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在年代文里当戏精 第1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说着,老于唏嘘了一声:“所以说,这十几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真的没办法全接手下来。”
    老于和老杨之所以来的时候心情不好,就是因为这个事。
    因为那些拐子集团还没全部归案,这些孩子还没有登报寻找父母,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分开,公安局和妇联的意思呢,是将孩子全部都安排在京城的抚育院里,可抚育院的人心里也苦呢。
    他们抚育院里一直就人满为患,人手不够,空间又小,这些年这些孩子,一个个的也是人挤人的长大,再加上孩子们吃穿用喝都得靠上面拨款子,女孩子们结婚能搬出去,婆家也不会愿意让她们经常回来,贴补点儿都是偷偷摸摸的,男孩子多多少少身上都有点缺陷,工作也难找,也就靠那些孩子糊点火柴盒,接点儿散工回来做,补贴点家用,所以抚育院里其实挺艰难的。
    也就是这两年,咸菜厂里愿意收下那些有缺陷的孩子,他们把工资拿回去,抚育院里才算是缓和了点。
    可就算这样,他们这些工人的工资还经常发不下来。
    说起来,抚育院里也算是铁饭碗了,可这个地方的编制就从来没满过,就算有人过来上工,也是没多久就打了退堂鼓。
    所以一口气接收十几个孩子,她们是真的有心无力。
    白芙美听了后,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是好,她不知道公安局和妇联里到底是怎么决定的,但是在这一件事上,她确实不能随便插嘴,毕竟她现在是妇联的一员。
    武主任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你们也别说了,先照顾孩子吧,不管怎么说,也希望公安局那边能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到时候登报了,孩子们的父母来了,大家伙儿都轻松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都知道,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要是孩子不出问题就好,要是出问题了,孩子的父母真的愿意带孩子回家么?
    亦或者,孩子的父母真的会来么?
    这都是一个让人无法下定论的问题。
    毕竟不是每一对父母对孩子都会有无私的爱的,见惯了人性的武主任,并没有那么乐观。
    白芙美端着饭盒,跑到周淑贤的办公室。
    周淑贤的桌上正放着几个茶缸,里面是她中午到食堂打的菜,还有从家里带的柿子炒鸡蛋,她中午就吃了两个饼,菜是一口都没动,全留给了孙女儿。
    白芙美咬着包子,吃这鸡蛋,心情微微沉重。
    作者有话说:
    其实我觉得,医生,护士,妇联……这些单位,真的很容易看到人的本性的。
    得心硬点儿才能坚持在这个行业做下去。
    第107章 来人
    吃完午饭, 白芙美回到病房。
    病房里的孩子又醒了几个,还有护士过来给他们扎吊瓶,用的是白文旻厂子里生产的儿童专用的一次性输液针, 可就算如此,孩子们也害怕的都在哭,武主任和老于老杨都有点手忙脚乱。
    白芙美急急忙忙的也上去帮忙按住正扎针的孩子。
    孩子的血管细,扎针是很考验技术的,有个小护士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的, 一连给同一个孩子扎了三针都没扎准, 孩子的两个手背肿的像馒头似的,小护士急的都快哭了。
    那边护士长扎完手里的孩子, 就赶紧的到小护士这边帮忙。
    就这样,孩子们身体难受, 又扎针,哭的一个赛一个的声音大, 把周围病房里的病人家属都给吸引过来了, 几个妇女搭着伴儿站在门口朝着病房里面张望, 再看里面乱糟糟的。
    几个人对视一眼,然后打头的那个开了口:“那个……这些孩子咱能帮着抱抱么, 这哭的脸都发青了。”
    武主任和白芙美正头疼呢,就听到这天籁之音。
    连忙点点头:“能能,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武主任看见这几位主动要帮忙的同志,那可真是看到了亲人了。
    几个妇女一听这话,立刻走进来一人抱起一个孩子,熟练的将姿势调整到舒服的状态, 孩子们的哭声渐渐止住了, 几个女人围着床边做, 小护士也擦干眼泪,举着药水瓶到中间来给孩子扎针。
    “都是苦命的孩子哦,这要是还在家,哪里要受这些罪……”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找到亲爹妈。”
    “这谁知道呢,就算登了报纸,登了广播,但是要是恰好不识字又听不到广播呢?”
    坐下来的女人嘴闲不住的开始聊天,这些孩子早上来的时候就在这些病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拐子。
    但凡是个人都讨厌。
    这种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破坏别人的家庭,导致人家父母与子女分离,迫害小生命的人,只要带入自己想想,就恨不得这种人立刻木仓毙。
    所以此刻,哪怕素不相识,这群女人看着这些孩子,都是带着怜惜的。
    “要是找不到爹妈,也不知道能不能给人家抱养,说起来我家里有个亲戚,男人早年当兵伤到了,这些年一直没有个孩子,夫妻俩感情虽然不错,但是瞧着也冷清,这些孩子最大的也才两岁,要是领回去,肯定能养的亲和。”
    “是啊,说起来我们院里也有一对儿呢,是以前去下面村里的,两个儿子冬天去河里摸鱼,结果冰层太薄,孩子直接就没了,那当妈的,眼睛都哭瞎了,现在老夫妻俩也是相依为命呢。”
    “你们这么一说,我们那胡同也有……”
    这年头有的人家儿孙满堂,生上个十几个,只觉得孩子多的厌烦,有的人家,却是连个陪着说说话的都没有。
    白芙美和武主任听到那几个妇女的谈话,两个人忍不住对视一眼,然后齐齐的叹了口气,有人领养自然是好,可她们更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回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身边。
    接下来的几天,白芙美就日常跑医院了。
    也因为这个,周淑贤干脆带两份饭,每天中午还能和孙女儿一块儿吃饭,后来周淑熙和老夏也干脆加入了吃饭队伍,老夏的妻子和孩子自从当年和他分开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哪怕他平反后去寻找过,也不知道是出了意外,还是母子两个不愿意见他,总之杳无音讯,再后来不知从哪里听说了个消息,说是已经再嫁了,嫁的是个老鳏夫,儿子虽然没改姓,可生的孙子却有一个随了那后爷爷。
    从那以后,老夏再也没念叨过前妻与儿子,似乎他只要知道孩子还活着就行。
    孩子们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除了几个最小的,其它的几个恢复的都挺好,显然,那些药的计量并不重,没有真的伤到孩子们。
    所以这些恢复了的就先送到抚育院去了。
    因为抚育院那边一下子多了十多个孩子,人手严重不够,大丫她们姐妹几个下了班,也赶紧去抚育院帮忙去了,就连年纪已经很大了的王姑姥,也担心的不得了,将家里那些不穿的小衣裳洗干净了暴晒干了,让大丫她们带到院里去了。
    公安局那边也在紧锣密鼓的审讯排查,这就不是白芙美能打听的事了。
    等她终于忙完这一段,回了单位又开了几次会,有时候忙的晚上吃晚饭都能举着筷子打瞌睡,差点没把碴子粥喝鼻孔里去,高付俊的状态和她差不多,不过和她不同的是,她忙了一通,什么事都没能解决,满脑袋都是政策,都是妇女思想,儿童未来方向决策,高付俊却在短短的时间高升了。
    “所以你现在是宣传部的干事?”白芙美差点没把嘴里的碴子粥给喷出来。
    高付俊扬起头,骄傲的样子像只小孔雀:“那是,今天副站长看见我,立刻就点名让我进了宣传部呢。”最后摸摸自己的脸:“果然长得好也是优势啊。”
    白芙美失笑:“感情人家看上的是你的脸啊。”
    “这话对,也不对。”
    高付俊摇摇手指,夹了块红烧肉到白芙美的碗里:“别傻愣着,吃肉,我要不是大学生,就算长得像朵花似的,也不可能进宣传部的。”
    宣传部那是什么,那就是一个部的脸面,也是一个部的唇舌。
    这里能了解到最新的政策,也能拿到部里面最全的咨询,对于高付俊这样没有基础却有学习之心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学会如何在这么多的资讯中去伪存真,了解最真实的政策,选择最好的发现,是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要努力的方向。
    未来,也因为这段经历,让他能够背靠建设局,在一次次风浪中走的更远,也走的更稳。
    “那就好好干,努力学习经验。”
    白振华一直静静的喝着粥,没有参与到小两口的谈话中去,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才开了口:“去年第五届会议就已经做出内部整改,包括建工局在内的五大部门合并成为城乡建设部,部内增添环境保护局。”说着,把碗递给白芙美,让白芙美再盛一碗:“所以你进宣传科,不仅仅要关注建工这边的情况,其它四个部门你也要多学习学习,无论如何,机会难得,你要把握住。”
    高付俊收敛了笑容,神色顿时认真许多,他点点头:“我会好好努力的。”
    白振华点点头,满意的笑笑。
    经过几年的相处,白振华对高付俊也更加了解几分,也更加的满意,本就倾心教导,如今更是倚重几分,好到有时候白芙美都吃醋,不过呢,她也知道,自己的咸鱼性格估计很难实现白振华的梦想,还不如让白振华把视线都放在高付俊身上呢,这样她也能乐的轻松。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两个人都忙于工作。
    高付俊那边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再加上形象气质确实很不错,为人也是风趣幽默,沉稳得力,很得领导器重,白芙美呢,则是被周淑丽调到身边做秘书,每天跟着周淑丽东奔西走的,虽说秘书的行政级别不高,但因为能上达天听,还是被很多人羡慕的,不过虽然羡慕,白芙美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再加上学历在部里来说,也是最高的那一档,还能讲一口流利的外遇,所以就算羡慕,也没几个人说酸话就是了。
    两个人忙的是昏天黑地,已经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所以当他们看见坐在院子里的高家大伯父大伯母,还有姥姥方小兰的时候,两个人脸上露出了如出一辙的错愕。
    “姥姥你们怎么来了?”高付俊一边打上自行车,一边满脸诧异的问道。
    跟在后面的白芙美也拿下身上的包,一脸呆滞的看着方小兰他们,直到听到高付俊这一声才回过神来,快步走过去,一把挽住方小兰的胳膊:“姥姥,大伯,大伯母你们是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我和俊俊哥也好去接你们。”
    “不用不用,又不是没来过,我们从火车站出来就直接叫了个三轮过来了,你们呀,工作那么忙,我们再麻烦你们,那才叫真正的不体贴咧。”大伯母连忙摆摆手,一副生怕打扰他们工作的样子。
    高付俊和白芙美两个人自从参加工作后,他们一家子就开了个大会,十几户坐下来一致决定,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麻烦小两口,他们年纪虽然不小了,却不想成为小两口的负担,毕竟小两口以后还要养孩子呢。
    说起来,这一次他们两口子愿意走这一趟,还费心把方小兰带过来,也是有目的的。
    这第一,小两口这定亲也定了好几年了,好容易毕业了,也是时候把婚事给办了,就算白振华不给他们去电话,他们也快忍不住主动提起了,说实话,这几年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头也打鼓呢,就怕这婚事出问题,虽说大学生不愁找不到老婆,可这么好条件的,也确实少。
    幸好白家没食言,刚毕业电话就过去了。
    这第二呢,还是想过来了解一下计划生育的情况,他们羊城那边隐约听到些风声,可到底距离京城远,没那么严格,再加上他们这些渔民出海是有危险性的,真逼着一家只生一个也不现实,那风浪那么大,一个浪打过来,说不定就没了,所以也只是听了一耳朵,也没强迫执行,可高家人却担心起了京城这边。
    说真的,要是高付俊和白芙美俩人结婚后只能生一个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他们也不是那种非要作的家长,可这关乎于子嗣传承的事,比什么前途未来都重要。
    老一辈儿的羊城人的心里就是这么个观念,多生几个,最好生男孩,以后长大了,挑个最老实的居家守业,其它的都出去奋斗去。
    不是说姑娘不好,只是这女孩子身娇体弱,想要出人头地太难了,长大了也无非嫁人生子这么一条路。
    未来亲家家里来人了,白家自然得好好招待。
    周淑贤和白芙美立刻出门去买菜,高大伯母正好没事,也跟着手搀手一块儿出了门,倒是方小兰,一向爱听一些国家大事啥的,对男人们的话题也有兴趣,再加上腿脚不大好,就留下了。
    “自从前年咱们那儿被划成了特区,虽说村里那边还没什么,但是县城那真是一天一个变化。”
    方小兰打着扇子,满脸都是感叹:“真是睡一觉起来,房子就窜几米,村里不少年轻人下了船就挑着鱼去那些厂子门口卖,你四伯和五伯还真把那个什么海鲜什么咖给做起来了,别说,不少人晚上都来喝酒呢,就是不便宜,这些年轻人,真是白天苦钱晚上花,一点都不知道节制。”
    说起来方小兰都已经算大方的了,她都觉得不知节制,可见那边现在的情况到底多疯狂。
    “都是些没结婚的,等他们结了婚有了媳妇儿,自然知道钱的重要性。”高大壮抽了口烟锅子,烟袋里面是白振华给他的烟丝,白振华不抽烟,这些烟丝都是之前同事送的,本来就是准备高付俊带着回去的,如今高大壮过来,直接就给了她。
    方小兰一听这话,直接翻了个白眼:“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肯定是家里最小的,弟兄多,于是把钱带回去弟兄们分,不如花在自己身上。”
    这话也是在理,高大壮不好意思反驳同龄的‘长辈’,干脆不说话了。
    高付俊拎着热水瓶给他们添茶水。
    他是知道自家那块的,早些时候他们只是粤省羊城下面的一个区,前两年突然和其它几个市一起被划成了特区,以前他们区的名字叫沙岗,提到了也不定有人知道,现在沙岗区还是沙岗区,从沙岗区划出去的那一半,则以最开始开发的那个村为名,叫鹏城了,他们这个同样被划入特区范围的小渔村也是水涨船高,这几年国家主要发展几个特区,虽说渔村离城里远,暂时还没发展到,但是高付俊却是很看好自家那块儿的。
    当然,对于高家来说,最让他们高兴的还是高如山。
    随着区变成了特区,别看一个字儿的区别,那本质上就很大的不同了。
    作为一个县城的供销社主任不算牛,做一个特区下属发展区的供销社主任,那就厉害了。
    更别说,高如山最近还很可能要升官了,据说特区领导是京城直接派遣的,如今正在发展自己的人手,高如山他们这些基层干部,是他发展的重要对象。
    这话都私底下说的,高如山也和亲家这边通过气儿,确认了那位新领导是个能耐人后,就开始动作了。
    “等你们婚期定了,说啥都得回去办一场才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