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二章 尼罗河畔的历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二章
    尼罗河畔的历史
    创造了令人迷醉文明的古国,为了寻求和平与安宁,在尼罗河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王朝的不断更迭与战火的荼毒曾经让它满目疮痍,外来的强权侵略者执掌着它的权杖,奴役着它的人民。但是埃及却从未退缩,它从战火之中一次次爬起来,高举着千年传承的精神火炬向前,从一个奴隶制国家一路走入现代共和国。强权者只能获得暂时的统治,赢得最终胜利的只能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因为是他们创造了这样灿烂的文明,也是他们造就了埃及民族血液之中的刚强。
    古埃及时代
    作为埃及文化的起源时段,古埃及时代(前3100~前525)也被称为法老时代。在当时,人们在尼罗河河谷定居,进行农业和畜牧活动,埃及文明也逐渐形成,成为尼罗河上游河谷和尼罗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的上埃及与下埃及两个国家。从此,埃及进入了无休止的王朝迭代,国家制度的建设与璀璨文化的积累也就此开始。
    ◎帝国的二十六朝
    对埃及文明的探索总是引人入胜,5000多年前的埃及人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农业和畜牧技能,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的国力迅猛发展,国王美尼斯决心统一尼罗河入海口的下埃及,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埃及王朝,推动埃及进入了第一个统一奴隶制国家阶段,而美尼斯也成为了古埃及第一个法老。
    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战车上与赫梯人战斗。
    进入统一之后的古埃及,并不是从此步入坦途,国家政治的迭代在权力的争夺之中永无休止。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至公元前2270年,古埃及经历了6个王朝,这也是古埃及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期,国力的提升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金字塔等伟大的创造在这一阶段出现,直至第六王朝王权日益衰落,法老的权力不断受到制约,国家也开始分裂。这一阶段也成为“第一中间时期”,这样的分裂低谷期一直到第十一王朝重新统一才结束。
    公元前2060年至公元前1785年,是古埃及发展的第二个政治稳定期,也被称为中王国时期。这一时期,十二王朝将埃及的首都迁移到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扩大了与叙利亚、克里特等周边国家的交往,青铜器也开始大范围使用。但到十三王朝时,政权又一次被瓦解,埃及第一次遭受到外族入侵,埃及北部大部分地区被驾驶战车的喜克索人占领,此后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前1720~前1570),这里经历了“太阳神不在的统治”。
    但是坚强的埃及人并没有因为强悍的外敌而退缩,他们积极学习喜克索人的战术和武器,在十七王朝阿赫摩斯一世的带领下于公元前1570年将他们驱逐出境,重新获得了埃及的统一局面。从公元前1570年到公元前1070年,埃及进入了新王国时期,十八王朝国力强盛,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十九王朝更是与赫梯帝国经历了长达16年的战争,最终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才宣告战争终结,而此时的埃及已经成为横跨北非和西亚的强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从二十王朝之后,由于一系列奴隶起义,统治者疲于应对,导致埃及国力衰竭。直至二十五王朝为埃及第三中间时期(前1070~前664)。自二十六王朝开始,进入古埃及后期,最终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所灭,宣告古埃及时代结束。
    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法老时代宗教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古埃及时代的文化无外乎就是神祇与庙宇、陵墓与木乃伊。这些东西让人觉得古埃及人时时刻刻都在为了死亡而奔波劳碌,但事实上古埃及时期的文化与宗教都是建立在生命永恒的信念基础上,他们在众神的帮助之下,为了确保生命永恒而矢志不渝。
    古埃及时代的宗教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信念系统,其核心内容是让对立面达到完全平衡,以维持宇宙的秩序。古埃及文明的发展高度让当时的人们认为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赖神灵的帮助,于是他们利用保持宇宙和谐的仪式来反复敬神。
    埃及诸神最早都被当作自然界的代表来崇拜,围绕这些神祇衍生出了许多神话,每一个神的个性特征也就此变得鲜活。根据“一神独创”的说法,主神普塔凭借着意念创造了世界,然后以神的名义创造了生命。但也有一些神话则认为生命的出现应该归功于赫利奥波利斯的创造神阿图姆,他生了两个孩子舒与泰福纳特,他们又分别生下大地神和苍天女神,天地之神又创造了一群孩子。
    作为太阳神代表的法老王(“法老”一词源自于埃及语“perwer”,意思是大厦),一直都被认为是“拉神之子”。后来,由于政治需要,人们将地区神阿蒙奉为全国之神,为了确保他的地位,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拉”字,称为“阿蒙-拉”,意思是“众神之王”。
    与神祇相关,神庙作为古埃及人生活的中心,也是各个居住区的核心。神庙一律使用石头建成,建筑物表面会被涂上彩绘,刻上铭文。画在外墙上的战争和毁灭的残酷画面,与画在内壁上的真诚祈祷时的宁静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除了执行宗教功能之外,神庙还同时作为市政厅、学院、医疗中心。现代的教堂和清真寺都是向教徒开放的,但古埃及时代的神庙只允许祭司出入,祭司们侍奉神祇,求助神的力量为大众造福。在神庙中,大祭司的工作就是代表国王起到尘世与上天之间的沟通作用。
    画在古老莎草纸上的古埃及法老和女神
    ◎象形文字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古埃及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但也有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使用文字的记录至少要提前200年,比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还要早。
    古埃及神祇形象与象形文字
    埃及神庙殿墙外的人像与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最初使用文字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他们使用的图形符号被称为象形文字(hieroglyphs),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神圣的刻写字母”。经过3500多年的持续使用和改进,象形文字从几个简单的符号发展成为具有6000多个符号的复杂文字。这种文字没有元音,也没有标点符号,既可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更可以上下互换,写法上的变幻莫测也让象形文字读起来更加神秘难解。
    象形文字的优美造型也让它们广泛使用在刻写墓碑与神庙铭文上,文字和画面结为一体,相得益彰,两者都具有神圣的力量,代表着力量、繁荣和生命的符号被认为具有独特的功效,国王和诸神的名字更被刻写在一切建筑物上,使其流芳百世。
    古埃及人虔诚地相信:说出一个死者的名字等于让他复活,因为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和灵魂一样重要。如果失去了名字或者灵魂,就会被人们遗忘,这样的命运常会降临在受到公开指责的不幸的人身上,不管他是普通人、国王还是神祇。一切有权势的人名被反复刻写,前面还被加上“生命”、“繁荣”、“健康”等吉祥的词汇,刻写国王名字的地方还要修建一道防御墙。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椭圆形,每位国王的5个名字中有两个被写在椭圆形中。
    发现最晚的一件象形文字铭文刻写于公元394年,基督教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埃及神庙被逐渐关闭,相关的一切知识也就此湮没。古埃及时代的结束,不只是代表政权的更新换代,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更迭。
    阿契美尼德时期-罗马统治时期
    经过了二十六朝的积累,古埃及时代在一片奴隶起义和外敌入侵的喧嚣之下结束,紧随而来的却并不是国家的安稳,而是更加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埃及的历史传承似乎总是伴随着战争,但就在连绵的战火之中,智慧的埃及人民依旧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明。
    ◎阿契美尼德时期(前525~前332)
    公元前525年,埃及已经步入了衰弱,但是敌国波斯却越来越强大。这一年,在波斯帝国冈比西斯二世的统领下,军团攻陷了埃及首都孟斐斯,连法老都被掳走至苏萨。从这一年起,至公元前332年,埃及进入阿契美尼德时期。
    国家的沦陷刺激着每一个埃及人,虽然波斯帝国兵强马壮,但埃及人却不愿意被永远奴役。在阿契美尼德时期,埃及曾经爆发了多次反抗波斯帝国的起义,虽然也曾经成功地打击侵略者,但最终依旧未能将波斯人驱逐出去,这个古老的国家依旧处于波斯国王的管辖之下。
    在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埃及被划入第六总督区,同时被划入的还有塞浦路斯和腓尼基。这一阶段被称为埃及的第二十七王朝,至公元前402年宣告王朝结束。
    公元前380年,埃及被第三十王朝统治,这也是最后的本土王朝。奈科坦尼布二世的统治结束之后,波斯人曾经短暂恢复对埃及的统治,被称为埃及第三十一王朝。但是不久之后,更加强大的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进攻波斯,让他们不得不将埃及拱手相让。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
    ◎托勒密时期(前332~前30)
    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统治者菲利普二世的儿子,他登上王位之后便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开始征服世界。在征服叙利亚和巴拉斯坦之后,于公元前332年到达埃及。在这里,他受到解放者一样的欢迎,埃及祭司还授予他法老的头衔。但是为了追求进一步的成功,亚历山大只在埃及待了6个月就前往印度,却在归途中染上疾病,于公元前323年死在巴比伦。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是同父异母的弟弟腓力三世,以及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这两任君主都没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雄才伟略,稍显懦弱,以至于朝纲不振。马其顿将军拉格斯之子托勒密一直在埃及担任总督,公元前305年,托勒密自立为埃及王。此后托勒密的后裔统治埃及一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入主。
    公元前30年,托勒密十二世的女儿、被称为“艳后”的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在罗马帝国马尔库斯·安东尼奥的帮助下掌控了埃及,但却引发了元老院的不满。于是,安东尼奥的内兄屋大维对其宣战,于这一年8月31日宣布成为法老,至此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而完全失去了独立。
    ◎罗马统治时期(前30~639)
    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之后,埃及包括除了西奈半岛之外的如今埃及大部分地区,西邻克雷塔和普兰尼加,东接犹太行省(后称为阿拉伯行省)。当时的埃及继续保持了农业的旺盛,是罗马帝国主要的谷物生产地。
    随着罗马的统治,埃及的宗教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公元1世纪中期,基督教开始在埃及传播,并威胁到埃及传统宗教,引发了对基督徒的迫害,并在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的大清洗中达到了顶峰。但是基督教获得了最终胜利,埃及传统宗教开始没落,象形文字逐渐失传,神庙也被遗弃于沙漠之中。
    公元359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埃及归属为东罗马帝国,继续在罗马皇帝的阴影之下延续它的文明。
    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与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的会面。冈比西斯二世在贝鲁西亚击败普萨美提克三世,法老被俘,埃及进入阿契美尼德时期。
    阿拉伯诸王朝统治时期
    在尼罗河畔延续了数千年的埃及文明,从波斯帝国,到马其顿,再到罗马,在不同的统治者手中坚强地传承着自己的民族精神。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曾经的王权也被削弱,虽然埃及本土文化丢失了很多,但也融汇了更多文明的精髓,逐渐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此后的近千年中,阿拉伯统治者在埃及的统治,又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经历了诸多变革。
    ◎土伦王朝,伊赫什德王朝
    公元639年,阿拉伯将领阿穆尔·伊本·阿斯征服了埃及。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是除了中国大唐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外的最强大国家,它的创始者穆罕默德去世之后,由其好友艾布·伯克尔继承了权位,被称为“哈里发”,意思是“先知的代理人”。哈里发组织军队向拜占庭统治下的叙利亚进军,攻占了大马士革,在幼发拉底河畔击溃了波斯军队,灭完波斯萨珊王朝,并侵占了耶路撒冷。之后,阿拉伯军队进入埃及,并在公元642年占领开罗,用100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邮票上的穆斯林领袖哈里发像
    成为阿拉伯所统治下的一个行省之后,埃及在之后的两个半世纪里都被阿拉伯诸王朝直接统治,从公元9世纪中叶到公元16世纪初期的600余年中,虽然先后出现了5个王朝。
    土伦王朝(868~905)、伊赫什德王朝(935~969)是由突厥人创立的埃及王朝,其版图包括叙利亚等地。土伦王朝的创始人艾哈迈德·伊本·土伦的父亲原本是哈里发的奴隶,后来被擢升为卫队长。土伦自幼精于骑射,公元868年被委任为埃及总督。乘着阿拉伯王朝趋于分裂的时机,他组建了一支7.1万人的军队,自称埃米尔,并且要求各地聚礼的时候必须提念他的名字,这原本是哈里发权威的象征,此举证明土伦已经掌握了埃及的主权。
    ◎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马木留克王朝
    在土伦去世之后,公元905年至公元935年期间阿拉伯王朝又恢复了对埃及的直接统治,但是埃及的大权操控在驻守当地的突厥族将领手中,伊赫什德王朝乘机崛起,统治埃及30多年。
    在经历了两个王朝匆匆的统治之后,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50)和马木留克王朝(1250~1517)又分别登上了埃及的舞台。法蒂玛王朝崛起于突尼斯,公元969年征服埃及后于公元972年迁都开罗,国势强盛,疆域东起叙利亚、巴勒斯坦、汉志和也门,西至马格里布,爱资哈尔清真寺就是在此时建成。
    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萨拉丁曾经率领军队,挫败英、德、法三国发起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成为阿拉伯人爱戴的民族英雄。王朝将大批的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作为他们任职、作战的报酬,因此也受到了贵族的拥护。
    在阿尤布王朝后期,苏丹从中亚等地购买大批马木留克(意为被占有的人)充当卫队,致使马木留克势力增大,并最后夺取政权。马木留克王朝初期的苏丹积极制止蒙古人西侵和消灭十字军残余势力,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拥护。王朝也实行了军事分封制,确立了封地的继承权,这些制度的改革确保公元13世纪后期到公元14世纪初埃及经济的增长,让埃及的东西方贸易变得活跃起来。
    开罗萨拉丁城堡萨拉丁城堡位于开罗城东郊的穆盖塔姆山上,是公元11世纪萨拉丁为抗击十字军东侵而建造的。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阿里王朝
    朝代和权力的更迭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普通的百姓。数百年来,马木留克是埃及社会停滞不前、动荡不安的祸根。埃及人民在马木留克带来的动乱下渴望着统一、安宁和独立。正在这个时候,穆罕默德·阿里出现了,这个阿尔巴尼亚裔人曾经是奥斯曼帝国驻扎在埃及部队的将领,他改变了整个埃及的命运。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1517~1805)
    经历了几个王朝的更替之后,从1517年开始的大约300年间,埃及不管是以什么形式被统治,都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行省。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赛利姆一世在掌握埃及之后,并没有对它进行大范围的改革,但是埃及的许多资源依旧流入了帝国的国库,让它再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处理外部事物。幸运的是,由于帝国的强大,埃及免于遭受战火,在这一阶段获得了短暂的休息和发展,到1789年时人口增长到450万。
    进入动乱的18世纪之后,埃及的经济反而变得比较繁荣,有一些城市获得了缓慢的进步,也有一些城市开始长期衰落,亚历山大城就是在这一阶段衰败成了一个小渔村。同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遭遇到了自己内部的许多问题,从1517年确立统治到1798年法国人来到埃及之间的281年间,帝国一共任命了110位埃及总督,他们的统治都处于动荡不安中,又加上马木留克势力的不断复苏,让整个国家又重新陷入困境。
    穆罕默德·阿里像穆罕默德·阿里并不是埃及人,却是埃及历史上有名的领导人,为埃及的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1805~1882)
    1805年,奥斯曼帝国驻扎在埃及部队的将领穆罕默德·阿里带领部队,借助埃及人民的支持,登上了埃及总督的宝座。在19世纪到20世纪,阿里所创立的王朝被认为是埃及和苏丹的统治者。由于法国拿破仑军队的入侵,阿里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承认了他对埃及的实际统治权。虽然当时的埃及依旧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英国虎视眈眈盯着它,土耳其对阿里的崛起更是无法容忍,盘踞在上埃及的马木留克也一样威胁着阿里,但穆罕默德·阿里却向往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1807年,英国军队攻入亚历山大,直逼开罗。穆罕默德·阿里率军北上,驱逐了英军。1811年,阿里又在开罗将马木留克的大小头领一网打尽,将没收的土地赠予了贵族、租给了农民。他还废除了包税制,统一赋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虽然阿里在埃及享有了实际的统治权,但是埃及依旧在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为了保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世袭权力,穆罕默德·阿里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征服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但是在1840年东方危机之后,碍于奥斯曼帝国盟友带来的压力,阿里只得返回埃及。
    当时有许多的英国、法国投资者来到埃及,为了保护英国及法国银行家在埃及的权利,1882年,英国从本土遣送2万名士兵,又从印度调遣7000人入侵埃及,轻松击败了埃及军队,让埃及陷入了英国的控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19世纪开罗街景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内部装饰
    埃及现代史
    现代埃及的命运虽然延续了它波折不断的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埃及人民逐渐掌握了事态动向,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这个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现代埃及国家的独立却是值得他们为之奋斗的。
    ◎英国保护国
    1882年,英国出军协助埃及苏丹特费克镇压艾哈迈德·阿拉比的叛乱,英军的目标很简单,希望可以恢复埃及总督的权威,保护英国商人的利益,然后撤出。当时的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曾经明确地表明这一意图,但当英军到来之后,却又陷入了两难局面:一旦他们退出,埃及的政治形势将再次陷入僵局,一个民族主义者政府可能会再次成立,拒绝债务,事态将与从前一样。在此后的70年时间里,英国持续占领埃及。
    英国前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画像
    从被侵占到1914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人民一直都在坚决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发动了多次争取独立的斗争。1919年3月,埃及独立运动首领柴鲁尔组成了“华夫脱党”,向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要求赴伦敦与英国政府谈判独立问题,并要求参加巴黎和会,但是他的要求却被英国政府拒绝。此后,华夫脱党一直极力推动独立运动,终于迫使英国在1922年2月28日承认埃及独立,并宣布结束“保护国”地位。但是英国依旧保留了对埃及国防、外交、少数民族问题的处置权。直到1936年,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同盟条约》,除苏伊士运河地区、亚历山大港之外,英军撤出埃及。
    苏伊士运河上的英国船
    ◎埃及共和国
    1952年以穆罕默德·纳吉布·贝伊和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史称“七月革命”。这一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爱国青年军官组成的秘密组织,它代表着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在埃及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和法鲁克王朝腐败统治的人民运动中,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包围王宫,迫使法鲁克国王在7月26日签署退位声明,并离开埃及。虽然法鲁克的儿子继位为福阿德二世,但政权已经转移到自由军官组织之手。这一局面发展到1953年6月18日,埃及帝制终于被废除,“埃及共和国”成立。
    随着埃及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在争取主权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健。1956年9月19日,通过革命上台的纳赛尔总统宣布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对英、法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苏伊士运河作为英法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英法占据了主要股份,而埃及只占有5%的股份。埃及人民一直将英法控制运河运营权看作是民族的耻辱,运营权的回收让他们扬眉吐气。
    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叙利亚因发生政变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在之后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失去了西奈半岛,总统纳赛尔也于1970年去世,由沙达特继任。
    1971年9月,埃及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这象征着埃及正式走入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国家之列。虽然在此后埃及政坛依旧处于风云变幻之中,但向往和平与安宁的埃及人民却在追求民主与进步的道路上一路前进,将这个文明古国的光辉永世传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