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既如此,圣上为何会对一向珍爱的太子殿下、对妹妹的亲生儿子,隐似生出废心?
    此事甚是怪异,由不得人不多想,他暗暗思量多时,忽地触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这猜想叫他惊出一身冷汗,为未来晗儿可能经受的风险,彻夜难眠。
    ……那是一声声唤他“舅舅”、阿蘅的孩子!
    ……如果这猜想为真,如果此事被揭在人前,如果圣上真废了晗儿的太子之位,晗儿当如何自处,不仅仅是如何处世,更是要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世,如何面对生身父母两族的仇怨……
    他心惊心忧,为晗儿感到如履薄冰,翌日在授晗儿文理时,即百般旁敲侧击,试问圣上近来对晗儿的态度,是否有何异常之举。
    晗儿所说,皆如从前,圣上对晗儿和伽罗,依然是珍爱无比,若说真有何事微有不寻常,便是在昨夜,圣上在与晗儿、伽罗膳后闲话时,一手握住了晗儿的小手,一手握住了伽罗的小手,令他们两手交握,言道他们是至亲兄妹,需得一生互相扶持,互相保护。
    晗儿道:“其实不用父皇说,孤也知道的,孤会保护好妹妹,一生一世,不让她受到半点伤害。
    从前总是软糯自称“晗儿”的男孩儿,如今已是一口一个 “孤”的东宫少年,母亲的去世,逼他成长,他压抑原先的喜好,真真正正地去学做一名帝国太子,不为争权夺利,而是想要早些为他敬爱的父皇分担朝务,想让父皇不再那么劳累,想让父皇不再为他操心。
    伽罗亦是如此,她并非如寻常公主一般金尊玉贵地长大,而是有如皇子,同修文武,每日所学,与太子殿下无甚不同,一双手,并不习练飞针走线,而是拔握刀剑,弯弓搭箭,校场之上一身火红骑装,纵马骑射的矫健英姿,飒爽不输男儿,平日圣上与朝臣议事,令晗儿在旁听学时,伽罗亦常同在旁听,甚会听着听着,发表见地,出谋划策。
    对伽罗这等言止,朝臣自是非议满满,在屡屡劝谏圣上未果后,甚至直言道出“切不可纵出第二个华阳大长公主”,但如此诛心之语说下,圣上仍是恍若未闻,一如既往地纵容伽罗,不仅待她与晗儿这东宫太子无甚区别,甚会特意给她机会展现才能,纵她涉政,以至民间都笑说当今的大梁朝,史无前例,竟有两位太子,一为“男太子”,一为“女太子”。
    但笑言只是笑言,那时的大梁百姓们,只当茶余饭后闲话而已,不会当真,而不满隐忧的朝臣们,也仅仅是担心大梁再出一位弄权的公主,劝谏的折子,一年又一年,如雪花般飘向御书房,但善于纳谏的圣上,在此事上,执拗异常,并不从谏,晗儿亦纵容同胞妹妹,并不因此生疏兄妹之情,平日学理政事,常与伽罗商谈,甚在犒军行赏、接见使节等太子所担要事上,亦携伽罗同行,毫无嫌隙。
    曾经,朝臣私议容华公主言止刁蛮、有失皇家端仪风范,如今,却希望再有一位不问政事的刁蛮公主了,对此,容华公主嗤之以鼻,嗤完又问他:“你觉得颜梧如何?”
    颜梧乃当朝礼部侍郎,比容华公主小上七岁,自七八年前、提任京官,在随驾上林苑时,不知怎么不小心冲撞了容华公主,差点挨了公主一鞭子后,不但不记恨于心,反还情根深种起来,痴了七八年,依然不改,愈挫愈勇,已追得全京城乃至天下人都知道这段情事,猜测何年何月,得见“凤栖梧桐”。
    温羡与颜梧此人同朝共事多年,知其品性清直,光风霁月,如实回复公主殿下心中所想。
    容华公主望了他一眼,一边剥吃松子,一边问得直白,“你觉得我们相配吗?”
    这样的事,他温羡不好多言,遂不作答,容华公主也不逼问,只默默吃了会儿松子后,慢慢停了剥壳的手,“算了,不吃了”,她轻道,“她以前不让我多吃……”
    温羡不语,心想起圣上上次去青莲巷看望父亲时,陪父亲坐了半天,顺手给父亲剥了不少松仁桃仁之类,父亲早不记得圣上,只念着女儿未归,吃了几个后,就要拿帕子把松仁桃仁之类包起来,说要留给阿蘅回来吃,说罢又恼怒难掩,道阿蘅是被小贼拐走了,可恶的小贼!
    ……圣上原半日下来,面上都淡淡的无甚表情,在听了父亲这句后,却忽地嗤笑出声,如听到了一件极好笑之事,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时,也跟着笑骂了一句,可恶的小贼!
    那是他近些年来,见到圣上面上笑意最多的一次,但同是天涯沦落人,岂不知那笑后悲凉,正忆旧事的温羡,又听容华公主问他:“你想她吗?”
    未待他答,容华公主即已又道:“不要想了,我都不想明郎表哥了”,她十分轻松地道出此句,眼望着苑中豢养的孔雀,声音微低,再一次道,“我不想了。”
    第229章 终章下
    想与不想,原只有自己最是清楚,但天下人都能猜到,圣上虽未宣诸于口,但心中一直在思念永安皇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停止一时半刻,只因百姓皆知圣上不入后宫、无新子嗣,只因朝臣日日可见,原值壮年的圣上,自永安皇后故去之后,是如何白发暗生,此心已老。
    从前的圣上,闲暇之时,常有宴饮游园之事,如同古往今来的每一位帝王,除为人君担着江山朝务,也另有许多个人喜好,但永安皇后的离去,似将圣上的生机,也带离了这红尘人间,圣上依然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一位宽和的兄长,一位慈爱的父亲,但除此之外,只他本人,只作为元弘本人,世间似已无事可牵动圣上的心绪、提起圣上的兴致、令圣上真心展颜,圣上从前喜好都已作废,唯一留下的游乐之事,便是常往上林苑策马沐风。
    想与不想,原只有自己最是清楚,但天下人都能猜到,圣上虽未宣诸于口,但心中一直在思念永安皇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停止一时半刻,只因百姓皆知圣上不入后宫、无新子嗣,只因朝臣日日可见,原值壮年的圣上,自永安皇后故去之后,是如何白发暗生,此心已老。从前的圣上,闲暇之时,常有宴饮游园之事,如同古往今来的每一位帝王,除为人君担着江山朝务,也另有许多个人喜好,但永安皇后的离去,似将圣上的生机,也带离了这红尘人间,圣上依然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一位宽和的兄长,一位慈爱的父亲,但除此之外,只他本人,只作为元弘本人,世间似已无事可牵动圣上的心绪、提起圣上的兴致、令圣上真心展颜,圣上从前喜好都已作废,唯一留下的游乐之事,便是常往上林苑策马沐风。那骏马,是曾赐给武安侯的神骏“紫夜”,后又随永安皇后踏走山河人间三年,被温太傅带回京中,圣上以此为御骑,不仅常骑乘之,还亲自喂养照顾,跟侍圣上的宫人,常可见圣上边牵马走在上林苑中,边对“紫夜”温言说话,有时引着“紫夜”一同欣赏这四季佳景,有时同“紫夜”讲说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近来之事,对待“紫夜”,如待一位故交老友一般。
    但,这一老友,亦不可伴陪白首,人有生老病死,马儿亦然,一年年光阴逝去,神骏终成老骥,难再驰骋,等尽天年,“紫夜”寿终之日,亲眼看着马儿阖上双目、断了气息的圣上,扶着厩木,佝偻着身体,目望“紫夜”冰冷的尸体,沉默许久,忽在凛寒的雪风中,如小孩子一般,失声痛哭。
    人人皆知圣上此心已老,但自这一日起,圣上真似老了,从前英明决断的圣上,开始忘事,起先是处理朝事时颠三倒四,后来连一些朝臣的姓名,都已记不清楚,太医院想尽办法医治,但圣上的状况,就是一日日地坏下去,圣上本人自知不可如此误国,原欲退位为太上皇,但为年长的太子殿下劝阻,太子殿下请父皇于宫中安心疗养,他只暂代行监国之事。
    但,虽说是太子殿下监国,实为与永昭公主共卫江山,曾经,满朝文武,皆反对永昭公主参涉朝事,但在一年年的时光流转中,原先口径统一的声音,早随着公主殿下越发年长,涉朝愈深,而越发分化,一块铁板,被永昭公主拆得四分五裂,朝堂上关于公主涉朝的争论,虽仍聒噪,但那些极力反对的朝臣,也只能聒噪着接受,掀不起大的浪花,以将公主殿下掀下朝堂。
    不仅有圣上、太子为盾,永昭公主麾下早揽有不少能臣,权势愈盛,在权柄至上、无兄弟父子的皇家如此行事,按理,早该为太子殿下所不容,但本朝太子殿下偏就纵宠亲妹,并不在意。
    前朝,是史所未有的太子公主共治,后宫,圣上的龙体,在长久的疗养中,不但未能好转,反而越发恶化,这恶化非指圣上性命堪忧,而指圣上渐将世事越忘越多,每日懵懵怔怔,瞧着似温相过世的父亲,但温相之父,生前病后是只记得前尘往事,而圣上,是堪堪忘了所有的前尘往事。
    余生的每一日,圣上都在恍怔疑惑,疑惑绣“蘅”的帕子,疑惑绣莲的香囊,疑惑硕大无暇的明珠,疑惑那一匣又一匣的红色剪纸,疑惑湘波绿、枫茶糕并不合他口味,却为何总想着喝这茶、吃这糕点,疑惑自己为何总喜欢往御苑清池旁的某株杏树下跑,摘了杏子扔中人还会笑,但笑弯了唇,又不知在笑什么,那笑意就凝滞地僵在唇角,如同所有的疑惑,凝滞沉沉地僵在他心里。
    种种繁杂纷乱的疑惑,织勾如密网,缠绞着圣上的每一天,而在这张绞人的密网之中,圣上最大的疑惑是,他自己好像是在等人,但又不知是在等谁、等了多久、等到没有。
    他总是在疑惑恍惚,心里是空茫的大雾,什么也看不见,望不到尽头,只知在夜寂无人的深夜里,看到殿中昙花盛开,张口就想唤人一起赏看,却又不知是要唤谁,只能独自蹲守在夜昙一旁,孤寂静看花开花合,只知在晴好灿烂的白日里,一个人躺在摇椅上时,总想让人在他身旁再放一张,侧身眼望着那张空空的摇椅,情不自禁地向那边伸出手去,却不知是要做什么,自然也触不到什么,握不住什么,最终都只能空空地垂下,心也跟着空得厉害,空得发疼,却总是不知为何。
    他的心,总像是空的,像眼看着阳光下的雪人,一点点地流化成水,最终蒸腾地干净,无影无踪,无迹可寻,在四季流转的每一日里,都空得像是不存在,只是口边,总是下意识喃喃自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一遍又一遍地低喃在空茫的岁月里,任这十六个字,一遍又一遍地,沉沉地落在他的心中,经年累月地不知落了多少,却总也装不满他的心。
    圣上的心,永不会满了,而宫人们的耳朵,早听出了老茧,他们将圣上总是叨喃的这四句,在经年的时光中,听了有千遍万遍时,暗流汹涌多年的大梁前朝,在一场场寒凉的冷雨中,进入了多事之秋。
    圣上疗养多年,不但无半点好转希望,反因年日长久,越发年迈多病,不少朝臣以此为由,求请太子殿下奉圣上为太上皇,正式登临大宝,继位为帝。
    这些朝臣中,不仅有真正忠心太子之人,亦有这些年来,曾受永昭公主打击贬压之人,后者暗中联手结盟,不愿再忍太子公主共同监国,不但多年来,不断暗中散布太子殿下并非圣上亲子的流言,将这流言的源头,栽到永昭公主身上,试图在太子殿下心中扎刺,以皇家权势斗争,离间他们的兄妹之情,而且还在求请太子殿下登基之后,暗谋密事,令永昭公主有派人行刺太子殿下之嫌,处心积虑,要为永昭公主扣上谋权害兄的罪名,欲借太子殿下之手,废杀永昭公主。
    但,出人意料、惊震天下的是,认可大梁朝当有新帝的太子殿下,竟自称无意皇位,一心向道,主动让位与亲妹永昭公主。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大哗,女帝一说,古未有之,然太子殿下铁心如此,真就遁入道观,永昭公主执掌玉玺,登上御座,以薛氏之姓。
    多年来涉朝积累,又有太子殿下拱手相让,永昭公主集权一身,反对者明不能敌,遂暗中与同样深恨的元氏皇族联手,又集与薛氏旧怨难消族臣,欲发动叛乱,诛杀薛氏女帝。
    这场缜密谋划的叛乱,看似进行顺利,就在领头的齐王元康与一众反臣叛军,一鼓作气,自以为谋划成功,就将诛杀女帝、登临帝位之时,却惊骇地发现对方早有准备,己方一众,彻底成了瓮中之鳖。
    天下至尊御宫的丹墀之上,平静站望着他们这群“困兽”的,是女帝的舅舅、当朝丞相温羡,元康见那两名女子,一前一后缓缓走出御殿,在前之人帝袍加身,双眸深澈,如不染尘埃,不沾心机,又似通透世间万物,望尽一切阴险诡谲,唇际笑意玩味,难辨真意,亦令人琢磨不透话中之意,究竟是信任的打趣,还是猜疑的试探,最后的警告,只是淡淡一句,轻飘飘地落在建章宫前,如是小女孩嗔语,却震得殿前众人心神欲裂,“再不动手,朕就真疑你是要反了。”
    有一瞬间,元康以为薛伽罗是在对自己说话,但转瞬,他即陡然明白过来,心中恨怒滔天,既知自己已然难逃一死,也绝不容那人,踩着他的尸体,好活一世,即刻挟着彻骨怨恨,咬牙切齿地朝那卧底的女帝走狗挥剑砍去,“沈适安!!”
    然,剑未落下,即有一道寒光射来,瞬间穿透了他的喉咙,血流如注,元康彻底地哑了声音,带着他的帝王梦,在帝王所居的建章宫前,为定远将军之女陆稚芙,一箭射杀。
    风雨晦暝,叛乱被迅疾地扑杀在建章宫前,血水混着雨水,染红了建章宫前的白石砖地,向来端严肃穆的天子重地,铁器碰撞、血溅哀嚎之声,不绝于耳,不断随风传向远处,令阖宫之人心惊胆颤,却传不进太上皇所居的兴圣宫,传不到太上皇的耳中。
    太上皇离这世间纷乱诸事,早已很远很远,他眼前所见,只有飘风急雨,耳中听得见的,也只有凄凄雨声,一声声寒凉地打在朱红的殿窗上,也打在他空寂的心房上,空空荡荡地回响着,寻不到丝毫记忆与之回应,雨只是雨,只是雨而已,山河只是山河,万物只是万物,都与他没有丝毫关联。
    曾经的摔阶断腿,令太上皇在年迈之时,患有寒疾,天气湿冷之时,断腿处常会隐隐作痛,从前,痛也只是体肤之痛而已,今日无声静望秋雨的太上皇,在感觉腿痛的一瞬间,却忽因这痛楚牵想起什么,刚微微张口,舌尖立滚出两个名字,那样下意识的熟悉,似原就隐含在唇齿间,深藏在心海中,已在无记忆的夜梦里,不知呼唤了有多少次。
    “……阿蘅……明郎……”
    下意识唤出这两个名字的太上皇,却又因不解不明,茫茫然地怔在了那里,秋雨如注,无情冲刷着天地万物,也将他那一点牵起的心念,冲走得无影无踪,所有的过往都如湍流的雨水,淌逝无痕,只留一人白首,迷茫地怔望着这空寂天地,形影相吊,孤家寡人。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