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办学堂(900月票加更)
回去又去当地的衙门走了一趟,送了些钱,这事儿的收尾工作就做好了,等沈隆重新回到元宝镇的时候,不仅自己当上了管带,还给手下谋了官职,“老蝙蝠,你得让先生给你想个好听的大号了,要不然这文书上可不好看。”
“哈哈,没想到咱也有当上官的一天,队长……哦不,管带,这哨官算是几品官啊?”老蝙蝠乐得哈哈大笑,去年这时候还在山上挨饿呢,今天一转头不仅吃得饱穿得暖,在元宝镇上有房子住,连官都当上了,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咱现在只是挂个名说出去好听、办事儿方便点而已,朝廷连粮饷都不发,几品不几品的有啥用?”沈隆并不想让他们太关注这些东西,“咱只要把元宝镇这片管好就成,咱的吃喝都是元宝镇周围的乡亲供的,和朝廷没啥关系。”
“说的也是,俺也不想给那些大官下跪磕头。”老蝙蝠现在是沈隆说啥他就听啥,不过看到崭新的空白文书,依旧笑得合不拢嘴。
“咱们元宝镇马步巡防营下面有五个哨,老蝙蝠你当个哨官,一刀红你也当一个,剩下的等咱们人手招够了再说。”这段时间沈隆把手下这些人收拾地服服帖帖,一刀红现在也是就听沈隆的话,倒也不用担心他和老蝙蝠合起伙来把自己架空,他们没这个本事。
“其余的副哨官,什长啥的还是照我以前说的,谁训练练得好,就让谁干!”这段时间可不仅仅是扫平附近的土匪,沈隆已经开始搞军训了,这些人土匪当惯了,总得把身上的坏毛病都磨光了才能好好用。
“管带,您学问深,要不您给俺取个大号好了?”一刀红偷偷瞟了老蝙蝠一眼,光顾着傻乐呵了吧?这下可是被我抢先了。
老蝙蝠一听这话顿时后悔得不行,赶紧也跟着说道,“对,管带,你也给俺取个好听的大号吧,你说俺叫啥俺就叫啥。”
“既然是当上军官了,肯定得起个威武点的名字,老蝙蝠姓付,那就叫付振武好了;一刀红姓刘,那就叫刘振威吧!有武有威,咱们元宝镇马步巡防营才能做大不是?”沈隆提起笔来,在空白文书上刷刷写下付振武和刘振威两个名字。
至于他们俩原先的大名,实在不怎么好听,就弃之不用了,两个人没口子的谢过,一刀红看着文书上自己的名号直乐呵,老蝙蝠却稍微有点郁闷,俩人这下都成了振字辈?原先他可是自己的手下,现在就平起平坐了?不过这点郁闷很快就被当官的喜悦盖过。
“赵管带,给您道喜来了!”这边正热闹着,夏元璋就和吴掌柜他们进来了,这些人消息灵通,一听说就马上提着礼物来给沈隆贺喜,不仅人来了,还带这些酒肉、大洋过来,非要一起热闹热闹不可。
“酒肉我收下了,这大洋你们还是拿回去吧!已经收了你们的保险费,再收钱可就有点不厚道了;大家伙儿稍坐着,俺马上让人把这些酒肉拾掇拾掇,咱们好好喝一回。”沈隆一挥手,手下士兵抬着酒肉走了,大洋却是不肯收。
“赵管带,这就不合适了吧?咱们店里那家遇到喜事儿,你可是都登门送礼贺喜的,咋如今你遇到喜事儿了,我们的礼就不收了呢?这样以后谁家要是有啥好事儿,到底该不该和你说?”夏元璋、吴掌柜等人愣是逼着沈隆把钱收下了。
“听说朝廷批了五个哨的兵额?咱现在只有两个哨吧?”夏元璋问道,这个兵额比一般的巡防营多,不过又不让朝廷开饷银,只要钱给够了,他们才懒得计较这些。
“赵管带,您是不是打算把周围的保险区也拿下来?”不等沈隆回答,吴掌柜就急不可耐地问道,这对他们这些商户来说,也是大大的好事儿。
现在在元宝镇周围沈隆的保险区内,他们走货的马帮一路通畅,那些不长眼敢拦路的土匪早就被沈隆给收拾了,给他们省了大量的买路钱;但保险区之外,依旧得防备土匪,愿意收买路钱放他们走都算是好的,有时候还要抢劫。
要是保险区再扩大一圈,那在这上面损失可就又能减少一大截,这可是事关自家能赚多少钱的大事儿,怪不得他们一听到消息就涌过来了。
“嗯,那是自然,不过该扩大那片暂时还没想好。”沈隆留了个讨价还价的空间,扩大保险区是要花钱的,既然他们得了好处,不出点钱就太说不过去了吧?
“那自然应该往齐齐哈尔那边扩。”
“不,我觉得应该往奉天府扩。”商人们争论起来,他们的商路各不相同,又去北边的也有去南边的,为了给自己谋取利益,他们正相开出条件,还不等沈隆开口,扩大保险区所需要的钱粮就够了,甚至还有多余的。
如今沈隆已经在元宝镇周围闯出了名堂,现在又当了官,一放出自己打算扩大保险区的消息,周围的商人和土匪就都找上门来了。
周围的商人可是羡慕元宝镇的不行,也想享受和夏元璋他们同样的待遇;而土匪也想和老蝙蝠、一刀红一样当官啊。
这样没动几次刀枪,沈隆就把保险区扩大了两倍有余,每年能收上来的保险费也翻了两三倍,五个哨的士兵也凑齐了。
暂时将老蝙蝠和一刀红派出去,让他们带着已经训练好了的巡防队员到新保险区保境安民,沈隆则留在元宝镇,整训这些新入伙的家伙。
除了训练这些人,沈隆还在谋划另外一件事儿,他在巡防营旁边又弄了一块地,打算让人盖一座小学堂,想在将来的动乱局势中闯出个名堂,光手上有兵还不行,还得有其它人才。
元宝镇不比京城、魔都,找不到那么多人才,那就只有自己培养了,等沈隆把打算办个学堂的消息放出来,元宝镇周围的父老乡亲又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