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6章 人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粮价依旧还在跌跌不休。
    总算让朝廷有了喘息的空间。
    是以,天启皇帝召百官,将自己的想法吐露出来,未来一两年,自是竭力赈济,存续百姓。
    天启皇帝竟要将流民纳入军户,准其迁徙京城,这一下子,却是引得众臣议论纷纷。
    许多大臣表达了担心。
    这等于是将关中的压力,转移到了京城来,到时有多少流民,谁也不知,一旦流民太多,一股脑的涌入京城,这京城怎么办?
    除此之外,这么多的粮饷,又怎么解决?
    尤其是关中出身的大臣,对此很有微词。
    因为即便粮价跌了,关中没粮就是没粮,那儿的士绅,就等着借此机会赚一笔呢。
    拿出小部份粮食来,开仓赈济一下下,朝廷一般都会给嘉奖,这是公面上的好处。
    百姓们活不下去了,要贱卖土地,或是进行借贷,这又是一层好处。
    灾年人力不值钱,佃租方面,又有了进步的空间,这是第三层好处。
    可现在好了,准许百姓迁徙,灾民们知道京城有粮,这还了得,那还不疯了似的跑。
    到时关中的青壮都跑了,地多人少,地价就要暴跌,就意味着资产的贬值。
    来年的时候,春耕找不到人力,佃户都招募不齐,这佃租若是不予以优惠,怎么维持生产,这又是一个坏处。
    总而言之,这对于关中的士绅而言,是有百害而不一利的事。
    所以朝堂上唇枪舌剑,争议的极厉害,反对的大臣认为这会造成朝廷的大量负担,破坏了太祖高皇帝的祖制。
    当然,也有一些支持的,比如孙承宗,孙承宗连上三道奏疏,表示此举甚妥,又发出警言,流民若是没有希望,便要成为流寇,而流寇洗劫关中,必酿大害。
    这一句话,显然是针对那些关中的士绅们的,你们只想着眼前的利益,有没有想过,真把百姓们逼急了,他们首先便是要你们人头落地。
    不过对于士绅们而言,或者对于许多大臣而言,他们显然并不这样看待,这么多年来,灾祸也不是没有有过,不都平安度过了吗?凭什么就认为,今年就有灾祸。
    内阁首辅大学士黄立极则在装死。
    没错。
    他又装死了。
    争议如此大的事,他决定先看看风向。
    直到在第四次廷议的时候,天启皇帝见大臣们说不通,这般一次次的廷议也不是办法,再耽误下去,这事就算最后大家点了头,事也黄了。
    这天启皇帝本就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气的咬牙切齿,偏偏许多大臣又振振有词,他们用各种理由,阐述了危害,天启皇帝说不过他们,一时情绪上头,急哭了:“众卿何为?太祖高皇帝迄今,已两百余年,祖宗之法固然要守,却也不可全无变通,今日谁再妄议,朕便不罢朝……”
    一看如此,黄立极立即晓得天启皇帝震怒,便再也没有犹豫了。
    风向他看出来了,立即买定离手,拜倒在地,言辞恳切的道:“陛下赈济之举,臣思量数日,觉得事有可为,对此……臣附议。”
    有了黄立极几个的支持,才总算把反对压了下去。
    紧接着,朝廷颁诏,倒也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
    之所以非要和大臣们商量,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直接发诏书,送去内阁,内阁若是不同意,便可能封驳。
    就算内阁捏着鼻子同意了,送去各部执行,这各部的给事中,也可能封驳圣旨。
    天启皇帝这样闹了一通,传到了宫外头,又不知是什么人,开始传出天启皇帝的笑话,说天启皇帝胡闹,不知是不是又听了奸佞之言,居然违背祖制,迁徙灾民来京,这十之八九,又是害民之举,皇帝这么年龄,竟还哭了鼻子。
    这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是什么?
    这样的流言蜚语,也不知是谁传的,反正有鼻子有眼,说的跟真的似的,士林里还有几个读书人作诗笑话,当然……多是一些隐晦的诗词,如若不然,只怕厂卫就要登门了。
    自然,天启皇帝的愤怒和悲伤情绪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很快他就又开心了。
    本来魏忠贤还小心翼翼,生怕这几日陛下心情不好,触怒了陛下。
    可谁晓得,天启皇帝一宿未睡,既没有去骑射,也没有去击剑,而是将自己关在勤政殿里,闷头提笔写了半宿,魏忠贤犯困,又不好打扰。
    等到了三更天,天启皇帝才打了个哈哈道:“好啦,终于完成啦,哎呀……折腾了朕半宿呢……现在总算又遂了一桩心事了,魏伴伴,魏伴伴,这东西……封好,明日送张家去。”
    魏忠贤觉得好奇,不过天启皇帝又将写了密密麻麻,洋洋洒洒上千言的书信,已塞进信套里去了,他可不敢打开,便笑着道:“陛下乏了吧,该就寝了。”
    天启皇帝伸了个懒腰,又打了个哈哈,才道:“是困了,朕就是操不完的心,闲不住的,操心劳碌的命,你记着,明日清早要送。”
    魏忠贤忙是应下,心里嘀咕着,将东西收好。
    天启皇帝自是去就寝不提。
    …………
    张静一听闻救灾的事终于发了诏书,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多管齐下的赈济,会不会还像历史中一样,酿成流民之祸。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他特么的若不是穿越成了锦衣卫,若只是关中的农户,依着这朝廷的尿性,身在这样的世道里,他也要反。
    现在这些百姓……还在此忍受,没有传来民变的消息,张静一已是觉得这关中的百姓,实在是太吃苦耐劳,太善良淳朴了。
    如今新县要做的,就是应对将来可能大量流民抵京之后的冲击。
    所以他也忙碌了一阵子。
    倒是这一日,他巡视学堂的时候,却发现有一衣衫褴褛,相貌丑陋的人来应聘。
    这人生得过于丑陋,以至于张静一多看了几眼,最后忍不住上前询问:“先生是来做什么的?”
    之所以叫他先生,只是因为他穿着长衫。
    这人道:“鄙人姓管,名绍宁,字幼承,刚刚到京,听闻这里招募先生,所以特来应募。”
    管邵宁……
    张静一在心里念了念这三个字,总觉得这名字很耳熟。
    是了,他上一世在江苏的时候,曾在公园里见过他的纪念碑。
    至于他生平的事迹,好像是此人是崇祯元年的探花,也就是说,不出意外,今年的恩科,这个叫管邵宁的人,将中会试第三名。
    这个人家里很贫穷,穷到什么地步呢,他连读书,都是靠一个道士接济的。
    只是这叫管邵宁的人结局很惨,在清军攻破南京之后,他因为拒不剃发降清,所以被杀,连带着被杀的,还有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妻子和儿媳妇。
    “你是哪里人士?”
    “是南直隶人。”管邵宁道。
    南直隶便是后世的江苏,那么……十有八九就是那个管邵宁不会错了。
    不过张静一还是按程序的问:“你有什么学问?”
    管邵宁便道:“学生去岁,刚刚中了举。”
    举人的身份还是很吃香的,不过看他落魄的样子,一方面是他刚刚中了举人,另一方面,其实科举发展到了明末,早已成了诗书传家的世族们求取功名的工具,毕竟这些家族为了让子弟考上功名,堆砌一切的资源,而寻常家庭贫困的人,哪怕你能读书,可没有名师指导,也是枉然。
    因此这个管邵宁,简直可以用变态来形容,家庭这么困难,居然还能中举。
    当然,即便是中举,其实这时的管邵宁也不会被人重视,毕竟……他几乎没有社会关系。
    举人也有高下之分,若是那种世族子弟中了举人,不知多少人追捧,毕竟社会关系在,在本乡本地里,大家都会为你宣传,而管邵宁就不一样,估计也没几个人在乎。
    此时,管邵宁又道:“此番进京,想要参加今年的恩科……只是……只是……”
    管邵宁显得羞涩,也显得有些不自信:“只是盘缠不足,至京之后……前些日子粮价又涨了,原本是在宛城县做了两个月的苦力,此后有同乡荐学生来此,说是这里的学堂招募先生,还给提供住处,保障一日三餐。”
    张静一心里苦笑,卧槽,举人混到仁兄的地步,这也算是奇葩了。
    不过……穷苦出身的人,大抵就是如此吧,毕竟……社会关系非常浅薄,再加上也不知道那些达官贵人们的玩法,唯一的特长就是读书作文章。可又如何呢,京城里的举人很多,都是等着来会试的,自是不会有人多看你一眼。
    张静一对这个管邵宁倒是颇为钦佩的,至少……人家没受大明多少恩泽,凭着努力,竟能在历史上成为探花,就算进入仕途,也因为没有多少社会关系,也没成为什么达官贵人,可人家至少是真的有风骨,比那些争相投降的世族进士们,不知强了多少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