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十二月末,快过年了,各家各户都开始置办年货,折晚是个家里蹲,即使平妈妈拿着擀面杖杵到她面前,她也不肯动弹,跟着齐婉君去铺子里收账。
    “冷的很哩!”,她抱着暖炉,央求着道:“就让我看看书吧。”
    小沈先生又送来了新得的话本。
    平妈妈恨恨的拧了她一把,“都十五岁的人了,还这般懒。”
    折晚纠正她,“明年九月才满十五岁,现在是十四!”
    她嘟囔道:“我才不要过十五。”
    平妈妈又想拧她了,可怕冷着她,于是将小毯子往她头上一罩,使劲的隔着毛毯揉捏她的头发,将人头发弄的乱七八糟的,这才愤愤的离开折晚房里,到厨房忙活去了。
    小沈先生来的时候,折晚就跟他抱怨,“平妈妈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逼着我学这学那。”
    沈汀很满意折二姑娘对他日渐亲密,根着娇俏的音调,他幻想着自己将毛毯丢掉,直接去揉姑娘的头发,要是可以的话,他还想捏捏脸。
    可是再怎么是默许他是折家未来女婿,齐潇然那双眼睛还是紧紧的盯着他,沈汀只好悄悄的想,现实里却跟折晚隔开一个桌子的距离,安慰道:“平妈妈也是好心。”
    这个折晚自然知道,她只是抱怨嘛。
    她脸上有什么事情都表露的清清楚楚,沈汀就立刻也抱怨起自家来,“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我,要我去给他们家儿子做先生。”
    这下子,不仅是折晚,就连这几日对先生日渐不满的折虎也紧张了起来,沈汀看看小胖墩那神情,笑着道:“可我能答应吗?我教虎哥儿,那是因为他聪慧,这么聪慧的弟子,我可不能因为转教他人。”
    折虎就十分感动,他先前还为小沈先生吃了二姐姐送来的枣糕而生气,如今听了这么一番话,立刻发誓:“先生,我会好好读书的。”
    齐潇然:“......”
    行吧,家庭关系又和睦了。
    小沈先生就又慢慢的跟折晚说他最近遇到的人,“因我是读书人,便有其他的读书人请我一起去参加诗会。”
    折晚很愿意听沈汀说外面的事情,她听了答道:“那你去了吗?”
    沈汀就摇头,“我不愿意跟他们一起。那诗会刚开始还正经,开在了大明寺石碑旁边的小亭子里,可这大冷天的,我跑去受那个罪做什么?”
    折晚很是同意,“对啊,多冷啊。”
    她觉得小沈先生是个实在人,这样的人靠谱。
    沈汀又道:“且那些人里,认真读书的没几个,十好几人,总有一个李秀才,两个童生,其他的都是沽名钓誉之辈,连四书都背不得。”
    折晚之前还觉得没什么,后来一听李秀才,便立刻附和,道:“跟他在一块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小沈先生很满意,继续道:“后来诗会就更不好说了,开到了酒楼里,还找了人来陪酒,唱小曲,跳舞。”
    折晚便立刻明白了这是个什么性质的酒楼,她对小沈先生又高看了一眼。
    沈汀被看的飘飘然,跟她一起骂:“败类!”
    这番跟折二姑娘同仇敌忾了一番,他踩着步子回家,沈远道窝在家里不出来,刘伯在洗菜,见了他,笑着道:“少爷,今晚吃什么啊?”
    沈汀看了看手上的食盒,“是粉蒸肉。”
    这个刘伯爱吃,他眯起眼睛,“好,好。”
    沈汀将食盒给他,去了书房,坐在书房里,他又想起当天诗会遇见的那个乐洮,看着家世好,人也很是慷慨,又是青州来的,沈汀想着,要是结交好了他,未免不是一个助力。
    可这人听说他住在这巷子里,竟然开始打听折晚,沈汀笑呵呵的道:“已经定亲了。”
    乐洮到底不是毛头小子,听说姑娘定亲了,露出失望的神色,还遗憾的道:“过几日就要离开胥江去云州了,想来跟美人无缘了,如若不然,纳回去做个妾氏,也是极好的。”
    沈汀:“.......”
    他很想一锤子打下去!
    他狠狠的在心里给乐洮记了一笔。
    好在乐洮前日已经走了,沈汀这才放心,他拿出笔在纸上写了半天,可是写好了,却又将纸丢进纸篓里,最后慢慢的写出两个字:云王。
    刘伯在外面敲门:“少爷,吃饭了。”
    沈汀这才发现天黑了,他将纸拿到厨房烧掉,对刘伯道:“你身子不好,我看,咱们还是买个小厮回来吧。”
    刘伯应的很快,“那我就歇歇。”
    沈远道本来觉得费银子,可是看看白花花头发,白花花胡子的刘伯,只好不做声,可吃完了饭,摔碗的力度却大了很多,以此来表示不满。
    刘伯见沈远道走远了,这才道:“少爷,来找您的人越来越多了,要是老爷也跟着凑热闹,这可怎么办啊?”
    沈汀一点儿也不愁,“放心,他可看不起这胥江的人。”
    刘伯便放心了,老爷这个祸害,还是留在家里比较好。
    于是晚上就将锅碗瓢盆洗的干干净净,吃剩下的饭统统的填进了自己的肚子里。等晚上沈远道在厨房找不到吃的时候,他就立马锁了门躺床上装睡,沈远道再怎么敲门他也不出来。
    惯的坏毛病,晚上还要吃一顿!
    门响了一会就停了,刘伯既痛快又愁,老爷这般的人,将来折家二姑娘嫁进来,可怎么办?
    刘伯在沈家呆了半辈子了,他是沈汀娘的陪嫁,那时候沈远道从京都到蜀州,愣是好相貌,风光好,夫人愿意哄着沈远道,低嫁过去,用嫁妆银子养着人,可是后来夫人看清楚了,这样的男人不能过日子,就立马跟沈远道和离,小少爷也不要了,回娘家没一年就又嫁了人。
    刘伯那时候要跟着夫人走的,可是小少年站在门边看他,看夫人,不哭不闹,就那么看着,看的刘伯心里发涩,就挪不动道了。
    于是夫人走了,他倒是留了下来,当时沈远道卖了蜀州的家产去京都,刘伯还是有盼头的,熟料遭了大难,便来了云州。
    夜深人静,却自有一股愁思扰的刘伯睡不着,他翻来覆去的,叹气的想:少爷够苦了,希望将来成家,有个好妻子,好岳家,老天爷哦,可别再折腾我家少爷了哟。
    ***
    腊月二十七这天,是胥江人过小年的日子,一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的,小沈先生便从这天开始,有半个月的假不用去给折虎上课了。
    他颇为舍不得,对折晚道:“你要是想看什么话本,就叫人来跟我说一声。”
    折晚却一点儿也没舍不得他,平妈妈今天做烤羊吃,她还想着先去吃几口尝味道呢。她摆摆手,“知道了,知道了。”
    沈汀一步三回头,等要转弯的时候,就见折晚啊了一声,叫住他:“等等!”
    她蹦蹦跳跳的过来,在转弯处凑近沈汀,偷偷的递过去五两银子,这是齐婉君昨天给她的零用钱,折晚自认享了小沈先生很多福利,该用银子还一还的。
    毕竟要过年了,买年货嘛,送别的不合适,送银子就特别实诚。她也喜欢别人送她银子。
    沈汀看着银子恨不得喜极落泪,这么多天他终于得到了一点反馈,属实不容易。
    沈汀接银子的手很快,却装模作样的,“怎么突然想起给我银子啦?”
    折晚:“因为你穷嘛!”
    沈汀:“…………”
    他只好安慰自己:对于折晚这占有欲十分强的人来说,都舍得送他银子了,很好!
    他一副十分感动的模样,“你跟我想到一处去了,过年要买这个要买那个,你要是不给我,我真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下去。”
    折二姑娘就一脸:我就知道。
    既然说上话了,小沈先生也不着急回去了,明明对方对他还没情意,可他脑海里兀自感动一番,精神上胜利,将一场姑娘接济他过年送银子的事情弄成了好像提前送“嫁妆”,他那眼神哟,看的折晚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回去就跟平妈妈吐槽:“他越来越奇怪了。”
    平妈妈也日常忽悠她,“你真送银子给他了?”
    折晚点头,“不然他怎么过年哟!”
    齐婉君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如今连银子也舍得送,想来对小沈先生有些不一般。
    她就跟平妈妈一唱一和:“说来小沈先生也是学识渊博,长得一表人才。”
    平妈妈点头,折晚跟着点头。
    齐婉君剥着瓜子,继续道:“人品也好,家里还简单,没有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
    这回折晚点头比平妈妈点的还早,她上辈子这辈子都不喜欢亲戚多。
    尤其是那些到她家看她热闹的亲戚们。
    齐婉君:“这样的人,可不多见。我听说,好几家夫人都想招小沈先生做女婿呢!”
    折晚的脖子就僵硬住了,点也点不下去了。
    她呆呆的道:“他都要做人女婿了啊?”
    齐婉君后悔的点头,“是啊,好多人想抢呢,咱们家也就是没有合适的姑娘,不然我也想让他给我做女婿。”
    折晚就被她娘忽悠了,心里第一想法便是:怎么会没有?我不是正好合适吗?
    可她才不会那么傻,她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觉得自己这么说话会把齐婉君和平妈妈吓着的。
    ——很奇怪的,她自己倒是没吓着。
    不过,她总算有了沈汀是个待做人女婿的意识,她晕乎乎的回屋子里,将房门锁上,有些不高兴。
    她一点儿也不喜欢小沈先生娶媳妇。
    霸道独占欲性子很强的折二姑娘一晚上都没睡好,她忧心忡忡,觉得自己应该是看上小沈先生了。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她上辈子最喜欢偷偷看情感杂志上的小故事,这辈子平妈妈和齐婉君也不制止她看话本,所以秀才跟小姐们的故事,她算是很熟悉的。
    她只是没想到自己会喜欢上小沈先生。
    这也太突然了。
    她还想着自己这辈子就呆在家里不嫁人呢。
    这下打脸了。
    她是个藏不住心事的,突然喜欢人的滋味实在是让人惆怅,她便偷偷的,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平妈妈。平妈妈果然“大吃一惊”,折晚便立马去捂住她的嘴,“你别喊啊。”
    平妈妈就捂住心口,“可是晚姐儿,这也太突然了。我得跟你娘说说。”
    折晚就害怕的道:“别,先别说!”
    她认真的道:“我就只是现在喜欢他,要是我过几天不喜欢他了呢?”
    平妈妈就更“吃惊”了,“你还这样啊?”
    折晚理直气壮:“我还小呢,还能再挑挑。”
    她叮嘱平妈妈,“你可别告诉别人,我就只告诉了你。”
    平妈妈好笑道:“你放心,全家的嘴,我最紧。我可不像你阿娘喜欢到处说。”
    说了自己的大秘密,折晚就有些想小沈先生了,“偏偏是过小年,还有半月见不到人哦。”
    平妈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