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苏厨 第4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美其名曰人员转业安置所用,其实就是买下内城各司坊的地皮使用权。
    真正的产业,谁都不傻,通通转移到了人力和资源都更加便宜的地方——中牟,尉氏,东明。
    这里面涉及到四万多壮丁,近二十万人的迁徙安置,开封城进入了戒严状态,神机三班轮值守卫內宫,墙上五步一纲十步一哨,气氛森严。
    上四军领了军器,布控外皇城,皇城司四处哨探,纠察不利传言。
    裁减下来的人口,除了被宗室们的各工坊留下的,其余变成了开封府的包袱。
    苏油将之充实到四通商号营造司,成为了被雇佣的工人。
    这些人分成了三部分,一路承包改造开封府外城墙工程,为添置镇国将军炮做准备。
    一路承包开封府到三县的大路改造工程,用水泥河沙卵石铺设路面。
    还有一路承包了汴河疏浚工程,继续改善汴河水利体系。
    这些人,如今从一天到晚摸鱼怠工,变成在真正的专业人士手底下揽业务。
    技术最好的一批,被四通营造骨干技术员们带领着,正忙着给权贵们修三县的别业,改造内城原来的老司坊。
    另外成立了邮政局,将原来的步驿,马递,改造成专业的快递公司,负责开封府十六县的运输业务。
    从吃不饱饿不死给天家干,变成自负盈亏为自己挣钱,这精气神就不一样了。
    整个开封府,陷入了一种繁忙而热闹的状态,就连万货集的小商贩们都少了好多,推着推车挑着担,跑各处工地去了。
    郑州的工厂,日夜三班轮倒,不停地往外出货,需求的旺盛,带来的是对科技提升的迫切要求。
    以往的厢军坊司,几十年都没改进过工具,机械。
    如今换了主人,各种新式机械立马就用上了。
    以前的皇家理工学院,宗室们还你不情我不愿,如今为了给自家孩子谋得一个座位,家长们都快操碎了心了。
    鉴于河北新河治理效果明显,黄河水道稳定下来,人口开始滋长,王安石请分河北为东、西两路。
    壬辰,曾布上奏,鉴于江南钱荒,再次改革币值,将铜币改为一文,折二,折五三种,以满足物资流通需要。
    苏油上奏,由于开封府和皇室的供应体系,因厢军改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请颁布《免行法》。
    这是改良派与新党可以合作的重要信号!
    之前,开封官府衙门和宫廷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均由京师诸行供应。
    但由于各级官吏上下其手,索取财物,各行所费钱财,往往在官府所需物资的十倍以上。
    因而导致商贩、百姓因行户输贡而破产的,比比皆是。
    四月,封府肉行的行首徐中正带头,不少行首参与,上书开封府,建议由行户交纳“免行钱”,供政府采购之用,交钱以后,行户的物资便不再送往官衙门。
    于是赵顼和王安石下令,在市易务下专门设立“详定行户利害所”,具体负责制定免行法。
    八月,免行条例颁布,按照各行获利的多寡,行户向政府交纳免行钱,由吏人和免行户共同负责征收,免除各行对官府衙门的物资供应。
    然而宗室们加入到行户行列里边后,情况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于是苏油奏请赵顼,取消行户这一特殊称谓,统称为商户,商户缴纳行坐两税,由国库与内库按比例分配。
    厢军裁撤之后,宫廷所需物资大大减少,只需要满足皇家供给,宫室维修,节气颁赏等方面,宫廷的负担大大降低了。
    而官府衙门,一切供求,施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前后公示制度,减少中间管理环节,以避免胥吏们上下其手。
    由于苏油之前给胥吏们普涨了薪水,这一招,其实是把以往少数大僚们贪污受贿的好处,分到了所有公务员头上,商人们付出比以前更少,而大僚们却只能硬着头皮吃下这个亏。
    因为苏油有正义的大旗在手,有广大中下层公务员的支持,有中书的赞许,还有供应商们的拥护。
    这里边瑕疵还是有很多,但是因为以前大宋的官场太黑,所以才给他们抹出一丁点的光亮,“小苏青天”的名声就沿着运河从开封传到杭州。
    《免行法》施行后,宫廷及官府衙门所需一切物资,全部来自商家竞标。苏油将吕嘉问提出的根据市易务所估物资价格高低进行买卖这条,老实不客气地给抹去了。
    吕嘉问最近很辛苦,压力也很大。
    苏油上任,他还曾经想要和他竞争,而且自认为是有力的竞争对手。
    结果人家就上任之初给他打了个拨款申请,遭到拒绝后就干脆再不理会他了,三下五除二自己把开封府玩得滴溜转,还转眼将市易务之前的权力分拆得七零八落。
    不说别的,黄河堤外那五万顷斥卤地,转眼变成价值千万贯的肥田,就这一项资产在手,苏油如今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关键是赵顼和王相公,还默认了这点,人家自己凭本事挣的,还不兴别人玩一下?!
    一千万贯!这可是朝廷十分之一的岁入!仁宗晚期到整个英宗朝,最好年成里大宋一年的盈余!
    点石成金苏明润,名不虚传!
    如今市易务的事权,已经被压缩到了管理商贾簿册,管理市场秩序,处理交易纠纷上来了。
    他倒是想和苏明润对话来着,可人家现在犯得着搭理他吗,全走的高层路线,就连三司使曾布要和他对话,都得预约!
    ……
    “可忙死我算了!”苏油给沈括送行的时候,不由得仰天长叹:“又好几天没见到扁罐了!”
    开封府几处工程,临时性吸纳了厢军大量闲散劳动力,但是这个不可能是常态,只是一个时间上的缓冲。
    对于苏油来说,他还要给这些人找好下一步的出路。
    最好的出路,就是河北,荆湖。
    不过河北今年遭遇了蝗灾,本身就属于待救济地区,不是好选择。
    章惇那边倒是哭着喊着让苏油送人过去,苏油还在犹豫。
    北方人现在去南方,还是有顾虑的。
    还要拖家带口,广锐军能够做到,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精锐,而且已经被逼到了绝境,加上苏油不计成本的缘故。
    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
    “故为君之道,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如今被圈养惯了的这帮子人,要放出去适应自力更生的生活,还得训练之后才行。
    等到这帮人学会了修路造城,荆湖那边经过发展,建筑需求又该起来了。
    虽然大宋如今利好连连,但是两浙路的水灾,还是让人揪心。
    于是王安石命吕惠卿判军器监,让沈括辟官,相度两浙水利。
    赵顼问王安石:“此事一定能成吗?”
    王安石说道:“沈括乃士人,习知其利害,性亦谨密,应该不会妄举。”
    赵顼心有余悸:“事当审计,不要再像郏亶那般妄作,最后中道而止,为害不小。”
    这种说法,对郏亶其实有些不公平。
    这人是如王韶一般的人物,不过两人一重军事,一重农事。
    出生于农家,自幼酷爱读书,识度不凡,嘉祐二年考中进士,授睦州团练推官,知杭州于潜县。
    然而和王韶一样,他没有去上任,终日跋涉于野外,从事农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迹。
    实地考查了太湖地区治水的历史,考察了太湖周边二百六十多条河流,结合自己治水的亲身体会和设想,撰写成了《吴门水利书》四卷。
    熙宁三年,朝廷诏书天下,征集理财省费,兴利除弊的良策。
    此时,郏亶已任广东机宜文字,建议治理苏州水田,认为“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莫过于苏州。”
    并指出了营田必须和治水相结合,“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迹。”向朝廷献上《苏州水利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事》,分析“苏州五县,号为水田,其实昆山之东,接于海之冈陇。其地东高而西下,常熟之北,接于江之淤沙,其地皆北高而南下。”
    “是二处皆谓之高田。而其昆山冈身之西,抵于常州之境,仅一百五十里,常熟之南,抵于湖秀之境,仅二百余里,其地低下,皆谓之水田。”“驱低田之水尽入于淞江,而使江流湍急。”既可冲刷河床,又可加速排水,最后化泽为田。
    应当说,分析和论述都是相当精辟的。
    王安石大为赏识,任命其为司农寺丞,提举兴修两浙水利。
    结果水利未成,水害已至,两浙路发生洪灾,之前的工役废于一旦,郏亶被罢免。
    苏油知道后,让四通商号将他接到昆山,继续实践其治水理论,而且给他配备了专业地理测绘小组,总之一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打造那片价值洼地。
    郏亶感激不尽,在太仓重起炉灶,取名为“大泗瀼”,开圩崖、沟浍,场圃,大搞水利开发。
    沈括摇头叹息:“天不时,人不和,郏亶也是够倒霉的。其理论其实没有大错,不过浙西诸州水患,久不疏障,堤防川渎,多皆堙废。”
    “全靠增加徭役来承担,必然怨声载道,民力穷竭而难以成功。”
    说完对苏油拱手:“明润,能否请皇宋银行,给我提供一笔贷款资金?我用兴利所得的田地来偿还。”
    苏油说道:“这事情是司农寺的正管,你不找相公,却跑来找我?”
    沈括叹气:“你别哄我了,你看如今国朝水利,靠司农寺,都水监,疏浚黄河司搞的河北,两浙;与靠银行支持搞的陕西,荆湖,汴京,哪一边更加可靠?”
    “我不怕做事,我怕被人拆台拖后腿,我自己没关系呀,但是两浙可是我的家乡。”
    苏油交给他一封信:“你不说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这是给大苏的信,你去找他,如今的杭州市舶司,收市舶税收得手软。”
    沈括大喜接过,对苏油长施一礼:“那可多谢了,临行前陛下还特意召见,要我访问子瞻,须善待之。”
    苏油看着码头边上新起的一座四方高楼:“去吧,下次再回来汴京,你会看到这里有一座巨大的钟楼!里边也有你的血汗!”
    沈括抵达浙江后,去杭州拜会了大苏,送上苏油的信件。
    大苏召来在杭州皇宋银行的负责人张藻,贷给沈括一百万贯专项资金。
    沈括有了这笔钱,一边开仓赈两浙、江、淮饥馑,一边以工代赈,募民兴利。
    腊中,原东窑务旧址上,一栋占地数十亩,里外数进的庄严建筑群首先落成。
    门外两株巨柏,还是东窑务的老树,苏油废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两棵树移到了如今的门前。
    巨柏的前面,有一座高大的白石牌坊,上面是赵顼亲书的四个大字——万古流芳。
    牌坊旁边有一块石碑,同样是赵顼亲笔:“銮仪驾仗,至此步行。”
    门首匾额上,是王安石亲书的八个大字——皇宋昭忠褒烈祠堂。
    今日赵顼,王安石,两府两制以上官员,在捧日军和神机三班护送下,来到这里。
    昭忠祠是传统三大殿结构,正殿之上,端坐着两尊塑像。
    塑像是当代最著名的画家文同和李公麟亲自拟稿,主持塑造,和如今的普通画像神像不同的是,这两尊塑像力求真实,肌理,头发,肤色……就如同两个真人坐在那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