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1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哈哈哈,对对对!”范将军举过杯子,和李桑柔碰了下。
    “我来找范将军,是有几句话,只能和范将军说说了。”李桑柔直入正题。
    “大当家请讲!”范将军放下杯子,欠身往前,郑重尊重。
    “范将军也知道,这趟南梁偷袭,顺风传信及时,立了大功。
    可顺风收信寄信,这份传信及时,利于咱们,也利于南梁。
    南梁在咱们齐地的谍报,大可以借助顺风,将信递到沿江各处,再传递回去。”
    范将军神情凝重起来。
    “只怕从年前起,就有不少亲戚投靠,寻朋会友的人,进了建乐城,或是别的地方。
    太平了二十多年,建乐城里,自南梁过来的生意人,太多了,游学的学子也不少,或是当年逃难过来,必定都有不少在南梁的亲戚朋友。”李桑柔的话戛然而止,端起了杯子。
    “大当家所虑,范某也想到……”范将军的话说到一半,看着李桑柔,片刻,才接着道:“范某懂了,这是大事。”
    “嗯,我不过想到了,过来啰嗦一句,打扰了,范将军见谅。”李桑柔站起来,冲范将军拱手告辞。
    “我送大当家。”范将军欠身让过李桑柔,将李桑柔送出大门,看着李桑柔走远了,眉头渐渐拧起。
    这位大当家,绝不是无的放矢,她必定看到了知道了什么,只是不好说,只好过来警示他。
    确实,顺风利于大齐,也利于南梁的谍报。
    这不是建乐城一城一地的事儿,更不是他能作主的事儿,这事儿,得赶紧禀报上去。
    “拿衣服过来,我要进宫。”范将军转身,一边大步往屋里进,一边吩咐亲卫。
    ……………………
    范将军的速度很快,也就隔了一天,一大清早,两年前上门查过一回户口的满地滚里正,又上门了。
    这两年的时光,好像从这位老泼皮里正身边拐个弯,没敢惹他,直接绕过了。
    老里正还是两年前的打扮,还是两年前那张拉得老长的脸,背着手,看到李桑柔出来,把厚厚的册子从背后拿过来,在另一只手上啪的拍了下,翻开。
    “户主,李氏!”
    “李桑柔!”李桑柔不客气的纠正道。
    “客户:常山!”里正一抬头,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人呢?都叫出来!得一个个看!这是上命!都叫出来!”
    “他娘的!”黑马气的要捋袖子。
    李桑柔伸手拦住他,“这是正事,把大家都叫出来。”
    黑马横了眼里正,转过影壁,喊了一嗓子。
    “常山!过,马少卿,过,陆乘风!陆乘风呢?”
    大常转身揪过身后的小陆子,“这儿呢。”
    “他叫的是陆乘风……”小陆子挣扎着表示不是他。
    “你就是陆乘风,报户口那天,老大给起的,忘了告诉你了。”黑马伸头过去,解释了句。
    “那我……”大头一句话没问完,里正已经吼上了,“李首!”
    “这儿这儿!”黑马揪着大头往前推了推。
    “我叫啥?”大头一脸茫然,他没听清楚。
    “过。李蝗!”
    “这个这个!”黑马推开大头,再揪出蚂蚱。
    “过。李鱼!过。还有人吗?”里正啪的合上册子,恶声恶气问道。
    “没了,也没亲戚,没朋友,没人来,一个都没有!”李桑柔叉着腰,瞪着里正,一样的恶声恶气。
    她很佩服他,他这幅荤素不忌的样子,作为满地滚,实在是太够格了。
    里正转身就走。
    “我叫啥来?我叫啥?”大头冲上前,一把揪住黑马。
    “姓李!你仨都姓李,老大说的,跟她姓算了。”黑马手指头挨个点过一遍。
    “我早就想姓李!”大头眉开眼笑。
    “你,姓李,名首,首,就是头,表字大头。”黑马在大头头上拍了下。
    “你,姓李,单名蝗,蝗什么意思,你知道吧?就是蚂蚱?你的字就是蚂蚱。你叫鱼,表字窜条。多好!”黑马说了一遍,满意无比的拍了拍手。
    “这名谁起的?为啥他们都是一个字,单名,就我是两个字?我也想姓李!我叫小陆子,我觉得不是因为姓陆,是因为我行六,这名儿还能改不?”小陆子揪着黑马问道。
    “老大起的,这你得找老大。”黑马手一摊。
    “那算了,乘风,是顺风的风吧?那也行,乘风顺风,虽说俩字,不过挺好听,姓陆就姓陆吧。”小陆子立刻熄火不提了。
    李桑柔等人吃了饭,往顺风铺子去的路上,见街道司的的人,拎着浆糊桶,一边满街贴告示,一边敲着锣,一遍遍喊着告示上的内容。
    告示简单明了:各家有外来者,要告知里正,登记查核身份后,才能住下,不告而住,打十板子,左邻右舍同打板子。
    李桑柔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看着大街小巷里,捧着册子查核的里正,以及街道司差役、府衙差役,或是殿前司侍卫,三人一队,巡查登记,有的还跟着画师,对着人画像。
    李桑柔看了一会儿,加快了脚步。
    这位范将军,能从一个小兵,一路做到一品将军,果然极不简单。
    隔一天傍晚,包平缩着头,进了顺风铺子后面。
    “大当家的,这外头满城的查……”包平下意识的往四周扫了一圈。“也是该查。
    昨天中午,里正就查到我们那儿,我们那里有外来人,到傍晚,殿前司和府衙就过来查问。
    那会儿巧了,汪四郎刚从外面回来,在大门外碰到了。
    问他,他说他是从扬州过来的,余掌柜出来,不知道汪四郎信口说了个扬州,就说了从襄阳过来的。
    当时,他们就把汪四郎和他那两个小厮,两个长随,还有余掌柜,就都带走了。
    刚刚,我来的时候,余掌柜刚刚回去,蓬着头,两只眼睛通红,说审了一整夜,不让睡,不停的问,范四郎叫什么姓什么,是他什么人,什么时候到的,去过哪儿,老家还有什么人,翻来覆去的问。
    汪四郎和小厮长随都没回来,也没信儿。
    大当家的,您说,汪四郎,他不会有事儿吧?”包平是真担心。
    他出来前,余掌柜拉着他,嘱托了再嘱托,让他求一求大当家,好歹保下四郎一条命。
    “不知道,汪四郎到底为何而来,做过什么事,咱们都不知道。审起来,他会怎么说,咱们也不知道。”李桑柔沉默片刻,看着包平,实话实说,“这会儿,我没法去问,只能等等看。”
    “唉,好。”包平双手撑着膝盖,有几分艰难的站起来,看着随着他站起来的李桑柔,苦笑道:“从我们商号,带走了二十多人,有八个是这一阵子才投奔过来的,我都不知道。”
    “你们商号,伙计管事什么的,两三百人,哪家来了什么亲戚或是朋友,这事儿你怎么能知道?这不怪你。”李桑柔温声道。
    “多谢大当家,这会儿,不过带过去问上一夜,有什么事还能说清楚,要是……唉,怎么就不能放过我们呢。”包平苦楚不堪。
    “谋国之事,无所不用其极,像你们这样,根在南梁,人在这里,极不容易,可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凡事多留心多小心。”李桑柔叹气道。
    “多谢大当家,有大当家照应,总还是好多了。”包平说着,冲李桑柔长揖下去。
    “不必客气。”李桑柔微微侧身,往前送了两步,看着包平进院门,从马匹之间出去了,坐回桌子旁,接着算帐。
    写往军中的信,能有多少,她心里完全没谱,帐上的银子,可不算很多。
    这一仗,要是打上三年五年,她就得贴补三年五年,这可不是小数目。
    唉,到哪儿弄一大笔钱呢?
    第141章 春菜
    临近月底,张猫和谷嫂子抬着大箱子,进了顺风铺子后面。
    “大当家的,你看看,这盒子做成这样,行不行。”没等放下箱子,张猫就迫不及待的笑道。
    “这是外面的大箱子?”李桑柔站起来。
    “是。你看看,四角包皮,用的桐木板,浸透了桐油。”张猫拍着大箱子,颇为骄傲。
    “这大箱子也能折起来。”谷嫂子打开箱子,弯腰从里面抱出一摞板子,递给张猫。
    张猫将板子放到桌子上,先和谷嫂子一起,将那只大箱子折给李桑柔看。
    “你看看,这儿,有个拉手,这么一拉,你看看,就折起来了,怎么样?”张猫拉着箱子折成几块板子,得意洋洋的看着李桑柔。
    “是不错。”李桑柔蹲下,仔细看那只箱子。
    “你看这里,四角包皮,这用的是羊皮,羊皮太贵,也不结实,皮匠说,咱们要是不讲究别的,用猪皮最好,又便宜又结实。”谷嫂子蹲在李桑柔旁边,手指揉着四角包的羊皮,有几分肉痛。
    这箱子,可不便宜!
    “我们在作坊里试过,就是瓢泼大雨,也能撑上半个时辰,再长不行了。”张猫蹲在李桑柔另一边。
    李桑柔拉着提手,将箱子提撑起来,站起来,左右看了看,一拳砸在箱子上面,箱子响声清脆,薄薄的板子应声而裂。
    “唉哟!”张猫和谷嫂子同时惨叫。
    “这不行。”李桑柔拍了拍手,“这箱子得能扔能摔。”
    张猫和谷嫂子面面相觑。
    李桑柔走到桌子旁边,拿起小盒子看。
    张猫和谷嫂子忙跟过去,将小盒子一个个支起来。
    谷嫂子时不时看一眼被李桑柔一拳砸坏的箱子,心疼不已,这一个箱子,费老钱了,说砸就砸了!
    张猫的兴奋得意被李桑柔一拳砸没了,垂着头只管支盒子。
    李桑柔仔细看着小盒子,折起再拉开,又掂了掂份量,捏了捏小盒子四角包着的羊皮。
    “这小盒子做的不错。太结实了,用不着这么结实,小盒子都是要放到大箱子里面的。
    包羊皮浪费了,你们去伞铺看看,他们做伞的油布是怎么做的,跟猪皮比,是贵还是便宜。”
    张猫和谷嫂子应了,抬着被李桑柔砸烂的箱子,垂头丧气走了。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