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些人已经垂垂老矣,她等不起,但我等得起。”
    一直垂首在一边的容嬷嬷回一声,“是。夫人仁慈,其实要是交给老奴审,一准的给夫人审出来背后之人。”
    喝了口清茶,润润唇,浅笑医一声,“嬷嬷,咱不私设公堂。这种事不要脏了咱们的手。这本是衙门的分内之事,哪怕对方府中有人位高权重,可做了亏心事就是亏心事,他们拦得住衙门破案,却拦不住神佛的怒火。
    等着吧,有些人,命不久矣。漫天神佛不会放过那些连两岁稚子都不放过的蛇蝎之人。”
    说完,带着放下在手中一直转圈把玩的茶杯。只是在放下的那一刹那,所有人看到,原本一点裂痕也没有的杯子,在小桌子上变成粉末。
    这一玄幻的变化,一群老夫人,年轻的太太,骇然的望着那离去的背影。
    没想到,居然有如此高深的功夫。还有人眼含深意的望了眼何老夫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的成年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离去的杨清,已经吩咐人,收拾行囊,离开相国寺,转身去了相隔反方向的一座道观。
    那里也香火鼎盛。
    老夫人被人前来知会了一声,点点头说,“让她去吧。”
    杨清只带走自己的人,孩子,还有乔心兰,乔心莲。
    大房的女眷带两个小孩子,一起去了道观。
    老夫人米氏带着其余几房的女眷还有孩子宿在相国寺。
    当晚,也宿在相国寺的何老夫人一直捂着心脏部位喊疼,疼到半夜,老旧残的心脏,受不了压力,直接停摆。
    半夜里,相国寺哭嚎声一片,怨不得别人,是她自己作孽。
    第二日,京城里传的有鼻子有眼,何老夫人自己解脱了,去了地狱。可她的名声已毁,已经被传的满京城人尽皆知。
    往日跟在她身边的孙女,此时也怨恨不已。
    怎么老了老了还栽跟头,害的她们的名声也不大好。
    如杨清所料,何府的老太爷还在朝野身居高位,略施小计拦住了衙门。
    可拦不住满京城人的嘴,有杨清这边的推波助澜,京城热搜,肯定要挂一段日子。
    第一个心腹大患,已死。杨清松了一口气。
    但府中的几位,还得防患着。
    何老夫人一死,何府其他的人,不会天天想着针对自己。但更加得罪了何府,他们也不待见自己,出门的时候还是得注意。
    时间转眼就是金秋时节,山上的果树再次丰收。
    杨清放下一切,带着大房的所有孩子,住去了庄子上。
    荒山上全是成熟的果子,樱桃,苹果,香梨,草莓,全熟了。杨清忙的不行。
    一群孩子们看着,也跟着忙碌。
    杨家收获好的果子,全往杨清的庄子上运来。一起卖。
    “爹,这些,全削皮做成罐头。到时候价格更高一些,那些品相好的果子,放在一边。”
    收下山的果子还得挑一挑,品相好的才能运出去卖,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大府,都有杨清自己的果子铺。
    每天春季一茬,夏季还有一茬葡萄,秋季一茬,都是果子丰收的时刻。
    杨父也忙着,手上的活不停,嘴里还说着话。“知道,那果脯今年还做不?”
    “做,到年边,这东西好卖。爹,今年卖完果子,您再买些荒地,多种一些果树。”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良田也要买一些。”
    如今的生活更加的有奔头,还不是靠那威远侯府,杨父心里高兴。
    要不是老将军(老侯爷)亲自上门,他是不会把闺女嫁入高门。
    现在的一切,有威远侯府的助力,但更多的还是自己闺女有本事,还有他们也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做事。一个个的攒出来的家底。
    孩子们跟着学习,杨清也教他们,怎么用手中有限的资产赚银钱,别说银钱是俗物,没有俗物 ,他们即便做到了高官,那日子也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犯愁,做官也做不好。
    反而还会违背初心,变成一个为了一己.私.欲,成为历史留名的贪官。
    孩子们也用心的学,更让几个大孩子明白,最小的两个弟弟不需要跟他们争家产。就母亲每年赚的银钱,等到他们长大,多年的积累就是很大一笔财富。
    就凭母亲现在挣的,两个弟弟,一生都不用发愁。
    忙完已经是一个月以后,进入了深秋,初冬时刻。
    回到府中,几个大些的孩子,个个都与祖父说了自己一个月的感想感悟。
    几个孩子的思想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十年的时间,白驹过隙,转眼一瞬。
    大的孩子早已嫁娶,小的两个,也变成了少年。
    侯府大房和.谐.友爱,让其余几房一直搞不明白。杨氏给一群孩子们吃了什么蜜,居然让他们不管对错都向着她。
    侯夫人的位置坐的稳稳当当。
    等两个孩子长大,送走二老,杨清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媳搬去了皇帝赏赐的大宅子居住。
    一辈子也没有管过侯府的中馈,乔瑾的妻子进门,从老夫人手上接过中馈。作为婆母的杨清丝毫不介意。
    她也不想管这个。晚年的她,天天折腾自己自制药丸,每天都带着一群丫鬟嬷嬷忙碌着,教她们炮制药材,还有自制各种药粉,药丸,果脯等等。比那在衙门做事的儿子还忙。
    一直到老死,孩子们对她都极其尊敬,包括那些儿媳,女婿。
    …………
    ***
    七零重生奶奶
    平行时空
    一九七零年,初秋
    睁开眼睛,浑身跟散了架子似的,哪哪都疼。
    全身好似被车子碾过一遍,疼入骨子里。一幕幕的类似电影的长短镜头在眼前闪现。
    记忆如海水般涌入。
    原主杨清,女,十六岁,初中毕业。性格内向,但不害羞,孤僻但不怕事。
    不喜欢与外人多来往。
    原本她要下乡去做知青,可三天前,路过沅河,舍己求人跳下河救起了三个下水游泳贪玩的孩子。
    救起的三个孩子,出自一个大院。
    就因为这,市里的国营饭店破格招收她,在新开设的国营饭店上班,开票收钱。
    活儿轻松。
    现在嘛,还住在医院。舍己救人,她自己进了医院,到现在也出不了院 。
    饭店那边,等她痊愈后才让她去上班。
    睁开眼,打量四周,是在医院里。
    房间里还有两张病床,但没有病人住。
    她的病床床头,放着热水瓶,还有饭盒,以及两瓶没有开封的罐头,两瓶麦乳精。
    病房除了她没有别的人,一只手还打着吊水。
    回忆下原主家里的情况。
    父母是组合家庭,前面各自有一个孩子,她是父母亲生的,后面还有一个亲弟弟。
    家里的情况,复杂的很。
    这不,住院几天,家里也没有来个人照顾她。
    她就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虫。除了弟弟还在乎她,真没有人在乎她。
    杨父除了疼最小的儿子就是疼最大的大儿子,那也是他亲生的,孩子没妈本来就“可怜”,可不得他这个做父亲的多看顾一些。
    杨母也是,除了疼最小的儿子,就是心疼自己与死去的前夫生的闺女,那孩子没有了亲爸爸,她这个做妈妈的,不得多疼着点。
    只有原主,爹忘记妈忘记,硬是没有得到父母多少疼爱。
    家里一团糟,养成了原主孤僻的性子,不愿意与人来往,但因为家庭原因,特别的会看人脸色表情。
    什么事情都喜欢闷在心里,一个人瞎琢磨。
    这不琢磨到一件事,那就是,她的工作肯定有人眼红。还有那单位分的一室一厅带卫生间厨房的单身宿舍,估计也会有人眼红。
    闭着眼睛,杨清想着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国营饭店的工作肯定要保住,还有必须马上去上班。搬家也是必须要马上去搬。
    再望望外边的天,还早。
    手伸进薄薄的被子中,再伸出来,一颗药材味浓郁的药丸塞进自己的嘴巴里。
    喝一口水,浑身有力气。
    身体已经好了大半。
    出院,必须出院。
    配套的金手指到账:瞬移系统。
    类似一个高德地图,眼前就有个全世界的地图,点击一个城市,再点击边上的确定键,就能瞬移过去。
    这是利器。
    一年只能选定一个地方。
    这个此时用不上,此时能用的上的是养老空间中的自制的药丸药粉。
    上面的药水已经差不多输完,杨清拔掉针,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黑不溜秋的粗布长袖,深蓝色的长裤,一双旧布鞋。
    “陈医生,我要出院。”在医生坐诊的地方,杨清找到主治医生,说出自己的诉求。
    年约四十五六岁的陈医生,扶正鼻梁上的眼镜,说,“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