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四章 文化盛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四章
    文化盛宴
    玫瑰凋零,人们嗅过了它的芬芳;夜莺啼鸣,人们听过了它的歌声。那么,你能留住这芬芳与歌声吗?诗人可以写下精美的句子,画家可以描绘眼前的风景,电影大师能在影片里记录快速闪过的瞬间。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内心的渴望,也许其中就有对玫瑰与夜莺的挽留。去用心体会吧,去见识伊朗的艺术大师吧,他们的作品将让你尽享一场文化的盛宴。
    伊朗的“荷马”
    菲尔多西与《王书》
    大约在公元前八九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为后世留下一部煌煌巨著《荷马史诗》。1800多年以后,波斯也出现了一位如此杰出的诗人,名叫菲尔多西。他穷尽一生之力完成了一部伟大的民族史诗《王书》,被誉为伊朗的“荷马”,并与后来的萨迪、哈菲兹和毛拉维并称伊朗诗坛的“四大支柱”。
    菲尔多西像
    在诗人有生之年,他的诗歌就已经被广为传抄。时至今日,许多伊朗人还会到他的陵墓去朗诵他的诗词,以示致敬。
    ◎诗人与伟作
    940年,菲尔多西出生于图斯市菲尔多斯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原名艾布·卡西姆·曼苏尔。早年时期,他受过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晓阿拉伯语和中古波斯语——巴列维语,并深入研究过多种波斯历史和文学古籍,很熟悉波斯古史和民间传说故事。
    菲尔多西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伊朗地方王朝日益兴起并力图摆脱阿拉伯人的统治,出于反对阿拉伯人思想的需要,那些地方统治者大力提倡写王书。在菲尔多西创作之前,已有五部王书问世,萨曼王朝的宫廷诗人达吉基曾撰写其中一部王书,后来被仆人杀害,只完成了1000行。大约在980年,尚处于萨曼王朝时期的菲尔多西开始使用古老的巴列维语进行创作,他将达吉基的1000行诗收录在《王书》中,于1009年完成了第一稿。当全稿完成时,菲尔多西的家乡已经纳入了伽色尼王朝,于是他将诗稿献给伽色尼国王玛赫穆德。由于书中体现了反抗异族侵略的思想,再加上诗人与国王属于不同的伊斯兰教派别,玛赫穆德拒绝了这部作品!菲尔多西本人不但没有得到封赏,反而屡受迫害四处流浪,游荡多年才偷偷返回了故乡。1020年去世后,他的遗体被埋在自家后院,直至1934年,伊朗政府才为这位伟大的诗人建造了一座精美的陵园。
    ◎另一个版本
    诗人的不幸遭遇在民间却流传着另一个版本:国王苏尔坦·马哈穆德·加兹纳看了他的诗歌大喜过望,当即命其撰写更多的作品,同时承诺——每写完一行对句就赠予一枚金币!接下去,菲尔多西耗费30多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王书》。可是当巨著献给国王时,财务大臣担心国库亏空,背地里提出将6万金币改为6万银币。菲尔多西当然不同意,气愤地走出了王宫,回到家乡继续过着贫穷的生活,继续潜心创作。
    多年过去,国王了解到真相,惩罚了财务大臣,并决定兑现当初的诺言。一支载有大批金银珠宝的驼队踏上了行程,但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驼队遇上一支迎面而来的送葬队伍,去世的人正是菲尔多西。菲尔多西的女儿拒绝了这笔庞大的财产,国王遂命人将其用于修建沿途的驿站,以供来往行人休憩。
    菲尔多西墓园
    墓园正中耸立着一座高大洁白的方形纪念碑,碑身正面上刻着菲尔多西的诗歌名篇,诗人之墓就在纪念碑下的纪念馆内。纪念碑前的方形喷泉池将整个墓园衬托得更加宏大肃穆。
    与诗人的真实经历相比,这个版本显然赋予了一些美好的愿望。看得出来,大家都希望菲尔多西在当时就能获得统治者的认可。
    《王》
    《王书》又名《列王纪》《列王传》,意译“皇帝的史诗”。全书共有12万行,分50章,流传至今还剩下约10万行。世界各地都不乏喜爱《王书》的文学家,其中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度评价《王书》说:“在《王书》里有许多章节,它们的美甚至在《伊里亚特》和《奥德赛》里都找不到。”
    吟游诗人萨迪
    可能是因为“歌伶的把戏不足以令上帝娱乐”吧,遥远的中古世纪诞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吟游诗人”。吟游诗人不论出身,王室贵族和微贱之民皆可入行,但他们有个共同点:极富才华且能说会道。借着游荡之机,这些诗人四处传唱着英雄史诗与乡野传奇,酣畅淋漓地表达着心中思绪——萨迪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蔷薇园中的诗人萨迪
    《蔷薇园》书中的一幅插图。《蔷薇园》是一部箴言故事集,内容是诗人对自己流浪生活的总结和思考。
    ◎颠沛流离大半生
    萨迪全名为谢赫·穆斯利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1208年,他出生于设拉子的一个传教士家庭,早年曾在设拉子求学。14岁那年,萨迪成了孤儿,饱尝生活艰辛。青年时期,他在别人的资助下前往巴格达,进入当时著名的内扎米耶学府,刻苦钻研文学和伊斯兰教义,同时开始使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创作一系列抒情诗。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学校严格的宗教制度,萨迪中途辍学,离开了巴格达。
    其时,蒙古人大举入侵,加之地方王朝混战不休,社会局势动荡不安,萨迪自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巡游生活。他一边做着各种苦役杂工,一边四处布道讲学,足迹遍及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斯坦和中国新疆的喀什噶尔(今喀什)等地,并多次前去麦加朝觐。等到1257年返回故乡时,这位吟游诗人已经两鬓斑白。
    在隐居故里的这一段时期,设拉子一带被地方统治者以重金购买,侥幸未遭蒙古军的破坏,社会秩序相对比较稳定。体验过多年流离之苦的萨迪从此安顿下来,他亲身体验过各种人间悲苦,广泛接触过各阶层人物,胸中激荡着浓烈的创作激情,也积聚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接下去的很长一段时期里,萨迪醉心于文学创作,完成了代表作品《果园》与《蔷薇园》,并以颂诗、挽歌、抒情诗、短诗和鲁拜诗等不同形式撰写出大量优秀的抒情诗。1292年,这位命运多舛、创作颇丰的诗人在设拉子溘然离世。
    萨迪墓
    如今,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整个陵墓就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漂亮花园。
    ◎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萨迪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留存下来的抒情诗大约有600多首。那些作品描述了花鸟、山水、美女与静夜,语言凝炼流畅,韵律抑扬有致,风格清新明丽,处处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尤其是那两部代表作《果园》和《蔷薇园》,前者是由200个故事组成的叙事诗集,后者有诗有文,风格独特。二者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越来越多的读者至今仍然能从《果园》里品尝到甘美的“果汁”,从《蔷薇园》里闻到芬芳的“花香”。
    凭借一系列优美的抒情诗作品,萨迪成功开创了伊朗古典诗歌的新局面,也当仁不让地成为抒情诗泰斗哈菲兹的先行者。他的另一些散文作品比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亦是伊朗古典文学史上的传世佳作。这位在伊朗文学史上取得极高成就的文学大师,被人们誉为“波斯(伊朗)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同时他也是支撑伊朗文学大厦的四根支柱之一。
    修行诗人毛拉维
    所有的修行均由心底生发,但并非所有的修行者都能写出精美的诗句。诗人偏偏享有这般殊荣,他们目光透彻、心灵敏锐,更善于调用文字,当那些满含着智慧之光的诗句在笔尖汩汩流出,诗人们可能是当世最浪漫的修行者——伊朗历史上著名的毛拉维便是这样一位善用文字修行的伟大诗人。
    鲁米像
    这位伟大的诗人兼哲学家写下了许多美妙的抒情诗和动人的寓言哲理诗,为世界文学留下了许多珍贵瑰宝。
    ◎从鲁米到毛拉维
    毛拉维原名贾拉尔·丁·鲁米,“鲁米”是阿拉伯人对东罗马地区的称呼,“毛拉维”是后来的追随者们为其加上的尊称,意思是“大师”“长老”或“我们的主人啊”。
    鲁米墓中摆放的《玛斯纳维》
    在父亲的影响下,鲁米自小接受传统的伊斯兰教育。1219年,西征的蒙古大军入侵巴尔赫,父亲举家西迁,13岁的鲁米一路相随,在麦加、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求学,掌握了波斯语、阿拉伯语及各类文学知识。
    鲁米命运的转机发生在40岁那年。据说他当时正在课堂上讲授苏菲学理,突然有个蓬头垢面的家伙闯进来,一把抱起鲁米叫道:“我来了,那么你呢?”刹那间,鲁米感觉体内似有电流通过,他忍不住抱着柱子翩然起舞。那个闯入者名叫舍姆斯丁,两人自此结下一段深厚的友谊,鲁米还特意将自己在此期间写下的诗歌命名为《舍姆斯集》。一两年后,舍姆斯丁离去,普通金匠扎库布与另一位霍萨姆丁又相继成为他的莫逆之交,不断为其灌注着灵性之泉。三位好友对鲁米的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曾做出一个比较精当的比较:“舍姆斯丁是太阳,扎库布是月亮,霍萨姆丁是星星,他们都能指引路人。”
    ◎“知识的海洋”
    当鲁米成为众人追随的“毛拉维”,他在宗教和文学方面已取得了很深的造诣。这位大师提倡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净化心灵、返璞归真,在许多诗歌作品里都体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1260年,鲁米开始创作鸿篇巨制《玛斯纳维》,十二年后巨著终于完成。这是一部双行哲理训谕长诗,分为六卷共有25700多组对句,内容异常丰富,包含着鲁米对生命的所有体悟和对苏菲修行的所有理解,被誉为“知识的海洋”。
    1273年,鲁米病逝。这位伟大的诗人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在伊朗文学史上与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相比肩。经过一生的文字修行,他还给后世留下了一句名言:“共同语言体现共同心声,同心同德胜过相同语言。”
    抒情诗人哈菲兹
    若问谁开创了伊朗古典抒情诗之先河?必然是萨迪;若问谁是伊朗古典抒情诗之泰斗?那必然是哈菲兹。哈菲兹一生创作了五百多首精美的抒情诗,是14世纪伊朗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享有“诗人中的神舌”“设拉子夜莺”之誉。
    ◎悲苦的人生经历
    哈菲兹墓
    整个墓园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大花园,到处郁郁葱葱。哈菲兹的墓穴为大理石棺,围绕石棺的开放式八角亭子是后来建的。
    一段悲苦的经历,往往能在诗人灵动的笔尖下绽放花朵——哈菲兹的人生经历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哈菲兹全名沙姆思·丁·穆罕默德·哈菲兹,他于1320年出生在伊斯法罕,后来全家迁居设拉子。家庭的动荡与幼年丧父让这位小小少年饱受生活的折磨,他一边艰苦谋生一边勤奋求学,在少年时期便能背诵全本《古兰经》,人们称其为“哈菲兹”,意即“熟背《古兰经》的人”。
    记忆力超群的少年天才开始学写诗歌,20岁出头即才华横溢崭露头角,博得了世人关注,后来还曾担任过莫扎法尔王朝的宫廷诗人。可是诗人生不逢时,蒙古大军的入侵令整个波斯局势动荡不安,哈菲兹随之遭受到人生中的致命打击——两个孩子早早失去,妻子也先走一步。到了1387年,征伐波斯的帖木儿大军占领设拉子,诗人沦为贫苦的托钵僧。两年后,他带着一身贫病与满腔愤懑黯然离世。
    哈菲兹墓美丽的穹顶
    彩釉砖拼成立体穹顶,每一块彩釉砖与穹顶的弧度都贴合,穹顶下方就是哈菲兹的石棺。
    在哈菲思逝世20年后,人们于设拉子郊外的莫萨拉附近为他建起了一座陵墓。哈菲兹陵园已成为伊朗一处有名的旅游古迹。
    ◎引人盛赞的“嘎扎勒”
    哈菲兹创作大量诗歌时,正处于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作品对当权者的专制暴虐、社会道德的沉沦与教会的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同时也在咏叹春天、鲜花、爱情、公正与美好的新生活。
    这些作品主要分为抒情诗、颂诗、短诗、鲁拜诗(四行诗),总计有九百多首,其中最著名的要属那五百多首“嘎扎勒”,即波斯古典诗歌中的抒情诗。波斯古典抒情诗的形式比较自由,一般由7个~12个对句组成,多则可达20多个对句,通常会在最后一个对句中点出主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哈菲兹的抒情诗继承了这种传统,但没有标题也不大注意情节是否连贯,他更注重抒发心中感受和描述客观景物,既是现实主义作品,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1791年,波斯文《哈菲兹诗集》第一次正式出版,后来又被译成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广为传播。许多东西方著名诗人、哲学家、音乐家都曾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比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爱默生,以及尼采、丹纳、黑格尔、恩格斯等,有的人得其灵感创出新品,有的人直接为他的诗篇谱曲。德国大诗人歌德甚至还专门写了若干诗歌献给哈菲兹,毫不吝啬地深情赞道:“哈菲兹啊,除非丧失理智,我才会把自己和你相提并论。你是一艘鼓满风帆劈波斩浪的大船,而我只不过是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的一叶小舟。”
    伊朗奇才哈亚姆
    大约在11世纪后半叶,伊朗出了一位博学多识的跨界奇才。他不光是优秀的诗人,还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同时又在音乐、机械、地理和医学等方面屡有建树。这位奇才简称欧马尔·哈亚姆,全名阿普尔·法塔赫·欧马尔·本·易卜拉欣·哈亚姆·内沙浦里。
    ◎博学的宫廷御医
    哈亚姆大约在1048前后出生于霍拉桑省尼沙布尔,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帐篷制作匠。早年他在家乡求学,接受传统的伊斯兰教育,能够背诵《古兰经》的部分选段,长大后曾前往巴尔赫、撒马尔罕、巴格达等地游学。
    哈亚姆像
    1074年,年轻的哈亚姆进入塞尔柱王朝苏丹玛列克沙赫的宫廷,担任一名宫廷御医。丰富的游学经历与安逸的宫廷环境,让哈亚姆能够安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并取得不小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编写了一本当时最杰出的《代数学》,研究出一次方程解和三次、四次方程根的几何作图法,并提出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还系统提出了用圆锥曲线图解求根的理论。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主持修建了天文台,也主持修订过古波斯历,编制了一套《杰拉勒历表》,其精确度超过格雷高里历。哈亚姆博学多才,其他方面的主要著作还有《宇宙论》《存在论》《形而上学简本》《教法》等。
    哈亚姆的大半生主要依靠年金,在几位资助人的支持下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遗憾的是,进入晚年时期,这位奇才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大约在1122年溘然离世。他的陵墓就设在尼沙布尔,现已成为伊朗著名的伊斯兰古迹之一。
    哈亚姆墓园
    这是一处环境幽静的花园,完全没有人们认为的陵墓会有的阴沉的样子。据说他在世时曾说过,希望自己的墓上总覆盖着玫瑰花。今天,他的墓碑上总有来者撒下的玫瑰花瓣,他的愿望实现了。
    ◎“柔巴依”四行成诗
    哈亚姆的以上成就在生前即为大众所熟知,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却在逝世50年后才被世人发现。这位奇才从30岁开始写诗,成功地创作出一部《鲁拜集》。“鲁拜诗”也称作“柔巴依”,在阿拉伯语里意为“四行诗”。这类古典抒情诗的基本特征是:每首四行,独立成篇。第一、二、四行押韵,第三行大抵不押韵,有些类似中国古诗中的绝句。
    由于生活在塞尔柱帝国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的年代,哈亚姆在《鲁拜集》中充满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渴望改变现实的美好愿望。他的四行诗语言精湛、寓意深刻,涉及的内容包括人生、哲学、宗教、学术等各个方面,富有生活气息。据说,中国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曾在《倚天屠龙记》里引用过哈亚姆的诗歌。不过,后人对他的《鲁拜集》一直存有争议,有的人认为作品重在呼吁人们及时行乐,有的人认为作品的神秘色彩过多,还有的人认为诗里处处弥漫着悲观主义。
    1859年,某位英国学者从他的作品中选取了101首诗,共有404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集出版,这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欧马尔·哈亚姆之柔巴依集》。该书在欧美国家,风行一时,哈亚姆随之声名大振。1928年,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名家又翻译过二十多种译本,有的学者甚至为其批注:“信仰的归宿,灵魂的良药”。
    电影大师阿巴斯
    2 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导演蒂亚吉特·雷伊与世长辞,有人认为“世界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写实主义导演”。两年过去,当伊朗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刚刚面世,人们知道上帝已经发现了取代雷伊的人选,他就是杰出的电影大师阿巴斯!
    阿巴斯
    阿巴斯的电影风格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与赞赏,在电影这片一直由欧美影片把持的领域,可谓难得。
    ◎多面手激流勇退
    1940年6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出生于德黑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岁那年,他离开家庭独立谋生,并于次年通过高考被德黑兰美术学院录取。在学习绘画的同时,这个年轻人为交警部门做了不少平面广告和影视广告短片,一般都是晚上工作白天上学。工作占去大量时间,导致阿巴斯前后花去18年时间方才完成学业。
    但是在此期间,这位年轻人的艺术生涯步步攀高。1969年,阿巴斯为卡伦青少年教育学院创建电影系,此举开启了“伊朗电影新浪潮”。借着系里的硬件设备,他摄制了大量的商业广告片,并于1992年之前又摄制了22部电影。在成长的过程中,阿巴斯迅速成为一个集导演、剧作家、制作人及剪辑师于一身的多面手。
    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他拍摄的主要影片有《面包与小巷》《小学新生》《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和《家庭作业》。进入90年代,阿巴斯的电影事业迎来了最高峰,先是《生命在继续》和《橄榄树下的情人》赢得了多项国际大奖,接着又有《樱桃的滋味》摘取金棕榈大奖,《随风而去》荣获威尼斯评委会大奖。但是在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期间,阿巴斯郑重宣布:“我拍电影已有三十年,也参加了三十年的电影评奖活动,现在是该退出的时候了……”
    ◎情感深厚风格独特
    能被称作电影大师,阿巴斯的作品自有独特风格。他的第一部短片《面包与小巷》,首次将纪录片式框架、即兴式表演与现实主义题材融合在一起。他的第一部长片《旅行者》描绘了一个乡村问题少年执意要去首都德黑兰看一场足球比赛,题材平实,表现手法却极其细腻。另一些作品如《小学新生》与《家庭作业》,则从侧面反映了伊朗学龄儿童所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
    1987年摄制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为阿巴斯首次赢得了国际声誉,这部影片讲述一个山村小学生翻山越岭归还同学作业本的故事,片中角色全部由小学生和村民们本色出演。1991年,小山村发生地震,阿巴斯返回震后山区,找到昔日的小学生,并把整个过程拍成一部《生活在继续》。1994年,当他再次返回小村,又拍摄了一部《橄榄树下的情人》——以上三部片子成为阿巴斯系列电影中有名的“村庄三部曲”。
    截至2015年,阿巴斯仍然活跃在电影阵线,他执导的影片虽然不算太多,其中一半以上均为不足60分钟的短片和纪录片,但每一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简约的语言与深刻的观念。这位电影大师常常通过虚构来表现真实,或通过真实来描述虚构,很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许多著名导演都对他推崇倍至,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甚至说:“基亚罗斯塔米代表了电影艺术性的最高水准。”
    诗意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与电影大师阿巴斯相比,马基德·马基迪可谓是后起之秀。只是这位后起之秀潜力惊人,甚至一度超越了前辈,在国内外屡次刷新票房新纪录,目前已成为世界影坛上一位炙手可热的伊朗实力派导演。
    马基德·马基迪导演
    ◎演员转型成导演
    马基德·马基迪于1959年出生在德黑兰,最初在业余剧团里从事表演,接着加入伊斯兰文化指导部的艺术部门。在某位导演的影响下,马基德后来有幸参演了《战胜魔鬼》《两眼双盲》与《抵制》等多部影片。20世纪80年代前后,阿巴斯等电影大师的作品深刻影响着这位年轻人,他开始拍摄一些短片和纪录片,渐渐转型成为一名导演。
    马基德执导的影片《天堂的颜色》剧照
    1991年,马基德的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隆重面世。该片首度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同时助他成为伊朗影坛上最受瞩目的后起之秀。接下来的整个十年,马基德执导的影片接连斩获各项大奖。1996年,《父亲》一片在国内多个影展上抢先获奖。1998年,《小鞋子》参加多伦多、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横扫11项大奖,并在美国创下近百万美金的票房纪录,刷新了伊朗电影票房的新纪录。更重要的是,它在当年成为首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影片。
    1999年,《天堂的颜色》在美国又创下了票房新纪录,同时顺利斩获蒙特里尔电影节上的最佳电影奖。
    ◎将镜头对准儿童
    马基德不仅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还非常善于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尤其擅长利用细节打动人心。更可贵的是,他在影片中延续了阿巴斯导演的朴实之风。
    《小鞋子》里,马基德将镜头对准一对小兄妹,借着一双丢失的鞋子讲述了一个温暖又充满童真童趣的简单故事,轻柔有力地触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感动。尽管这部片子最后在激烈的角逐中惜败于《美丽人生》,但它已为马基德坚实地奠定了电影大师的地位。《天堂的颜色》里,马基德再度将镜头对准儿童,刻画出一名盲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温暖又苦涩的优秀影片。
    马基德确实很善于驾驭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喜欢用简单的剧情、温暖的情感去呈现那个曾经属于每个人的美好世界,正如他所说:“我对儿童世界特别感兴趣,我的童年是我思路的源泉,自己也曾经历过‘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摄儿童电影时,你可以浑洒自如,完全不用墨守成规,儿童世界里的纯真已足以令人折服。”
    2001年,马基德又推出了一部反映难民生活的爱情剧《巴伦》。2008年,他应邀来到中国参加“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还拍摄了一部北京奥运宣传片《飞扬的五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