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训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华国任何一个部委,都有定期培训的职能和工作目标,工业部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大部,隶属于工业部的全国工业口干部职工超过千万人,细分行业也有数百个,在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不加强学习培训,工业口的人才就会跟不上时代。
    而眼前这份通知,正是稀土冶金业年度培训中的一环,不同的是,这一次培训的级别较高,是由工业部组织的,全国名额一共也只有二十个,算下来每个省区市还不到一人。
    向盼不是分管人事教育的副部长,本来这种通知,只要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他作为部里班子成员之一,也就是阅毕之后签个同意即可。
    但不知道为什么,向盼脑中突然出现了钟白的形象,于是便细细翻看起这份通知来。
    很遗憾,里面并没有钟白的名字。
    这份由部里人事教育司、原材料工业司、产业政策司共同拟定的培训计划,其主要培训目的是集结一批国内工业口优秀的稀土冶金干部,由国内稀土冶金业资深学者、京城大学教授、博士徐光先授课,在京城大学组织为期两个月的专项强化培训!
    向盼立刻想起高健之前找他借钟白也是因为稀土的事儿,不禁有了些想法。
    “既然是徐教授授课,那么让小钟去学习培训也不是个坏事儿。”向盼有节奏的敲击着钢笔帽,轻轻的自言自语道:“他还没有稀土行业里具体的工作经历,以后要是真去了天河省军区385军科所,那还得有点基础才好,这次培训就是个不错的提高机会嘛。时间也合适,培训半个月,等回来之后再看看……”
    向盼记得高健当时和他说的借人时间段是12月到年前,而现在已经10月底,正好空出了差不多一个月,这段时间让小钟去培训提高也不耽误事。
    于是,我们的向部长就在文件后面一页加上了自己的建议。
    “建议增加天河省工业厅的钟白同志参与此次培训——向盼。”
    ……
    这个消息传到天河省工业厅,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了。
    周一钟白刚刚上班,傅冲山就拿着从办公室刚刚得到的一份文件,笑着对他说道:“小钟,恭喜啊!年末了还让你去参加培训,说明组织现在很重视你,希望你把握机会,认真学习!”
    听到这话钟白心里一惊,还以为自己又要调离岗位了,结果当他拿到傅冲山递过来的文件仔细看了看之后,心里才轻松了不少。
    学习培训,对于体制内的干部来说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也就是钟白目前碰到的,在自己所从事的相关工作领域开展业务培训。
    第二种则是进行思想zz类的培训,而这一类一般都是调动升迁的前兆。
    这个培训和自己的岗位业务对口,而且自己这段时间本来也想找一个新的领域研究研究,没想到机会就这样从天而降了!
    “对了,这里还有一份附件。”傅冲山发现自己拿漏了,便从桌上抽出那份具体的安排表,又递给了钟白:“培训具体的安排都在这份附件里,你看一下。把你参加培训那段时间里你们科室的工作好好做个安排啊。”
    “谢谢傅处长。”
    钟白拿着附件就往自己的办公室走,一边走一边随意的翻着。
    不过,当钟白看到这次培训课程授课人的名字之时,他停下了脚步!
    竟然是……徐光先!
    这个名字,让钟白震惊了!
    别人不清楚,钟白难道还不清楚这位徐教授到底是何许人也么?
    徐光先可不仅仅是国内稀土冶金业资深学者、京城大学教授、博士这几个头衔这么简单!
    在前世,徐教授还有另外一个头衔,那就是……
    “华国稀土之父”!
    1920年,徐光先生于江浙上虞县一户家境优越的律师家庭,他从小善于逻辑推理,偏爱理化,抗战时期,他进入交大就读,打造了他扎实的学术根基,随后又和夫人一起去了md哥伦比亚大学量子化学专业深造,留m几年后,徐光先携夫人回到了祖国。
    时间来到70年代,时年50多岁的徐光先,自20多年前借由归国探母的名义回国后,第三次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此前,他已经以京城大学教授的身份,在物质结构、核物理化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从70年代开始,徐教授开始将心血投入到稀土行业的研究中,当时的华国,在稀土行业里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根本无法和那些西方强国的稀土技术相提并论。
    尤其是在提炼技术方面,华国基本处于完全一片空白的情况,所以当时我国只能依靠大量低价出口稀土精矿,再以几十上百倍的价格回购稀土产品。
    徐光先教授把目标瞄准了稀土中镨和钕两种元素的分离上。
    那时候,强如业界标杆,法国的罗地亚厂,对这两种元素的分离也是采用离子分离法,产出量小,成本高。
    而徐光先则另辟蹊径,使用了“串级萃取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思路确定之后,经过两年的艰苦攻关,最终团队在实验室成功实现了镨和钕分离。从量化指标来看,当时业界基准的分离系数是1.4,徐光先达到了4,同时在纯度上达到了创世界纪录的99.99%。
    从1978年开始,徐光先开办了“串级萃取”讲习班,加速国内稀土分离技术的落地,但由于稀土行业重资产的行业属性使得生产端人士的决策成本极高,导致徐光先的第一口螃蟹始终无人品尝。
    一直要到80年代之后,当时的沪江跃龙厂才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从那之后,行业便迅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尽管这份通知上没有对具体培训内容做太详细的说明,但钟白不难想到,毫无疑问的是,“串级萃取法”应该就是这次培训的主题,这也是徐光先一直以来努力做的事情!
    这可是华国稀土历史上极为浓重的一笔,若是没有徐光先教授的努力,恐怕上一世的华国稀土业还要继续沉沦几十年,被那些发达国家继续割韭菜,从咱们国家不断廉价攫取稀土资源!
    当现在,自己竟然有这个机会和徐光先面对面!
    自打重生后,钟白还从未如此激动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