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8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帮着汪大盛忙完,聂婆子站在铺子门口,喝着杯茶,想着刚刚关门的四海通达,以及她们大当家的和她透出的那几句话,越想越觉得,今天这新闻朝报,不是一般的好事儿。
    她们大当家的,可是个厉害人儿!
    一杯茶喝完,聂婆子就打定了主意,从汪大盛太婆邹老娘刚送来的早饭篮子里,拿了两个芹菜肉丁大包子,急匆匆进了对面的大车店,在她那辆辎车里,仔细斟酌着,写了份放订金订朝报的章程出来。
    聂婆子先抄了份,再附上封信,准备寄给李桑柔,又让汪大盛帮着抄了二十份,四府一十六县,一家一份,寄了出去。
    聂婆子沿着顺风的邮路走,往建乐城来往的信件就极快。
    不过隔天,聂婆子就收到了李桑柔的回信。
    回信里,李桑柔赞赏了聂婆子的敏锐和敢想敢做。
    在放订金预订的好主意上,又提了几条,一是订阅可以分两种,一种就是聂婆子主意,放五十个钱的订金,每天再拿钱去买朝报,哪一天没去买,订金没收,这订约,就结束了。
    另一种,以三个月为期,收先齐三个月的朝报钱,三个月内,每天朝报一到,立刻送到各家,不用各家再到铺子里买或者拿。
    除此,李桑柔还告诉聂婆子,往订报的各家派送朝报这事儿,她已经交待给邹旺,让他找当地的义学,看看有没有穷人家读书识字的子弟,愿意跑跑腿,挣一份送报钱。
    让她和邹旺交接商量,做好这中间的细务。
    进奏院邸抄上的内容,一份份移到朝报上,朝报的订阅量一天一个新高,到进奏院报的雕板,紧赶慢赶送进淮阳府时,新闻朝报的销量,已经暴涨到原来的十余倍了。
    在林家印坊的大力帮助下,董家印坊承受住了暴增的印量,最早开始派送新闻朝报的汝阴府和淮阳府,以极快的速度找到义学,找了十来个穷家学生,已经开始派送朝报了。
    ……………………
    到春闱开龙门隔天,李桑柔拎着包酸梅肉,晃进工部,找潘定邦闲扯。
    潘定邦好些天没见李桑柔了,见她进来,立刻眉开眼笑,指着她手里拎着的桑皮纸包,“你又拿了什么?我这里也有好吃的,葡萄干,沙金红杏干!”
    “你二哥到家了?”李桑柔看着潘定邦捧出食盒,掂了一粒沙金红杏干,咬了一口,嗯,果然好吃。
    潘定邦的二哥潘定山提举茶马司,驻守太原,两任期满,春节前,就诏召返京,另行任用,看来,这是到家了。
    “前天下午到的,咦,你怎么知道我二哥到家了?”潘定邦一脸希奇。
    “你说这是沙金红杏干,这个只有太原那边有吧?这葡萄干也是清源县的?真不错。
    早就听说好吃,是真好吃。可建乐城买不到,太原府的老陈醋也不错。”李桑柔一边说话,一边自己倒茶。
    “怪不得我三哥说你聪明!见微知著!”潘定邦冲李桑柔竖着大拇指,“带了好些老陈醋,你要不要?”
    “有多余的,就给我几瓶。”李桑柔很不客气。
    “瞧你这话说的,还多余!你想要,多不多都得分几瓶给你。”潘定邦乐了。
    “你好多年没见你二哥了吧?前儿听谁说的来着,你挺小的时候,你二哥就外任了?”李桑柔倒了茶,坐在潘定邦对面,吃着喝着说闲话。
    “你瞧你这记性!还能有谁,我跟你说的!
    我二哥一连两任提举茶马司,足足十年。
    我二嫂还好,我二哥瞧着可老了不少,我阿娘一看到我二哥,话没说出来,就哭起来,说我二哥老了。
    我二哥说他那是因为经常在外头跑马,晒得黑,其实不是老了,就是晒黑了。
    唉,都十年了,能不老么!二哥走的时候,我才跟这桌子这么高,唉,二哥是老了。”
    潘定邦十分感慨。
    “你二哥能在家呆几天哪?下一任还是外任?”李桑柔咬着杏干,问道。
    “二哥下一任就在建乐城,应该是六部哪里吧,或是别的什么地方,大理寺什么的。
    本来,二哥回来,三哥要外任的,可三哥不是接了……”潘定邦欠身向李桑柔,压着声音,“你这边的活儿么,瞧我三哥那样子,好像还挺要紧。
    你说你这儿能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我看他是不想外任,外边多苦!我二哥可是又黑又老,建乐城多好,你说是吧。
    阿爹最听三哥的话,现在,看他们商量下来那意思,二哥在建乐城,三哥好像也不外任了,唉!”潘定邦拍着桌子,一声长叹。
    “你二哥也爱管着你?”李桑柔上身靠进椅背里,一脸同情的看着潘定邦。
    “我生下来那年,大嫂嫁进来,我从小是大嫂抱大的,大嫂最疼我。
    可没两年,大嫂跟着大哥外任,二哥就接手管我,唉!”潘定邦又是一声长叹。
    “那可管了好些年!你二哥凶不凶?”李桑柔这回是真有点儿同情潘定邦了。
    他那位二哥,那官声,可是出了名的勇猛敢为,敢急追上百里,亲手砍杀偷马贼的。肯定不是个温婉性子。
    “凶得很!唉!”潘定邦靠近过去,又是一声长叹。
    “算了算了,咱们不说这个了,没办法的事儿,多说除了烦心,没别的用。
    对了,听说那什么楼上,昨天热闹了一夜,你去没去?说是,那个,又香又艳呢!”李桑柔嘿嘿笑着,转了话题。
    “你都知道又香又艳,我哪敢去!”潘定邦横了李桑柔一眼。
    这是明知故问!照她的话说,扎刀子!
    “那你三哥去没去?你二哥呢?听说才子云集啊!”李桑柔一只脚翘在长案上,晃来晃去。
    “他俩都去了。”
    “哟~~”李桑柔拖着长音,一声哟,哟的又香又艳。
    “嘿!”潘定邦趴在桌子上,一脸八卦,“你别哟,他俩去是去了,就是去晃了一趟,可没敢多留,更没敢又香又艳!”
    “啊?为什么?噢!对了,你说过,你们一家门都怕媳妇,这话是真的?”李桑柔放下脚,也趴在桌子上,一脸的不敢相信。
    “瞧你这话,我什么时候瞎说过?我这个人从来不乱说话!”潘定邦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一脸傲然。
    “那你二哥三哥怎么怕媳妇?也像你这样,成天这耳朵……”李桑柔欠身过去,看潘定邦的耳朵。
    “哪能像我这样!我跟你说,阿甜吃亏就吃亏在性子太暴,爱动手!
    要说厉害,那得是我三嫂最厉害!
    我三嫂这个人,长的比我三哥好,字儿写得比我三哥好,学问比我三哥好。”
    潘定邦说着,咯的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愉快的拍着桌子,“我三哥挺惨,哪哪儿都不如我三嫂。
    我三嫂这学问,还不像我二嫂,诗词音韵什么的,我三嫂最会写策论,厉害得很!
    我三嫂跟我三哥相亲那会儿,让我三哥写篇策论给她看看。
    我三哥觉得自己是大才子,了不得!
    可一篇策论送过去,被我三嫂批的一无是处不说,连这门亲事,也被我三嫂拒了。
    我三哥就急眼了,挖空心思写了一夜,我二哥帮着他一起写。
    我二哥的学问其实比我三哥好,二哥这个同进士,照我阿爹的话说:时也命也,非学问高低。
    他俩吧,写了整整一夜,又请我二嫂润了一遍色,我二嫂文采特别好,我二哥三哥都比不了。
    这一回,再送过去,我三嫂算是勉强点了头。”
    “哇噢!”李桑柔听的拍着桌子惊叹。
    “我三哥可怕三嫂了。
    有一回,那时候三嫂刚嫁进来没几年,第三年吧好像,我们兄弟,还有堂兄弟,一群人喝酒。
    我六堂哥,前两三天去找我三哥,正好听到三嫂教训三哥,我三哥死不承认。
    当时,他喝了不少酒,胆子就大起来了,一把抓起根茶针,说要让我们看看,到底谁怕谁。
    我们跟在三哥后面看热闹。
    三哥冲进垂花门时,还气势得不得了,当时三嫂正和二嫂坐在廊下喝茶说话,看到三哥冲进去,问了句:你这是怎么了?
    就一句话,三哥就软了,说:我怕丫头们力气小,撬的茶不如你的意,特意拿了茶针,给你撬茶来了。”
    李桑柔拍着桌子,笑的哈哈哈哈前仰后合。
    潘定邦也拍着桌子大笑。
    “那你二哥呢?二哥怎么怕?也这样?”李桑柔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二哥脾气暴,小时候教我认字,教到第二遍,我记不住,他就瞪眼拍桌子。
    我二嫂又好看又温婉,大声说话的时候都没有过,可不管我二哥多大脾气,只要我二嫂一眼横过去,我二哥那脾气,立刻就没了。
    我二嫂要是觉得我二哥哪儿不好,就让人送汤水过去。
    送的要是什么芙蓉汤荷花汤木樨汤,那就是啥事儿没有,要是送了什么清心汤顺气汤,那就是提醒二哥,他有点儿过份了。
    有一回,也是跟昨天差不多的花楼花会上,二哥酒多了,昏了头,就是你说的,又香又艳上了,就在这时候,二嫂一碗浆水送到了!
    二哥当时,手里还有半杯酒,都没敢喝完,看到浆水,呼的窜起来就跑了。”
    “啊哈哈哈哈哈!”李桑柔再次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唉哟喂,笑死我了!你们一家,唉哟!人家别家肯定没有这样的,你们家……”
    “谁说别家没有!”潘定邦和李桑柔对着拍桌子,“周家,就是刚致仕的礼部周尚书,不光惧内,他连他那个小妾都怕!
    还有符家,就是周尚书那个孙媳妇家,淮东大族。
    符家大爷,现在哪个路做帅司来,我记不清哪个路了。
    有一回,符家大爷正跟个红伎眉来眼去的对诗,听到一句大奶奶来了,吓的酒杯掉地上,脸都白了!”
    “啊?”李桑柔一脸惊讶和八卦,“真的?还有哪家?怎么这么多惧内的?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说的全是真的!
    这有什么稀奇的,你们女人多厉害呢!不是,是厉害的女人多多呢!一个个厉害的吓人!
    像你这样的,你要是嫁了人,你嫁给谁谁不怕?
    敢娶你的人,要么瞎了眼,要么,肯定是被你拿刀子逼的。”
    “你怎么说话呢!”李桑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不嫁了!以后我娶一个算了。”
    “哈哈哈哈哈!”潘定邦捧着肚子,笑的前仰后合,“对对对,你是大当家的,你娶个压寨小郎君,多好!到时候,我一定得去喝杯喜酒!啊哈哈哈哈!”
    “咱说正事儿,你说,这么多人,这建乐城,惧内的不是一个两个,这简直是成群成堆,这么多,怎么就你出了名了?”李桑柔拧眉看着潘定邦。
    “不是我一个人出名,还有十一呢。唉!”潘定邦一声长叹,“我跟你说,就是阿甜脾气太急,太爱动手。
    我阿爹说过,贵人语迟,性子一急,就得吃大亏!这不就吃大亏了!
    其实阿甜挺好的,论河东狮,真轮不上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