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56章 得意的李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朝会上的气氛十分诡异,各部的侍郎开始向皇帝陛下禀报帝国上个月的各项指标。然后尚书大人就会出来,大拍李二马屁,说什么皇帝英明天下太平之类的屁话。
    所有的朝臣,甚至包括正在回报的各部官员其实都心不在焉。不时有人拿眼睛瞟一下魏征,甚至有几次大殿里面陷入了沉寂。
    魏征好像一块面朝大海的礁石,屹立在那里岿然不动。不管你用什么眼神儿看他,这位兄弟就好像入定的老僧。站在他旁边的长孙无忌,甚至有些怀疑这位御使大夫睡着了。
    御史台的御史们蠢蠢欲动,不过却没人敢站出来。老大已经放话出来,如果这时候仍然要执意弹劾云浩不法,自己的政治前途很有可能就此完蛋。如果皇帝陛下跟魏征穿一条裤子,最好的下场就是去岭南钓鱼。
    李泰站在丹樨下面,眼神不住的在御史台诸位御史的脸上扫视。当他看到一位年青御史的时候,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是动手的信号,这位年青的御史名叫上官仪,今年只有二十多岁。
    保举他进入御史台的是太子李承乾。据说走的是褚遂良的门路!这之中的曲折无人猜的明白,不过他的身上深深的烙着太子殿下的烙印,所有朝臣都知道他是太子的人。
    这是岑文本布下的一招暗棋,李泰觉得现在应该是启用一下的时候。
    上官仪的手有些颤抖,接下来的事情很可能会赌上自己一生的命运。可他没办法,自己不过是权贵们之间的一枚棋子。棋子,是不可以左右自己命运的。
    趁着礼部尚书萧禹一顿马屁拍过的工夫,上官仪镇定了一下精神。双手紧紧握着笏板站了出来,朗声道:“臣御史上官仪有本奏!”
    本来要站出来的长孙无忌,立刻收回了自己的脚。疑惑的看了一眼魏征,却见到魏征忽然睁开了眼睛,然后目光看向了李承乾。
    大殿里面安静极了,所有人看到上官仪出班之后,立刻看向李承乾。李承乾一系的官员,则是看着太子殿下的脸色。只要太子殿下点头,他们就会像野狗一样扑上去撕咬。
    李承乾的脸色精彩极了,震惊,错愕,惊骇!年青的李承乾完全呆住,脑袋里面“嗡”“嗡”直响。上官仪难道疯了不成?自己没吩咐他弹劾云浩啊!难道说是老师安排的,看了一眼孔颖达发现这位老先生也是瞠目结舌。
    不是老师安排的,那这是怎么回事?
    侯君集心里叫糟,因为他看到御史台里面有几个太子系的年青官员已经跃跃欲试。云浩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侯君集太知道了。别说这么个没有查实的破事儿,就算这事儿是真的,皇帝也绝对不会拿云浩怎么样。
    虽然会暂时的削夺官职降一下爵位,但侯君集相信李二会很快赏还给云浩。
    李二看了一眼魏征,旋即说道:“上官仪,有本奏来。”
    “咳!”上官仪轻咳一声,努力调整好思绪。
    “臣上官仪官拜御史台巡按御史,今查登州刺史楚国公云浩,草菅人命以致乡民聚众叛乱。死伤者,达数百人之多。请陛下准许御史台擒拿此贼,以正大唐国法纲常。”上官仪没有说那些不靠谱的罪行,而是单单的将最重要的事情拿出来。
    魏征无奈的再次闭上了眼睛,这是太子要向云浩发难,绝对不是他魏征想要这样做。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一言不发装作木雕泥塑,把自己摘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你没跟那些蠢货说?”房玄龄疑惑的看了一眼场中,对着魏征轻声说道。
    “谁知道!一个想当官儿想疯了的愣头青,人家这是拿前程甚至是性命相赌。老夫有什么办法!”魏征当然不会把肚子里面的话都倒出来。房玄龄自然也不会接着问,只是和杜如晦相视苦笑,和魏征一样扮雕塑。
    李泰的心里畅快极了,上首位的李承乾脸色越不好看,李泰的心里就越畅快。不过作为一位秉赋极高的青年演员,李泰脸上写满了愁苦。也不知道这副表情是为云浩,还是为了太子李承乾。
    李孝恭惊愕的看着场中,尉迟恭握紧了拳头。程咬金瞪着眼睛,秦琼面沉似水。侯君集一双贼兮兮的眼睛四处乱看,心里越发的发凉。这下完蛋了,太子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将门。
    李神通斜着眼睛蔑视的看了上官仪一眼,好像在看一只臭虫。眼神扫到李承乾身上的时候,李承乾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陛下!臣有本奏!”孔颖达忽然站了出来,对着李二躬身施礼。
    “你也要弹劾云浩?”李二看着孔颖达一皱眉头,如果孔颖达也要弹劾云浩,那就代表着太子一系对云浩的全面发难。李承乾啊李承乾,你是不是太心急了一点儿。
    “启奏陛下,臣虽然与楚国公政见上有些不一。但这一次却不是弹劾楚公!”孔颖达弓着身子说道。
    “哦,那你是……!”李二有些搞不明白,李承乾这是要唱哪一出。
    “登州的事情,臣也有所耳闻。那吴老实一家的确死的蹊跷,可硬说是楚国公所为,却一无人证二无物证。只是凭借乡民的揣测,空口白牙的就这样处置一位国公,似乎有些不妥。臣以为,应该派遣重臣去山东彻查此事。待水落石出之时,再由陛下评断是非黑白也不迟。”
    孔颖达的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那些太子一系的言官刚要蹦出来,却又都缩了回去。李泰恨恨的看着眼前这一切,关键时刻这老王八蛋怎么蹦了出来。如果晚出来一会儿,太子一系的言官就会对云浩群起而攻之。到那个时候,李承乾就算是想收手也不可能了。差一点儿,就差那么一丁点儿!
    朝堂上所有人都疑惑的看着孔颖达和上官仪,这两个人都是太子李承乾的人。可为啥一个要弹劾云浩,另外一个却是要保云浩。太子殿下,这是要唱的哪一出?
    “程乾,你是太子此事你怎么看?”李二也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的询问李承乾的意见。
    “父皇,臣以为太傅说的有道理。国朝不能因为乡民们的臆测,就凭空降罪于一位功勋卓著的国公。云浩自晋阳开始,就跟随太祖皇帝和父皇。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献土豆玉米,修铁路造轮船。这都是功盖社稷的事情,父皇理应给楚国公一个公道。”李承乾也不傻,怎么会不明白孔颖达在危机时刻跳出来是什么意思。
    他这一表态,太子一系的官员算是彻底明白,这件事情跟太子殿下无关。只不过是上官仪的个人行为,一个想升官儿想疯了的年青后生而已。
    大佬们的脸色缓和了不少,看着上官仪就像是看着一个死人。被这些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盯住,被玩死是必然,玩不死才是侥幸。上官仪现在真是生死两难,孔颖达站出来的那一刻就彻彻底底的将他卖了个干净。
    “父皇,大哥所言很有道理。楚国公是国之肱骨,怎么可能因为乡下愚民的揣测,就轻易治罪?此事,还请父皇三思。”站在李承乾身后的李泰也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向李二奏报。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是非曲直还没弄明白,的确不适合处置云浩。毕竟这么多年,他的功劳朕还是看在眼里。皇家,不会对不起有功之臣。传旨!着楚国公云浩回京述职,诸位谁愿意是登州走一遭,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李二扫视着这些王公大臣。
    没人站出来,这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对!是烫手的炸弹!一个弄不好,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没见场中的上官仪,两条腿抖得像是在弹琵琶都快站不住了。
    李二心里暗叹!长安悠闲的富足的生活,让贪婪的勋贵们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没有进取心。当年自己一声令下,众将抢令而出的场面恐怕再也看不到了。李二甚至怀疑,这些裨肉丛生的将军们,还能不能打仗。
    “儿臣保举一人!”李二正在感叹的时候,李泰站出来道。
    “青雀你保举何人?”李二好奇的问道。
    “太傅孔颖达,为人中正无私。为官多年官声人望都是有口皆碑,断然不会偏私冤枉了谁,又或者是放纵了谁。儿臣以为,可以担当此任。”李泰立刻把孔颖达送了出去,看到李承乾瞬间涨红的脸就知道,这位大哥很想一脚踢死自己。
    这就是个破事儿,孔颖达真要是查实办了云浩。一半儿的老将会对太子敬而远之,要是查不出来末后黑手……!孔颖达在登州待一段时间是肯定的了,没了他在太子身边出谋划策,太子李承乾就好像丢了一条臂膀。真要是旷日持久的查下去,也说明了孔颖达的无能。无论怎样,孔颖达这一身骚是沾定了。
    孔颖达一个头两个大,可现在此事是太子一系的人挑起来的,想要灭火也只能自己去。无奈之下,硬着头皮踏前一步道:“陛下!老臣愿往!”
    “既然有魏王的保举,孔卿也愿意前往。那此事就这样办吧!魏王泰这几年读书修德有成,今天朕观他处事练达颇有章法。这都是岑文本教导有方,传旨!赏岑文本绢五十匹,铜百斤。魏王泰,领荆州都督衔。”李二看着李泰,点着头说道。
    “谢!父皇!”
    “谢!陛下隆恩!”
    “退朝!”随着黄门的一声唱,李二离席去了后宫。
    李泰骄傲得像是一只斗胜了的小公鸡,笑吟吟的接受着朝臣们的祝贺。趁机拉着几位大佬,将今晚的酒宴定下。昨天没来的那些人不在乎,今天都得给自己几分面子。就连房玄龄,杜如晦这样轻易不出席别家酒宴的大佬,都答应今晚与岑文本赋诗一首。
    今天李泰无疑是胜者,李承乾看着受到热捧的弟弟。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却不得不装出一副长兄的模样道贺。这滋味儿就好像吃了一个苍蝇,吐又吐不出来难受极了。
    上官仪呆呆的站在人群中,他走到哪里人们就自动分流。躲避他好像在躲避瘟疫一样,没人愿意上前跟他说话。就连平日里的好友,这时候都避之不及。人都得罪光了,家犬一下子变成了丧家犬。未来没有了,希望没有了,上官仪觉得天地都在旋转,眼睛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啪!”回到太子东宫的李承乾刚刚端起茶杯,想想今天在大殿上的种种,立刻气得将茶杯重重的掼在地上。细瓷茶碗碎片四散飞溅,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孔颖达连忙用袍袖遮住脸。
    “太子息怒,您是储君怎可心相外露。不就是一个莽撞的上官仪,用不着咱们动手,那些老将们就能将他撕成碎片。”孔颖达走到李承乾下首,径自坐了下来。身后的侯君集,杜正伦,于志宁,杜荷等人依次进来。
    “别说撕成碎片,就算是化成灰都晚了。魏王今天晚上大宴,看看那阵容,开朝会都够了。陛下的一番嘉奖,让魏王的人脉陡升。就连家父,也答应了岑文本赴宴。”杜荷坐下之后,气哼哼的道。好像他说的,不是自己的老子一样。
    “不要说这样的话,陛下今天夸赞魏王,杜相恭贺一下也是人臣之道。都是混迹朝堂多年的人,他们的经历是你们不敢想象的。不要以为魏王的一顿酒,就能收拢他们的心。”孔颖达的无奈的看着杜荷,这小子哪有他老子一丁点儿心眼儿。
    家里出了杜如晦那样的人,注定了要占尽三代气数。杜家的今后,……嘿!嘿!
    “老师您真要去登州?”
    “陛下下了旨,不去是不成的。不过太子殿下放心,老夫已经有了计较。”孔颖达笃定的道。
    “太傅,计将安出!”
    “山人自有妙计,不足道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