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4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女学不要钱,连笔纸在内,都是学堂提供,一天还能管两顿饭,除了学识字,还教绣花织布打络子等等手艺,虽说肯让女孩子上学的人家不多,可三所女学,还是招了些女学生。
    李桑柔看着三所女学算是开张出来了,让枣花先往其余几所义学查看,自己和顾晞启程赶回建乐城。
    建乐城里,孟娘子在扬州织出的上等细绵布,以及张猫她们作坊织出来的普通棉布,总共近千匹布,以及弹好的棉花,全数交进了宫里,开炉节上,宫里赏赐出来的手笼,用的就是这种新的棉布,里面的填充,是这种新的棉花。
    这些棉手笼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的称赞,这种新的棉花做的手笼,比丝绸服贴暖和,极其舒适。
    户部和司农笼着崭新的棉手笼,忙着清点棉种,计算播种面积,确定除了京畿之外,先往哪一路推广。
    顾瑾写了信,他已经定下了日子,要给试种出棉花的王锦赐爵,问顾晞和李桑柔是否回京观礼。
    李桑柔对观这个礼,很有兴致,收到信隔天,就和顾晞一起,启程赶回建乐城。
    ………………………………
    回到建乐城,顾晞往皇城交旨,李桑柔见天色还早,径直出城,去那座皇庄看王锦在不在。
    李桑柔熟门熟路,直奔那座王锦等人日常居住的院子,推开门,就看到林飒正一手执剑,另一只手握着剑鞘,拉着架子一动不动。
    小院没有影壁,李桑柔一脚门槛里,一脚门槛外,看着林飒惊讶道:“你这是干嘛?”
    “我打算创一套新剑法。”林飒看到李桑柔,忙收了架势,先扬声喊了句:“大当家来了!”
    接着,一边往里让李桑柔,一边笑道:“你刚回来?昨天我经过你们顺风总号,说你还没回来。”
    “刚刚回来,没进城,先到这儿来了,你王师兄呢?”
    “去户部了,这一阵子天天去,算种子,挑在哪一路试种,她忙得很!”林飒说到她忙得很,啧了一声,笑起来,“王师兄要封爵了,这事你肯定知道了吧?”
    “我就是为了这个赶回来的,这样的大事,总得亲眼看个热闹。”李桑柔笑道。
    “乌师兄也来了。”林飒指了指已经迎出来的乌先生。
    乌先生身后,米瞎子背着手,一幅懒散不情愿的模样,一步三晃的迎出来。
    李桑柔紧走几步,拱手见礼。
    乌先生恭敬客气的还了礼,米瞎子依旧背着手,抬着下巴,在乌先生转身之前,先转过身,往回走。
    李桑柔让着乌先生,跟在米瞎子后面,进了一座草亭。
    “乌先生是为了王师兄封爵的事过来,还是别的什么事儿?”李桑柔笑问了句。
    “就是为了爵位不爵位的事儿。”乌先生微微欠身,“照我们山里的规矩,是不能受朝廷官司的,可听说这个大当家的意思,王师弟就往里山写了信,我过来看看。”
    “看得怎么样?怎么说?”李桑柔扬眉笑问。
    “刚到那天,就去了趟礼部,王师弟这个爵位,就是个虚名儿,俸禄的事儿,我和王师弟商量了,也不要,就是个名儿,就是这名儿,也是照大当家的意思,为了激励世人。”乌先生缓声道。
    第341章 情怀
    “俸禄不能不要,不过。”李桑柔沉吟片刻,笑道:“那些绸缎炭冰等等实物就算了。
    “但凡东西,都得有个好歹轻重,王先生这样的人,肯定没功夫顾及这些,时间久了,发过来的东西怎么样,就难说了,哪天生出什么事儿,或是东西过于差了,王先生不计较东西,可不一定不生气,犯不着。
    “只给现银最好,现银要多少,明天我去趟户部,和他们议个数目。
    “不能太少,一定要够王先生日常用度,再够养上十个八个徒弟的钱,能隔三岔五吃顿肉,绸衣就算了。
    “别的,恩荫不能要,不担税赋这一条,也不能要,祭祖的赏赐和赏银得有。”
    乌先生微微蹙眉,“大当家这打算,是为了以后?山外面?”
    他们山里都是孤儿,从来没有祭祖这一说。
    “嗯,不光是你们山里,以后,百工中间,有像王先生这样的,做出大事儿的,大约也会晋爵。
    “晋了爵之后,这些俸禄能让他们安心做他们手头的事,祭祖的赏银,让他们能够光宗耀祖,至于其它,最好没有。”李桑柔点头笑道。
    “唉。”米瞎子一声长叹,“就得这样,这好处要是太多了,太招人觊觎,必定要招来些心机工巧之人,像王师兄这样的,就成了一块踩完就扔的垫脚石了。”
    “嗯,就是这样,这好处要有,可不能多,要让把这些好处看眼里的人,没那么大本事,有那么大本事的人,不会看上这一丁点儿好处。
    “虽说不知道这样做,未来如何,可这会儿,先尽到力吧。”李桑柔也叹了口气。
    ”这件事儿,越想越大。“乌先生蹙着眉,凝神想了一会儿,眉头拧的更紧了。
    ”一步一步来吧,乔师兄的庄子看的怎么样了?挑好没有?”李桑柔看向林飒。
    “噢!挑好了,那一群这个先生那个先生都说好,我陪她去看的,米师弟也去看过了,米师弟也说很不错,你要去看看吗?”林飒还在琢磨她的剑招。
    “过两天我再去看,我先回去了,有什么事,让林师姐到炒米巷找我。”李桑柔一边说,一边站起来。
    乌先生跟着站起来,看到乌先生站起来,米瞎子不情不愿的站起来,背着手,跟在乌先生后面,将李桑柔送出院门。
    李桑柔回到炒米巷,黑马一头扎上来,指着廊下一堆的本白棉布手笼,兴奋的两眼放光。
    “老大老大!清风!是清风亲自过来的!说是皇上的赏赐,还有皇后娘娘的,还有……”
    李桑柔上身用力后仰,躲避着黑马喷薄的口水。
    大常两步过来,拎起黑马的衣领,将他拎到一边。
    李桑柔呼了口气,上了台阶,伸手拿了只手笼。
    “说是,三品以上,一人只有一个手笼,三品以上,一个手笼,加一件棉马夹,咱们这!老大你看,你看看!这么多!一堆!全是手笼!全是马夹!”黑马从大常身后探出头,手指不停的点着那一堆的手笼棉马夹。
    “是挺不错,我留一件马夹,其它的你们看看要什么。”
    李桑柔一边说着话,一边一件件拎起来看,拎到最下面一件巨大的马夹,举起来往大常身上比划了下,“这是给你的,你试试。”
    “行,我就留这件。”大常接过,往身上比划了下。
    “我要个手笼!”黑马冲前一步,拎起只手笼,笼在双手上,得得瑟瑟的晃着。
    “我也要手笼,马哥这手笼一笼,真是雅致!”大头上前,拎了只手笼,学着黑马笼到手上,得瑟的晃着。
    “要手笼干啥!成天袖着手不干活了?马爷大家出身,你又不是!说你傻你就是傻!”小陆子在大头头上拍了一巴掌,上前拎了只马夹,“马夹多实用。”
    蚂蚱和窜条各挑了件马夹,大常将余下的二三十件马夹,一二十个手笼,用包袱包起来。
    “分开包,黑马走一趟,先把这些马夹给老孟他们送过去,再去一趟你猫姐作坊,问问她那里还有多少棉布棉花,要是够,老孟那边,一人添一件马夹。
    “这些手笼老孟他们用不着,小陆子跑一圈。
    “给付娘子她们俩送两个,给老左,陆先生、王壮各两个,燕春馆的漫云,金彩阁的锦织,泉香阁的湘兰,蒔花馆的纹月,还有美仙院的香蕊,各一个。再给七公子送去四只,另外两只,请他转交给十一爷夫妻俩。
    “余下的,给枣花和邹旺各寄两只,余下也没几个了吧,先收着。”
    李桑柔一口气分派完,小陆子一听就记住了,除了那几位头牌,别的,都是熟人!
    “瞎叔他们呢?”大常问了句。
    “他们肯定也有赏赐,不用咱们给。”李桑柔笑应了句,拎起那件马夹套到身上,理了理,十分满意。
    相比于木棉布和麻布,她还是喜欢这种细软的棉花布。
    十年的努力,她做成了头一件事:穿上了棉花布衣裳。
    李桑柔心情极佳,再次捋了把棉花布絮棉花的马夹,坐到椅子上,翘起脚。
    “大常,我跟你说,风起于青萍之末,巨变,在最初,都是极小的事……”
    “我去做饭了!灶台还没擦出来!”大常交待一句,拔脚就跑。
    “我去送衣裳!”黑马抱着马夹就跑。
    “我我我!我也送!”小陆子一把搂起那一包袱手笼,跑的飞快。
    “我的拖把呢!”
    “我的抹布!”
    “我的我的!”
    蚂蚱和窜条、大头三个,冲过去抓起拖把抹布,拎起桶,跑的飞快。
    李桑柔站起来,从厢房拎了坛子酒出来,揭开泥封,闻了闻,找了酒壶酒碗,提了红泥小炉过来,将酒烧的温热,再将从顾晞那里要来的地舆图挂到廊柱上,坐在廊下,抿着酒,一寸寸看着地舆图,盘算着她那条高速路的走向。
    这条路,年里年外就得开始买地,最好明年能开工,在她有生之年,她希望能在这条从北贯穿到南的路上,痛痛快快的跑上一趟。
    第342章 四人会
    隔天,李桑柔进了顺风总号后院,刚沏好茶,潘定邦就到了。
    “多谢你的手笼。”潘定邦跟李桑柔一向毫不客气,这一句多谢,连拱手都没拱,一边说,一边一屁股坐下,伸头闻了闻茶香,“这茶不错,香!”
    “这是洞庭茶,尝尝。”李桑柔示意潘定邦。
    “洞庭茶?那就是小十一常喝的茶。”潘定邦拿了只杯子,自己倒茶。
    “十一爷啊,今年大约喝不上,明年,你让他找你二哥要点儿吧。”李桑柔抿着茶笑道。
    “这茶这么难得!”潘定邦抿了口茶,“不错!真不错!”说着,潘定邦伸手拿过茶叶罐,倒了一点在掌心里,仔细看了看,啧啧,“这南边的东西,就是细腻,这茶芽可真细小,真够功夫的。
    “算了,不跟十一说这茶的事儿了,二哥也不一定有,二哥不讲究这个。”
    李桑柔瞥了他一眼,抿茶品茶。
    “你得了几个手笼?不是全给我了吧?我那个手笼,孝敬给我大嫂了,阿甜那个,孝敬给我阿娘了。”潘定邦喝了半杯茶,才想起来被茶香打断的话。
    “二三十个吧,都送人了。”李桑柔笑道。
    “嗐!”潘定邦正喝茶,差点儿呛着,“也是,我忘了,你!你可不得了!皇上欠你军功呢。咳咳,那也不能二三十个。
    “我阿爹就一个手笼,一件马夹,那手笼,我娘先试了试,说舒服,我阿爹还跟我阿娘解释了半天,说皇上赏赐的时候说了,上朝的时候也可以戴着,说既然这么说了,他就不好给我阿娘了。
    “那马夹倒是给我阿娘了,我大嫂给她改了改,我阿娘贴身穿了,说舒服得很。
    “二三十个手笼,你都送给谁了?”
    “燕春馆的漫云她们,一人一个,老左他们,一人一个,分一分就差不多了。”李桑柔笑看着潘定邦。
    潘定邦顿时眉开眼笑,“我两个!我就说嘛,咱俩关系不一般!”
    “不是你两个,是你一个,你家阿甜一个!”李桑柔不客气的纠正道。
    “差不多,漫云。”说到漫云,潘定邦拖着尾音,唉了一声,“好一阵子没见漫云了,还有锦织,湘兰,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