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扩大养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兄!”
    一声高呼, 太子下意识转过身, 只看到四周全是此地百姓, 便转过头继续说, “我五月初四再过来, 过几日——”
    “大兄!大兄!”
    高呼声再次打断太子的话, 太子微微皱眉, 有些不快,哪个没眼色的小孩:“莘——”
    “公子,好像是四公子的声音。”莘墨小声说。
    太子猛地咽下到嘴边的话就往四周看, 还是只看到此地百姓,不禁问:“四在哪儿呢?”
    “大兄,弟弟在这里。”
    话音一落, 太子就看到众人身后突然多出个大脑袋, “你——”刚出口,大脑袋又消失了。太子瞬间明白, 广陵王刘胥太矮, 被众人挡住了。这个发现让太子哭笑不得, “麻烦大家伙儿让一下, 我弟弟来了。”
    认真听太子讲话的众人原本也以为哪个调皮小孩, 莘墨的话一出,众人也在找“史公子”的弟弟, 然而没看到。
    太子此话一出,众人下意识往两边退, 转瞬间, 一个半大小子跑到太子面前,其身后还跟着两个少年。帮太子养猪的老农问道,“这二位也是公子的弟弟?”
    “是的。”太子打量三人一番,见三个弟弟脸通红,猜测他们下了马车直接跑过来的,“你们来的倒挺快。”
    广陵王刘胥笑道:“怕来晚了,大兄已经回去了啊。大兄的猪呢?”
    “在那儿。”太子指着三只大猪。
    齐王刘闳和燕王刘旦看过去,见太子手指的猪比另外三头猪大两圈。刘胥不禁睁大眼,来回打量六头猪,就转向太子,满眼佩服,“大兄好厉害,连养猪都这么厉害。”
    “猪不是我养的。”太子道,“你们看也看了,回去吧。再过一会儿我也走。”
    刘胥一动不动:“弟弟和大兄一块回去。”
    三个小王爷时常去长秋殿,太子跟他们也不是很熟,因为三人每次去的时候,太子十之有九不在殿内。太子见刘胥这样说,也没理他,又跟老农和中年男子交代几句就走了。
    太子第一次过来,也就是买芝麻和菜籽油那次,此地的百姓就送他到自家门口,这次一直把太子送到马车停的地方。太子都上车走了,众人还未离去。
    上一次莘墨也来了,看到众人前后不一的态度,忍不住说,“这些人还真是,真是实在。”
    “那时候他们也不知道咱们还会再来。”太子倒是能理解,让他不能理解的是,“莘墨,你说孤的三头猪比另外三头猪长得大,是不是因为阉割了?”
    莘墨也不确定:“奴婢不知,也许是的。”
    “那你明日就去买猪。”太子道,“当天就送去阉割,过两日连麦麸和豆渣一块送过去。”
    莘墨应一声“诺”,就问,“殿下,要不要跟三位王爷说一声,今天的事别往外传。”
    “他们能往哪儿传啊。”王夫人和李姬都不在了,太子笑笑道,“顶多告诉父皇。孤以后也会告诉父皇,经他们的口告诉父皇,比孤自己说更能让父皇信服。”
    莘墨不解:“这是为何?皇上更喜欢殿下啊。”
    “这种事不是亲眼所见,哪怕对父皇忠心如舅父告诉父皇,父皇都不大相信。”说到卫青,太子突然想到,“孤有些日子没去大将军府了吧?”
    莘墨:“是的。下雪又赶上太子妃生病,殿下有半个月没去了。”
    “去大将军府。”太子说着,忽然想到身后还有三个,“叫他仨先回去。”说完,车停下来。
    莘墨跳下车,告诉刘闳三人太子去大将军府。
    二十年前,大汉边关百姓一听匈奴来了,仓皇逃窜。二十年后的今日,匈奴一听卫青来了,抱头窜逃。卫青之名可见一斑。
    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只见过卫青两次,一次是大郎他们的百日宴上,一次是在长乐宫。
    卫青从长信殿回去,他们仨去长秋殿,在长乐宫内碰见的。三人见卫青两次说过两句话,还都是打招呼。然而,他们心里对卫青很是好奇。
    先前见到卫青只打声招呼,纯属不知该怎么跟卫青搭话。三人都知道彼此对卫青好奇,刘旦就推一下弟弟,冲太子的马车努努嘴。
    刘胥跳下车,跑到太子面前就说:“大兄,弟弟也想去。”
    太子顿时觉得很烦,可是他又不能跟一个九岁小儿一般见识,便提醒他,“孤晌午在姑母府里用饭。”
    刘胥眼中一亮,太子不说他都没想起来,卫青的妻也是他姑母呀,“弟弟也想在姑母家中用饭。”
    “行,跟上吧。”太子很是无奈。莘墨一上车,太子就忍不住抱怨,“孤真后悔把他仨留在长安。”
    三位王爷因何留下来,帮太子一起搜集史料的莘墨和闻笔很清楚,见太子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宽慰道:“三位王爷喜欢殿下,黏着殿下,总好过三位王爷不喜殿下,把殿下当成敌人。”
    “你说的孤知道。”太子出来,史瑶都不问他去哪儿。三个弟弟却脚跟脚的跟着他,太子总有种被监视的错觉,烦的揉揉额角,一直到大将军府都没再开口。
    下了车,太子深吸气,又是那个仁厚温和的太子,见三个弟弟下来,冲他们招招手,道:“进去后不准胡闹。”
    “弟弟看着四弟。”刘旦接道。
    刘闳也跟着点头,表示他和刘旦一起看着安静不下来的刘胥。
    刘胥见状,不大高兴,小声嘀咕:“又不是在宫里,我才不会乱跑。”
    太子瞥他一眼,什么也没说,抬脚进去。
    史瑶看了看门口的阴影,道,“都快晌午了,你父亲为何还没回来?难不成他的三头猪和人家的三头猪一样大?”
    不会的,母亲。三郎摇了摇头。
    大郎眼角余光注意到,看向三郎,你为何这么确定?
    我就知道。三郎爬到史瑶身边,拍拍她的手,别着急。
    二郎学着三郎,拍拍史瑶的手,母亲,别担心。
    史瑶蓦然笑了,“好,我不急。”停顿一下,就说,“蓝棋,告诉杜琴,午时三刻再做饭。现在先煮点小米粥和三个鸡蛋。”
    侯在外面的蓝棋应一声“诺”,就去找杜琴。杜琴去厨房交代下去。
    三郎不解,不做饭还煮粥?于是拍拍史瑶的手,无声地问,为何?
    史瑶没看懂他说什么,却看到他流哈喇子,连忙给他擦擦嘴。三郎抓住史瑶的手,在她手上写,母亲,为何煮粥。
    “给你们煮的。”史瑶道,“我以前听家中老人说,请不起奶姆又没有奶水的产妇会煮点米汤给小孩吃。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孩可以喝,你们一定也可以喝。”
    大郎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也爬过来拉住史瑶的另一只手写下,鸡蛋呢?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又狂又傲的大儿子难得跟她亲近,史瑶也没逗他。
    用铁锅煮小米粥,用甑煮鸡蛋,还未到午时两刻,鸡蛋和米粥就好了。
    史瑶令奶姆照看三个孩子,去庖厨盛三小碗米汤,然后把蛋黄放在小米汤里碾碎、搅匀,就令杜琴端去正殿。
    史瑶回到正殿坐下,蓝棋搬来一个方几盛放小米粥。史瑶端起其中一碗,对三个儿子说,“过来,我喂你们吃饭。”
    二郎撑着史瑶的腿,就要坐她怀里。史瑶连忙放下碗,叫奶姆把两条被褥拿过来并排放,“二郎,你和大郎、三郎靠在被褥上。”
    二郎扭头一看,才意识到母亲只有一个,他们兄弟有三个,不甚好意思的笑笑。
    大郎伸手朝他耳朵上揪一下。
    二郎被揪的不舒服,皱着小眉头拨开他的手就眼巴巴看着史瑶。
    史瑶本想让奶姆和她一起喂,可是一看到三个儿子,史瑶就改变主意,一人一口,不大一会儿,小半碗和着蛋黄的米汤就见底了。
    史瑶又端起第二碗。随后又端起第三碗。
    第三碗吃完了,二郎还吧唧吧唧嘴往碗里看。史瑶笑了:“你们现在还小,一次只能吃这么多,想吃明天再做。”
    好久没吃过东西,二郎明知道他还小,不能吃太多,可是还想再吃点,望着史瑶,泫然欲泣,别提多可怜了。
    “二郎不听话,我明天就不叫厨子做了。”史瑶板起脸道。
    话音一落,二郎咧嘴笑了,我没有不听话。
    史瑶无奈,放下碗,给三个孩子擦擦嘴,“歇一会儿就去睡觉。”
    三郎拉起史瑶的手写下,父亲不回来了。
    史瑶:“可能不顺利吧。”随后就吩咐庖厨做饭。
    猪阉割后长得快,肉质鲜美是史瑶在穿越小说中看到的。小说演绎成分居多,有时为了剧情需要还会故意把有的改成没有,以致于史瑶也不能确定她看到的是不是真的。
    三个孩子回偏殿睡觉时,饭菜端上来,史瑶却没什么胃口。喝点粥,吃几片藕,吃几块鸡肉和鱼肉,六分饱,史瑶就令人把饭菜撤了。
    午睡醒来,申时一刻,太子还未回来。一直到酉时,天快黑了,史瑶才听到太子的声音。
    史瑶忙迎上去,还没到跟前就急切道,“殿下为何回来这么晚?”
    “有点事耽搁了。”太子道,“饭好了没?”
    史瑶:“还没做。”
    太子命莘墨吩咐厨子做饭,就和史瑶一块回正殿,看到三个儿子还坐在被褥上,有些惊讶,“他仨没睡觉?”
    “刚醒。”史瑶解开他的大氅,转身递给阮书,“猪如何了?”
    太子看她一眼:“担心了?”也没卖关子,先跟史瑶说猪有多大,随后说,“孤到大将军府就听到丝竹之声,本想调侃舅父几句,进去一看才知道父皇在姑母府里。
    “父皇见刘胥靴上有很多泥土,就问他干什么去了。刘胥藏不住话,把他知道的全说了。父皇半信半疑,刘闳和刘旦又说他们也看见了。父皇就命孤带他去老农家中看看。”
    “又出城了?”史瑶问。
    太子:“孤那时刚从城外回来,哪能又回去。我就跟父皇说,打算再买几头猪,父皇说城外也养着,再搁上林苑养几头猪。”接过史瑶递来的温水喝两口,又说,“父皇可能很闲,说完这话就叫孤跟他一起去上林苑。”
    “难怪这么久。”史瑶放心下来,忽然想到,“父皇很喜欢去姑母府上?是不是因为姑母府上有许多美人儿?”
    太子想一下,道:“也许吧。”
    “那如果卫长公主府里也有很多美人儿,公主请殿下过去,殿下去不去?”史瑶看着他的眼睛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