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20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钟良握刀在手,最先冲进城门洞。
    城门洞里,值守的兵卒都挤在一左一右两间小小的门房,说笑取暖。
    十月中旬,夜里已经很冷了。
    钟良和周山一左一右,堵住两间小门房,一刀一刀捅进去。
    兵卒的惨叫闷在小门房里,余声在厚重的城门洞里回响,往城里丝丝溢出,却不能透过厚重的城门,传进瓮城。
    钟良挥着手,叫进众人,三四个人合力,抬下两根沉重的门栓,推开顶门石,将巨大厚重的城门推开一条缝。
    今天夜里,在东门值守的是苏清,这会儿正趴在瓮城城墙上,皱眉看着远处的北齐军营。
    下午吃饭前,他和将军一起,站在这里,看着北齐军营外那片越来越热闹的市场。
    那会儿的齐军大营,那片市场,都和平时一样,可这会儿,眼前这片大营,那些灯笼,却让他越看越有一种不对劲儿的感觉。
    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苏清拧着眉,吩咐亲卫,“你去将军府上看看,找姨娘,问将军歇下没有,要是还没歇下,请将军过来看一趟。”
    亲卫应声而去。
    另一名亲卫,站在苏清旁边,无聊的四下张望,目光落在城门上,呆了片刻,叫道:“苏爷,您看那里,咱们那城门,怎么好像……”
    亲卫话音没落,城门往外,推出了一条缝。
    “有内奸!鸣警!”苏清反应极快。
    城门洞里,钟良等人一边用力推开城门,一边将背过来的菜油豆油,靠门放两桶,其余踹倒在地,众人跟着钟良,挥刀往瓮城冲,带着火折子的两个人,吹亮火折子,扔进油桶里。
    火苗腾起,顺着流淌的油,腾起火光油烟。巘戅fyncoo#戅
    瓮城外,埋伏了半夜一天的北齐伏兵,一跃而起,跳进滚进护城河,奋力往前游。
    “不要用水!用沙子!弓箭手列队!赵财!带队去关城门!刘猛,列枪阵,捅死他们!”瓮城上的苏清号令清晰。
    城外,正对着瓮城的,点起了头一支火把,照亮招展的顾字牙旗,和牙旗下铠甲鲜亮的顾晞。
    一支支火把如同疾风吹过江面,从顾字牙旗起,往四周飞快漫延。
    齐军大营里,鼓点急促。
    火光漫延到的地方,箭飞如雨,射向鄂州城头,一队队齐军举着盾牌,扛着云梯,呐喊着冲向鄂州城。
    苏清只看的头皮发麻,他活这么大,头一回站在这样千军万马的战场上,头一回看到这样的攻城阵势。
    瓮城里,钟良带着的百人队,在瓮城城门之前,被密集的长枪阵挡住,身后是爆燃的油火,钟良往后退了一步,带着浑身的火焰,冲向长枪阵,还活着的其余诸人,学着钟良,退后,往前,抓住长枪,抓住梁兵,一起燃烧。
    瓮城上,箭如雨下,落在护城河内外,瓮城外,箭飞如雨,落到城头上。
    一架架云梯横过护城河,一个个兵卒冲过护城河,或是掉进河里,倒在冲锋的路上。
    牙旗下的顾晞,看着瓮城内的火光浓烟,片刻,转头看向北门。
    东门是掩护,破城的希望在北门。
    ……………………
    在钟良冲进东门门洞,几乎同时,北门对面的深巷里,另一支百人队的队长王猛,凝神听着远处的更梆,抬手往前一挥。
    跟在王猛身后的死士紧贴着墙,借着阴影,涌进了北城城门洞。
    北城没有瓮城,两扇巨大的城门里外都新钉了铜板铜条,将门包的严严实实,沉重无比。
    门里横着的两道巨大的门栓,也是全包铜板,门下面顶着一排顶门石,一排包铜木柱一头顶在地面的石头窝里,一头卡在城门上的铜栓里。
    城门洞两边的小房子里,灯火明亮,门口两个当值的兵卒,抱着枪靠着墙,正拧着头和屋里的人说话。
    王猛等人冲的极快,砍翻当值的兵卒,急忙上前,四人一组,冲上去卸下一排十几根包铜顶门柱,其余的人,合力搬开顶门石,架下门栓。
    城门洞里的溢出的惨叫声,惊动了城墙上的兵卒,当值统领带着人,正要下去看看,突然一声破空声起,高高挂在望台上的灯笼,应声而灭,统领急转身扑向垛口,没等他看清楚,一支黑沉的弩箭,就钉进了他眉眼之间。
    周围的兵卒静寂片刻,爆发起一片惊呼惨叫:“敌袭!箭!快快!”
    攫欝攫。城墙上的兵卒奔着自己的队长,抓刀拿枪,各奔其岗。
    ……………………
    巘戅云轩阁yunxuan#戅。北门外面,李桑柔骑在马上,手里托着钢弩,一箭射死那个探头的统领之后,接着射向一只只灯笼。
    李桑柔射出头一支弩箭,射灭了那只聚光往下的巨大灯笼时,从她身旁身后,数千兵卒举着盾牌,呐喊着往前冲去。
    在护城河边上趴了半夜一天的楚兴,一直抬头盯着望台上最亮的对只灯笼,灯笼突然熄灭,楚兴一跃而起,厉声高喊:“杀!”
    埋在浅土层下的伏兵跟着楚兴,跃进护城河,眼睛盯着城门,拼命的游,拼命的跑,直冲往前。
    弓箭队冲到李桑柔前面百十步,拉弓搭箭,射向城头,片刻之后,城墙上面,箭如雨落。
    一支箭扎进了楚兴的胳膊,楚兴却浑然不觉,两只眼睛死死盯着城门,一只手挥着刀,只顾狂奔。
    离城门还有两三丈,沉重的城门移开了一条细缝。
    楚兴大吼一声,飞扑到城门上,用力往里推。
    从箭雨中侥幸而活的伏兵们一个接一个,扑到城门上,扑到楚兴身上,用尽全力往里推开城门。
    城门里,死士们背对城门,以短刀对着蜂涌而来的梁兵的长枪。
    死士们手里的短刀敌不过成排成片的密密扎过来的长枪,短刀和血肉,不过延缓了片刻,成排的梁兵很快扎穿死士们的人墙肉盾,甩脱枪尖上的尸首,踩着血泊和尸首,密集的枪阵扎向刚把城门推开一尺左右的北齐伏兵,一个个梁兵扑向城门,用尽全力,要将城门再次闭合。
    楚兴大吼一声,夺过一杆枪,后背贴着城门,一手挥枪,一手挥刀,刺向砍向城门后的梁兵,保护着身边正在奋力推门的同袍,和这刚开了不到一尺的城门门缝儿。
    楚兴身后,所剩不多的北齐伏兵,后背贴着城门,一声声吼叫着,头上脖子上青筋暴起,用尽全力,抵挡着一点点往外推出的城门。
    城门里,梁兵越来越多,一个推一个,往外推着城门,城门缓缓往外闭合,越来越快,楚兴急的吼声连连,在城门重新关到只有一线缝隙时,举着盾牌的齐军急冲而至,一个个如同离弦的箭,钉向那两扇没来得及关住的城门。
    城门外的齐军越来越多,一线缝隙的城门片刻停顿之后,轰然而开,楚兴冲在最前,举刀杀入。
    李桑柔看着洞开的城门,拨转马头,往东门过去。
    通红的灯笼,高扬的牙旗,全身铠甲的顾晞十分好找。
    李桑柔冲到顾晞身边,勒住马,“北门开了。”
    顾晞慢慢呼出口气,露出笑容,回头看了眼李桑柔,指着瓮城城墙上的武字牙旗,“武怀国来了,刚到,那面旗,能射下来吗?”
    李桑柔眯眼看了看,嗯了一声,将手里的弩递给黑马,接过大常递过来的另一把弩,瞄着那面牙旗旗杆,扣动扳机。
    牙旗应声而落。
    ……………………
    武字牙旗下,苏清尖叫一声,一把推倒武怀国,“是那位神弩手!大帅往后退!”
    “赶紧把旗竖起来,本帅平安无事!”武怀国避到垛口外,扬声高叫。
    “大帅!北门失守!北门失守!”城墙上,一个令兵疾冲而来,厉声惨叫。
    武怀国一个怔神,猛转头看向城下那一片灯笼之下,铠甲鲜明的顾晞。
    他这是声东击西!城里进了多少内应?
    “开城门,出城一战!”武怀国决断的极快。
    北门失守,守在城里,就是坐以待毙,他军力不亚于他,出城迎战,就算鄂州失守,也要咬下他一大块肉!
    东门瓮城城门豁然洞开,一队队步卒举着枪,迎着攻城的齐军,冲杀上来。
    鄂州城城墙上,厮杀从北门往两边漫延。
    李桑柔骑在马上,站在顾晞身后,看着漫山遍野的厮杀。
    云彩散去,圆月当空,柔和的清辉笼罩在厮杀的人兵和刀枪,泼洒在鲜血和尸首之上。
    第171章 入城
    太阳升到头顶,一夜血战之后的南梁残军,聚集在江边,登船南撤。
    精疲力竭的北齐军,远远看着南撤的梁军残部。
    这一夜厮杀,双方都已经是强弩之末。
    鄂州城西南角,雄雄的大火已经稍有回落,黑烟裹夹着青烟,被风吹着,压向整个鄂州城。
    那里,是梁军堆放粮草的地方。
    李桑柔从马到人,都糊满了一层接一层的鲜血,最外面的鲜血,还没有凝固,缓慢往下,时不时滴下一滴两滴。
    李桑柔将手里那把狭长的剑收进鞘中,放到马鞍架上,回头看到黑马,招手示意他。
    黑马勒马过来,“老大!”
    “你和蚂蚱、小陆子一起,进一趟城。
    城东鄂州军大营旁边,有座宅子,门头上用花砖砌着梁宅两个字。
    武将军住在那里,看看苏姨娘走没走。要是没走,跟她说武将军正在南撤过江,问她怎么办,她要是想走,你们几个把她送出城,让她去找武将军,要是已经走了,就赶紧回来。”
    “好。”黑马答应了,招手叫上蚂蚱和小陆子,纵马进城。
    李桑柔看着黑马三人进了城门,勒转马头,往大营回去。
    大营南边那一半,已经被梁军冲垮了,守营的兵卒正忙着浇灭一处处残火,收拾残破的帐蓬,重新扎起藩篱。
    李桑柔的小帐蓬,以及那顶帅帐,离被冲垮的那一半很近,却没有殃及。
    大常和孟彦清等人跟在李桑柔后面,下了马,就在帐蓬门口,架起火,挂上铜壶烧水。
    水滚起来,李桑柔将水倒进桶里,提进帐蓬,脱了湿黏厚重的衣裳,洗头洗澡。
    洗好,换了干净衣服出来,李桑柔拎着血衣,出了帐蓬,从大火堆中抽了几块燃烧的木柴出来,再加几块木柴,重新架了堆火,见火旺起来,将血衣丢进火堆里。
    看着火苗舔上血衣,李桑柔拿过只小马扎,搬了桌子过来,进帐蓬拿出茶叶茶壶杯子,提起在火上翻滚的铜壶,倒水沏茶。
    大常收拾好出来,将手里提着的血衣扔到火堆里,见李桑柔已经沏了茶,从帐蓬里搬了大锅出来,架上锅蒸饭。
    孟彦清先洗好换好衣服出来,烧了血衣,过来帮着洗米蒸饭。
    李桑柔看着大常拎着一大块腊肉出来,忙吩咐道:“蒸腊肉饭吧,切成片,先烤一烤。”
    大常答应了,将腊肉切成厚薄均匀的大片,孟彦清拿了烤架出来,李桑柔示意放到她面前,用长筷子挟着大片腊肉,放到烤架上,一片片烤到油滋滋几乎透明。
    一大块腊肉切好烤完,大锅里的米饭已经冒起腾腾蒸气,大常掀开锅盖,将腊肉一片片铺上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