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54章 什么都可以投机,唯独粮食不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面对灾难,舆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华夏还有着把各种灾难都说成是天子失德的传统,遇上点什么事,就认为是天子不行,得罪了老天爷,然后天子就要下罪己诏什么的了。
    而李轩显然是没有这么大方,老天爷的错,怎么能怪到自己头上呢?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要朝报司那边做好舆论引导,别被人带动节奏。
    把各种埋怨引向于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上来!
    所以,朝报司这边就是开始准备关于这一场洪水的专题报道了!
    报道的核心是什么?
    首先是要报道圣天子对此事的重视以及英明,提前做出了准备,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损失。
    其次是报道官方对此事的重视以及努力,尤其是要重点描述军方参与抗洪的事迹,而且要重点描述,因为官府的高效组织以及军方的牺牲,大幅度的减轻了损失,拯救了数以百万乃至千万百姓的。
    上面这两点,其实就是突出圣天子和官方的作用,让人们知道,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圣天子和官府始终站在百姓的这一边,为抗洪救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
    其次,则是报道一些杰出的正面例子,选择或者干脆虚构若干个英雄人物,重点报道他们响应圣天子的号召,官府的组织,以忠君爱民的精神参与这一次的抗洪救灾当中来。
    通过树立若干个正面英雄印象,从而侧面印证圣天子的光明伟大,官府的高效组织工作。
    虽然,还要在报道中,重点报道一些普通的民众面临灾害时的正面反应,比如说河南那边的士绅大户以及各企业,踊跃捐款捐钱的事迹,比如说普通灾民面对洪水时,响应官府号召,转移到安置点,如今不仅仅不用担惊受怕,而且在新家园里生活的非常好,比以前更好。
    总之,这一系列的报道,其核心就是要引导舆论,宣扬圣天子的光明伟大,以及在圣天子的带领下,官府的高效组织工作。
    舆论引导工作有朝报司负责,李轩是很放心的,这些年来,朝报司通过大唐朝报进行舆论引导工作,还是相当成功的,民间对李轩的印象非常好,普遍认为李轩是一个圣明天子,国朝的各级衙门,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总体而言也是好的,是为民众办实事的。
    当然了,民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们也是知道肯定有贪官什么的,而这个时候,朝报司就需要作出正确引导,让人们认为,这些腐败分子,只是官员群体里的少数人,而官府对这些人也是严格打击。
    让朝报司的人开始舆论引导工作后,李轩也是没有闲着,随后他又是把御书房里的值班大臣给叫了进来,并吩咐他们做好安排,准备从准备从各地方财政抽调资金,共渡难关。
    以帝国目前的中央财政能力而言,已经是很难独自支撑这么大范围的抗洪救灾费用了,如今需要全国一起出力。
    各地方都是有着自身的地方财政的,这个地方挤一点,那个地方挤一点,这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足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
    嗯,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中央向各地方衙门请求财政协助,也不是命令,而是通知!
    因为这个操作过程并不需要各地方衙门的同意!
    中央缺钱缺兵了,还得向各地方督抚请求支援?
    扯淡!
    直接拿走就是了!
    税部那边直接调整本年度的国税和地税的比例就可以了,降低地税的比例后,这多出来的税款直接由税部上缴中央财政。
    这个过程里,地方衙门是没有任何插手乃至插话的机会的!
    敢插手?想造反呢你!
    财政和军权,这一直都是李轩抓的最紧的两项权力!
    因为只有抓住了这两项,那么才谈得上中央集权,有钱有军队,谁想要挑战李轩的皇权,那么李轩就敢直接挥起大刀一刀砍下去。
    这种大背景下,大唐帝国中央一向来都是牢牢把控着税收权力,税部乃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能够收税的机构,而各地方的税务局,也都是属于税部的直属机构,并不归属各地方衙门管理。
    税部乃是众多机构里,独立性最强的一个机构,比巡警、督查、法院这三个机构都要更加独立,因为这三个机构多多少少还会受到地方的影响,因为这三个机构,基本是属于地方和中央双重管理,名义上是单独自称体系,不过地方的一把手对这三个机构还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的。
    但是税部下属的各地税务局却是不同!
    各地方官员是没有丝毫插手的权力,甚至各地的税务局,基本都不和当地衙门打交道,他们只收税,遇上麻烦了,乃至武装抗税这种事,都不用请求巡警或者驻军帮忙,他们自己有税务稽查队。
    普通的税务案件调查乃至抓人,他们有自身的调查机构,和巡警没关系。
    大的武装抗税,他们有着武装行动部队,寻常武装抗税,直接枪炮齐发就完事了。
    这种大环境下,如果说中央要调整国税和地税,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因为这种大环境制度里,其实理论上来说,中央是掌控了所有的税收的,地税只是中央留给地方的一部分税收而已,但是留多留少,那纯粹是看中央的决策,地方是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的。
    如今中央财政紧张,李轩自然是想要填补这个亏空!
    不过就算是不要抽调地方财政填补中央财政,也不能搞一刀切,因为有些地方其地方财政本来就非常的困难,这每年都不够给公务人员发工资的,都还要上级财政的补贴,如果一刀切了,他们的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而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要宽松一些,所以也能够适当的多拿一些。
    不过为了避免各地方衙门的担心,李轩也是吩咐了下去,今年的地税调整,乃是特事特办,不为常例。
    这倒是事实,本来中央财政是比较宽松的,只是今年遇上了大洪水,一时半会的周转不过来才会调整地税比例,不可能每年都这么搞的,真要每年都这么搞,那些地方官员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地方财政的钱也不是他们自己私人的,该当官的还是当官。
    但是却是会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反过来,又会阻碍到全国的经济,经济都不好了,自然也就别指望能够收多少税了。
    所以,这里头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问题,是不可能乱来的。
    处理完舆论以及税务问题,李轩又是把军方的人给叫了过来,吩咐下去让他们重点注意受灾区域的治安问题!
    虽然说这一场洪灾里,官方的处理相当高效,暂时来说也没有造成什么大范围的人员损失,但是毕竟有着上百万人的灾民,这些灾民如果不能安置妥当的话,就会变成流民。
    哪怕是安置妥当了,但是如果有什么野心家跳出来,也是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动乱。
    这种关键时刻里,李轩自然是不会放松,进行舆论引导的同时,也需要保持高压的军事威慑。
    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知道,哪怕是乱了,但是大唐王朝的强悍军事力量,依旧不是他们所能够的对抗的。
    实际上不用李轩特地去吩咐,军方的人也是时刻注意着地方上的情况!
    军方在受灾地区的总动员,除了动员军人参与抗洪救灾外,实际上相当多一部分的部队都是提高了警戒,预防任何不测。
    尤其是各大灾民安置点,几乎清一色的都有部队驻扎!
    这些驻军的作用既是为了保护他们,维护治安,同样也是为了就地镇压可能出现的动乱。
    毕竟,这上百万的灾民,就是动员的最大源头,无论如何也是需要时刻监控并防备着的。
    因为江北、皖北、河南等地的兵力不足,军方甚至已经是开始从江南、皖南以及湖广、江西、山西等周边省份抽调部分部队进入受灾地区。
    如果真出现什么动乱了,将会第一时间镇压,把叛乱的消灭在刚开始的阶段。
    这一场洪水,给大唐帝国带来的冲击是相当大的,甚至影响比数万鞑靼铁骑杀出长城还要大的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经济影响了,这说的可不是什么工商业经济,而是农业经济!
    大范围的洪水,势必会让受灾地区减产,粮食产量不足,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如今帝国官方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凑集粮食,然后用于灾后救灾所用,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出现大规模的饿死人的场景。
    要不然的话,整个帝国上下苦苦追求的宣平盛世,就是一句笑话!
    都大规模饿死人了,你还说盛世?
    扯淡呢!
    也好在大唐帝国早些年就搞出来了大唐粮食总公司,并在各省道建立了粮食公司,大唐粮食总公司,依靠着庞大的财力,官田出产的官粮,征收的税粮,成为了大唐帝国里最为庞大的粮商,以储备粮食,平衡粮价。
    其各地的粮食仓库里,常年都储备着大量的粮食!
    依靠着庞大的粮食储备,不仅仅可以用来救灾,而且也是能够维护粮价稳定。
    至少大唐帝国的最近十年来,粮价一直都是维持着一个正常水准,任何敢于低买高卖,玩粮食投机的粮商,基本都是同一个下场,先是被大唐粮食总公司通过收购或者投放粮食,搞得破产,然后就会被抓住各种罪名,然后被送进监狱,严重者甚至抄家灭族。
    在大唐帝国,什么都可以投机,唯独粮食不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