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四百零六章 刘备驾崩
    本章不必订阅,过度章节,很水,最近思路不畅,自己写得也不满意,常常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也写不出来,得反省反省,找找思路,大家有什么想看的情节,以及一些意见,可以在书评区提一提,让我多一些灵感,文也写了八十多万字了,由于是第一次写书,全凭激情,写到这里总觉得激情消退,文思不畅,自己也很郁闷,见谅。
    =============
    荀粲虽然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他却不愿面对,他将自己关在琴房之中思索了许久,然后又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决定……
    而后岁月却渐渐向前行去……
    黄初三年冬十一月辛丑,魏帝行幸宛。庚申晦,日有食之。是岁,穿灵芝池。
    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馀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十二月,孙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至后年乃绝。是岁改夷陵为西陵。汉嘉太守黄元闻刘备疾不豫,举兵拒守。
    黄初四年春正月,魏帝诏曰:“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今海内初定,敢有私复雠者皆族之。”筑南巡台于宛。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是月,城江夏山。改四分,用乾象历。
    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
    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音笏。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刘备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曹仁遣将军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须中州。仁子泰因引军急攻硃桓,桓兵拒之,遣将军严圭等击破彫等。是月,魏军皆退。丙申,魏帝行自宛还洛阳宫。癸卯,月犯心中央大星。丁未,大司马曹仁薨。是月大疫。
    刘备在永安宫,已经染病不起,渐渐沉重,其实他原本身体不应该损坏的这么差,其中的原因,自然只有荀粲同诸葛亮两人知道。
    如今是章武三年三月,刘备在并不算奢华的龙床之上,他自知已经病入膏肓,又思念关羽同张飞兄弟二人,心中的郁结之气愈发积累,导致两眼昏花,讨厌见到侍从,于是叱退左右,独卧于龙榻之上。
    刘备甚至出现了幻觉,仿佛看到了关羽、张飞二人的魂魄来到了他的身边,然后对他说他的时日已到,说好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当幻觉消失时,刘备发现自己的脸上已经布满了泪痕,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这个时代终究已经是不属于他了……
    诸葛亮同李严来到这永安宫时,两人脸上都带着忧虑之色,而心中却隐隐期盼着什么,显然,如今刘备长子刘禅年幼,他们来此,必定会接受到刘备的托孤之命,刘备的皇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也来到这里,准备见刘备最后一面,而太子刘禅则在留守成都。
    诸葛亮等一干大臣被刘备召见,当诸葛亮看到此时的刘备时,不由觉得有些震惊,这个满头银丝,脸上布满皱纹,浑身都散发着颓废气息的男人,还是当年那个意永不气馁的刘皇叔吗,三顾茅庐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但转眼间,却已经到了这般田地。
    诸葛亮觉得十分心酸,他诚心拜伏于龙榻之下。刘备传旨,请诸葛亮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
    诸葛亮此时同样涕泣道:“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刘备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刘备令马谡退去。谡退出,刘备对诸葛亮道:“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刘备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诸葛亮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刘备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
    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听到这话,心中咯噔一声,难道这刘备已经洞悉到了他想要架空刘禅的想法?他不由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刘备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脸上才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但这龙榻之后,却埋伏着数十刀斧手,若诸葛亮有一丝异心的话,绝对会刀斧手进出,斩了这有不臣之心的诸葛亮,不过还好,他看出了诸葛亮一如既往的忠心。
    于是刘备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
    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刘备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刘备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夏四月癸巳,刘备殂于永安宫。而孙权群臣却劝其即尊号,权不许。
    诸葛亮上言於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刘备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
    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群臣读诏已毕。孔明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刘备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魏帝诏曰:“此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贤智之士处於下位乎?否则斯鸟何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曲阿言甘露降。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
    六月甲申,太尉贾诩薨。太白昼见。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孙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
    刘备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但于此同时,魏国却还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
    那就是,身为公子榜首已经有一年之久的荀粲,居然退出了公子榜!要知道,他的年纪也不过才十七岁而已,若是可以的话,保持他的名声,那他便能够一直蝉联下去,然而,他却选择在最巅峰的时候,激流勇退……
    荀粲在公子榜上待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他的兄长荀顗,这也让喜欢八卦的人津津乐道,但比起荀粲决定的另一件事情来说,这退出公子榜的也只能算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毕竟公子榜再怎么权威,也终究只是虚名罢了,它提供的是一个给年轻人出名的机会,像荀粲这种名声已经传遍天下的人来说,它只是鸡肋罢了,所以荀粲选择退出公子榜,也实属正常。
    但接下来的另一件事情却让几乎所有听过荀粲琴声的人都大吃一惊,据那位荀粲的至交好友卫泓透露,荀粲已经决定封琴!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谁都知道,荀粲或许文采风流,但真正的最高造诣,却在古琴之上,当得知荀粲那个竹隐先生的身份时,甚至有人给荀粲冠以了“琴中隐仙”的称号,而这个“称号”,则比“琴中王者”来得更加潇洒,更加飘逸……
    只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荀粲封琴呢?
    第四百零七章 销声匿迹的荀粲
    “什么?你是说荀奉倩一曲竟然引动百鸟齐来?”正在金墉城的“碧园”中避暑的曹丕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显然,他并不相信郭嬛说的事实。
    “妾身可不敢在陛下面前撒谎,荀奉倩此人的弹奏的琴音当真已经不是凡尘之音,而是仙音,妾身听了他的琴音,仿佛陷落在另一个世界一样……”郭嬛的语气中也带着赞叹之色,虽然一晃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去年九月的那次聆听的演奏,依旧让郭嬛念念不忘。
    曹丕听了不由心生向往,他刚刚出征归来,对吴国发动的战争没取得任何进展,若不是有荀顗帮他擦屁股,他觉得自己怕是要被陆逊、江哲等人算算计死,这时他也暂时熄了征伐吴国的心思。
    人一旦懈怠下来,就会追求享乐,在这个娱乐业并不发达的世界,听音乐,看舞蹈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所以此时的曹丕,很想听听皇后口中的仙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毕竟郭嬛说的话,曹丕一直是很信任的。
    “名琴‘绕梁’也有不少古琴大师弹奏过,哪怕是那位蔡昭姬,也无法完全发挥出‘绕梁’的特点,而荀奉倩的那一曲,却真真正正的弹出一种‘余音袅袅’之感,昔日有楚庄王沉迷‘绕梁’之音,七日不上朝,看来也并非虚言。”
    郭嬛毫不吝啬对荀粲的赞美,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因为这荀粲居然自那次弹奏之后,又从人间蒸发了,不仅退出了公子榜,居然还传出了“封琴”的消息,这家伙到底再干什么?
    至于荀粲这博士的职责,自然也没有履行,一大批想要选修荀粲的古琴音律的学子们,居然全部被放了鸽子,不过还好蔡琰恰巧在这洛阳之地,那位将太学打理的很不错的孔祭酒,赶紧将蔡琰请了过来,算是给荀粲代课,酬金自是不菲。
    蔡琰并没有拒绝孔祭酒的邀请,于是继荀粲这个年轻的博士之后,蔡琰用成了太学之中的第一个女博士,这个消息让整个魏国的女人们狠狠的扬眉吐气了一番,而蔡琰隐然成了“妇女解放的先驱”……
    如今的魏国受到了吴国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吴国自然不是历史上的吴国,它的前身可是南楚,各种先进思想交融的地方,并且早早的将目光盯向了海洋,发现了诸多海岛,并开始积极的进行殖民统治……
    魏国的思想风气也渐渐变得开放,昔日荀顗向曹丕提的建议被坚定不移的实施者,那种宽松的、自由的舆论让魏国的文化也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大繁荣时期,儒家的“三纲五常”早已成为了过去,道家的玄学渐渐兴起,甚至连上古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也不甘寂寞,纷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派,比如墨家、阴阳家之类。
    可以说,南楚的这个变数,造成的蝴蝶效应,是难以估量的,曹丕在觉得吴国难以征服之后,不由动了别的心思,既然南方无法征服的话,那么北方却可以开疆裂土啊,这也是超越曹操的一个方式,毕竟曹操也就征服了乌丸而已,但辽东的公孙家到现在还割据在那儿,更别说那五胡、元、清三个异族国家了。
    曹丕听了郭嬛的赞美,心中愈发意动,可他这时却也疑惑道:“夫人,你难道不知道那位荀奉倩已经‘封琴’了么,而且居然退出了公子榜,这到底是为什么?”
    郭嬛摇了摇头,她当然不知道荀粲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是上次弹奏“绕梁”之后的又顿悟了,修道飞升?
    “虽然号称‘封琴’,但陛下只需一道诏令,便可将其召进宫中为陛下演奏,而妾身觉得这荀奉倩的琴音之中必定融入了道法,才能引得那天地异象,因此以荀粲这样道行高深的道士,令其为陛下炼丹,说不定真的能让陛下长生不老……”
    郭嬛使劲在曹丕的耳边蛊惑着,为的就是将这销声匿迹的荀粲逼出来,要不然按照这架势,很可能荀粲真的会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其实如今已经隐隐有这样的趋势了,当年荀粲《三都赋》一出,引得洛阳为之纸贵,他的声望也由此达到了顶点,并被主流文坛接受,但谁会想到,荀粲会在声望最巅峰的时候选择退出公子榜首,并之后又传出“封琴”的消息呢?
    如今乃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名士了,荀粲的貌似隐退,让某些被荀粲遮盖住光芒的年轻人纷纷涌现出来,争抢着想要做第二个荀粲级别的大名士,奈何却没有任何人达到荀粲的高度,毕竟现在人们已经承认,荀粲的才华,当真是无人能及。
    但名士就好比后世的明星一样,一旦缺少曝光度的话,会迅速沉寂下去,荀粲的情况其实已经算不错了,毕竟他有《三都赋》这样的传世之作,而听过荀粲琴音的人,也对他念念不忘,但这一切,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洗礼……
    荀粲消失的太过突然,也太过彻底了,他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逝……
    曹丕听了郭嬛的话,尤其是那“长生不老”四个字,最让他心动,若荀粲那琴声能让百鸟齐来的话,说不定他练出来的丹药,真的可以让自己长生不老……
    不过曹丕也有自己的顾虑,他淡淡道:“可这荀粲也不知道是又出去游历了,还是真的归隐山林了,朕即使是想召他入宫,如何能找到他的人呢?而且,这荀粲既然放出了‘封琴’的消息,说不定真的就彻底放弃古琴了,如何能让他重拾古琴?”
    曹丕的话让郭嬛沉默了下来,她蹙眉思考一会,才道:“或许只有一个人知道这荀粲在哪儿……”
    “哦?”曹丕疑惑道。
    “他自然是荀粲的亲兄长荀顗。”郭嬛一脸笃定的说道。
    曹丕摇了摇头,他并不想因为这样的“小事”就去烦扰自己的谋主,他南征东吴,算是明白了陆逊同江哲的厉害,魏国能同那两人抗衡的,怕是只有荀顗同司马懿了,如今可是连太尉贾诩也逝世了……而司马懿则是曹丕用来对付蜀国的。
    郭嬛这时也觉得有些头痛了,她敢肯定那位荀顗绝对是知道荀粲到底发什么神经的,甚至还阴谋论的觉得就是荀顗暗示,难道是让荀粲潜入地下,发展什么黑暗组织?可这讲不通啊,荀粲的名气应当是他最可以利用的地方,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呢?
    就在这时,忽然有内宦来报,说是有海外倭人国使节来访大魏,拜见陛下。曹丕一听,顿时将荀粲这事先放下,他毕竟还是以国事为重的,在去年二月时,“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如今海外倭人国也来拜见曹丕,这让曹丕龙颜大悦,决定好好用天朝上国的风范震慑这倭人国一番。
    这倭人国,自然就是日本的前身,日本的文明史较之中、朝两国晚。公元一世纪前,日本列岛出现了许多部落小国家,《汉书地理志》上说:“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其后经过兼并和联合,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部落联盟与部落国家。
    其中的倭奴国,曾在汉光武帝中元二年遣使通汉,光武帝赠“汉倭奴国王”五字的金印。又根据《后汉书魏志倭人传》的记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今使驿所通三十余国”。
    公元二世纪前后,已有大和、筑紫、出云等地方性国家成立,这些国家是将地区作政治统一的部族国家。兴起于大和南部的豪族,约在三至四世纪前统一了大和地区,成立了大和朝廷。在六世纪日本正式使用汉字之前,没有更多的历史文字记载,是凭籍中国、朝鲜的文献,日本才进入有史时代。
    而这次来觐见曹丕的却是一个叫做邪马台的国家,早期的邪马台国以男子为王,由于发生内乱,乃共立女子为王,名为卑弥呼,以邪马台之地为都,有弟帮助治理国家,此时的邪马台国实际是30余个倭人国家的盟主。
    卑弥呼女王国对其他诸国有相对统治权。卑弥呼曾在伊都国家设立一大率之官以检察诸国,并在大倭的监理之下向他国收租赋。
    这是邪马台首次遣使奉献,在原本历史上,邪马台国与中国三国时代魏国通好,两国通过带方郡频繁往来。文献记载,自魏明帝景初二年后,邪马台国派到魏戍带方郡的使节前后达4次。魏国也曾两次遣使至邪马台国,献以金印、紫绶,封其大臣为率善中郎将等职,并献以锦绢、铜镜、珍珠等。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邪马台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较大发展,且出现了文字的雏形。
    此次来到这洛阳的使节,全都是“黥面文身,自称大夫,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基本上一看就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见到这繁华无比的洛阳城时,内心之中都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
    不过其中却有一位貌似在几人之中地位很高的女子却很不满的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大体意思似乎是让大家打起精神来,而见她的神色,显然是有着莫名的底气。
    女子紧紧的握着手中名为“尺八”的竹笛,望着那城墙高大而厚实的洛阳城,心中却想着,什么时候将自己的国家也建设成这样,这第一步,便是蛊惑这位中原的大皇帝……
    第四百零八章 请荀粲出山?
    洛阳城,天一雅阁,一位刻意乔装过一番的客人,缓缓的踏上高层,他的目的地,竟然是专属于曹丕的“帝”字号房间……
    客人走进那房间,环往四周,那用上好檀木所雕成的桌椅上细致的刻着不同的花纹,处处流转着所属于帝王的雍容尊崇的感觉。靠近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宣纸上却画着美丽的尤物,细腻的笔法,似乎在宣示着这位敢在这里接待客人的家伙的喜好玩赏美色,竹窗上所挂着的是紫色薄纱,随窗外徐徐吹过的风儿而飘动……
    房间的左边用一个屏风隔开了,可是还是隐约可以看到一张琴和一把琵琶。琴只露出个琴头,但还是可以看出来颜色黑暗陈旧,与全屋精美富丽的风格完全不搭。可是却将整间环绕着帝王气息的房屋里,增添了几分古雅的名士气息。
    右边的案台上摆着精美的香炉,这“案”,却是一种长方形的承具,与桌子的差别是因脚足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故称“案”而一般不称“桌”。精致的翘头案上摆放着一个散发着香气的香炉,闻着香气,应该是最为极品的佳楠,其次才是沉香,而沉香又分为四等,即沉水香、栈香、黄熟香、马蹄香,再次才为檀香……
    房间中的一切,无一不诠释着主人的品味之高,确实令人有种心生向往的感觉,乔装打扮的平原王曹叡,觉得今日来这里,仅仅见到了这房间的摆设,已是没有遗憾了。
    当然,他确实是带着诚心而来,因为他知道,他要见的,乃是沉寂了许久的那一位,昔日的公子榜首——荀粲。
    荀粲并不在这房间之中,而曹叡站在窗旁,俯视那洛水之时,却油然产生了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这就是站在这“帝”字号房间的优越感,而若不出意外的话,他将继承魏国的大统,以后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这个房间里,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乔装打扮。
    不过,现在却出了一点点意外,因为曹叡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自己的父亲曹丕,居然想要立那位京兆王为太子,这个消息虽然看似是空穴来风,但曹叡却知道,父亲确实对他不喜,若不是因为迫于大臣的压力的话,或许自己连平原王的爵位都无法获得……
    《魏略》中曾记载:“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这里的“帝”便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
    而曹丕的姬子京兆王曹显,却也已经十六岁了,并且表现出了不凡的资质,曹丕对于曹叡这个喜欢穿女装,玩非主流的儿子,早就很不满了,《隋书·五行志》中记载:“文宣帝末年,魏明帝曹叡好服女装以显俊丽,傅粉黛,数为胡服,微行市里……”《晋书·五行志》中也说:“魏明帝著绣帽,好妇人之饰……“
    原本以为太子之位唾手可得的曹叡,陡然碰到这样巨大的危机,从来没有准备的他,顿时便乱了分寸,他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为人也算是沉着、刚毅,明识善断,但却没有刻意组建自己的势力……
    可是那位京兆王曹显,虽然才十六岁,但手下似乎已经不动声色的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声名鹊起的公子榜榜眼——梅长苏,这位名叫梅长苏的青年才俊,却是一位寒士。
    在荀粲、诸葛诞两人都退出了公子榜之后,这位魏国寒士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而另一位增加进公子榜的,却是夏侯玄,其余的,却依旧未变,南楚江哲,在荀粲退出公子榜后,便一直占据着榜首的位置。
    公子榜上所言:梅长苏,少时家贫,王越爱徒,喜击剑,好任侠,结交豪杰,见识卓远,所谓“识便英雄,俯首梅郎”,才华或不及荀奉倩,然满腹奇诡,算无遗策……
    最后公子榜总结出来的最精炼的八个字便是——满腹奇诡,算无遗策!
    梅长苏此时为京兆王曹显的客卿,其中曹显能成为曹丕的姬子,梅长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曹显有这梅长苏相助,显然如鱼得水……
    曹叡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就这样放任自流了,若他无法成为太子的话,结果不堪设想,而他却有一处致命的软肋,被京兆王倒不如说是梅长苏抓在手中,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夺嫡之争中胜出……
    曹叡在一次借酒消愁之时,将自己的苦闷,告诉了亲妹妹东乡公主曹璎珞,曹璎珞思索片刻,终究觉得自己在阴谋诡计之上没有任何天赋,但她却知道,有一个人,一定可以帮到自己的兄长……
    此人,当然是已经销声匿迹了许久的荀粲,昔日一篇《三都赋》,引得洛阳纸贵的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