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三百六十八章 缺粮啊缺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实上,这次对俄战争,俄军主力伤亡十七万人,后备兵力损失了不下二十万,甚至超过了日俄战争时期的损失,这引起了国际的一致惊叹。
    而中国方面虽然对自身的战损语焉不详,但是还是有各国驻华武官联合推算出来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东北军到目前为止的人员损失不会超过十万人——唐努乌梁海损失的五万余人也算在其内。
    日俄战争历时19个月﹐日军参战总兵力约110万人﹔俄军参战总兵力约120万人。战争中﹐日军伤亡﹑被俘约21万人﹐损失舰船91艘﹐支出军费17.2亿日元。俄军伤亡﹑被俘约27万人﹐损失舰船98艘﹐支出军费20亿卢布。日军在战场上虽然节节胜利﹐但人力﹑财力消耗殆尽﹔俄国接连失利﹐国内酝酿着革命危机。双方均不愿将战争继续下去。
    当初中俄战争开打之后,谁都不敢相信,中国会取得巨大的优势,甚至,俄军给打的如此之惨。
    东北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而元气大伤,相反,东北的重工业因为这场战争迅速的蓬勃发展起来,整个东北甚至是全国的工业都在迅猛增长。
    日本本来蠢蠢欲动,但是现在学乖了,安心的蛰伏,想要坐山观虎斗。
    东北军这么强悍,日本自认为,他们并没有完全压制东北的把握,东北现在三十万常备军,穷兵黩武,他们希望东北能够自己崩溃掉。
    现在谁都不敢相信,俄国就一定能够击败中国,获取这次战争的胜利。
    俄国依然没有吸取日俄战争的教训,依然是如此的腐朽,过于低估东北的实力﹐对战争准备不足,甚至对中央军与南方卫国军北上参战也预料不足﹔战场远离国家中心地区﹐仅有的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运输能力低﹐兵员和物资的补充不能满足需要﹔军队的编制装备不适于交战战场地形作战﹔官兵厌战﹐士气低落﹔军队缺乏训练﹐军事素质差﹔统帅部执行消极防御战略﹐指挥失当。
    俄国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四十五万从欧俄调过来的常备军,五十万农民与矿丁。
    但是,俄军过分的臃肿,战斗力成倍的打了折扣。
    现在,伊尔库兹克的二十万正在训练的毫无军事素质可言的民兵们居然暴动起来,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倒是表现出了极高的素养。
    俄军在西伯利亚伊尔库兹克段驻防的四个师兵力损失惨重,这其中也有部分官兵加入了暴动行列,烧杀抢掠了起来。
    这种混乱一直持续了数天,大股俄军的到来,使得无数暴民们纷纷开始逃窜。
    这是个七月初的好日子,很适合逃亡,入冬之前,足够他们逃回欧俄,然后,他们就能够过起属于他们的好日子。
    日林斯基亲自赶到了伊尔库兹克,看到整个城市几乎成为了一片废墟,恨的咬牙切齿,用最为恶毒的语言开始诅咒这些暴民。
    如今不仅是城镇村庄,就连军队中也开始弥漫着消极厌战,各种负面的情绪,日林斯基很清楚,要是再不能够取得胜利,看到胜利的希望,那么俄军将会不战而溃,现在军队的士气还远远不如日俄战争时期。
    有人在欧俄的报纸上发表评论,俄国的专制制度,将会使得这场战争再次以失败告终。
    沙皇尼古拉二世很害怕这种言论,的确,要是真的再遇到大溃败,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恐怕国内会继续动荡,情况会更加的恶劣,他更在意的,不是开疆拓土,而是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
    现在西伯利亚东段铁路给中国军队占据大半,伯力也给攻陷,双城子与海参崴两座要塞如今孤军作战,要不是能够从英法的远东殖民地以及日本获取补给,只怕两座要塞都要不保。
    赤塔已经给彻底的隔绝了起来,由于伊尔库兹克这场大动乱,俄军不得不西撤,使得中国军队将赤塔筑垒地域从西面与南面牢牢的封锁了起来。
    7月4日,李纯带两个师的兵力,攻占了庙街,这个极北的中国人失去已久的故土,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二天,李纯继续带兵进攻库页岛,这个大岛可惜南边给日本占了。
    库页岛的俄军并不多,才几百人,但是怕日本人挑事,故而李纯派了一个旅的军队扫荡库页岛。
    在后世的共青城方向,李安生亲自指挥,开始在这里建城,中国风格的城镇,名字就叫兴华城。
    后世的共青城利用阿穆尔河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了一个工业基地城市,李安生同样要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里建成,建一座大工业城市。
    蔡锷与蒋方震继续带兵逐步清扫俄军自伯力往南,直至双城子的据点,并且派兵打到了海边,直通鞑靼海峡。
    沿着乌苏里江与西伯利亚大铁路南下,也是个练兵的好机会。
    俄军不断的收缩兵力,将五万余兵力逐步的后撤到双城子要塞,故而一路上都是歼灭战与追击战,攻克几个俄军负隅顽抗的据点而已。
    这个期间,也很有利于蔡锷等人进一步的将南方卫国军锤炼一番,为进一步的恶战做准备。
    接近五万的俄军龟缩在双城子与海参崴要塞,要想攻克,将会付出极大的困难。
    东线战场的形势相当明确,那就是俄军固守双城子与海参崴要塞,凭借外部援助死死支撑着。
    而西线,日林斯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缺少物资,尤其是粮食。
    没有军械装备,顶多不发动大型战役,但是没有粮食,这是要饿死人的,关乎到人心安定与否。
    在伊尔库兹克周围,云集了两百多万人,其中有无数的难民,难道真的让这些难民就此饿死,眼睁睁,不伸手拉一把?
    日林斯基无比的憋屈,一把大火,一场大骚乱,结果把整个伊尔库兹克的战略储备都弄没了。
    欧俄毕竟离这里太远了,只依靠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能力根本就无法满足这场战争的需求,之前又没有什么储备,况且从西伯利亚到远东,都是贫瘠之地,根本就无法出产各种物资,说到底,这只是一个沙俄一厢情愿构建的以农业与采矿为主的虚幻之地。
    李安生很清楚到了后世,许多俄罗斯人因为在西伯利亚等地生存不易,生活成本高,都选择回到欧俄,要不是俄罗斯在国家政策上作出了许多动作,不然的话这里会变成无人之地。
    中国军队毫不留情的攻略各地的村镇,杀人放火,更加肆无忌惮的烧毁对方的房屋,就是为了制造大量的难民,制造沙俄的窘迫。
    等到冬天来临,这些人必定会给全部冻死,要想保住性命,那就要回到欧俄去想办法。
    这也是在变相的削弱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战争潜力。
    没有了人口,沙俄如何征集人力,如何补充兵员?
    东北军执行起这些相当残忍残酷的行动起来,没有丝毫的犹豫,战争天生就是残酷的,不存在人性与悲悯。
    他们许多人都跟俄国仇深似海,他们的亲人都平静的生活着,却给俄军肆意的杀戮驱赶,从故土赶走,所有的辛勤创造的财富都给夺走,那种悲伤,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由于仇恨的支撑,他们挨过了东北军各种残酷的训练,成为了一支支的铁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这些俄国平民,也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是潜在的俄军兵员,也为俄军提供着各种物资与劳力。
    李安生的这个绝户行动迅速的推广开来,各军在不断的烧杀抢掠,制造灾难,屠杀。
    战前从西伯利亚到远东,有总共五百多万的俄罗斯人,但是开战后,随着消耗与萧条,不断的有俄国人死去,逃回欧俄,人口已经不足四百万人。
    李安生的目标,就是要将这片庞大土地上的俄罗斯人变成零,这里将是中国的国土,容不得什么俄罗斯民族做少数民族,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但是不需要俄罗斯这个民族。
    日林斯基看到满目皆是难民,心头如同火烧一样,睚眦欲裂。
    粮食,上哪找这么多的粮食。
    西伯利亚是个粮仓,俄国在东方主要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西伯利亚,日俄战争之后,西伯利亚的粮食产出还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向欧俄略微供应部分,但是近几年的情况就很糟糕,除了勉强能够供应俄军,就没有能力运到欧俄去了,而开战后,则更加的悲惨,要从欧俄运粮食过来——从中国进口大量粮食的通道关闭了。
    东北现在找到了合理的借口,管制了粮食出口,凡是给发现有哪个国家的商人在东北进口了粮食立即转运到海参崴的,以后永远都取消购买资格。
    现在李安生在海外的农业恐怖主义大军迅速的扩张,早就超过了十万人,他们一年到头的想方设法在各个粮食产地进行农业恐怖主义,使得整个世界粮食产量出现了迅速滑坡。
    谷贱伤农这回事情在中国永远的都不可能实现,因为只有中国的粮食产量在飞速的增加着。
    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大国,甚至中国的面粉、面包等经过加工之后的粮食产品都开始大规模的远销欧美,其他国家的面粉制造成本很高,主要的粮食大国中国整体成本就低。
    现在的粮食是卖方市场,许多外国粮食商人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中国尤其是东北的粮食运到港口,有多少要多少。
    东北与德国约定的粮食换取援助也在稳步的实行着,在德国的帮助下,自去年以来,东北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教育等都在不断的飞速发展。
    有粮食就是好,能够支撑工业建设。
    反观农业大国沙俄,反而因为需要向西伯利亚运输大量的粮食,使得自身的工业体系也受到了影响。
    对于日林斯基来说,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粮食问题。
    大规模的在西伯利亚与远东征兵,减少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加上战乱损失的人口,对农业种植的破坏,今年整个西伯利亚到远东之间庞大土地能够有多少的粮食产出,这还真是个问题。
    只怕大战结束之后,俄国政府仍然要大规模的运粮食过来赈济,或者,除非能完胜东北军,攻占东北。
    现在东北可是有大量的粮食,有了这些粮食,能够迅速恢复元气。
    可是,日林斯基自己也不敢想象有那么一天。
    就如今这个态势,赤塔要塞能不能保住还是个问题,别说进一步打通满洲里与海兰泡,打开进入东北的要道。
    就连绥芬河方向,只求中国军队不要发起大规模进攻,就已经是烧了高香了。
    东北军这次大规模的动员,将接受进一步特训的民兵算上,也只是三十个师,四十多万人的兵力,其他都是后备役。
    目前好像没有进一步动员的打算,而且正在进行特训的民兵,其中也大部分是由铁道兵转来。
    东北的几条铁路修的很快,逐步的完工,就连锦齐铁路,也修完了大半。
    之前的铁道兵与工程建设兵用不了这么多,转了部分成为了民兵,他们会逐步的进入工厂,或是继续在军队服役。
    也幸好东北军没有进一步穷兵黩武的打算,不然的话,动员个数十万军队出来,用人海战术去消耗双城子与海参崴要塞,就连东方的这个港口也保不住。
    目前在东线,俄军处于被动防御,只能固守两大要塞,而在西线,俄军除了威胁恰克图,还在试图重新打通与赤塔的联系。
    而接下来的战役,都将围绕这两个战略目标而打。
    中国军队也有收缩的迹象,倾向于在恰克图前沿打防御战,在乌兰乌德与赤塔之间构建坚固防线的打算。
    收缩兵力的中国军队将会更加的难啃,这一点日林斯基很清楚,而接下来的战事也将越来越艰难。
    从欧俄到伊尔库兹克的运输,需要三个多星期的时间,在运输能力无法大规模改进的情况下,别说打大型战役,就是要保证这么多人存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