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时把霍榷和王永才都看得乐了。
    王永才小心地将佑哥儿脸上的丝絮拨开,边道:“二奶奶的胸襟和气魄,多少须眉都难比,就是皇上都说,二奶奶是难得的情深意重。可侯府却说舍弃就舍弃了,让人寒心呐。”
    想起府里那些个乌七八糟的事儿,霍榷也不禁心头一沉的。
    王永才见霍榷不语,又接着道:“当日侯府高调同二奶奶撇清干系,霍大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接二奶奶回去了,日后二奶奶不管在府里还是在外头露面,到底显了微弱的。”
    这些霍榷还真没想过,道:“那按王公公的意思?”
    王永才虽未拍胸脯保证,可话却十分肯定道:“霍大人若是信得过咱家,直管让咱家再照看二奶奶两日,之后大人就等着风风光光接二奶奶和小公子回侯府去吧。”
    王永才能这般肯定,多少应该也有祯武帝的意思了,而王永才能透这风给霍榷,多少也表明了他的立场。
    不说王永才以后是霍榷的人了,至少以后在宫中行事也有个帮衬的人了。
    深思熟虑后,袁瑶和佑哥儿到底没随霍榷回府。
    腊月十一,镇远侯霍荣率大军回到京城,祯武帝令满朝文武在城外列队出迎。
    当日,镇远侯当众责打霍榷,并跪于城门之外,自请罪,道教子无方,令其以下犯上,冲撞天威。
    祯武帝命王永才传旨意,安抚镇远侯。
    而日后在众人知晓了霍杙的伤势后,才知当日镇远侯对霍榷下手已是轻的。
    腊月十四,祯武帝令镇远侯献俘于太庙。
    镇远侯将俘虏交由兵部遣官,由遣官押解俘虏入太庙,献俘于社稷坛。
    次日,腊月十五,行受俘礼。
    一早,工部设御座于朱雀门城楼正中,文武百官侍立于城楼两翼,兵部堂官率兵押解俘虏立竣在右翼楼外。
    天质明,礼部尚书请驾。
    祯武帝身着日、月在肩,星、山在後,龙、华虫在兩袖的衮服,乘舆出宫。
    祯武帝至朱雀门,升座,乐止,
    宣旨后,鸿胪寺卿引解俘进入跪于御道西。
    镇远侯跪奏,“臣霍荣,奉皇命驱逐蛮夷,幸不辱命,所获俘囚等谨献阙下。”
    祯武帝从御座上起身,道:“所献俘交刑部。”
    刑部尚书跪领旨意,从兵部尚书手中交接俘虏。
    此时,文武百官就拜,行三跪九叩之礼,鸣金鼓,奏铙歌。
    罢了,论功行赏,这才是今日万众瞩目之事。
    这时王永才手捧圣旨,从祯武帝身后走出,侍立于祯武帝身侧,本以为将由王永才宣读圣旨,不想却是祯武帝亲手接过圣旨,展开,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嗣守丕构,君临万方,却不能仰先帝谟烈,苟安于目前,此乃朕之罪一也。朕自持聪明,刚愎自用,不能听言纳谏,是朕之罪二也……”
    听旨者脑中无不闪过个三字——罪己诏。
    祯武帝所宣读的《罪己诏》,自责自切深刻,对自己归结出罪状竟有十数条之多,一时震惊天下。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读罢罪己诏,祯武帝向天拱手一拜。
    一时间,朱雀门内外顿时人声,又或说忘了做声。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祯武帝又取出一圣旨来,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户部尚书袁胤,一生中正,宣劳为国,鞠躬尽瘁,精神折冲于后世……”
    这竟又是一道同论功行赏无关的旨意,是一道为袁父和袁家正名的圣旨。
    “……袁氏满门忠烈,无愧于青史记载,慈以覃恩,追袁胤为忠国公,以慰先烈。”罢,祯武帝双手捧旨递予身旁。
    又让人想不到的是,谢恩的人却是女声,“谢主隆恩。”声音微微的哽咽。
    群臣中有人偷望接旨之人,竟是一度传已被收禁天牢,生死不明的袁瑶。
    祯武帝再取出第三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远侯霍荣,著安攘之绩……”
    终是论功行赏的圣旨了,对有功之人,会赏赐田园宅地,金银珍宝这些自是不用细说的。
    霍荣加封镇远公,在以往的职务之外,再兼九门提督一职。
    接着是霍榷,封威震伯,授兵部左侍郎,还另得伯府一座,难得的是只同镇远公府一巷之隔。
    霍榷是大汉开国以来,首位以军功封爵的文臣,一时底下并非无人非议的,只是都不敢出来明言的。
    甘肃总兵萧宁,封骁勇伯,任都督,掌京城三大营。
    余下总兵皆有封赏,只安顺总兵王晖原封不动。
    群臣之中自然有对得封赏的一干人羡慕之,嫉妒之的,只极少数人察觉了些许不对。
    霍荣为侯时,爵位可是世袭罔替的,如今虽得进封为公,圣旨中却不提世袭罔替,可知是降袭的,那便意味着霍家三代之后若无出息的儿孙,便不在勋贵之列了。
    而不论是霍榷还是萧宁等,亦是降袭。
    就在群臣静等平身之时,城楼之上又传来孩童的声音,“噢噢,哒噗。”
    霍荣瞥见霍榷笑望着那孩子,惊诧之余也什么都明白了。
    霍荣再看孩子,只见孩子眉精目亮,笑脸纯真,纵然此时百官俯首叩头,济济一堂,阵势不小,孩子却无半分怯场之意,霍荣不由得以为傲。
    此时祯武帝再展圣旨,“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主圣则臣直,故思志义之臣;家人利女贞,尤赖贤明之助。威震伯霍榷之妻霍门袁氏,兰行彰信,蕙风满盈,使尔夫鸿冥遁迹,鸿渐升阶。嘉兹懿范,是用加封尔为夫人。子霍佑,立为威震伯世子。钦此。”
    霍榷的威震伯非世袭,霍榷有生之命若无法再进爵,爵位亦到霍榷这一代止,可祯武帝却还是将佑哥儿封为世子,享世子俸禄,这里头的用意,不禁又值得让人费心揣摩了。
    袁瑶双手接过圣旨,“谢主隆恩。”
    佑哥儿天真懵懂,见袁瑶答应,他亦兴高采烈,“哒噗,哒噗,哒噗。”还要伸手去抓圣旨。
    祯武帝莞尔,真将圣旨递给了佑哥儿。
    佑哥儿两手抱住圣旨,见上头两金丝绣的腾龙耀眼,立时就被吸引,伸出小指尖又抠开了。
    祯武帝一日班下诏书数道,先是罪己诏,将过失一一归咎在自身,既然都是皇帝的错,那袁家便无过错,正
    昨夜听惊涛拍岸,今朝看风云江山
    正文16824日的更新在这里第二六回小佑哥儿
    如今已是镇远公的霍荣和霍榷等,得封赏后又到华盖殿领宴。
    镇远府中早在听闻霍荣大胜时便开始筹备,如今各色齐备,只见府内帘飞帐舞,彩绸争辉,瓶插报春之蕊,鼎炉焚春来之香。
    那些身上无官无品的亲朋也一早便至,随着府里的家人进来,只闻香烟缭绕,繁花簇景。
    可如今却是寒冬腊月,何来的百花争艳?
    不禁有人走近了去看,才知道是那些个花草枝叶,无不是绸扎纱堆的,远看以假乱真,近前还能有香。
    再听那丝竹声喧,真是好个富贵风流的盛世镇远公府。
    霍老太君和霍夫人亦是早早起身准备了,因霍荣只刚得的公封,还不来不及给霍老太君和霍夫人请诰封,所以这两人依旧是候夫人的穿戴。
    今日是大喜的日子,霍老太君和霍夫人自然是要喜庆一番的。
    就看霍老太君头戴翠云翟冠,身穿赫赤云肩通袖膝襕翟纹圆领的通袖袍,腰系白玉革带,身下是璎珞纹襕的湖绿裙。
    霍夫人亦是通袖袍,却是大红海水通袖膝襕翟纹交领的通袖袍,腰围雕花玉革带,头上到底没戴翟冠,但却戴上了一整套的金玉头面。
    两人都是按大汉命妇常服的规矩,虽没礼服的隆重,却也郑重十分了。
    因着冯环萦前些时日被霍榛捶掉了一个孩子,如今正坐着小月子,霍老太君和霍夫人不得不又起用宋凤兰。
    如今府里上下一概是宋凤兰在照料着,故而忙碌十分,看她也是一身缀补子的圆领祥云纹袍子,系革带,仕女纹襕的天青裙,头上是银丝覆乌纱的鬏髻,配上一整套的头面,当中的拔金觀音最是点睛之笔。
    而同陪在霍老太君身边的官陶阳,也一改往日的低调。
    官陶阳虽是贵妾,可再贵也是妾越不过宋凤兰去,正红一类不能穿,她便穿洋红,站霍老太君身边果然是分外夺人眼目的。
    只是洋红这色鲜活粉嫩得很,霍韵这样的小姑娘穿了还合适,一比上她略显了老态的模样,就同老抠脸上抹胭脂,显得不伦不类了。
    从早上天蒙蒙亮就等到如今日上三竿了,还不见动静的,就在众人都有些不耐烦了,这时打发到朱雀门候着的家人回来了。
    寿春堂外的婆子得了那家人的话,来回,可回得不清不楚的,霍老太君着急,可屋里一概都是女眷,不能让人进来回话的,就命那家人近在上房门边回话。
    那家人回道:“天刚亮时,皇上才出的宫,卯时中才完了受俘礼,直到辰时才封赏完毕,如今公爷和二爷都在华盖殿领宴,这一时半会的恐怕还回不来。”
    “公爷?”想镇远府这样人家里的人,一听这称呼就知道定是进爵了的,但霍夫人还是要问,如今风光了难免没有炫耀的心思。
    “是的,皇上加封公爷为镇远公,二爷封威震伯,二奶奶为威震伯夫人,三少爷立为威震伯世子。”家人一一禀道。
    有听说袁瑶诰封了夫人,心里就泛酸的,可都听到说了三少爷的,又都怔了怔。
    按府里的排行,官陶阳所出的俍哥儿是老大,宋凤兰所出的仅哥儿为老二,接着就是他们这一辈里唯一的女孩,霍去疾,怎么忽然来个三少爷,还被册封为世子了。
    便有人问道:“三少爷?是你们哪位三少爷?”
    家人回道:“正是我们二爷的嫡长子。”
    霍夫人同霍老太君不同,一听立时高兴得不得了,直双手合十,不住地念着佛。
    霍老太君心思就有些复杂了,可到底也有欢喜的。
    “既然公爷和二爷都进宫领宴去了,那二奶奶怎么还不回来的?”官陶阳忽然说话了。
    官陶阳仗着霍老太君的宠,平日里这等场合也能说上一两句话的,可如今宋凤兰和她,和霍老太君都撕破脸了,就不会再给官陶阳留这样的脸面。
    宋凤兰立时就喝道:“没规矩的东西,你是个什么身份,不说二弟妹如今是一品夫人,不是你能问的,就是看这等场合,也没有你一个侍妾说话的规矩。你这就给我回去抄写《女戒》百遍,不然休怪我再请皇后娘娘的玉尺了。”
    这明面上教训的是官陶阳,实则也有打霍老太君的脸,挨着这等场面霍老太君也没道理拂宋凤兰的脸面,只得隐忍下了,拍拍官陶阳的手让她先出去。
    霍夫人睃了官陶阳一眼,对外又道:“外头的,你接着说。”
    那家人只得接着道:“公爷和二爷进宫后,小的一直在青龙门外侍候的,后来二爷出来吩咐小的,说皇上华盖殿摆宴庆贺,皇后娘娘和惠妃娘娘也得了旨意要宴请二奶奶,所以二爷说多少早晚才能回府,还不知,让老太太、太太都别等着。”
    得了这消息,府里上下没有不安心的,这可是一门三封赏,够羡煞旁人的。
    一直到了申时,才有家人来回,说都出宫了。
    只是都到长君伯府去开祠堂,给佑哥儿入族谱。
    家人回过后,也就一刻钟的功夫,从外头一抬一抬地涌入赏赐来。
    打头的是一套祯武帝御赐的金翅盔鱼鳞升龙甲,接着是古玩玉器,最后是绫罗绸缎,金银元宝,自然还有些别的,但就不一一说了,这些拢共有五十抬,都是霍荣得的赏赐。
    接着是霍榷的,打头的是一柄银月精钢的长枪,余下同霍荣差不离,约莫三十抬左右。
    就连小佑哥儿都有,由一内官手捧着一长方的添漆托盘,里头一副赤金小弓箭,只道将门无犬子,这无疑是暗定下佑哥儿的前程了,祯武帝希望霍家再出一位大将。
    然,让府里人最为意外的并非是这祖孙三人的赏赐,而是袁瑶的赏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