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2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孟彦清两只眼睛都瞪圆了。
    大常和小陆子十分淡定,他俩,对守将这个词,都没什么认知,守将,听着像是个官儿么。能做这生意的,肯定是官儿,这个,他们都想到了。
    “嘿嘿。”黑马得意的笑了几声,“今天,是昨儿了,这都丑时了,昨天早上,老大让我出城,过江回来,让准备好,说是,就今天夜里,说船就要到了,她跟老陆,还有我林姐,跟船回来。
    们不知道,那边的水,是真好,窜条指定喜欢。”黑马砸吧着嘴,“还有啥要问的没有?没有我睡了,我从江州城游过来的,累!”
    “睡吧。”大常示意黑马。
    “窜条他们三个都知道路,咱们跟他们,直接到地方碰头?”孟彦清压着声音和大常商量。
    见大常点头,孟彦清接着道:“上回,那一家,是午时前后才从店里走的,咱们也这个时候走?不远,半天就能到,到早了不好。
    “那明天,还裹着被子?那就这么定了,我让老魏现在就回去,让老董他们早点到,散出去警戒。”
    孟彦清出来,往隔壁屋叫老魏。
    ……………………
    第二天天黑透时,车队停在泾州商团停留过的地方,重新整顿了车队,大常牵着头车的两头骡子,跟在黑马身后,沿着已经踩好的路,到了上次泾州商团卸货的地方。
    月初的月亮细弯昏暗,满天星辉洒在大江两岸,一只只黑魆魆的大船首尾相连,悄无声息的滑过江面,靠到岸边。
    跳板刚刚从船下滑出来,李桑柔跟着下滑的跳板,跳到岸上,挥手示意孟彦清和大常,“装到大车上,快!”
    孟彦清急急的挥着手,指挥着诸云梦卫一个个站过去,一个递一个,从船上传下来每五匹包成一扎的绸缎,装到车上。
    一只船卸空,撑离岸边,往对岸回去。
    一共八条船,一百来辆车,空了十来辆,径直往黄梅县过去。
    “跟大常押车回去,卸了货再过来。”李桑柔示意林飒。
    “好。”林飒答应一声,赶紧跟上大常。
    她实在懞得厉害。
    半夜里,陆先生突然把她叫醒,带她出来,说要回去了,她跟他,先上了小船,再上到大船,就看到了李桑柔,一路上不许说话,就这样,她跟着她,带着这七八船绸缎,过江回来了!
    这绸子,说买,就这么买回来了!
    这不是做生意,这是变戏法!
    “老孟呢,挑二十个人,和大常一起,把绸子送回去,到建乐城立刻原路返回。”李桑柔接着吩咐孟彦清。
    “好!”孟彦清答应了,点了董超和他的小队,护送绸子回建乐城。
    一行人跟着车队,到黄梅县城外时,天刚蒙蒙亮,大常和董超等人,护卫着车队绕城而过,李桑柔等人进了黄梅县。
    第二天一早,孟彦清等人兵分三路,往潜山,直至怀宁、桐城,觅雇车辆人手,采买健骡健驴。
    半个月后,孟彦清等人带着四五百辆大车,赶回黄梅县,歇了两天,从黄梅县城外,直奔江边。
    将近五百辆大车满装绸缎,由孟彦清带着黑马、小陆子和蚂蚱,以及诸云梦卫护卫着,连夜启程,赶回建乐城。
    陆贺朋照李桑柔的吩咐,和窜条一起,留在黄梅县守着,李桑柔带着大头,赶往鄂州城。
    第217章 借钱
    .
    黄梅县离鄂州也就四百多里路,李桑柔带着大头,半夜启程,沿着顺风递铺,一路换马,到傍晚,太阳还挂得老高,就到了鄂州城外。
    李桑柔将马放到城外递铺,带着大头,进了鄂州城,直奔府衙后院。
    潘府从上到下,对李桑柔自然是熟悉极了。
    守门的两个婆子一看李大当家来了,唉哟几声惊喜,都不用李桑柔说话,一个随手抓了个小丫头,催着赶紧赶紧跑快些,快去禀告三奶奶!
    另一个婆子,殷勤无比的引着李桑柔,往钱三奶奶的正院进去。
    小丫头才七八岁,守门婆子的惊喜,到她这儿,数化成了兴奋,一路飞奔,远远看到钱三奶奶就开始喊:“三奶奶三奶奶,有个李大当家!门房郭婶子说赶紧赶紧!说是李大当家!”
    钱三奶奶被小丫头喊的简直想挖挖耳朵,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了侧身在前,一脸笑容,走两步就欠一欠身的守门婆子,以及跟在婆子后面,婆子欠身,就微笑颔首的李桑柔,看着李桑柔,钱三奶奶还是有几分不敢相信。
    前儿还听说她往南阳去了,怎么突然就到鄂州了?
    “真是大当家!我还以为是别的哪个李大当家,您怎么说来就来了?看我这话说的!您这真是,从天而降一般。”钱三奶奶迎上李桑柔,见了礼,亲自打起帘子,往屋里让李桑柔。
    “有点儿急事,就直冲上门了。”李桑柔伸手接过帘子另一边,欠身笑让钱三奶奶。
    旁边两个大丫头忍着笑,急忙上前,一边一个举着帘子。
    钱三奶奶见李桑柔一幅非得让她先进的坚定模样,笑起来,抬脚先进了屋,欠身让进李桑柔。
    “什么急事儿?大当家这一身的汗,味儿可挺重,赶了几天的路了?饭吃了没有?要不要先洗洗?”钱三奶奶从暖窠中拎出茶壶,倒着茶,一眼接一眼的打量着李桑柔。
    “就一天,天儿太热了。”李桑柔抬胳膊闻了闻,味儿是有点儿,还好。
    “从黄梅县过来的,事情有点儿急,潘府尹在城里吗?”李桑柔接过茶,一口喝了,示意钱三奶奶将茶壶给她,自己喝自己倒。
    “在,就在前衙,我让人叫他立刻过来。”
    “嗯。快一点儿,我还要出城。”
    钱三奶奶应了一声,到门口吩咐大丫头跑快些,接着吩咐道,“翠墨去一趟厨房,看看有什么现成的,赶紧拿过来,让厨房赶紧做点儿吃的,不拘什么,越快越好,再沏壶茶送进来。”
    潘定江跟着大丫头,连走带跑,进来的很快。
    李桑柔正吃着羊肉包子,见潘定江进来,忙放下包子,起身见礼。
    “大当家别客气,都不是外人。您坐,先吃先吃。”潘定江急忙示意李桑柔坐。
    李桑柔也不多客气,坐回去,拿着羊肉包子,几口吃了,喝了口茶,笑道:“文先生现在巴陵,还是在这里?”
    “在巴陵,大帅一攻下巴陵,他就跟过去了。”
    “我找他有急事,吃点东西就走,往巴陵怎么过江?”李桑柔接着问道。
    “大军在巴陵对岸,东头村那一带沿江驻守,北岸军由蒋将军统领,蒋将军认得大当家,我再写封信。”潘定江答的很快。
    “那就麻烦您了。”李桑柔欠身笑谢了。
    潘定江站起来,往东厢书房写信。
    钱三奶奶催着厨房,又送了几样小菜,一钵子野鸡汤。
    李桑柔吃饱喝好,潘定江拿着信过来,递给李桑柔。
    外面,天已经快黑了,李桑柔辞了潘定江夫妻出来,大头一只手提着只不小的白麻布袋子,已经等在侧门口了。
    “他家羊肉包子好吃得很,比常哥包的还好吃!刚蒸出来,我一气儿吃了十个!还有三十个,我都拿上了,咱们路上吃!”看到李桑柔,大头急忙举着白麻布袋子,一脸显摆的来回晃着。
    “多谢。”李桑柔回过头,指着包子,再次谢钱三奶奶和潘定江。
    钱三奶奶忍不住笑出来,潘定江还能忍住,拱手欠身,“不值一谢。”
    钱三奶奶和潘定江站在侧门里,看着大头拎着包子,跟着李桑柔,脚步很快,直奔东门去了。
    ……………………
    隔天人静前后,李桑柔带着大头,赶到巴陵对面,在蒋将军大营中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坐船过江,进了巴陵城。
    蒋将军的亲卫带着李桑柔和大头,径直进了齐军大营,看着百城一溜小跑迎出来,亲卫站住,和百城打了招呼,垂手退出来,赶紧回去禀告蒋将军。
    “你怎么来了?赶成这样,出什么事了?”文诚迎出上房,拧眉急问道。
    李桑柔脚步很快,再往前两步,文诚就被她身边浓浓的汗臭味儿扑的呃了一声,连见礼都没顾上,直视着李桑柔,愕然问道,“出什么事了?”
    李桑柔站住,眉头微蹙,抬手低头,将口鼻埋在胳膊肘里,仔细闻了闻。
    “汗儿太重了?嗯,是有点儿重,瞧我这一身的汗碱。
    “没什么急事儿,就是赶的急了些,天儿太热了。从黄梅县过来的,路过鄂州,到潘府尹那里吃了顿饭。
    “我还是先去洗洗吧,这味儿是不好闻,先前没留意。”
    李桑柔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往外。
    文诚往前跟了两步,想喊住她,可那股子扑面的汗味儿又呛上来,把他的话呛住了。
    算了,还是让她先洗洗吧,她这一身汗碱衣裳,粘在身上,肯定也很难受。
    反正要现买衣裳,百城带着几个小厮,干脆连沐桶都新买了一个,挑了紧挨着大帅的两间正屋,送进了大桶大桶的热水凉水。
    大头就简单多了,直接往后面诸亲卫洗澡的井边,让几个亲卫提着水,往他头上倒,天儿实在热。
    李桑柔从头到脚洗的干干净净,换上百城新买的干净衣裳,把头发擦到不滴水,随手挽上,出来往文诚那间小院过去。
    “世子爷往城外查看去了,说是回来吃午饭。你怎么赶这么急?”文诚仔细看着李桑柔。
    她好像瘦了些。
    “时不我待哪。”李桑柔端过已经放到她手边的清茶,几口喝了。
    文诚呆了一呆,失笑出声,“什么事让大当家这么感慨?你这,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李桑柔左右看了看,上身往前,压着声音道:“我是来借钱的。”
    “呃!”文诚差点儿噎着。“你?干嘛?”
    “借钱。”李桑柔搓着手指。
    “跟我借钱?”文诚点着自己,一脸的不敢置信。
    “你有钱?”李桑柔眉梢高扬,打量着文诚,惊讶问道。
    “我当然没钱,你既然知道我没钱,那你准备借什么钱?”文诚有几分无语。
    “我做了笔生意,很赚钱,非常赚钱,不过本钱巨大。
    “现在,我有点儿穷,手头没有这么多现银,想从你这里拆借一笔,就用一个月,我给你三十的利。”李桑柔冲文诚晃着三根手指头,笑眯眯道。
    文诚眼睛都瞪大了,“三十?你做的这是什么生意?一个月三十的利?还只是借钱的利息?这简直!你要借多少?”
    “最少五十万,再少就不借了,太少不值得。要是能再多点儿倒是行,不过不能超过一百万,再多就用不着了。”李桑柔笑眯眯。
    文诚一个子呛着了,“到底怎么回事?你这是做生意?你得把话说清楚,五十万,一个月三十的利,三十!不是三成?你打算把这巴陵城抢一遍?抢一遍都不一定够吧?”
    “抢一遍肯定不只五十万两。”
    李桑柔笑看着文诚,顿住话,竖着耳朵听了听,上身前倾,勾着手指,示意文诚也靠近过来,压低声音道:“买杭城的绸子,我有一个极好的卖家,手里有的是上好的绸子,是杭城最新最好的货,她给送过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