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3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孟彦清这折子,一直写到后半夜,努尽了力气,也只能算了算了,就这样吧。
    阿英和李桑柔睡在一间船舱,李桑柔睡床上,她在船舱一角的甲板上,铺了新被褥,盖着新被子,枕着新枕头,却无论如何睡不着。
    脑海一片一片、一团一团,全是今天的事儿,一遍一遍的想着今天这一天,过了一遍又一遍,越过越觉得像在做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迷迷糊糊睡着了。
    几天之后,离滕王阁竣工大典还有两三天,李桑柔大致安排好广顺船厂的事,准备启程赶回豫章城。
    启程前一天,晚饭前,李桑柔站到阿英身边,看着她握着笔,浑身用力、笨拙无比的描完一行大字,笑道: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咱们明天一早就走了,去豫章城,应该有一阵子不能过来了,你回去一趟,跟你阿娘阿爹,还有你弟弟,说一声。”
    “好!”阿英急忙放下笔,收好纸,再洗好笔砚放好,擦了手,看着李桑柔道:“我现在就回去吗?”
    “嗯,晚饭回去吃吧,跟你阿娘阿爹,你弟弟一起吃。”李桑柔笑道。
    “那我走啦!吃好饭我就回来!”阿英用力屏着满腔的兴奋,屏到有几分僵直的往外走。
    大常从外面进来,一只手拎着满满一大袋子卤鸡熟肉点心等吃食,另一只手捏着块小银锞子,一起递给阿英。
    “拿回去给你弟弟吃,这是五两银子,老大替你支了三个月的工钱。”
    “谢谢常哥,谢谢老大!”阿英接过,鼻头一酸,急忙冲大常鞠一躬,再冲李桑柔鞠一躬。
    “现在学第二条规矩,不该说的,要能管住嘴。”李桑柔看着阿英,神情严肃。
    “要是你不知道一件事儿,一句话该不该说,那就是不该说。”大常交待了句。
    阿英连连点头,深吸了口气,“记住了!那我走啦,一会儿就回来!”
    ………………………………
    孟彦清努尽了力气写的那份折子,几天后就递到了建乐城,送到了进奏院。
    顺风开出来之后,受到影响最大的地方,就是这进奏院了,说一句把进奏院翻了个个儿,也就是有一点点夸张而已。
    整个进奏院,对顺风,那两份小报,以及顺风那位大当家,无人不知,还知之颇多。就算有新人进来,进来之后的头一件事,必定是听前辈们介绍顺风,朝报,以及那位大当家。
    看到那份不伦不类的折子封面,再看到更加不伦不类的李桑柔三个字落款,当值的进奏官立刻上报,赶紧捧着这份从抬头都落款,没有一处没毛病的折子,送到了分管进奏院的潘相面前。
    潘相瞄了眼,赶紧拿着折子去找伍相。
    伍相对着折子封面,苦笑道:“这是札子的写法。”
    “能写成这样,不错啦。”潘相压着声音说了句。
    “看看吧,大当家直接写给皇上的东西,都是清风代转,这一份,正正经经的走了奏折的路子,就该正正经经照奏折的规矩来。”伍相拿过裁纸刀,挑开奏折。
    伍相一目十行看完,递给潘相,潘相看完,眉梢高高扬起。
    “是从江州城过来的,赶紧去看看,还有没有江州城过来的折子,赶紧拿过来,只要是洪州的,都拿过来,赶紧。”伍相拿过奏折封面,看了看后面的递送印章,立刻吩咐道。
    没多大会儿,小厮带着当值的进奏官,捧着本折子送过来。
    一起过来的,还有江州府尹的一份奏折。
    伍相拆开看过,轻轻舒了口气,将折子递给潘相,“你看看,这只怕就是前因,得立刻请见皇上。”
    潘相扫了一遍,嗯了一声,和伍相一前一后,从屋里出来,径直往宣祐门请见。
    庆宁殿内,顾瑾看过两份折子,放到案上,吩咐清风,“把那只匣子拿过来。”
    清风应声,搬过匣子,放到顾瑾身边,顾瑾从案头挑了把钥匙,打开匣子,取了份厚厚的密折出来,递给伍相,“你们看看。”
    密折里还夹了一份折子,伍相看完一份,递给潘相。
    折子是一个月前,润州郭府尹递过来的。
    夹带的那一份,是润州举人杨欢,和另外两名举人,以及二三十名秀才联名,诉大齐大军中,有人强夺民财,声声痛诉,字字泣血。
    另一份,是郭府尹的详细说明:
    这件事儿从头到尾是怎么样的,杨家是怎么起家的,传说中杨家这些产业是怎么来的,润州的老人,都说杨家那位杨文杨将军,其实是孟家的赘婿。
    以及,隔一天,他收到杨欢这份让他代呈的诉状前,已经有人到润州,找到原本杨家出银的义学义庄,说银钱照出,义学还要再办个女学,还找到他,说要再办间医馆义诊。
    只是,义学义庄,名儿要改一改,改成东山书院,西山义庄。
    以及,传说,杨家那位有钱的媳妇儿孟氏的父亲,自号东山先生。
    末了,郭府尹谨慎的表示,他以为,杨家所谓的夺产,纯属家务。
    两个人很快看完,伍相看向顾瑾。
    “总计六十九处产业,光两间船厂,就是两百余万银,其余六十七处,会有多少?”顾瑾在折子上拍了拍。
    “必定超千万,不过,这是十年来的总收益,这十年来,杨家的用度,义学义庄所耗,皆在其内,去掉用去的。”伍相轻轻啧了声,“还是有不少,四五百万,五六百万银,总是有的。”
    “这还真是头一回,怪不得大当家写了折子。”潘相一脸干笑。
    这些年,从大当家手里抢银子,还抢走了的,这还真是头一回!
    “润州之事,大当家做这件事,是酬孟氏献城之功,也是她当初和孟氏的约定,损已之名,行的却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杨氏一而再再而三,确实过份了,这样的虎狼之家,坠入贱籍,理所应当。”顾瑾直截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潘相费费心吧,把这件事理顺补圆,一件小事而已。”
    “是。”潘相忙欠身应是。
    顾瑾看着李桑柔那份折子,片刻,看向伍相和潘相道:“世子给朕的信中,曾经说过一回,说大当家想修一条路,从建乐城直通杭城,全部用青石,路要极宽,中间隔开,一边南来,一边北往。”
    伍相和潘相听的眼睛都瞪大了,这不是跟御街差不多了?这得多少银子?
    “世子说他问她,到哪儿弄这么多银子,大当家说,她打算造很多海船,出海去抢。”顾瑾接着道。
    “那这船厂?”伍相反应极快。
    “大当家的真是……实诚。”潘相想着那个抢字,想说凶悍,话到嘴边,突然觉得不合适,硬生生改了。
    “朕原本以为,她连海船都要抢呢,福建两广,到处都是海匪。”顾瑾慢吞吞道。
    “大约,嫌海盗太穷,船太小。”伍相想了想,认真道。
    “她是个极聪明的。”顾瑾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伍相和潘相对视了一眼,这话不好接,不能接。
    见顾瑾不说话了,两人度量着顾瑾的意思,忙起身告退。
    看着伍相和潘相出去了,顾瑾挑了张纸,又仔细挑了支笔,试了试,写下广顺两个字,举起来看看,放到一边,再写。
    连写了三四遍,看着满意了,示意清风,“把朕那方拙字小印拿来。”
    清风忙取了小印过来,顾瑾印好,吩咐道:“把这幅字递到豫章城,给大当家。”
    清风答应一声,双手捧着那幅字,赶紧去装裱。
    第276章 野生
    从杨家坪往豫章城,逆水而行,好在没风,董超雇了多一倍的纤夫,又雇了条船,专给纤夫休息用,纤夫们一个时辰一换,船逆水而上,行得很快。
    早饭前就启程了,吃了早饭,阿英坐在前甲板棚子下,跟着孟彦超大声念三字经。
    李桑柔拖了把椅子,背靠前舱门坐着,嗑着瓜子,看着一张脸严肃的过份的孟彦清,和大声念着书的阿英。
    小陆子蹲到李桑柔旁边,压着声音道:“老大眼光好,这小妮子挺懂事儿。
    “昨天回去,跟她爹娘一个字没多说,提都没提,就说你待她好,大家伙儿都待她好,说常哥带她去洗澡,给她买新衣裳,教她认字,还教她扎马步。
    “小妮儿还跟她弟弟说,吃饱了就不能再吃了,不能撑着,说这是你说的,要自制。
    “啧,挺好。”
    李桑柔嘴角露出丝丝笑意,“让窜条钓几条鱼,咱们中午烤鱼吃。”
    “好!”小陆子一跃而起。
    ………………………………
    第二天傍晚,船泊进豫章城码头。
    阿英背着自己的行李,大瞪着眼睛,跟在李桑柔后面,看的目不暇接。
    她家从前那条船是条小渔船,走不远,一直在杨家坪一带,连江州城都没去过。
    这么高大的城,这么多的人,这样的繁华,这一份接一份扑面而来的震撼,远远超过前几天晚上的那场事儿。
    毕竟,她对银子,贱籍这些,毫无概念。
    在常哥给她那五两银之前,她从来没见过银子,她们一家人,在那块银子之前,谁都没见过银子。
    进了城门,李桑柔吩咐道:“大常先回去,老孟去帅司府说一声,咱们回来了,你们跟我,去滕王阁瞧瞧。”
    “你跟老大去,这个给我。”大常拎过阿英的包袱,示意她。
    阿英忙松开包袱,紧紧跟在李桑柔身边。
    这地方太大了,人太多了,她怕她一眼看不到老大,就得走丢了。
    李桑柔带着阿英,黑马和小陆子几个,没多大会儿,就出了城门,前面就能看到滕王阁了。
    滕王阁以及四周,已经焕然一新,原本围住工地的竹栏杆已经拆除了,连廊也拆掉了,种上了花草,在原本的连廊位置之外,用红绳拦着,托着红绳的,是府衙的回避招牌。
    李桑柔站在红绳外,仰头看着修缮一新的滕王阁,和两边两座亭子。
    焕然一新的滕王阁一派崭新,却没有刺目的感觉,朱红油绿,颜色深浓,极其养眼。
    李桑柔眯眼看了一会儿,十分满意,跳下石头,围着红绳,细看周围的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一派自然气息,仿佛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天然生成的。
    李桑柔看过一遍,满意的拍了拍手。
    那个贾文道,烂赌归烂赌,这份眼光实在是相当的不差。
    李桑柔看过一圈回来,贾文道抱着他的铁链子,从旁边茶坊里小跑出来。
    “大,大当家的。”
    “你这气色,好多了嘛。”李桑柔站住,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贾文道。
    贾文道瘦了一大圈儿,眼睛既不红,也不浮肿了,看起来不但比从前精神多了,也比从前好看多了。
    “托大当家的福。”贾文道陪着一脸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