人知道了,于我名声有损,也病没什么妨碍。
    家里得了好处,便要记得我的好处。
    将来我嫁给三殿下,他得封王爵,八成是不能像蜀王一般长留盛京的。
    我想得很透彻,跟着他去了封地,京城里的这些人,这辈子都未必见得着了。
    现在被公然拒婚,也没什么大不了。
    反正到头来,能嫁给他的也只有我,这就足够了。”
    “二娘你……”
    这回是郑青之自己收了声。
    他心下隐隐有个猜测,却犹豫着,不知道应不应该问出来。
    郑双雪把他的心思全都看透了:“府上没有外人,屋里连当差伺候的丫头都没留,阿兄要问什么便直接问。当然了,答与不答,得看阿兄的问题我能不能回答,愿不愿意回答了。”
    郑青之觉得她不是做阿妹的,她倒像是做人祖宗的。
    高高在上的姿态,实在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关键是,乍然看来,明面儿上她又是和婉模样。
    所以很难说她是那种倨傲的小娘子。
    在这上头,她比元娘做的要强得多。
    又不像三娘那样娇纵刁蛮,总是最任性的。
    明明二娘才应该是最乖顺的那一个,然则事实又非如此。
    “你是为了自己在谋划什么吗?”
    这问题并没有多难回答。
    郑双雪不假思索就点了头说了声是。
    郑青之原本就蹙拢着的眉头,登时更往一处拧,眉峰处高高聚拢起,叫人一眼便能看穿他此刻的不满和焦虑。
    “家中会为你安排好一切,如何就要你自己去筹谋规划了?二娘,你别有一天聪明反被聪明误,再步了元娘的后尘!”
    他到底做长兄,从前在家里时候也管教约束底下弟妹习惯了,说起这些话,不自觉就会拔高音调,声色沉闷着,如珠如玉,掷地有声。
    郑双雪早就习以为常,也不觉得生气:“我为什么一定会步大姐姐后尘?”
    她失笑摇头:“大姐姐是自作聪明,我却不是。
    她一向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是最聪明不过的,实则不都是些小聪明,上不了台面的心思,经不得人三言两语的刺激,就把自己的一辈子给毁了。
    大好的前程,荡然无存,还连累家里跟着她丢脸。
    至于我嘛。
    就算真的走漏风声,外头人笑话我,这整件事情里,我都是受委屈的,怪罪不到我什么,我更不会连累家里面。
    阿兄,所以我说你书读的太多,人都读的迂腐了。
    与真切的利益相比,名声体面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名声,体面,咱们把士族高门的身份抛开,身无分文的时候,这些东西甚至不能为我们带来一个白馒头,一碗阳春面。
    那是最虚无缥缈,也最不切实际的东西!”
    郑青之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从未想过,天下间还有这样的道理。
    他幼承庭训,学的是君子做派,名声体面,尊贵荣耀,这是永远都不能丢下的东西!
    第340章 龙颜大怒
    郑家的奏本送来京城,晋和帝发了好大的脾气。
    彼时赵曦月送了一盅亲手熬制的人参鸡汤去福宁殿,本来父女两个有说有笑,气氛好的不得了。
    结果李福送了荥阳六百里加急的密折。
    赵曦月当下已经觉得不好,可又没法劝着不叫他看。
    晋和帝接过来,看了,然后就恼了。
    天子大发雷霆,这事儿很快传到了后宫里去。
    贞贵妃吓得三魂去了七魄,还当是赵曦月在福宁殿里如何胡来,惹恼了晋和帝,便带了人,匆匆忙忙赶去福宁殿。
    这也是她在晋和帝身边服侍这么多年,第一次主动靠近福宁殿。
    她居于后宫,从不往前头来的。
    但今日着急忙慌,也顾不得那些。
    李福知道她来,也是匆匆迎出来。
    贞贵妃担心女儿,三步并作两步,连一向自持的仪态规矩都顾不得了,紧着声儿就问他:“李内官,我听说官家大发雷霆,生了好大的气,是不是公主有什么冲撞的?烦请内官替我去通传一声……”
    “您别急,您别着急。”
    李福这才截下她的话,先劝了两句,又因为知道她担心着,不敢吊她的胃口,只是叫她稍微平复了一会儿,然后紧着回了她:“官家是为了郑家上的密折生气,公主好着呢,您别担心,这会儿在殿内规劝着,只是官家生了大气,公主也没劝得住。
    但也好在是今儿公主在,能有人劝上两句,否则官家这脾气更要大到不知什么地步。”
    贞贵妃听了这话自是长松一口气。
    打从昭阳殿一路急着过来,悬着的那颗心,总算能够放回肚子里去。
    她大口的喘着气,又拍着胸前给自己顺着气:“可吓坏了我,还当是公主说错了话,冲撞了官家。”
    却绝口不提郑家密折的事儿。
    她也无心知道那些。
    本来也跟她没关系。
    都是前朝的事情,她是后宫人,干预不得,最好当没听见。
    要是有可能,她都恨不得现在冲进去把女儿拉走,也别掺和这些。
    结果贞贵妃刚打算说要走,李福已经开口又说道:“官家传您进去说话呢。”
    贞贵妃脚下立时守住,面色一僵:“我?”
    李福欸的说是,越发猫着腰:“官家说您既来了,进去陪着说说话,公主年纪毕竟还小,这些事情她不大懂,也别叫她杵在这儿听这些,反倒不好。”
    她跟晋和帝又有什么可说的?
    几十年她也没插手过宫外头的事。
    以往朝政上就算真的有了什么烦心的,他也都是去跟皇后诉说一二,哪里轮得上她们这些人。
    贞贵妃是真不想去。
    但晋和帝发了话,哪里有她拒绝的余地。
    何况还能把女儿给换出来。
    毕竟她谨小慎微惯了,心里是有数的,还不至于嘴上没个把门儿的,胡言乱语,招惹麻烦。
    但阿月……她口无遮拦惯了,在官家面前只怕更甚。
    于是贞贵妃一咬牙,硬着头皮,跟着李福进了殿中去。
    ·
    福宁殿内一片狼藉。
    御案上的奏本散落了一地,茶盏也碎了,也不知道是没来得及收拾,还是收拾完了,又砸了一片。
    不过贞贵妃眼明得很。
    赵曦月送来的鸡汤,安然无恙的放在晋和帝手边上。
    可见他即便是在盛怒之中,也还惦记着女儿亲手做的鸡汤,避开了,没有摔碎。
    贞贵妃不动声色的又松了一口气。
    好在官家也是真心疼爱阿月的。
    她上前去请了安,反正这事儿她也都知道了,没什么好装的,故而开口就先劝:“官家也消消气吧,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既发生了,也没法改变,您保重龙体,若真是气出个好歹来,反而不好。便看在公主亲手做的鸡汤,想着给您补补身子的份儿上,也好歹消消气吧。”
    晋和帝把人叫进门的,也不是为了要给她脸色看,何况还当着赵曦月的面儿。
    他沉沉的嗯了一声,然后叫李福:“送公主回宫去。”
    赵曦月担心他,不愿意走:“父皇,我不能在这儿陪陪您吗?哪怕就是陪您说说话,解解闷儿,您心情或许都会好一些。”
    她的孝心晋和帝一向都知道。
    他爱怜的揉了揉赵曦月的发顶:“父皇跟你母妃说会儿话,你回去吧,没事儿。”
    赵曦月满目担忧的看他,然后才转头看了贞贵妃一眼,最后又把视线定格在晋和帝的身上。
    晋和帝在她的小脑袋上轻轻拍了两下:“怕父皇为难你母妃,拿你母妃来撒气吗?”
    “官家……”
    赵曦月抿唇说不是:“父皇不是那样的人,母妃没有做错事情,您才不会拿母妃撒气,我就是担心您。”
    主要是她知道她阿娘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情。
    坐在这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说出口的话,也肯定不是父皇爱听的。
    这么着坐在一块儿,能说什么啊。
    岂不是越说越生气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