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回昭文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唔,本官坐哪里无所谓,可本官乃是皇婿,你将座次安在殿外,这成何体统,你将宗室威仪放在哪里?这才是你错的地方,下次注意就行了,本官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陈初六回到。
    “啊?下官知错了。”礼部官员低下脑袋,陈初六这一通话,并没有将私怨宣泄在他身上,而是谆谆善诱,教他错误的本质,这令他打心底生出了愧疚。
    “知应一身正气,下官钦佩。”许世安在一旁笑道,那礼部官员趁机溜走了,许世安进而道:“下官还有一件事,正想请教陈学士。”
    “少宗伯不会也是想问本官在太原府那四成盐引的去向吧?”
    “陈学士说笑了。”许世安干笑了两声,回到:“下官前不久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赵官家想废掉现在这位皇后。这本是天子家事,为臣者不该多问。但这皇后乃是国母,涉及到皇子庶嫡,轻言废立,恐使得朝中生乱。”
    “哦?”陈初六沉吟片刻,又问:“少宗伯为何这时候将此事告诉本官呢?这种事情应该去与谏院说,本官人微言轻,不敢越俎代庖。”
    谏院就是劝谏天子的地方,范仲淹就是任右谏言。这谏院乃是劝谏天子的,必然就要跟在天子身边,这其实算是一个亲近天子的职位。
    “知应谦虚了,天子圣明,若是将此事拿去谏院,岂不是有伤天子圣明?何况这还只是天子有了这个意思,而并未做出来。知应乃是翰林侍讲,何不防患于未然?下官将这件事告诉陈学士,无非也是这么想了。”
    “唔……”陈初六还没摸透许世安的意思,他这个理由说得通,但事情却绝非这么简单,想了片刻,道:“这件事本官知道了,多谢许大人告诉,他日若有机会,本官必劝天子三思而后行。”
    许世安没再说什么,便是拱了拱手,看着陈初六离开。待陈初六的身影转身离开之后,淡淡地道:“看样子,这人的路,必然与许某不同了。”
    而在那边,陈初六已是来到了昭文馆。数年过去,门口的树又长大了几寸,眼下处暑刚过,落了不少树叶。地上如此多落叶,却无人打扫,门口连个门子也没有,陈初六脸上稍有愠色。
    新官上任,昭文馆中的属官、属吏不出来迎接也就罢了,居然连卫生也没打扫好,门卫都擅离职守,这成何体统?
    步入亭中,却是听到里头传来骂声,一着红袍的官员,坐在大堂之中,在那里吐沫横飞的骂人,昭文馆的属官属吏,站在底下头都不敢抬。
    这就该说道说道了,跑到小爷的衙门里来,坐着小爷的位子,还骂小爷的属下,好大的胆子?
    陈初六咳嗽了两声,出现在了门口。大堂内的骂声戛然而止,属官、属吏俱是回过头来看,一名跑堂欣喜道:“呀,是陈大人,陈大人来了!”
    “笑什么笑?喊什么喊?今天就是谁来了也没用!”堂上的红袍官又转向陈初六,问道:“来者可是知昭文馆,陈初六陈大人啊?”
    “还未请教阁下是谁。”陈初六回到。
    “本官吏部右侍郎,知审官院,马解林。”
    陈初六长长的哦了一声,原来是这个人,吏部右侍郎知审官院,这个身份,倒是有这个资格和他这么说话。但也仅仅如此,他敢这么板着脸跟陈初六说话,可陈初六也不怕他,上前一步,问道:“马大人知审官院,不在审官院待着,却来昭文馆训斥官吏,有些不妥吧?”
    马解林脸色一变,以他审官院的权柄,就是路府进京,也得和和气气跟他说话,当然不料陈初六语气这么横,便道:“怎么着,难道本官训几个顽劣胥吏,陈大人还要护短么?”
    陈初六笑了一声,又往里面走了走,道:“就算是顽劣胥吏,也该由本官自己来训,马大人在审官院,该知道越俎代庖可是不行的。”
    马解林冷笑回到:“陈大人既然知道越俎代庖不好,那想必也知道尸位素餐不行,你手底下的属吏做错了事,你后知后觉,还要护短,本官倒要问一问,你就是这样治理昭文馆的嘛?”
    陈初六觉得奇怪,反问道:“下官今日才到昭文馆上任,怎么会管得了他们以前的错,马大人难道是你儿子生的吗?”
    马解林被这一反问,问得愕然,随即勃然大怒:“陈大人,你不要忘了,你能钦此天下第一知府,全是本官将你的历纸,送到陛下眼前,不然你现在还在太原府。敢和本官这么无礼,你简直就是玩恩负义。”
    陈初六大笑一声:“陈某今日之成就,不忘陛下知遇之恩,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不忘师友襄助之恩,不忘百姓辛劳之恩,不忘自己勤学之恩,不知这里面,马大人何在呢?”
    “敕封本官为天下第一知府,此乃人心所向,更是天子明见万里。马大人在审官院,选贤举能,乃是本职所在,本官又何来忘恩负义?难不成马大人为天子选官,是为了卖人情给别人,他日收取报酬的?”
    马解林顿时语滞,支支吾吾半天,才道:“罢了,不跟你说这些废话。本官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找一本书,但这本书他们找不到,你说怎么办吧?”
    “哪本书啊?”
    “《左氏膏肓》,陈学士可知在哪里?”
    “这本书乃是汉朝司空掾何休所撰,答贾逵事,因记左氏所短,颇受流布学者所赞赏,但不算史家正道。这本书只有九卷,丢失了第七卷,应当放在史馆之中,按字去寻就是了。”
    “哦!原来是史书!”吏员拍额道:“看到膏肓二字,还以为是医典。大人稍等,属下这就去取来。”
    “这些吏员没读过多少书。”陈初六看向马解林道:“马大人取书时,还是提醒一句好,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望马大人知晓。”
    “还用你说……”马解林冷哼一声,又道:“还有一本书,旧唐书,李世勣、许敬宗二人之事,本官有急用。”
    “速去为马大人取来。”陈初六挥了挥手,底下的属借着这个机会,离开了大堂,只剩下陈初六与马解林堂上堂下对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