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相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歇马的时候,段文收到了来自京城的飞鸽传书,他往隐蔽处站了站,打开
    是公主下降的消息
    他在要不要告诉朱瑶玉之间犹豫了顷刻,把这张纸条揉成了碎沫
    待他回到马车旁,朱瑶玉和段轩亭已经不见了身影
    树林深处一阵细碎的笑声
    他循声而去
    上游有道小瀑布,水流急窜到下游,再缓缓形成一道清澈见底的小溪
    水不深,朱瑶玉和段轩亭都脱了鞋袜,站在潺潺流水中
    挽挽和青玉,青远则护在岸边。
    段文发现这水真的很清澈,清澈到,他离这么远都看到了朱瑶玉一双雪白的嫩脚踩在水中小石头上
    那些石头上有青苔,她站不稳,歪歪扭扭的扶着段轩亭的手
    溪水里不少鱼儿来游来游去,段轩亭看的心急,放开了朱瑶玉的手,弯腰捉鱼,却一抓一个空
    “这个,这个,快抓,快,又跑了…”朱瑶玉恨铁不成钢:“就在你手边,你怎么就是抓不住啊?”
    段轩亭兴奋的脸红红的,再接再厉。
    突然三枝树衩凌空而来,直接戳中了三只肥鱼。
    朱瑶玉和段轩亭齐齐抬头望向岸上
    段文冷冷的吐出两个字:“上来。”
    一大一小立刻步伐一致爬上岸,又乖又听话
    挽挽帮朱瑶玉擦脚穿鞋
    青远帮段轩亭擦脚穿鞋
    青玉生了火,往鱼上撒了些盐,架在火上烤了起来,朱瑶玉和段轩亭一起巴巴的望着
    最后一人一条
    朱瑶玉接过来就急急的咬了一口:“啊烫…”
    “小姐小心烫…”
    挽挽都来不及提醒,只要用手制止了一下她身边的段轩亭:“小少爷等一等再吃…”
    段文手里捏着个水壶,蹙着眉蹲在她的腿边:“…喝点水。”
    朱瑶玉眼泪汪汪对着他摇头,她不要喝,嘴被烫的好疼,她张开小嘴,伸着粉色的小舌头嘶嘶的哈气
    没一会,就不怎么疼了,抬眸发现段文盯着她看的眼神很奇怪
    她似乎在…
    李八郎和谢宇眼睛里见过…
    四目交接,段文迅速的移开视线,喉结微不可见的滑动了一下
    “……”
    这幅很嫌弃她的模样…
    朱瑶玉暗笑自己自作多情,心中惦记着烤鱼,低头继续啃鱼肉,可真的吃进嘴里却发现,好难吃…
    她愤愤的差点扔了这条烤鱼。
    挽挽见段轩亭也不吃了,道:“青玉手艺不好,小少爷和小姐都不喜吃啊?这样,奴给将马车上的糕点取来。”
    马车上的零食朱瑶玉已经吃腻了
    挽挽一会就拿来了几块干硬硬的糕点
    朱瑶玉咂吧了下嘴:“我想吃热腾腾的肉包子。”
    挽挽语带诱哄:“青玉说,明日赶一赶,下午应该能到驿站,届时,奴给小姐蒸包子吃。”
    朱瑶玉还想抱怨两句,可看到段轩亭已经乖巧的在啃糕点了,她也就不好意思再继续说什么了,取了块绿豆糕勉强垫腹。
    半月以来,这是唯一一次晚上没有赶到驿站,需要夜宿野外
    挽挽将马车一圈都熏了艾草,她和段轩亭睡在马车里,其他人轮流守夜
    朱瑶玉白日里睡多了,现在根本睡不着,偶尔还能听见树林深处一声兽吼,她一点也不害怕
    马车里黑漆漆的,她想了想,掀开车窗帘,把头钻出来看向天空
    繁星点点
    突然一只大手按住她的脑袋,把她的头推了进去。
    朱瑶玉不满的用手掐了一下他的手背,为了不吵到段轩亭,压低了声音:“我就是想看看星星。”
    等了好久也没听到他的回答,朱瑶玉便又把头钻了出去,左右一看
    原来段文一直倚靠在车壁上
    段文转头看了她一眼,表情迟疑:“今日谢宇再娶了。”
    这一次,段文没推她,她自己退回了车厢里
    谢宇,她好久没有想起这个人了
    如果说想起李八郎,是满腹的不甘心。
    那么一想起谢宇,就是蚀骨的委屈,她不能回想,只要稍稍回忆一下,她都想哭。
    本来就无睡意,此刻更加煎熬
    从黑夜熬到白天
    挽挽声音很轻:“小姐,小少爷,你们醒了吗?”
    朱瑶玉揉了揉通红的眼睛和段轩亭一道去溪边洗簌
    从溪边返回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她抬头看去
    段文骑着一匹骏马,风尘仆仆而来
    “父亲。”段轩亭仰着脑袋,一脸濡慕
    段文跳下马车,一手拍了拍儿子的脑袋,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到朱瑶玉手里
    然后拉着马的缰绳,带着马到一旁去喂粮草
    油纸包,触手温热
    她打开,里面是白胖胖的五个大包子
    紫檀壶
    更哆内容請上:Hpo1⑧.(丹阳董家线)
    董老太太本姓唐,嫁入董家也属家族联姻
    本以为磕磕碰碰,也可举案齐眉,不想董老太爷却是一颗多情种子,妾室纳了无数,庶子庶女多的简直数不清
    董老太太在忍耐中生下一子一女
    儿子董三思,娶妻金氏,膝下仅一女董檀(已故)
    女儿董蓉蓉,嫁朱逢春,膝下仅一女朱瑶玉
    这一忍耐就是十几年,开办了女子学堂,一视同仁的教养庶子庶女
    她本为亲女相看了一门好亲事,谁知董老太爷却因为宠妾要把董蓉蓉许给朱逢春
    董老太太自然不同意,岂有嫡女嫁姨娘甥弟的?
    可到底夫为妻纲,这朱逢春确实也是嫡子,也有官职,磨到最后,董老太太只能无奈同意了。
    姨娘妾室见有了这个先例,纷纷对着董老太爷吹枕头风,说自家还有个(侄女/姨妹/表妹)
    “日”久生情,董老太爷昏头昏脑的同意了其中一个姨娘的提议
    居然要嫡子董三思娶一个妾室的侄女。
    十几年的怨气爆发,董老太太怒要和离,把董老太爷吓坏了
    连忙摆手说自己是开玩笑
    可那妾室带着侄女金氏用了些后宅手段,自污清白,所以董三思终究还是娶了这位金氏,但感情实在不睦,只育了一女董檀
    彼时京城三王夺嫡暗潮汹涌,几乎每个世家大户皆站了队
    董家庶出甚多,皆不齐心,各有心思打算,稍有不慎就是牵连九族
    董三思厌恶透了经常给庶出的哥哥弟弟擦屁股
    董老太太也厌恶极了   要日日为庶出操心婚事,对着一大群庶出媳妇,还要对着庶出的子孙好
    两母子皆是一个心思,苦于没有逃脱之法
    唯一女儿董檀难产而亡之际,董三思暗道:机会来了!便作出一副生无可恋的姿态,辞去官职,道了一句:此生不入京城。
    后携着董老太太远居丹阳
    ***
    这一次,乃董老太太六十大寿。
    朱瑶玉是误打误撞
    段文却是作为孙女婿来赠贺礼的。
    马车一路缓行近两个月才至丹阳境内
    太守携着两个小官,董三思,还有两个大户齐齐候在城门口,动作一致的屈膝下跪:“恭迎尚书大人。”
    段文的衣袍和发丝被风吹的翻滚起来,他负手而立,:“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说完抢先一步扶起了董三思:“岳父,我将段轩亭带了来。”
    董三思淡淡的颌首,视线越过他,投向马车
    朱瑶玉和段轩亭一起跳下马车,她探头寻了下,见到人群中与娘亲有几分相似的中年美男子,开心的挥手:“舅舅!”
    董三思视线定在她身上,一愣:“小玉儿?是玉儿吗?你怎么…?”
    朱瑶玉跑到他跟前,苦着一张脸:“舅舅救我,你若不收留我,我真不知道该去哪里了。”
    董三思笑着拍她的头:“又胡说,你娘…你娘可好?你过来怎么不先给舅舅送个信?舅舅好去接你!走走走,我们快快回家,你外祖母见到你肯定开心死了,她近日经常茶饭不思,你嘴巴甜,正好多哄哄她…”
    董三思絮絮叨叨的带着朱瑶玉迈开了几步,全然把女婿和外孙给遗忘了。
    段文低头看了眼腿边的段轩亭,安抚般的摸了下他的头
    婉拒了太守等人接风洗尘的邀请,段文带着段轩亭追了上去。
    朱瑶玉叽叽咕咕的拍着马屁:“…几年不见,怎么舅舅瞧着更年轻了!”
    董三思哈哈大笑:“你这丫头,嘴还是这么甜,你外祖母可是经常念叨你呢!”
    一行人很快步至董府,正门大开,黑压压的站了很多人,人群中一位精神矍铄,银发老人拄着拐杖往台阶下走了几步:“亭哥儿呢,亭哥…”
    段文推着段轩亭上前两步,老人立刻将小男孩搂在怀里哭了一场
    ***
    董三思多年虽与金氏不睦,但他并未纳妾,基本是夜夜宿在书房
    金氏被婆子挑唆,经常把董檀泡在冷水里弄出一身风寒或者咳嗽,以换取董三思的关注
    董三思虽对金氏无感,却对唯一女儿十分喜爱,初为人父的激动,让他连女儿的一生都提前幻想了一遍
    甚至厚着脸皮主动求来了书香门第段家的婚事。
    一听女儿病了,哪里还坐的住?自然是要留宿,好夜夜看护董檀
    董三思有骨子里的骄傲,对未来的妻子有过模糊的幻想
    简简单单的,琴筝和鸣或者是谈诗作画,皆可。
    娶金氏虽是被设计,可他初时真的努力过,想跟金氏探讨一下书画或者诗书,追求灵魂上的沟通
    可金氏大字不识,琴筝更是不懂,被那姨娘教的就爱对着他骚首弄姿,见四下无人就来解他衣衫,摸他的胯下,全然一派妾室荡妇姿态
    久而久之,他本能的看不起金氏,根本不愿见她,为了唯一的女儿只能暂忍
    有一些人重欲,有一些不重欲,比如董三思,他至今连通房都没收一个,代表他确实不喜女人的温柔乡
    董三思睡到半夜,迷迷糊糊的清醒发现金氏又在舔弄他的那处,当真是烦不胜烦,直接掀了她,又开始回书房歇息
    金氏便再次将董檀弄病,董三思再次回房睡
    就这样循循环环,董檀日渐长大
    董三思为董檀多病的身子愁的一塌糊涂
    从宫中求了一个嬷嬷来,专门伺候爱女
    此时董檀已经快要七岁,日夜被宫中的嬷嬷守着,果然不再生病,身子健康的很
    可她不忍心见母亲夜夜独守空房,对着她每每垂泪
    便与金氏合计装病骗来董三思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就是那位宫中来的嬷嬷那里就瞒不过去。
    董三思失望的发现呵护多年的爱女竟也是这般心机女子
    和金氏不愧是亲母女。
    便彻底将这对母子冷落。
    金氏竟也怨怪董檀没装好病,露出了马脚
    自此董檀爹不疼娘不爱
    幸好,董檀还有董老太太,从董檀七岁到她十六岁出嫁皆养在她膝下
    董老太太自然对董檀的感情最深,对她所生的段轩亭虽没见过,却是日夜挂心,抱着哭的不能自抑
    众人纷纷围着老太太劝慰
    董三思皱皱眉,把亲娘扶了扶:“好了,好了,先进屋吧,小玉儿也来了。”
    “什么?小玉儿?”董老太太抬起一双泪眼,看了眼朱瑶玉后,就往急切她身后寻找,却并未发现董蓉蓉的身影
    一阵剜心的痛,她颤抖的捂住胸口,喃喃自语:“…她还在怪娘,所以不愿来见我。”
    董三思深深一叹,没说什么,搀扶着董老太太,给朱瑶玉打了个眼色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二
    更哆内容請上:Hpo1⑧.门,穿过红漆绿瓦的回廊,经过假山凉亭,又走了一段石子小路,到了董老太太的院子
    董老太太位处上首软榻
    董三思坐在左边椅子,身边是段文,依照顺序下面是庶出董七爷,庶出董八爷,庶出董十爷庶出董十一爷,庶出董十五爷,庶出十六爷
    对面的右边椅子上是他们的正妻,椅子后面立着清一色的女儿
    婆子往地上放了两个蒲团
    朱瑶玉与段轩亭各跪一个,给老太太磕头
    挽挽捧着一个贵重的盒子献给老太太身边的丫鬟:“这是我家小姐一路细心呵护带来的贺礼,乃是圣元年间的紫檀壶,望老太太会喜欢。”
    朱瑶玉一怔,忍不住上斜着大眼睛,看了段文一眼。
    此时段轩亭转了个身,一板一眼给董三思磕了个头:“外祖父。”
    董三思与妻女不睦,对于这个外孙,更是一次也没见过,他十分冷淡:“不必多礼,起来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