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22章 解除困境的方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样的场景时不时就会上演,高孟氏自从毒发后病犯得越发频繁,一个不顺心就污言秽语地拿着高雨柔咒骂,甚至还对高雨柔动手动脚!高雨柔苦不堪言,可是这种痛苦还不能与外人道,结果就是她性子愈发地沉静,看起来十分忧愁。
    然而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她们一家的不幸而停止运转。
    成祖在二月二日这一天,举行了祭天大礼,按惯例所有皇嗣宗亲和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参加,就连怀有身孕的顾昀华和胎未坐满三个月的薛溶月都有出席,除了明元郡主尚在天牢之中。
    长孙泓和皇后自然也顺理成章地解了禁足,然而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且看成祖心情,所以整个大典之上,长孙泓表现得异常安分,就连皇后都有一丝小心翼翼地意味。
    卿如晤可以断言,这二人并非他们所表露出来的那般安分,为了解除禁足搬回一局,他们势必会在今日有所行动。
    整个祭天大典从早上辰时开始,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结束,卿如晤与长孙曌紧跟在成祖的身后,半句话都不敢多说,随着跪了又起,起了又跪,虔诚得不能再虔诚,这样的结果就是看什么东西都天旋地转,眼前一阵阵黑。
    好不容易熬到祭典结束了,却连一刻也不能停息,直奔撷芳殿参加晚宴,这可累苦了身怀有孕的顾昀华和薛溶月。
    “顾大哥。”卿如晤与长孙曌相携而来,阔别已久的顾昀暄正走在前面,她轻轻唤了一声,顾昀暄听到那令他疯狂,让他魂牵梦萦的声音,顿时惊喜回头,“如……太子妃娘娘。”
    顾昀暄行了个礼,待直起身子想看一看那张日思夜寐的面孔时,却发现她早已被太子殿下挡得严丝合缝,一根头发都没露出了。
    “顾世子,别来无恙。”长孙曌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站得十分笔直,似乎在宣誓主权一般。
    顾昀暄只好又拱手行礼:“我一切都好,劳烦殿下记挂。”
    长孙曌已经开口赶人了:“既然如此,那你便快些去吧,本宫与太子妃还有些体己的私房话要说。”
    顾昀暄脸色一僵,只得再次行礼道:“昀暄,告退。”
    说完,他不死心地望长孙曌的身后看去,待确认果真是一根头发丝都没有瞧见时,神色微微黯然,转身离去。
    “是不是还藕断丝连?”
    “……”
    “丫头我不敢了,你别生气。”
    顾昀暄听到身后的声音,脚步微微一顿,然后又继续举步而行,脸上挂着一抹复杂难解的笑意,似尘埃落定的叹息,又像无可奈何的自嘲,总之十分复杂。
    臣属命妇已在撷芳殿里落座,内侍尖声通报,长孙曌牵着卿如晤的手,一同走了进去,不管私交如何,在这种场合中一切都要按礼制来办,所以无论是老夫人还是卿彧,都跟着众人跪在地上行大礼。
    “都起来吧!”落座后,长孙曌淡淡地说了一句,众人且谢恩起身,接着成祖携众妃和皇子陆续而来,免不了又是几次行礼,最后才安稳地坐下来,聆听成祖讲话。
    成祖并非一个爱搞形式那一套的皇帝,只是做个手势,淡淡道:“不必拘礼,随意即可。”
    在皇后禁足的期间,后宫一直交由淑妃打理,如今宫中的事情,大事小事都得问过淑妃才行,说成皇后权柄移到淑妃手中也不为过。
    然而尽管如此,淑妃的座位还是和众妃一起,坐在成祖身边的,依然是皇后,这让她恨得牙痒痒,眼光时不时地往皇后身上瞟。
    卿如晤将一切看在眼里,并没有表态,只要不牵扯到她,其他事情都是别人的事,她从来不爱管这份闲事。
    宴会安安稳稳地进行到一半,卿如晤和长孙曌也吃得差不多了,这才放下筷子欣赏殿前的表演,丝竹声中醉玉人,绵绵琴音仿佛一条有生命的丝线,缠绕在众人的心头,缠得人如坠云雾,再看着那伶人柔弱无骨的身姿,愈发觉得踏云般飘飘然,好像成了神仙。
    一曲舞毕,满堂喝彩。
    成祖招领舞的前来领赏,谁知那领舞的方才还笑容满面,走到成祖面前却忽然“砰”的一声跪了下去,涕泗横流地道:“陛下!救命!”
    长孙泓的戏开始了,卿如晤和长孙曌相视一笑。
    众人却是吃了一惊,成祖显然也有些惊讶,他放下酒盏,倾身问道:“怎么回事?”
    领舞的姑娘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棉布举到头顶,那棉布隐隐有些深污的血迹透出来,犹如一只只空洞而狰狞的眼睛。
    “陛下,奴婢的家乡正蒙受灭顶之灾,千千万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只得以树皮和干草充饥,几日前,奴婢的表哥带着这份万民请愿的血书来到京城,最后托了一个外出采买的公公,将这封血书交到了奴婢手中!陛下!求求您救救奴婢的家乡父老,救救大秦的子民!”
    领舞的伶人字字泣血,众人听得柔肠百结,成祖对喜乐公公使了个眼色,喜乐公公立即将血书呈到成祖面前,然后再将血书展开,确保成祖的手不会碰到这一份血书。
    成祖眼睛在血书上一扫,顿时怒意横生,他一拍桌子,厉声喝道:“北方崎县是谁的辖下?为何去岁年底雪灾如此严重,千万百姓流离失所,都没有人上报朕?!”
    事关朝事,后宫嫔妃无论心里想什么,但都有默契地闭口不言,装作一副没有听到的样子。
    这时,喜乐公公在成祖耳边悄声道:“陛下,此事归四殿下管,但四殿下被贬为庶民之后,此事尚未交接。”
    喜乐公公虽为一个内侍,但也担任着中书令的角色,负责拟旨等事宜,自然对朝中的事了如指掌。
    成祖听了喜乐公公的话,沉吟片刻,道:“事关万千子民性命,万万不可过于马虎,恰巧众卿都在,你们立即给朕想出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
    这种情况下,卿如晤不便多言,自然没有说话。虽然成祖喜欢能干的太子,但是不喜欢对朝政指手画脚上蹿下跳的太子,所以长孙曌也没有说话,夫妻俩默契地闭口不言。
    就在这时,长孙泓起身越众而出,朗声道:“父皇,我大秦百姓正在遭受苦难,儿臣恨不能替之受过,身为皇子,为百姓谋福、替父皇分忧责无旁贷,所以儿臣请命前往崎县赈灾,还请父皇应允。”
    得了!那些准备了一肚子计策的大臣全都闭上了嘴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二皇子解除自身危机的一个机会,谁要是敢挡着二皇子去赈灾,那就是在跟二皇子过不去!虽然二皇子这一年来时常受罚,似乎失去了圣眷,但如今镇国公府和皇后都没有倒台,众人投鼠忌器,当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跟长孙泓对着干。
    所以,大殿一片沉寂,仿佛可闻落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