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人心易动
密州的百姓,原以为兵祸来临,这日子马上就没法过了,可寻常人家又无路可逃,正惴惴不安等待厄运降临,却不想很快听到街头锣响,有人宣读新军的公告,声称平天军绝不扰民,一应商铺照旧经营,无需担心苛捐杂税。
开始还有些人不相信,结果就有士兵开始敲商铺的门,其他人躲在门后和窗口战战兢兢地看着粮店和布店的门被敲开,原以为会被抢的一干二净,结果没多一会儿,却见那些军爷推着大车小车的货物出来,当着满街人的面,用银子支付了货款。
这还是密州城里的人,第一次看到军爷们买东西给钱的。
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密州在北燕的管制下,犹如奴隶一般,动辄打骂,若有反抗,则格杀勿论。燕人在这里是上等人,而原本的大安人,则是最低贱的平民和奴隶,日夜辛劳,也只能勉强维持活着。
若不是故土难离,无处可去,外面到处是兵祸流民,他们也不会一直困在这里。
其实来来去去的兵很多,安军来过,燕军来过,流民来过,义军也来过,可无论是哪一路人马,进城后都是大肆搜掠一番,能不能守住城不要紧,反正不能亏了他们进城这一遭。
而这,还是第一支进城后不声不响,不抢不杀,只抄了官衙和几个大燕官员的府邸,其他的平民和商户人家连碰都没碰,今日居然还真的上门“买”东西,而不是白吃白拿。
这种好事,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错过了岂非可惜?
旁边酱铺的人小心地探出头来,问道:“军爷,我家还有些酱,你们要不要啊?”
“要啊!”带队的正是柳南,他们斥候小队的进程之后,就负责各处搜集情报打探消息,他得了命令,就带人出来买货,他有生以来也是第一次能如此放开了买货不带考虑荷包的,买买买的格外开心,一听还有酱料,干脆冲着满街大门紧闭的商铺喊道:“营中尚需各种食物,有愿意卖的赶紧开门,我买完可就走人了啊!”
“有有有!”隔壁立刻有人响应。
“军爷,豆油要吗?”
“要!”
“烧酒要吗?”
“要!”
“布要吗?”
“要……这种的不大行,我们那缺裁缝,都是大老爷们的不会做衣裳,听将军说,准备统一买了布料后找一家定做军服。这种事我可做不了主,要不你们等明天开张口看看告示,说不定就出来章程了,到时候你们卖也不迟!”
“还要出告示啊?”
“那是,我们将军说了,买卖要公平公正,军服这种大笔的买卖,就得跟正经商人合作,可不能随便图便宜买些不经用的,那可都是关系到我们兄弟性命的玩意儿,马虎不得呢!”
“你们将军是哪的人啊,这般厉害?”
“我们将军是青州人,也是跟我们一样的穷苦百姓出身,后来为了大活儿能活下去,才反了燕国。”
“将军本事大着呢,能引来天雷,那些燕国的铁骑遇到我们将军,一个个都吓得屁滚尿流,丢盔弃甲,甭提有多难看了!”
“以后你们就好了,我们将军在青州治下,百姓都能分到田地,再也不用怕那些燕军抢掠,能过上好日子……”
柳南和几个士兵满载而归,买到的东西不但便宜,还多了不少的添头,有些商户为了打听消息,给他们塞了不少东西,吃穿用度都有,他带回去都一一上交,将自己这一路看到和听到的情况都汇报了上去。
而如今负责情报和城防事务的,就只有孟兴远和楚逸,耿九尘则理直气壮地带人去开垦“盐田”,要赶在盛夏来临之前,将滤池和结晶池都砌好了,再移植栽种些花草树木在旁边的山崖上,以确保这片海滩的存在。
孟兴远昨日尝到了晒盐的甜头,对他们做的各种盐焗类美食大呼浪费之余,亦是垂涎不已,他年纪大了,平日吃惯了清淡的食物,偶尔吃一次这等重口鲜美的海鲜肥鸡,简直食髓知味,一日不见都不行。
于是他洋洋洒洒写了篇海盐赋,然后抄了几份,连带着耿九尘口述的盐焗类食谱,和先前写的信一起,分别让人给临安书院的几位好友和远在江南的亲友送去,基本中心意思就是“有明主反燕复安,有精盐不限量美食,速来!”
至于其他的粮商,就是一句话:精盐现货换粮,欲购从速!
江南多少盐商为了一份盐引能打破头,当初大安就曾让粮商解粮至边关换盐引,就有无数粮商跑断腿。而如今还不是换盐引,是精盐现货,即到即换,无赊无欠,不知比先前的政策优惠了多少倍。
这消息一传开,南方盐商顿时哗然,纷纷抗议不说,还提议朝廷收缴耿九尘的盐场,不准他贩售私盐。
而那些粮商平日里就眼红盐商的利润,如今有了机会可以自己得盐,哪里还顾得上盐商的抗议,纷纷组队装船出海,扬帆北上,没几日就到了密州。
还未进入密州港口,那些船上的粮商远远看到港口外的一处沙滩上,矗立着一座雪白的小山,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是什么?盐?盐山?!”
传说密州的盐多,有特殊的制盐技巧,能日出千斤,他们起初还有些不信,这次来的也不过十余艘粮船,就算是有什么意外,亏损几家分摊下来,还是能承担得起的,这年头经商永远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冒险走一回,谁晓得竟能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
“是盐!真的是盐山啊!——”
“天——这么多的盐……密州真是发了啊!”
这些海商南来北往,以前也曾来过密州,只是未曾久留,毕竟燕国治下的城池,一个比一个穷,他们卖不动多少货物,还不如直接背上通州,去燕京卖给那些贵族豪商,才能赚得回路费。
可如今看到密州港口直接矗立着的盐山,白花花的几乎要晃瞎人眼,他们都不禁有些后悔起来。
带的粮食太少,换不完这座盐山啊!
耿九尘这几日除了让人将精盐装袋之外,用来做盐焗食物和一些提纯不好的粗盐,都堆积在一起,点用巨石垒成一座数丈高的小山,然后用浆糊刷上去,将那些废了盐和粗盐糊在外面,又在外面厚厚地铺了约莫一尺来厚的粗盐,乍一看,就好像一座真正的盐山,就算有人到了近前,伸手拿来尝尝,除非整个人钻进去超过一尺,否则根本不会发现里面的问题。
单凭这个创意盐山雕塑做招牌,就足以让前来换盐的粮商相信他们制盐的实力。
而实际上,他已经发动了密州的军民一起帮着在开盐田,晒盐制盐,几乎日夜不停地轮班作业,到目前为止也不够换粮的数目,只能在跟那些粮商谈判的时候,设法分期付盐,或者……挖掘更多的利润点。
于是,刚到密州港口落脚,报上船税的江南粮商们,就接到了自封为山东刺史的耿九尘派人送来的请柬,请他们今夜去府衙赴宴,品尝密州的特产。
江南粮商以魏、褚两家为首,魏谷宇和褚明清看到那封请柬,虽然觉得有些古怪,可到了人家的地界上,就算真的是鸿门宴,也不能不去。当即就表示需要到客栈先打尖休息,沐浴更衣后,前去府衙去赴宴,才不算失礼。
张虎是这次负责送请柬的府衙侍卫,压根没看出这些粮商眼中打得官司,得了回话就立刻离开,一句也没多问。
众粮商就有些犹豫起来,忍不住问道:“不知这位刺史大人这么急着请我们赴宴,是何用意?”
“只怕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
“难道是鸿门宴?莫非他故意骗我等前来,就是要将我们扣押在此,让我们家人拿钱来赎人?”
“难道他是骗粮的?”
褚明清和魏谷宇交换了个眼神,有些失望地摇摇头。
褚明清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大家请稍安勿躁,刺史有请大家去府衙赴宴,实为尽地主之谊,我等若是推辞或妄加揣测,只怕会误了刺史大人的好意。”
魏谷宇跟着说道:“那位耿刺史的名声很好,想来不会做这等杀鸡取卵之事。毕竟,我们这次带的只是第一批粮,他需要的粮食,恐怕不止这些。”
众人闻言松了口气,其实他们心里也是如此想的,但只要有一个人往坏里想,其他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往那方面想,越是这种人多的时候,盲从的羊群效应就格外明显。
“那就好,那大家还是尽快收拾一下,准备晚上去赴宴吧!”
密州港口的客栈并不多,装饰平常,这还是这几日得知有江南粮商前来,耿九尘安排人临时现改装了不少客房出来,才堪堪能容下这些粮商。他们也不敢都上岸来住,船员和下人依然留在了船上,自己则上岸收拾打扮了一番,都换上了干净的新衣,准备前去府衙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