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号之事
庞统真的是口不择言吗?事实绝非如此,以庞统这样智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那些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
徐庶却是对此担忧不已,毕竟汉王已经拂袖而去!
庞统见徐庶这般忧心,于是宽慰道:“元直放心!我自有分寸!不过是一句话而已,试探试探汉王罢了!”
听了庞统何话,徐庶哪里能放下心来!庞统将这“试探”二字说的轻巧,可这天下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胆敢当面“试探”汉王?
徐庶为自己担心,庞统却是长叹一声道:“可惜!可惜啊!”
“何为可惜?”徐庶对庞统难以捉摸的言行实在是惊讶,于是问道。
庞统倒是不对徐庶有所保留,于是说道:“可惜汉王有捷径不走,非要走一条艰苦卓绝之路!”
“士元此话何意?”徐庶不禁问道。
“今日座中之言,虽只是试探汉王,却并非是虚言!如今的汉王已然具备建元之资,可惜汉王却畏此如虎!”庞统惋惜道。
徐庶并不认同庞统的想法,于是说道:“士元这话恐怕不妥吧?当年董卓挟制天子于洛阳,那联军盟主袁绍亦曾有意立刘虞为帝,事终不成,反使联军生隙。后来袁术称帝淮南,亦是身死名裂,可见此策并非善策!”
当初十余路诸侯讨伐董卓,袁绍提出拥立当时的幽州牧刘虞为帝,以此来消解董卓的权势,也是为诸侯联军正名。不过当袁绍提出这一倡议之后,曹操、袁术等人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联军不欢而散。后来袁绍联合冀州牧韩馥等人继续实施这一策略,没想到被刘虞当面言辞拒绝,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更有甚者,后来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国号“成”。然而不过短短三年,便死无葬身之地!
自此以后,再无人敢有这样的想法。
徐庶不认同庞统向汉王提出的“建元称帝”的建议,认为不是善策。
庞统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诸侯联军,袁绍议立刘虞为帝,是短谋也!群雄奋起之时,谁敢僭越?各路枭雄皆有异志,哪个能服?是以袁绍之谋必不成!袁术称帝之时,天下四分五裂!且袁氏代汉,天理不容,袁术之死,自取其咎也!然今之时局却是不同!各路枭雄日渐消亡!于今只有汉王与曹操堪称两强!天下局势已然明朗,即便汉王称帝,也并不会多增一个对手,不称帝也不会少一个仇家!”
“那天下人望呢?”从大局上来说,庞统的话并不无道理,于是徐庶又问细处道。
人望才是根本,现在刘征以汉王之名,南征北战,无往不利,称帝关乎的更是名声问题,这才是要考虑的关键。
庞统笑了笑说道:“汉家天下,岂乏立贤之事?当今天子,自小便被受制董卓之手,后来汉王辅政,本有中兴之望。然终至流离,落于曹操之手!迄今十年!这样一位天子,可成明君么?如若不成,则汉室之望何在?”
刘协自九岁起便一直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唯有在长安的两年时间还算是过的舒心,可惜好景不长,自华阴之变,刘征遭遇大劫之后,刘协便又陷入到了身不由己的,任人操纵的境遇之中。
天下人心里对这个天子真的还有指望吗?恐怕更多的只是因为其还代表着汉室正统,至于其他,谁也不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样子!
面对庞统的问话,徐庶无言以对,只能沉默。
庞统于是接着说道:“论血脉正统,汉王与当今天子皆为河间王裔,亲在五世之内!论功勋著绩,方今汉室皇族之中,谁能能及汉王?汉王正当盛年,英姿勃发,兼有雄霸之略!这一路自汉中而来,所见汉王治下之土,吏治澄清,翼下之民,皆怀所望,足见汉王有安天下之能!天下万民犹记当年汉王雄姿!此民望所在,非刘虞、袁术之徒可同日而语!”
“曹操据有中州,天子在手,中州士民不敢不从。一旦汉王建元,则中州之士,所望不止许都,亦在长安!曹操所恃一朝而失,许都朝廷形同虚设!纵有二三泥古不化之人,何伤汉王之望乎?汉王若为天子,便可振臂一呼,居高临下。再许以江东名位,此效高祖之逐项楚也!少则三年,多则七八年,天下可定!黎庶可安!”
庞统将自己的构想一一说了出来。
不得不说,按庞统的说法,现在的刘征称帝也并不是不具备条件。现在中原州郡的士族大多依附曹操,一者是由于曹操的兵威,其二则是由于天子在曹操手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河北之地初定,其中不乏原来的袁氏党徒,其心未附,如果刘征在长安称帝建都,等于给了河北袁氏党徒一个反叛曹操的理由。虽然称帝并不能立即对刘征产生多大的好处,但一定会对曹操产生很大的坏处,至少曹操手里天子将会很大成都的贬值。
天下局势已经明朗,正如庞统所说,刘征并不会因为称帝而多一个对手,也不会因为不称帝而少一个对手。
徐庶听明白了庞统的话,心里也不得不服。
然而庞统可以这么为刘征设想,但刘征能不能认同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徐庶叹了口气道:“士元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但汉王心性纯正,绝无僭越可能!此事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元直此言何解?”庞统不禁问道。
徐庶于是说道:“士元可还记得当年华阴之变故事?华阴之变后,种拂曾作三公书传檄州郡,言汉王僭越不轨,以此毁汉王之誉!虽然天下士人皆知其伪,然汉王骨鲠在喉,却是心结所在。如今要汉王建号称帝,岂不是应了当年种拂檄书?纵天下所望,汉王岂愿为之?”
华阴之变时,庞统才十四五岁,当然不知道这细节处。徐庶却是清楚,加上这几年来跟随汉王,更加明白这种时候,尤其是华阴之变的当事人刘备还活着的时候,汉王是绝对不会让当年那封檄书坐实!否则当年之事便真的不清不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