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酒后劲儿不小,十四被九爷几个驾过来给太子赔罪之时,走着走着就开始不省人事。
    太子给了殷陶一个眼色,示意不必再叫十四多说什么,找个人把十四送回去。
    太子都想去出家了,自然难得再难为兄弟,背个刻薄的罪名。
    况且十四那话虽然说得难听,倒也不算毫无依据,他自己的确有立身不正的地方,想来背后议论之人不少,只不过今天十四摆到了台面上而已。
    八爷也看十四实在不好,便主动请缨将十四送回府上。
    太子对着八爷淡淡颔首:“有劳了。”
    八爷对着太子微微笑了笑:“都是弟弟该做的,殿下请入席罢,我去去就来。”
    十四被八爷送回府中后,这顿饭吃得还算挺和谐的。
    殷陶府上螃蟹实在不少,厨房里几位师傅也使了功夫,用了煎、炒、蒸、炖等多种烹饪方式,做出了一顿风味俱全的螃蟹宴,九爷吃了直呼过瘾。
    太子最近入戏比较深,殷陶听说太子从上个月起就改吃素了,还贴心准备了几道素菜给太子享用。
    太子看着那几道小菜就知道了殷陶心意。
    十二弟是一个总能让人感觉温暖而舒服的人,每每同他凑在一起时,总觉得糟心事能少掉一半。
    用过螃蟹宴后,殷陶又把太子送回了宫中来。
    太子本想留殷陶坐下来用一盏茶,殷陶婉拒。
    太子挑眉:“这就回去了?”
    殷陶道:“这段时间忙,许久没去宁寿宫了,今儿想过去给皇祖母请个安。”
    太子愣了一下,道:“一起去吧。”
    自从苏麻喇姑走了以后,太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些走不出来,现在有蒙古来的宣妃陪着,倒也比之前时候好了一些。
    如今看到两个自己素来喜欢的孙儿给自己请安,太后高兴地招呼两个人快坐,见他两个似乎都用了点酒,便问两人想要喝点儿什么解解酒。
    殷陶想喝酸梅汤,太子也要了一杯。
    两人坐下来,太子很自然地坐在距离太后最近的位置,接过宫女手中的小金钳给太后剥起了小胡桃。
    太后也听说了,太子近来经常会召僧人们过来讲经,且给了他们很高的礼遇。
    太后突然就想起了顺治帝。
    顺治从小生长的环境是有些畸形的,尤其常年生长在多尔衮的高压之下,从太皇太后那里也没有得了多少温暖,叫他整个人养成了容易偏激走极端的性格。
    先皇后被废为静妃后,她便入宫成为了继后。
    那时候她年纪还小,从小无忧无虑地生长在草原上,对于这些事情认识不深,就就觉得这个年轻人脾气很不对头,说起话来叫人琢磨不透,时而阴阳怪气,时而绵里藏针,总是意有所指,跟他们草原的人完全不一样。
    丈夫在的时候,太后过得并不幸福,等顺治驾崩以后,太后才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太子处境也并不好,但在太后心里,太子一直都是一个厚道孝顺的好孩子。
    她并不希望太子再走了顺治的老路。
    太后接过太子剥好的小胡桃,对着孙子和蔼道:“当初进宫时候,也没想到能活到这把年纪。你还年轻,一时的失利也不算什么,人生的路还很长呢。”
    不知是不是今日的酒有些上头的缘故,太子听着太后的话,眼睛一酸,泪水落在了剥着小胡桃的修长的手指上。
    是啊,人生的路还很长,可他的路却都已经走不通了。
    如今皇阿玛已经隐隐有了厌弃于他的征兆,皇阿玛能为了那些事情废了他一次,便能为了那些事情废了他第二次,以前会去顾虑的那些问题,此时依然还会顾虑。
    只要他还是储君,只要皇阿玛还是年富力强的帝王,他们之间的疙瘩便永远存在,无法解开。
    索额图的死,赫舍里氏一族的落魄,之前为了跟老大争锋做下的那些事情,还有第一次被废除的心结……
    太子几乎可以肯定,他等不到坐上那个位置便会被皇阿玛打回原形。
    再一次被废是早晚的问题。
    与其让皇阿玛再一次废了他,不如就让他做那个先离开的人吧。
    殷陶刚刚出了宁寿宫宫门没多久,又被康熙请到了乾清宫。
    康熙还记挂着叫殷陶去劝太子回心转意之事,今日听说殷陶进宫,便将他请来问问有何进展。
    进展自然是没有的。
    殷陶便也对着康熙直言:“殿下心意已定,儿臣嘴笨,没有劝得了殿下改变心意。”
    康熙原是对殷陶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听他这么一说一时也有些愣了神:“那依着你说,此事该当如何?”
    面对康熙的沉声询问,殷陶只庆幸今天没有喝多少酒,脑子还能转得动。
    “太子殿下大抵是心里没底儿,怕您会再度厌弃了他,干脆先放弃了自己。”
    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殷陶不答反问:“皇阿玛,儿臣也想问您一句,您对殿下又是怎么个想法,会不会……再让他重蹈往日覆辙?”
    “放肆!”
    康熙突然拔高了声调,殷陶只觉得脑子里头嗡嗡的,愣了几秒钟后才跪了下来。
    大殿内一时静极了,周围所有伺候的人都跟着殷陶一并跪了下来,即便是乾清宫红人梁大总管梁九功也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康熙看着跪在下头的老十二,久久无语。
    他会生气,不是因为老十二说错了话,恰恰相反,是因为老十二说得实在太对,甚至可以说已经探知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叫他都一时梗住,无言以对。
    的确,就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康熙又重新萌发了想要废除太子的念头,且随着大理寺查案进程的推进和会饮案等案子的重新翻出而越发强烈。
    他知道这样并不妥当,也知道若是再度废除太子,太子便不会有其他活路可言。
    可若是任由太子这么发展下去,两人早晚会闹得比康熙四十七年更叫他下不来台。
    太子有了这般想法,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虽然太子出家名声的确不好,但也比像直郡王一般被一圈到底更强一些。
    就这么过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殷陶将地上方砖数了两遍过后,康熙才叫了起。
    殷陶边往上起边小声嘟囔:“出家怎么着也要找个有名望的寺庙,说不定还要去五台山上走一遭。倒不如叫殿下在京中找一处宅子带发修行,到时儿臣几个若是想念兄长,还可以过去聊天叙旧,倒省了一番想念。”
    康熙也听出了殷陶这句话里的意思。
    兄弟们之间能有多少感情?只有他这个阿玛才是对太子感情最深的人,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时时见到太子。
    若是不同意太子出家,最终走向被废的结果,太子想必心中有怨,不愿见他。
    而若是自己再对太子太过优待,又会让有心人拿来大做文章,反而对太子不利。
    更重要的是,将来新君上位,必然会忌惮太子,继续幽禁于他,太子绝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这么一想,太子要远遁红尘之事,也是勉强可以考虑的。
    最终,康熙还是做出了妥协,请了大师过来给太子批命,道是如今太子和佛门之间的机缘尚不成熟,若是想远遁红尘,只需在京西置办一处宅子,带发修行便可。
    康熙对内如此,对外却又是另一番说辞。
    宣称太子是为国祈福,著书传道,带发修行,主要是为国祈福,祈求大清国运昌隆,五谷丰登,并不是普通出家。
    既然要远离红尘,储君的位子自然不能留给太子,康熙另拟了“慧真法师”的封号,并道为了感念太子为国祈福,享亲王待遇。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都掩盖不了太子看破红尘意欲出家的本质。
    太子意欲快些搬出京城,康熙便叫人翻新了一处皇家园子给太子使用,虽然那园子并不算大,但据说景致和风水都是上佳,距离京城并不大远,还是康熙去塞外的必经之地,方面康熙每次去塞外之前可以看他一眼。
    康熙到底还是心疼太子,即便太子都这样了,依然不许人看轻了他。
    当初在殷陶螃蟹宴上的事情,康熙也早有耳闻,只不过他这几日正沉浸在太子即将离宫的悲伤之中,无暇顾及此事。
    太子搬离毓庆宫后,康熙在想念太子之时,也不由又想起了这件事。
    康熙在心疼太子的同时,不免也开始反思,自己对老八老十四几个素日里也是太过宽容,才会使他们生了不该生的心思,这般为难太子。
    十四长成这样,他这做阿玛的也有责任,再不能叫他像从前那般胡作非为下去。
    太子搬离毓庆宫的第五日,康熙又叫了十四过来,替太子去五台山请两串大师开过光的佛珠回来。
    这也是康熙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太子虽然出家了,不再是太子了,但依然是不同于众位兄弟的所在,十四这个贝子比起享亲王待遇的胤礽还是要低一等的,只要胤礽有需要,十四仍然要无怨无悔跑五台山替他办事。
    这道旨意一出,不光十四傻眼了,就连八爷也吃了一惊。
    八爷刚起了心思要提一提十四,就遇上这种糟心事。
    皇阿玛下这道旨意的意思,是说十四就连一个被废了的带发修行的太子都不如了,不过为了两串佛珠就要跑一趟山西五台山。
    如今已经是腊月中旬,十四接到旨意便要启程去五台山,怕是连过年都不能回京了。
    八爷觉得有些头疼。
    那么多皇子,偏偏十四领了这么个差事,闹了好大的没脸,想要提拔他的事情便越发难办了。
    不过好在太子已经下去了,大家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他加把劲儿达到那个位置,一切便不足为虑了。
    作者有话要说:八爷:我要如何才能搞掉四哥和十二弟?
    太子:谢邀,我觉得八弟可以支持一下他们试试,或许可以达成目的感谢在2021-01-0921:22:50~2021-01-1021:08: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xxl.5个;demer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将夜100瓶;楹都50瓶;utopia29瓶;万能的rainie22瓶;蛙蛙蛙蛙20瓶;微笑today16瓶;妮可、日光、庄生、27665343、博肖平安喜乐10瓶;池胤、兔兔5瓶;兔果子、酒瑟、米名字2瓶;琑:逍遥公子、鱼、透明胭脂、米虫、霜降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网址
    110、双赢
    十四接到圣旨的第二天就出发去了五台山,甚至都没有时间过来永和宫中跟德妃告别。
    德妃也猜到了,康熙可能给十四传谕时措辞也比较严厉,所以十四才会这般急匆匆地启程前往山西。
    虽然之前十二阿哥也陪着太后和苏麻喇姑去过五台山,也曾在五台山上过年,但跟十四情况还是多有不同的。
    十二阿哥那时候是秋天走的,过年是因为要陪着太后才没有回来,当年甚至还有四阿哥和五阿哥在那里一并陪着太后,倒也叫人说不出什么。
    可十四这时候出发,根本就没有回京过年的机会,等于是康熙强逼着他出门不准回家过年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