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2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亡灵最多的地方,在扬州城外,大和尚不如带慧安去往扬州,在那里建一座大相国寺吧。”李桑柔端起杯子。
    “好。”圆德大和尚应的十分干脆。
    李桑柔不说话了,慢慢喝完一杯茶,李桑柔站起来,“我去看看慧安,有事儿找他。”
    “就在隔壁。”圆德大和尚微笑着,指了指旁边。
    李桑柔出了小院,穿过道宝瓶门,就看到慧安正弯着腰,翻着晾晒在竹匾上的草药。
    “是。”听到动静,慧安转身看着李桑柔,一句是之后,就默然无声。
    “前几天,我去了趟阳武县。”李桑柔走到那只竹匾前,掂了一根,闻了闻。
    慧安顿时瞪大了双眼。
    “大和尚说修行有成,看起来他是瞎说啊,我就说了句阳武县而已,看。”
    慧安瞪着李桑柔,片刻,拧过了头。
    “见过这个东西吗?”李桑柔从袖筒里摸出一个带壳的雪白棉桃,送到慧安面前。
    “这是什么?”慧安看着那朵棉桃,没接。
    “叫棉花。”李桑柔缩回手,从棉桃上揪下一缕,送过去。“摸摸。”
    慧安犹豫了下,接过那缕棉桃。
    “看,这东西,随手一扯,就能扯这么长。”李桑柔又揪下一块,将棉桃扔进竹匾里,双手扯着那缕棉桃,扯成一条棉线。
    “这东西可以纺成线,织成布,纺线织布的工序,比麻简单很多,密州有户海商家里种过这东西,说很容易种,一棵就可以结很多这样的棉桃。”李桑柔接着道。
    慧安扯着那缕棉桃,看着李桑柔,没说话。
    “我觉得这是个好东西,想在建乐城试试,看看能不能种出来,种出来之后,再看看能不能纺线织布。”李桑柔将那缕棉桃缠在手指上。
    “想要那个庄子。”慧安看着李桑柔。
    “对,不是要,是用用,庄子还是的庄子,借给我用用。”李桑柔笑道。
    “不用借,要用就拿去。”慧安的话顿住,好一会儿,垂眼道:“要是,庄子里有什么,……”
    “已经安葬了。”李桑柔沉默片刻,看着慧安道:“潜邸有位老宫人,是随太监的人,当年的事,是随太监经手,都告诉了她。
    已经重新安葬了。”
    “那我,母亲?”慧安下意识的往前一步。
    “皇上说,都是的母亲,等真正修行有成,再去看她们吧。”李桑柔退后一步,转身走了。
    第208章 大意了
    正月将近的时候,狂风暴雨,水涨之夜,北齐军突袭三江口。
    武怀国自从驻守巴陵,枕戈坐甲,不敢有片刻松懈,北齐军突袭,并没有让南梁军有太多的慌乱,武怀国几乎立刻就赶到了,这一场攻防,惨烈异常。
    北齐战船满载着北齐精锐,源源不断的渡过大江,一船接一船压上来的大军数目,远远超过了武怀国的预计。
    两夜一天的厮杀后,武怀国从三江口退到巴陵,再败退出巴陵,带领残余的梁军,退守罗城。
    这一场惨烈争杀的尸首,顺着江水,一直流进了大海。
    武怀国看着安扎好营地,沿着营地巡查一圈,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帅帐中。
    苏姨娘帮他脱下血渍斑斑的铠甲,脱下被血浸透的内衣。
    武怀国坐进烫热的沐桶中,头往后仰靠在木托上,由着苏姨娘给他一点点清洗疏通粘成一片一片片的头发。
    苏姨娘听着武怀国高一声低一声的呼噜,慢慢给他梳洗着头发。
    武怀国泡在沐桶中,这一会儿的觉,睡的十分舒坦,穿了衣服出来,吃了饭,倒头就睡着了。
    两夜一天的厮杀,他累极了。
    这两夜一天,苏姨娘也是一刻没有合眼,这会儿形容憔悴,可她却没什么睡意,悄悄出到前帐,端了盆温水,轻手轻脚的擦洗着武怀国的铠甲。
    她很疲惫,很累,盘坐在厚厚的垫子上,专心致志的,慢慢的,一点点擦洗着铠甲,她整个人,全部心神,都在手里的软布上,在软布擦洗下的血污上。
    整幅铠甲,擦试的干干净净。
    帐蓬外,已经有曙光照进来,苏姨娘缓缓站起来,将铠甲一件件挂好,退后几步,仔细看了看,慢慢吐了口气。
    看着这幅铠甲重新干净整洁如当初,她觉得她也跟这幅铠甲一样,擦去了浓厚的负累,像铠甲一样轻松起来,她好像不那么疲惫了。
    一切,又重新整理好了,可以开始新的一天了。
    “你也该歇一歇,这些,让小厮们擦洗就行了。”武怀国一觉醒来,掀开帘子,看到慢慢揉着肩膀的苏姨娘,再看看那幅已经干净的不见一丝血污的铠甲,走过去,将苏姨娘揽在怀里。
    “我怕他们有擦不到的地方。”苏姨娘笑答了句,“昨晚上焖了钵人参鸡汤,我给你盛一碗,你累坏了。”
    “好,一会儿我要去周边看看,中午肯定回不来,你好好睡一觉,你也累坏了。”武怀国怜惜的抚着苏姨娘的面颊。
    “嗯。”苏姨娘笑应了,往后帐盛了鸡汤鸡肉,端给武怀国,再将武怀国的衣裳拿过来,侍候他穿上。
    ……………………
    这一场血战,双方都是精疲力竭,元气大伤。
    北齐军在巴陵布防喘息,南梁则背靠罗城,重新调整部署。
    入夜,苏姨娘蹲在地上,给武怀国洗了脚,细细的按摩揉捏。
    武怀国一份份看着刚刚送到的旨意,军报,以及厚厚一摞书信。
    一份份看着,武怀国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苏姨娘给他揉捏好,重新烫洗一遍,穿上袜子,套上鞋,站起来,看着他阴沉的脸色,一声不响的退到后帐,洗干净手,进来熏香。
    “听说阿清被那位夜香行的大当家接走,安葬在江都城对面了。”武怀国看着苏姨娘,缓声道。
    苏姨娘正打着香印的手一僵,片刻,恢复如常,低低叹了口气,“人已经死了,安葬不安葬的,葬在哪里,又能怎么样?再怎么,都是要化成土的。”
    “你和阿清一向看得开。”武怀国站起来,透过细纱小窗,看着营地里的灯火,好一会儿,才接着道:“这是郑氏给我列的罪状之一。”
    苏姨娘仰头看向武怀国。
    郑氏是武怀义的遗孀。
    “有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说她是扬州米行行首,也是扬州暗谍钱东升的小妾,找到郑氏,说我私通北齐,指使阿征杀死钱家满门。
    “说是因为我私通北齐,才有了合肥那场大败。”
    顿了片刻,武怀国才接着道:“郑氏跪到宫门前,递上折子,自戕而死。”
    武怀国没再往下说,一动不动站着,看着纱窗外的灯火。
    皇上将郑氏的折子封送给他,让他一条一条,认真折辩清楚。
    皇上说,他不是不信任他,而是,郑氏以死质询,他不能过于回护,他这份折辩,是写给郑氏的。
    一起封来的,还有十来份弹劾的折子。
    年前,窦怀德数万大军突兀而现,南下攻蜀,接着又是这场巴陵之战,北齐军力突然大增,这大军,难道是能变戏法一样变出来的吗?
    他在江都城驻守将近二十年,手握南梁在北齐的大部分谍报,这两处突兀而现的北齐大军,是他那二十年的失误,还是隐瞒?抑或是,所谓巴陵之战北齐军力大增,是他为掩饰无能,替北齐虚增出来的?
    这些折子,皇上只是封送给他,没有一言一字。
    皇上是个极聪明的,从诸兄弟中斩杀出来,多疑是难免的……
    “阿征什么时候杀了钱家满门?攻扬州城的时候?”苏姨娘呆了片刻,小心问道。
    “去年六月里,北齐借那位大当家的手,收拢各地米行粮行,说是钱东升联络了阿征,劫杀李桑柔,举家逃往江都城时,被阿征杀了满门。”武怀国缓声道。
    “这事儿,阿征没跟您说?”苏姨娘皱起了眉头。
    “这是小事儿。”武怀国低低叹了口气,“阿征一心为我。就算当时是我,也要杀了钱家满门,钱东升不是大梁暗谍。
    “当初,有两三个在扬州的暗谍突然失陷,应该就是他向北齐告的密。
    “他就是个蛇鼠两端的小人。”
    苏姨娘低低嗯了一声。
    “当初,这个李桑柔在江都城当夜香行老大时,我就知道她,可我还是疏忽了,她必定是北齐的暗谍,早就埋伏在江都城。”武怀国眼睛微眯。
    “她不是北齐的暗谍。”苏姨娘看着武怀国,片刻,垂下眼帘,缓声道。
    “嗯?”武怀国蹙眉看向苏姨娘。
    “八年前,我就认识她,她也认识我,我和她,算是相交莫逆。”苏姨娘看向武怀国。
    “她从江边漂过,被南城根下几个小乞丐打捞上来,没想到还有口气。
    “刚刚认识她的时候,她对南梁北齐,一无所知,对武家,也是一无所知。
    “她说她是在一个训练死士杀手的地方长大的,从记事起,就是学着怎么杀人,她说她大约是某一次杀人时,失了手,受了重伤,忘了很多东西。”
    “这些都是她说的。”武怀国拧着眉。
    “我觉得她说的都是实话。
    “她从来没打听过您的政务军机,她有很多机会,有一回,您忘了一份要紧的军机在我那里,正巧她去找我聊天,她连看都没看一眼。
    “我和她说话,都是些琐细小事,东家长西家短的。譬如东条街香烛店家的大儿子看中了隔壁帽子店的三妮儿,天天往帽店跑,给帽店门口的太平缸挑水,气的帽店三妮儿冲出来,把太平缸给砸了。
    “她就喜欢这样的事儿,我和她,也只说这样的琐事儿。
    “北齐那位世子经过江都城之前,她从来没有过往北齐的打算,要是北齐和南梁打起来了,她说她的打算,是躲进钟山,等打来打去打完了,她再下山回去。
    “北齐那位世子遇刺的事儿发生后,她回去过一次,和我见了一面。
    “我问她是不是北齐的暗谍,她说不是,就是贪图五千两银子,觉得也就是送个人出城,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这钱容易挣。
    “她说她没想到要送的人,竟然是那位世子,后来出了城,知道了,原本是打算在江宁城找条船,把那位世子送上船就回去,五千两银子也不要了,没想到,回不去了。”
    武怀国脸色阴沉。
    “她要是北齐的暗谍,将军只怕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苏姨娘垂下眼帘。
    “她为什么和你相交?”沉默了好一会儿,武怀国看着苏姨娘问道。
    “她说最初是想找个靠山,阿清一直很照顾她们夜香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