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言之有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贡院封闭之后,尚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陈初六在房中,点着一盏灯,仔细琢磨这次恩科的事情。
    陈初六在舍人院提过了之后,朝廷打算尝试一番,将策问提到头场。这群考官之中,浦城章是清流领袖,经学大家,诗赋、论都是能来的,他也在地方为官数年,对实务估计也不会太外行。
    晏殊则是文坛巨匠,也是领袖一般的人物,又是多年的翰林,神童入仕,威望颇高。盛名之下无虚士,晏殊的本事,陈初六是知道了。
    想要在这两人的眼皮底下,为徐良骏、何健京他们开点后门,可谓难于上青天。不过,陈初六也根本没想给他们开后门。徐良骏等人早已入京,上门拜访的时候都吃了闭门羹。陈初六倒是不怕风言风语,但不能误了他们。
    策问一般是考五道,凡诗赋进士,子策、史策各一道,时务二道。子就是诸子,除了儒家意外的道家、法家之类,史就是史书,一共十七本史书。
    古人读书的顺序,一般是用论语、孝经启蒙,而后深读儒家经典。这些书滚瓜烂熟,便需十年寒窗。十年之后,才可缓缓的读史、读诸子之言。若是都读通透了,少说也要十年。
    蒙学七岁起,二十年之后,就是二十七。若是不勤奋的人,恐怕到三四十岁,也还读不通透。三十年埋首书堆,这种人就算读出来了,极少有不是书呆子的。
    古人当官,其实也是按照这个顺序去读。先开蒙,再读儒家经典作为立身之本,知仁义道德。再读史书,以史为鉴,才知道一些处事的手段。最后读诸子之言,便懂得了变通之法,读到最后,便是道家的经典,然后就是周易了。
    这个时间太长,现实情况很难允许,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到通透的那一天。科举乃是抡才大典,便只能妥协一下,重才华而轻实务。那些诗赋经义的,至少有一个好一点的脑子,将来再学别的也容易了。
    这个顺序是天然的,陈初六无法改变。虽然倡导事功,也没有要重实务而轻诗赋,而是先策问而后诗赋,没有轻重之分,只有先后之别。
    策问五道的题,基本只能陈初六来拿定。若是出得偏僻了,考生不知道,当场骂娘然后胡写。若是出的题大家都知道,要么早已盖棺定论,要么争议颇多,想要看题拿分,就比较难了。
    考虑了考生之外,还得考虑考场之外的。譬如若是考史策,那就不能让考生容易联想到当今之事,若是考时务,也要避重就轻,不能触及到相关利益。若是考诸子之书,至少要选一些利于维护统治的。
    想定下考题,可谓难矣,陈初六暂时还没办法。这次考官之中,除了主考、副主考之外,还有二十名考官。二十人中,有十人是初考官,还有十人是覆考官。此外还有编排官、弥封官,这些以御史、内侍充任。
    考试之时,每个考生都有一间小房子。写卷之后,内臣收之,交给编排官。编排官就讲卷首的姓名籍贯去掉,用编号排好,又交给弥封官。
    弥封官誉写一遍,在校勘一遍,用御书院印盖好,便送初考官看卷。初考官看完之后,定下等次,再交给覆考官再定一次。
    若是两次不同,就再送另外一名考官定夺,三次相差都比较较大,则给主考定夺。若是出现十分了不得的文章,也可以直接向主考和副主考举荐。看卷之后,主考和副主考也会抽查。
    二十名考官,其中十四位乃是清流那边的,还有六名,则是职事官,三司各派一人,吏部、工部、刑部各派一人。
    浦城章召集众人,聚在一起议考题之事。浦城章坐在上首,道:“考场之中的规矩,本官就讲到这里了,谁要是徇私舞弊,不要怪本官无情。还有一事,这次礼部试,与往年不同,先考策问,策问定其去留。故而考试之后,便要先审衡策文。”
    这时浦城章看了陈初六一眼,道:“策问须学贯经史,还需通达实务。对策问衡文,本官不敢担此重任,还请陈学士来讲一下,策问的衡文规矩。”
    陈初六也未客气,沉吟片刻,道:“策问衡文,与平日衡文相差不大,一看学识、二看词理、三看才思、四看气象、五看文采……但策问又有不同之处,本官早在舍人院就说了,策问不能任之由之,要将敷衍了事之人,拦在金殿之外。”
    “一道诸子之言、一道史策、三道时务。本官想了又想,这次科举的改变,士子们还未能适应下来。故而本官建议,诸子、史策多出一道题,共出七道题,任由士子们从中挑选三道题作答。若是连三道题都选不出来,恐怕也并无真才实学了。”
    浦城章、晏殊点了点头:“这办法倒是好,但这题也不可出得太偏了。诸子之言,要有能与孔孟之道相合之处。史家之言,也要能与当下时政呼应。至于三道时务,最需要避讳,不可让士子在考场中,因言获罪。”
    陈初六道:“浦学士、晏学士所言极是,这七道考题,都是与诸位考官一同商量的,下官再说一下衡文的规矩。”
    “策,出谋划策之意。故而衡文必有两条规矩,一是必须言之有物,二是必须与题相合。计谋高低,这是将来可以锻炼的,但若言之无物,或者答不对题,就是心术不正,想蒙混过关。”
    “达到这两条规矩之后,就看学识、才思、气象,至于词理、文采都放在最末。策问原本须六百字以上,现在减为选取三道,故而须八百字以上。”
    前面一些话,众位考官也觉得应当如此。策问就是要出谋划策,言之有物,答之对题,这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若是将词理、文采放在最末,那些擅长诗赋的士子,岂不就太吃亏了?何况策问六百字,就要考堆砌辞藻,增至八百,还要言之有物,这岂不就是难上加难?这一要求,应当会有人不满。
    陈初六已是做好了与众人辩驳的准备,但说完之后,再看向底下那些考官,却见他们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谁赞成谁反对,反对的举手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