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墨桑 第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皇四子虽然没立太子,继位已经确定无疑。”顾晞说着,叹了口气,“皇长子、皇二子,都死在蔡贵妃手里,蔡贵妃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皇四子更有才干?”李桑柔看着顾晞。
    “嗯,算得上雄才大略。
    我出使南梁的时候,见过他,他风仪极好,反应敏锐,谈吐有趣,让人如沐春风。
    大哥仔细看过他经手的几桩政务,说他精于政务,见识不凡。”
    “和你大哥不相上下?”
    “我觉得他才能上不如大哥,可是……”可是后面的话,顾晞戛然而止。
    “他以后自己就是皇上,你大哥可不是。”李桑柔接话道。
    顾晞看着她,片刻,移开了目光。
    “听说从进了腊月,四海通达那边收到的信就极少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收尾?什么时候开新线?”好一会儿,顾晞再开口,转了话题。
    “我没打算替四海通达收尾,他做他的生意,我做我的生意。我可从来没对他们动过手。
    虽然他们一直挖我的墙根。
    新线还没有打算,你有什么打算?”李桑柔看着顾晞。
    “嗯,要开新线,先把扬州那条线开出来吧。”顾晞垂眼道。
    “还能太平多久?要是打起来,会打成什么样儿?”李桑柔看着顾晞问道。
    “大哥的打算,是不想让皇上忧心。南梁那边,大约也是这样。
    我见过南梁皇帝,和皇上类似,年纪大了,雄心消退,不喜欢变动。”顾晞含糊道。
    “今年元旦,听说皇上精神很好,南梁那位呢?病的怎么样?”李桑柔看着顾晞。
    “应该还好,郊祭是自己去的,回来的时候还骑在马上,接受万民朝贺。
    太平了三四十年,也准备了三四十年,大哥不急在这一年两年,那位皇四子应该也不急在这一年两年。
    一年两年的太平,总还是有的。
    这些年,大哥一直想着要一统天下,南梁那位,大约也是这么想。
    一旦打起来,要么江南,要么江北,只怕就是一片焦土了。”顾晞语气淡然。
    这一仗,大哥和他,已经准备了十余年。
    李桑柔默然。
    李桑柔从潘楼出来,径直回了炒米巷,大常等人回去时,李桑柔坐在廊下,已经喝得半醉。
    “出什么事了?”大常几步冲到廊下,看着蜷缩在圈椅里的李桑柔。
    黑马和金毛,以及小陆子三个,跟在后面跑的呼呼啦啦。
    “武怀义血洗了夜香帮。”李桑柔仰头看着大常,一句话说完,头往后仰靠在椅背上。
    大常呆怔住了。
    黑马两眼圆瞪,捅了把金毛,“老大这话啥意思?”
    金毛瞪着黑马,却没能说出话来。
    黑马和金毛后面,小陆子嘴巴半张,傻子一样,大头和蚂蚱也和小陆子一样,目瞪口呆的傻在了那里。
    好一会儿,李桑柔直起头,低低吩咐道:“明天你去趟大相国寺,好好做场法事,送送大家。”
    “好。”大常一个好字没说完,就哽住了。
    ……………………
    刚出正月,陆贺朋找文诚告了个长假,直奔淮阳府,在淮阳府会合了邹旺,当天就赶往项城。
    建乐城里,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大常带着蚂蚱,往府衙递了份状子,状告现如今建乐城最火的两家小报东家:董叔安和林建木。
    顾晞听说大常往府衙递了建乐城开年头一状,急忙打发如意过去看热闹。
    乔推官接了状子,一目十行,看到中间一百六十多万两的银子数,惊的两只眼睛都瞪圆了,赶紧让人去请石府尹,这案子银子太多,他不敢审,也审不了。
    石府尹过来的极快,从乔推官手里接过状子,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又拿过大常递上去的两份契约,再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瞄着蚂蚱抱着的一大摞帐册,忍不住抽了口凉气。
    这案子,要么,就是个坑。
    这两家小报,踩进了人家挖的坑!
    要么,就是另有所指。
    四海通达跟顺风打擂台,打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一回,是顺风打回去了。
    两家都是有后台的,这状子告的不是两家小报,而是顺风叫板四海通达,或者是,顺风后头的那位,叫板四海通达后面的那家!
    想到这里,石府尹一阵头痛,下意识的四下扫了一圈,这一扫,就扫到了如意,顿时,头更痛了。
    石府尹看向乔推官,乔推官也正看着他。
    “你看?”石府尹压着声音,抖了抖手里的状子。
    “得审,该怎么审,就怎么审,照规矩审。”乔推官声音压的更低。
    石府尹嗯了一声,只能审,只能当什么都没看出来,该怎么审,就怎么审。
    石府尹啪的拍响了醒木,吩咐衙役升堂,去传新闻朝报的董叔安,和林家小报的林建木。
    两个人到的都很快,进衙门时一脸莫名其妙,看到大常跪在大堂中间,还是莫名其妙。
    石府尹看的叹气,看这俩人这样子,十有八九,是被顺风坑了,或是做了枪头。
    唉,可怜。
    “把状子拿给他俩看看。”石府尹将状子递给站在旁边师爷,师爷递给衙役,衙役先递给了董叔安。
    林建木就着董叔安的手,看了那张状子。
    大常这张状子写的全是大白话,简单明白。
    两个人一目十行,一遍看完,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赶紧看第二遍,第二遍看完,两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一起看向大常,再从大常,看向石府尹。
    “常山所告,是否属实?”石府尹紧绷着一张脸,官腔官调的问道。
    “回府尊……”董叔安和林建木磕了个头,答了回府尊三个字,后头就卡住了。
    “是否属实?”石府尹拧着眉,追问了一遍。
    “回府尊,当时,是一位姑娘,跟这位常爷一起找到小的,这位常爷没说过话,都是那位姑娘说。
    那位姑娘说,她是顺风速递铺的东家,说顺风速递做的是信客的生意,说想把小的这小报,卖到陈、颖、寿,和无为州,说小的小报在建乐城卖多少钱一张,她一张小报只加十个大钱,还说小的要是不放心,她可以先给钱再拿货。
    后来,一样一样的细事儿都说定了,那位姑娘看起来很高兴,说起来的都是玩笑话,后来又说,小的这小报,建乐城之外,她可是独此一家,说以后也要独此一家。
    当时,可不就是她独此一家么,那邮驿生意,当时就是她独此一家!
    小的当时是想,她说的是她那邮驿生意,那肯定是独此一家!别的就没多想,谁能多想呢?
    后来,四海通达开出来了,过来拿小报,也往那四州卖。
    四海通达从小的这里拿小报,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位常爷,还有那位姑娘,整个顺风速递铺,可没一个人说一个半个字!
    这会儿突然把小的告到府尊这里,这实在是!”
    董叔安越说越气,气的说不下去了。
    董叔安说一句,林建木点一下头,只点的令人头晕。
    “小的也是这样!”董叔安说完,林建木急忙叫道。
    “常山,董叔安和林建木所言,可属实?”石府尹一脸严肃的再问大常。
    “大老爷,小的能问这两位爷几句话吗?”常山看着石府尹,闷声闷气道。
    “你问。”石府尹抬手示意。
    “董老爷,林老爷,我们老大,是不是当面说过,贵两家这小报,在陈州,颖州,寿州,无为州这四州,顺风独家售卖,这话不错吧?”大常挪了挪,面对董叔安和林建木,一字一句问道。
    “不错是不错,可当时,我以为你们大当家说的是邮驿生意!这就是句玩笑话!”董叔安急急答道。
    林建木赶紧点头,“确实是玩笑话,哪有独家这一说?这不是笑话儿么!”
    “当时还有份契约,我们老大说,请你们看清楚了,签字画押,按了手印,再无反悔,这事儿有吧?”大常接着再问。
    “那我问你!我家把小报卖给四海通达,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当时怎么不说?啊?当时怎么不说!”董叔安被大常问的,气着了。
    “大老爷。”大常挪了挪,面向石府尹,“我们老大是个实在人,又实在又老实。
    他们把小报卖给别家时,最开始,我们老大是真不知道。
    这样背信弃义的事儿,是我们老大想都想不到的事儿!
    直到小报卖得四州到处都是,好多好多人说到我们老大那里,我们老大还是不敢相信。
    大老爷,您说,这天底下,哪会有这样不讲信义的人呢?您肯定也想不到对不对?
    我们都没想到!
    后来,我们老大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老大就亲自走了一趟。
    从陈州到无为府,四府一十六县,我们老大走了一遍,看了个遍,我们老大这才知道,原来天底下,真有这样不讲信义的人啊大老爷!”
    大常一脸悲愤。
    石府尹听的不停的眨眼。
    “后来,”大常抹了把眼泪,蚂蚱往地上一趴,干脆哭起来。
    “后来,我们老大差点气病了。
    我们老大说,董老爷和林老爷,肯定是一时糊涂,做人要大度,要给别人留下改邪归正的机会和余地。
    所以,我们老大就等了一个月,让他们自己改邪归正。
    可这一等,就过年了,大老爷,您说,大过年的,咱总不能上衙门告这状,您说是不是?
    这不,一出正月,我们老大就打发小的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