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10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帝拿起前阵子从西南来的奏折,再次阅览。
    万常山这老匹夫,胆子倒挺大。竟然异想天开要屯田,他想拥兵自重不成?
    “去叫太子来。”良武帝吩咐。
    侍立在旁的太监总管正要派人前往,只听良武帝补充道,“抬朕的玉辇去。”
    他的轿子暖和。
    没想到太监总管李明忠却没动。
    良武帝抬头看他一眼,把手里的奏折扔了过去,“你个狗奴才,还愣着干什么。”
    李明忠是良武帝身边的老人了,对主子虽然敬畏,但是并不惧怕。良武帝并不是一个滥杀的人。
    他捡起地上的奏折,擦拭掉不存在的灰尘,放回御桌上,无奈的说道,“您何必呢,回头上朝又被御史台那批人参一本。再说了,太子恪守立法,奴才命人抬去了,他也不会坐的。”
    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
    良武帝对太子那是舐犊情深,让人感动。用民间的话说那是叫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
    可惜太子的身体.
    良武帝气得哼了一声,倒是没再说什么。
    李明忠知道这是同意了,赶紧下去吩咐了。
    太子很快来了,上前给良武帝行礼。
    李明忠也不等吩咐,赶紧上前把人扶起来。亲自给太子搬来凳子,垫上下边刚进贡上来的虎皮。
    良武帝满意的点点头,这老小子嘴碎了点,还算有眼色。
    良武帝先是询问了一番儿子的身体,听说还是那样,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些。
    这帮太医干什么吃的。
    太子宗宜年好笑的看了自己的父皇一眼,“父皇,您不要生气。儿子的身体也不是一天两天这样了。”
    良武帝无奈的叹口气,“你啊你,还笑得出来。这份奏折你看看。”
    李明忠赶紧上前双手接过来,转呈给了太子宗宜年。
    奏折不算长,宗宜年很快看完。不过却舍不得放下奏折,师父的字迹啊,还是那么威武霸气.
    不过多年如一日,还是.不太雅观。
    哈哈,宗宜年看着那神采飞扬的字体,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要是他当年没有得病,是不是还能继续跟着师父练武?
    “屯田这件事,你怎么看?”
    良武帝的声音打断了宗宜年的沉思,他想了想回道,“西南多山地丘陵。那里的人口虽然不比东南稠密,但百姓人均占有土地量并不多。万将军若要屯田,这地从哪里来?”
    他的师父不是与民争利的人。
    虽然身体病弱不堪,但是这些年太子也没有闲着。该学的东西一点没少,只是不能再练武罢了。
    “你师父说他要构筑梯田。”良武帝把图纸递给了宗宜年。
    这份图纸随着奏折而来。
    梯田?对这两个字眼宗宜年并不陌生。他熟读史书,知道历史上有过此等耕作方式。
    但是后来因为人力消耗大,产量低而被淘汰。
    西南地势错落不平,梯田可行?
    不过看完图纸后宗宜年却改变了想法。
    “我师父说他要构筑的梯田为哈尼梯田。”名字很怪异,借助图纸却不难理解。
    所谓的哈尼梯田随着山势的走向而不断变化。坡度小的地方则开垦大块的田地,坡度比较陡峭的地方便开垦小块农田。根据地势的高低种植不同的作物。
    雨水多的地方可种植水稻,降雨少的一侧,则种植耐旱的植物。
    不过垦荒不易,这些土地需要慢慢养熟,才可真正为西南军提供一定量的粮食。
    也是,莫说西南多山地,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开垦荒地,尚且是一件劳民伤财需要举全家之力耗费数年才可完成的事情。
    更何况西南的重峦叠嶂。
    当然宗宜年并不是鼠目寸光之人,只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他看出了这份图纸的可行之处,若万将军的计划顺利进行,加以数年,西南军虽说不能自给自足,但是对当地税收的依赖却会慢慢减少。
    “父皇,您觉得我师傅的提议如何?”
    良武帝站起来活动腰骨,“老子不是是在问你?”说完拿着手里的奏折敲了敲儿子的头。
    不敢大力气,儿子身体本来就不好,别给打坏了。
    宗宜年不以为意的笑笑,“父皇心里肯定有了主意,叫儿子来,无非是还没最后下定决心。”
    良武帝当然已经有了决定。
    西南边境多是崇山峻岭,路途不便,百姓不富裕。
    但是边境地带,需要驻扎的军队却不能少。
    收成不好的年头,南蛮子三天两头来打秋风。收成好的年头,更是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举全国之力来抢地盘。
    他大良朝的土地是能被人抢走的?将来去了地下他还有什么脸面见列祖列宗?
    为了维持一定数量的驻军,每年朝廷都要调派粮食到西南。
    路上耗损极大,费时又费力。
    所以朝廷允许西南军从当地税收中抽取一些。
    不过.
    灵武帝把另一份奏章递给宗宜年,“章元修去了西南后,那里的税收便一年比一年差不说。据朕派去的人调查,西南百姓这些年的日子似乎也更艰难。”
    宗宜年细细看上面的数据,“西南驻军十几万,章巡抚给的这点粮食再加上朝廷今年派过去的,将士们今年冬天恐怕不好过。”
    宗宜年拿起刚才的那份奏折,又看了一遍,“我师父竟然也没跟您要粮?”
    良武帝瞪了儿子一眼,“你老子手里还有粮?”
    江南今年遭了洪水,收成大量减产,他还在发愁今年的日子怎么过。
    这么大的国家,需要粮食的地方太多了。
    万常山那老匹夫既然愿意去屯田,便让他放手去干吧。不跟朕要粮就好。
    至于他是否会拥兵自重,良武帝不知道将来西南军的继承者会是谁。
    对万常山他还是足够信任的。
    再说他放着京城的好日子不过,远走边境,也是为了他的儿子。
    良武帝心里琢磨道。
    尤其他给了朕那样一份琉璃方子,也不知道炉行醮会那批蠢材给朕研发出了没有。
    良武帝半天没听到儿子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太子此时满脸通红,汗如雨下
    良武帝立刻上去拍了拍他的后背,“在你老子面前憋着做什么,想咳嗽就咳嗽。”
    李明忠也赶紧给太子端来了茶水,他不是没注意到太子的异样,只是太子冲他摆了摆手,不让打断良武帝的沉思。
    看着儿子痛苦的样子,良武帝也很难受。
    有福之人在哪里?
    他儿子的病可还有得治?
    宗宜年好不容易咳嗽完,看到父皇紧皱的眉头,心里也不好过。
    他转移话题道,“万将军的信上还说了要收一名女子做义女,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能得我师父看中。”
    第83章 [vip]
    尽管太子身体虚弱不堪, 每日需与药石为伍,甚至被太医断定活不过三十岁。
    但是良武帝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儿子,这些年太子也从来没有远离过朝政。
    他的武师父万常山去了西南,宗宜年知道这其实跟他也有关。国师的弟子云游前曾断定他的有福之人在西南。
    太子知道除了父皇, 他的师父这些年也没有少给他寻医问药, 寻找所谓的有福之人。
    只是什么时候师父竟然有了新欢?要收一名女子为义女?
    宗宜年心里有点醋, 除了月生那丫头, 志远那师弟, 还要有一个女子来和他争宠不成?
    不过看信上师父说的, 这苗娘子秀外慧中,知书达礼, 比月生想来让人省心不少。
    师父应该很欣慰,他理当为师父高兴才是。
    宗宜年正在胡思乱想, 李明忠的话打断了他,“皇上,炉行醮会的鲁大人求见,说有要事跟您禀告。”
    李明忠倒不是故意打断父子俩议事,只不过看鲁大人那兴匆匆的样,或许要启禀的事正是良武帝正在期待的。
    “传。”显然良武帝也想到了这点。
    鲁大年很快进来给皇帝行礼。
    “好了, 老鲁,接下来你要说的事最好是朕心里的那样。”否则朕就把你送琼州种香蕉去。
    鲁大年赶紧打开带来的箱子,小心翼翼的取出里面的东西来。
    “皇上,这是按照您拿来的方子,打造出来的琉璃。比原来的法子制作出来的清晰了好多倍。”鲁大年也是满心的激动。
    他掌管炉行醮会这么多年, 琉璃的制作工艺也没有显著提升, 依然采用的是“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虽说每块琉璃都能卖出天价, 但是由于产量低, 实际上他们炉行醮会每年收益也有限。
    皇帝早已经不满很久了。
    皇帝把偌大的炉行醮会交给他掌管,他却辜负了皇上的希望,不能提高琉璃的工艺不说,产量也上不去。鲁大年这两年也很忐忑,想着良武帝说不定哪天就要摘了他的管帽。
    没想到就在这时皇上竟然交给了他一张制作琉璃的方子,说是海外传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