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苏厨 第59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了血压计,说自己思考问题,应该可以指脑门了。
    蒲珊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苏油自己都很快就忘了。
    接下来他要关心的事情还很多,湄洲的三万多移民急需安置,需要的支持也是海量。
    好在这此交易会赚得有些吓人,于是他又大方地给沈括拨了三十万贯的物资过去。
    与此同时,苏油行文湄洲,蕴州,冶州,交州,宁海军。
    各处港口,开始建造炮台。
    而他则将张麒,石薇和平正盛叫上,开始了交趾郡内的巡查。
    大宋制度,各路转运使,均调一道租税以供国用,兼分巡所部,监察官吏。
    一年之中,得有半年在辖区内转悠,否则就是怠政。
    第一处就是冶州工业中心。
    苏油首先参观的,是如今大宋最先进的炼铁高炉。
    冶金工业发展到现在,从当年和石富一起,在可龙里苏家宅子后面搞的“土高炉”算起,将之当做是第一代的话,之后在二林部搞了第二代,渡口搞了第三代,三司胄案搞了第四代,郑州和商州搞了第五代,到了今天,已经是第六代了。
    在苏油参与到大宋钢铁业改造之前,大宋一个冶场,年产精铁四万斤左右,张方平曾在奏章中写道:“利国监总八冶,赋铁三十万斤。”就已经算是大监了。
    根据苏油在三司看到的档案,仁宗朝,大宋一年铁课,也就是各地铁冶上缴国家财政的铁产量,在五百万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炉和高炉
    等到了熙宁十年,经过改造的冶炉,产量已经翻倍,平均年产八万斤左右,而且随着焦煤的使用,高炉的扩大,各种先进技术的投入,以及南方二林部,渡口,郑州,徐州,郓州,两浙路梧州诸地铁矿的发现,南方钢铁的产能已经直追北方,三司对元丰元年的预估,全国铁课,将达到一千三百万斤左右。
    不过各地钢铁质量参差不齐,最好的钢铁在二林部和梧州,这两处出产的钢铁,除了用作铸造枪炮,兵器之外,常常被其它铁冶,用作改良自己钢铁品质的“铁母”。
    但是交趾铁,因为铁矿和煤矿的品质关系,比二林部的二林长刀以及两浙路的龙泉宝剑还要更胜一筹,最关键的是,第六代高炉经过前五代二十多年的积累之后,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结构上来说,这已经是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冶铁高炉!
    冶州高炉和后世一样采用了钢板作为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大部分,与后世几乎一模一样。
    高炉生产时,同样是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炉渣从渣口排出。
    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的燃料,同时还是制备硫酸和氨水的生产原料和燃料。
    炽热的煤气,还是炼钢炉的重要燃料。
    而炉渣,又是砖厂和水泥厂的原料。
    高炉的上料和配料系统,也采用了容积配料法和重量配料法。其中铁矿和焦煤用的是容积固定的斗车,而石灰石则采用斗车加弹簧大称平台。
    高炉炉壳内部的耐火砖,底部厚达一米,顶部也厚达四十公分,炼炉底部采用石墨砖,上部为矾土烧制的高铝砖。
    另外还有补充燃烧的吹料系统,这口高炉吹的是煤粉。
    炉外挂着铁质的水箱作为冷却系统,以防止炉壳在高温下软塌。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严格的的操作规范,作业流程,保护措施,全都是一条条人命换来的经验教训。
    这个高炉严格说起来只能算作小炉,一炉只能生产铁水两千斤,别说和后世相比,就连大宋如今的普通铁冶一炉的产量都达不到。
    但是它有个现代高炉的特点,就是一旦点火,昼夜不停,一天能够熔炼四炉,日产就是八千斤。
    一年三百万斤,一个高炉就几乎占了十年前大宋铁课的一大半!而且无需如以前那样炼一炉毁一炉造一炉,一个高炉能够连续使用十年以上!
    这个高炉,是皇家理工学院,眉山理工学院,钟山理工学院,司天监,将作监,三司胄案,商州胄案,石家,四通商号,皇宋银行齐心协力攻关的结果。
    高炉的总设计师是石富,副总设计师是陈昭明,赵宗佑,负责研发。
    总监理是苏油,副监理是石鍮,负责协调资金,人力,物力,从四面八方抽调精英参与设计,计算,讨论……
    方案五年前就已经拿出来了,中间有反复修改,关键部位如耐火砖,吹料系统,渣口,铁口,无数的小设计小改进,都在各地的铁冶进行过实验。
    所以这个高炉,可谓是大宋举国理工人才,能工巧匠,各地铁监,实际管理者们共同的智慧结晶。
    等到所有的设计,计算,实验最后都做完了,高炉却卡在了矿料上。
    大宋各地的煤铁矿标本,经过皇家理工学院的检测,只有渡口的勉强合格,其余含硫均太高,会严重影响高炉寿命和铁料品质。
    倒是听风阁经过千辛万苦,从西夏祁连山脉和辽国大草原上搞到的矿料,检测通过。
    赵顼在敷文阁收到报告后,气得当场就摔了书桌上的碧玉山子。
    苏油在密折中安慰赵顼,冶金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就和理工的学问一样,虽然大高炉一时造不成,但是各处铁冶上使用的小措施小改进,也让大宋的钢铁产量在十年内翻了一番,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可两人心中,其实都难免遗憾。
    交趾的征服和高品位煤铁矿的发现,终于给美梦送来了舒适的枕头。
    钢铁的生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准备过程,在交趾兴建如今大宋最大的钢铁基地,可以说是完全是白手起家。
    勘探,绘图,开路,架桥,试炼,确定品位,修建铁轨,组织人力,搬运机械,炸矿,开采,建造中转仓房,修建港口,组织船运……
    等到第一炉铁水炼出来后,苏油一点兴奋感都没有了,就好像将地丁胶递到自己面前的张道长一样,在丰功伟绩面前,只剩下淡淡的装逼味道……
    不是想装逼,真的是太特么累,连装逼的力气都没有了!
    高炉不但能够产生铁,还能产锰铁,但是真正在应用上有用的,是钢材和锰钢,以及球墨铸铁。
    所以这些都还要要炼钢炉进行精炼。
    大宋理工发展的精炼,一直都是走的平炉的路子。
    从当年最早的带盖儿石墨坩埚,外加焦炭底部强吹热空气熔炼开始,从小到大,一步步慢慢走过来。
    后来有了玻璃,四通又开始用坩埚炉熔炼玻璃。
    平炉,其实质就是一个超级巨大坩埚炉,模样有些像一个巨大的有盖子的平底锅。
    但是之前受加热效率的影响,平炉的体积注定大不了,一锅也炼不了多少钢。
    直到石富将脑筋动到了了煤气上。
    当时的煤气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应用,白白浪费掉不少,等到有了球阀和压力表之后,石富才在坩埚炉侧面多引了一根进气管,添加了炉头,用来走煤气。
    所以现在的炼钢平炉,炉膛是一个熔池,底部带有加热空气和煤气的蓄热室。整体结构由熔炼室、炉头、上升道、沉渣室、蓄热室、换向阀、烟道、烟囱等组成。
    熔炼室是平炉的中心部分,前面有装料炉门、后面底部有出钢口。
    熔炼室有厚厚的防火罩盖子,熔炼过程在密封环境中进行,通过轮番灌入热空气和煤气,进行燃烧加温和还原反应。
    生铁液在这样的环境里,过量的碳被氧化,带走,铁液的含碳量渐渐减少,变成钢水。
    平炉熔炼室使用的是碱性耐火材料,也就是铝矾土砖筑砌,与转炉炼钢不同的是,转炉只需要利用铁水自身提供的热量,就能靠吹入热空气,完成炼钢过程。
    而平炉因为炉体庞大,冶炼时间长,炉墙散热损失和高温废气带走的热量大,因此必须从外部供给燃料和使用预热空气,方能保持炼钢时需要的热量和氧气。
    一炉钢需要二十四个小时才能炼出来。
    但是相比转炉,平炉也有更多的先进之处。这玩意儿温度高,能够将废铁废钢进行重新熔炼,能够精确调控和配比,能够往里边增加其余金属和非金属添加剂,调成合金钢或者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说起来很高大上,就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让铁器中的碳以球状石墨的形式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碳钢强度的铸铁。
    种花家为了对抗本土钢铁中大量存在的硫,提高钢铁性能,其实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球状石墨铸铁。
    而渡口铁的加入,让球墨铸铁工艺更加完善方便,因为那里的铁料,富含稀土和镁,以渡口铁为“铁母”,能够极大的改善铸铁的性能。
    如果往里边添加富锰渣或者镜铁,得到的就是高锰钢。
    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
    炼钢基地的总工程师是石鍮,石家第三代工业系统传人。
    大平炉一次能够熔炼钢材万斤,工人们将厚厚的石棉隔热墙盾推到火口,掌火师通过黑色玻璃观察火焰分布和颜色之后,伸出长长的钢勺,先在观察口火焰上烧红,才慢慢伸入炉中舀出试样钢水。
    凡是进入工作状态的密封炉的器材原料,必须经过严格脱水,前年商州胄案一个炉膛,就曾经因为工人加入了被雨水淋湿而未干透的煤,发生了剧烈爆炸,导致了九名工人的死亡。
    之后的设计方案里,就增加了降料槽,物料在降料槽里加热烘干之后,才能进入炉膛内。
    钢水被工人们取出之后不久,就成为半凝固状态,几位技工很快将之取下,锤锻,淬火,检测,确定钢材合格之后,敲响车间的大钟,开始清场,工人们推来接钢桶,准备出钢。
    出钢口也要经过喷火装置喷射,升温除水,钢口一打开,整个车间的温度和明亮程度都顿时暴涨。
    苏油远远地躲在防护盾之后,都感觉自己快要被烤焦了。
    明亮的钢水飞溅着钢花倾泻到接钢桶中,穿着石棉防护服,戴着墨镜的工人们却恍然未觉一般,将一桶桶钢水接住,运走,浇模,再送入巨大的水力辊轧机中辊轧变形,变成板材和钢筋。
    之后还有无数的热处理工序,酸洗工序,最后才能变成合格的钢材。
    从车间中出来,苏油发现自己全身都湿透了,对苏辐和石鍮说道:“熟练的工人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他们的防暑降温补贴怎样?”
    苏辐说道:“小幺叔你就放心吧,他们每月都有防暑降温费,还有药品和白砂糖发放到手,走吧,我们去看下一车间。”
    坐上马车,一行人来到了五金加工厂。
    一个车间正在生产神机铳管。
    炼钢厂送来的钢筋经过模具冲锻,变成标准管状,然后入热处理炉,让钢材变软,硬度降低,变成容易加工的工件。
    之后上车床,车成标准外径的实心铁柱,再上镗床镗孔。
    镗孔完成后,还要上拉线机拉膛线。
    车床和镗床的刀具来自二林,稀土合金钢刀头,全大宋只有那一处地方能够提供。
    每一步工序都有严格标准检测,之后铳管重新热处理和表面渗碳,让其恢复硬度。
    最后还要烤蓝,增强在热带海洋地区的抗腐蚀性能。
    而霹雳炮管和更加威猛的镇国将军炮管,那就难度更大,工期更长了。
    好在除了管件外,神机铳的其它机件可以通过冲压方式制得,算是比较方便快捷。
    比如刺枪,苏油就见到工人们将一根烧红的钢棒放到冲压机下,然后释放锻锤,锻锤缓缓降下,将钢棒挤压,三两下就在带模具槽的砧床上,锻出刺枪的外形。
    徒弟就在一旁候着,师父锻好一根,他就夹过去淬油。
    车间里边热火朝天,没人有时间搭理苏油一行人,身边都有一堆工件等待处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